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屡获殊荣的设计师Sarit Shani Hay最近完成了其又一代表性设计——以色列特拉维夫首个全纳学校。该学校使大众重新认识了新一代学龄儿童应该接受怎样的"全纳教育"。其同名工作室承担了该项目的设计,旨在创建适合所有人的多元化学习环境,以传递"全纳教育"的平等性、包容性、灵活性等。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7)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思潮在国际上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关注的重心由特殊教育向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全纳问题扩展。其中,《全纳教育国际期刊》是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专门讨论全纳教育问题的期刊。使用内容分析法,对此刊最近两年(2011-2012年)所刊载的150篇文章从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两方面进行统计和评析,旨在了解和把握全纳教育的最新研究趋向,为研究者提供参考。分析发现,近两年此刊中的文章在研究主题方面多从教育和管理人员入手,批判性地对全纳教育的概念进行再思考,空间和环境两个关键词成为新焦点。研究方法方面以文化研究为主,体现了全纳教育文化批判的本质。  相似文献   

3.
严琴  郭宗 《中外建筑》2012,(12):87-89
本文通过对学校建筑的特殊性和通用设计的“以人文本”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将通用设计理念引入到学校规划及建筑设计中来。并在湖南某学校规划及建筑设计中对通用设计在学校建筑中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2)
实施和推广学前全纳教育,首先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全纳教育素养。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湖南省长沙市幼儿教师存在全纳教育观念薄弱、全纳教育知识匮乏、全纳教育技能缺失、对自身全纳教育能力普遍不自信等问题,应通过职前与职后培养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  相似文献   

5.
在对600家国家机关和学校两类典型公共机构既有建筑改造项目调研基础上,分析公共机构典型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不同需求和绿色特征及其与绿色建筑的差距,确定适宜技术筛选范围和原则,建立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技术体系和技术适宜性分析方法,按照绿色改造通用技术和非通用技术进行适宜性分析,确定公共机构绿色改造技术适宜性清单及适宜性等级。研究结果适合于区域绿色改造技术规划、技术初步筛选,为公共机构选择绿色改造技术提供技术指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6)
融合教育又称全纳教育,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国际教育思潮,强调普通学校接纳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反对教育体制隔离造成的歧视和排斥,主张通过适应不同差异的教育措施,满足所有儿童的教育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普通学校普通班级总会遇到一些特殊的"问题学生",怎样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帮助他们获得应有的发展?基于问题的思考,针对班上两名随班就读"问题学生"的个案分析,作者进行了一年多的转化与融合教育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0)
在全纳教育背景下,学前全纳教育是社会建设的基础,而幼儿教育又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因此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全纳教育素养。目前,学前全纳教育在我国已经普遍开展,但在具有特殊需要的幼儿面前,幼儿教师经常表现出专业技能缺乏,这是由于幼儿教师的全纳教育观念、教育技能以及教育知识等专业素养缺失造成的。因此,幼儿教师要想胜任这份工作,就必须通过职前教育改革,提升自身的全纳教育素养,并将全纳教育渗透在学前教育中。同时,幼儿教师要接受全纳教育理论的培训与考核,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满足特殊幼儿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能够在全纳教育活动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8.
杨智雄  马廷  黄杰 《华中建筑》2013,(10):62-65
农村学校建筑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文化建筑的重要基础设施.该文以关中地区农村学校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地域环境特征,社会发展状况,对关中地区农村学校建设和使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分析,指出了该地区现有农村学校建筑在设计和使用方面的优势和弊端;提出了适宜此地区农村学校建筑的节能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薇  胡春  黄艳雁 《住宅科技》2013,(12):23-26
随着低碳循环经济和低能耗建筑设计理念的倡导,校园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问题越来越受到建筑设计师的关注.在低能耗建筑及生态建筑的设计中,集成设计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从实践角度对技术集成系统的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来达到满足人们热舒适要求与降低建筑能耗之间的平衡,不仅为建筑师以及建筑节能的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设计参考和新的思路,同时也促进了绿色生态校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育建筑设计更加注重使用空间的灵活性和适用性,以通用化,模块化,标准化为特征的建筑单元设计取代传统的单一教学单元设计,创造开放性的交互式教学空间,成为学校教育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用设计在此背景下得到大力发展。购物中心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引入通用设计理念具有现实意义。该文通过文献调查和网络搜索对通用设计的概念和原理、发展、事例等进行研究,找出现今购物中心公共空间在通用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现今购物中心公共空间的通用设计解决方案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12.
教育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不仅重视课程教育体系,也注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学校建筑在创设教育环境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建筑设计具有空间布局既灵活分散又整体关联的特点,并且要求设计布局时教育教学功能与生活服务功能并重.这就对建筑设计师的设计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设计理念、文化魅力、实用性、环境协调性、便利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分析了未来的设计趋势带给建筑设计师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居家养老模式下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国内外适老化课题研究,提出了住宅适老化体系建设和通用设计的方法,对适老化设计进行分级,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现状的分级标准及相应的设计要点。通过比对研究近年建成的普通住宅和老年住宅项目,进一步完善在适老化通用设计体系内的适老化设计。建议以适老化设计全局理念为指导、分级解决方法为基础,构建适老化通用设计的体系,并整合适老化集成部品与技术,推动我国住宅适老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用楔形管片作为一种较先进的隧道衬砌形式,在盾构法施工中能够较好地控制隧道掘进轴线和管片成环质量.以宁波地铁2号线机场站-栎社新村站区间工程为背景,结合现场实际施工经验,针对通用管片的特点,对通用管片排版设计进行了研究.对通用管片在不同点位拼装时上、下、左、右各方向的超差和轴线偏差进行了计算,分析了通用管片排版设计时应当考虑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按照设计的排版方案对通用管片进行成组使用,可以较好地拟合直线段、圆曲线段以及缓和曲线段的设计路线,在管片排版中应重点考虑线路拟合、盾构姿态、油缸行程差、盾尾间隙等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探讨既有建筑的幼儿园改造设计,以期改善儿童成长和教育环境。以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实验幼儿园的改扩建项目为例,从建筑设计和结构加固设计两方面,进行基于“人本”思想下的既有建筑改造为幼儿园的设计研究。从功能分区、规划布局、交通规划与空间景观规划等方面对改造幼儿园项目的建筑设计进行详细分析,研究表明,合理的幼儿园改造设计能够有效改善儿童成长和教育环境,更好地满足现代家庭对儿童教育和成长的需求。通过研究结果和得出的结论,以期为类似的幼儿园项目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学校在规模和建设上都开始加强,在新校区林立的同时,就显现出老校区的弱点,比如在功能、空间、道路以及设施等问题上对教学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从老校区环境景观改造入手,针对校区环境景观改造设计方法和建议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商业街代表着城市的发展水平,传统商业街更是蕴含着当地的历史发展.商业改造中是否融合了历史文化,以提升城市活力、形象与整体水平是改造的关键.本文以沈阳清代一条街——沈阳中街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沈阳中街的发展历史,探究其来源与发展.调研分析中街现状,从文化再生的角度出发,对中街作为盛京皇城标志性景观进行分析研究与改造设计,...  相似文献   

18.
魏源谊 《建筑知识》2013,(11):30-31
本文以城市更新中的艺术产业发展为研究对象,以艺术产业的功能空间植入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了艺术产业的改造模式及对城市空间的影响和互动。本文同时把北京宋庄艺术集聚区作为设计对象,把艺术产业的改造与城市功能空间设计进行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对国外艺术产业的城市功能空间的植入进行比较,对艺术产业的城市功能空间植入模式提出设计的原则及策略,因地制宜地寻找艺术产业的发展特色,为艺术产业的城市功能植入的设计研究带来了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城市人口的聚集,城市中小学校已经很难应对入学人数的增加和教育模式的变革发展,学校校园的校舍更新的问题被提上议程。既有校舍的处理问题成为各界讨论的焦点,既有校舍作为校园特征和校园文化的载体,拆除必然是一种资源浪费和"记忆缺失",可以通过功能置换,适度改造进行再利用。文章以南京市竹山小学既有食堂改造设计为例,对功能置换型既有建筑改造设计的方法与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以及养老模式的改变,对住宅的设计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已有传统住宅套型逐渐难以充分满足居住者的需求.针对这一现状,通过对住宅套型的可变性分析,以SI体系为设计基础,结合住宅适老化通用设计方法,将老龄化对居住的实际需求与SI住宅体系的改造方法相结合,总结家庭养老模式下住宅套型实现可变性的关键设计方法,从空间变化及主要户内空间的设计入手,提出设计建议,以达到实现家庭养老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