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依托自建物理化学实验在线开放课程及网络教学资源,在物理化学实验课程中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程教学,开展探究式学习和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前线上预习、线下课堂教学和课后答疑指导等环节,实现了学生能力的进阶式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等学校实验类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了范式.  相似文献   

2.
《功能高分子材料》内容繁多、概念复杂、专业性强、教学课时少,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功能高分子材料》教学时,为了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教师可从如下方面来挖掘课堂提问的生长点:(1)在新旧知识的联系处提问;(2)在概念和原理的"关键处"提问;(3)在"最近发展区"处提问;(4)在学生思维障碍处提问;(5)在知识结构处提问;(6)在科学研究方法处提问;(7)在课程核心处提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演示实验在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实例,对如何充分发挥演示实验在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提出了建议。利用演示实验辅助物理化学课堂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大学化学》2021,36(2)
以《大学化学》"教学研究与改革"栏目中2010–2019年的论文为研究对象,从文献基本信息、作者情况和论文内容等几方面对535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化学教学研究与改革总体呈上升趋势,教学研究内容比较全面,包括课程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实验实践教学研究等,其中实验和实践教学研究相对薄弱;(2)教学模式成为教学研究重点;(3)不同类型大学化学教学研究与改革的发文量和参与度有所差异;(4)研究多以合作研究为主。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化学课程教学中融入科学前沿实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提高学习兴趣。光化学是物理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学习内容,但该部分内容因为涉及到激发态的能量衰减过程而抽象难懂。如果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将该部分原理在指导荧光传感探针设计和研究作用机理方面的应用作为知识灵活运用的实例引入,则对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大有裨益。教学时可通过对荧光传感探针的结构及作用机制、各种光物理过程对荧光发射的影响,以及基于荧光传感原理的科研成果的介绍,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在科学前沿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6.
何林  王涛 《化学教育》2018,39(12):52-56
通过具体任务实例,分析如何利用任务驱动模式改变传统的药物化学教学方法,整合药物化学课堂内外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具体的任务实例包括:制作重点药物卡片、展开小专题教学、撰写读书报告等。教学实践表明,制作重点药物卡片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能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展开小专题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撰写读书报告能够扩展课程容量。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部属综合大学物理化学教学讨论会于1983年6月10日至16日在成都举行。这次会议是1982年11月教育部在宜昌召开的理科化学课程结构研究会的继续和深入。会议的主要内容为:(1)交流在物理化学教学中贯彻宜昌会议精神已取得的经验和今后的设想;(2)研究如何精简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修订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初稿)。  相似文献   

8.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物理化学课程自身的特点,阐述了通过重视第一堂课、多角度增强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多种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加强与学生沟通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张树永 《化学教育》2017,38(10):10-13
分析了之前开展课程论文教学改革的优势和不足。以结果导向的教育作为指导,对将课程论文引入物理化学教学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和整体设计。介绍了山东大学在物理化学课程论文教学方面的具体做法,分析了改革的效果。对指导课程论文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新教师在物理化学板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永清 《大学化学》2011,26(3):9-10
基于新教师和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从板书教学对新教师教学内容的掌握、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教学风格的形成3个方面探讨物理化学板书教学对新教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张静  赵宇  张大海 《化学教育》2016,37(18):24-27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综合素质,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从有机化学的课程特点、PBL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PBL问题的设计、教师的引导作用、学生专业水平、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胡虹  史红霞 《化学教育》2019,40(22):50-58
为建立完整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教学评价工具,在已构建的理论框架基础上,进行了2轮实证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评价工具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第1轮调查对象是S大学102位化学专业师范生,针对评价框架中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进行修改和删减,共计12处。基于修改后的评价框架,形成第2份调查问卷。第2轮调查对象是14所高校的15位专家,针对理论框架、评价框架中的各级指标和评价标准进行相应的删减、内涵及表述修改、项目补增等,共计30处。最后,形成了一个包含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和37个评价标准且全面具体、科学合理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教学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3.
王会东  张歆皓 《化学教育》2016,37(10):19-22
专业英语是大学英语应用提高阶段的必修课程,为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在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实践基础上,在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讨论式教学、问题引导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方面探索如何开展兴趣教学。  相似文献   

14.
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改良教学方法、优化评价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药物化学教学进行了探索与研究。提出基于LBL和PBL教学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引入精准教学策略。分析了PBL和LBL 教学法相结合的优点,以及在药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事实证明,在药物化学教学中引入精准教学策略,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系统,结合“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燃烧热的测定”等3个物理化学常规实验,介绍了在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的具体实施步骤,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在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仪器分析的双语教学情况,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资源库建设、新型教学模式构建与教学方法实践、课堂教学考评、教学团队建设等。以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学生运用外语获取仪器分析前沿知识和自主综合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课程国际化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系统分析、比较、演绎、归纳及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有机合成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材体系进行了改革探索,建立了基于分子的基本骨架、连接在骨架上的官能团以及立体构型的变换所构成的有机化合物结构体系的教学内容及教材体系,明确了有机合成的根本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四方  武迪迪 《化学教育》2019,40(13):33-36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以“打开第二自然界的大门”开启甲烷的科学探究与体验之旅,在“历史线”“活动线”“知识线”等3条认知与体验路线中,经历科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实现对“稻草变黄金”科学本质的理解,有效地将HPS教育与化学核心素养结合起来,使学生体会化学发展的过程与方法,感受化学的学科魅力和发展成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9.
谈化学教学过程中生成性教学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庆城  李凤  刘柳 《化学教育》2004,25(12):12-13,49
课堂生成性教学资源是教学活动前不能预设的、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各种因素。化学生成性教学资源产生于动态的化学教学过程;学生是化学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者和动态生成者;教师是化学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者和课堂教学资源的重组者。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生成性教学资源加以识别、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20.
付西军 《化学教育》2015,36(22):50-54
高职化学教学中,以实验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基本操作、基础知识、基本应用3大模块,分别采用模仿学习、发现学习、体验学习3种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和学生的实际,能显著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