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溶剂浮选法净化湿法磷酸中氟的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溶剂浮选法脱氟是一种湿法磷酸净化的新工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研究范围内,对湿法磷酸脱氟而言,捕收剂和pH调整剂的影响高度显著,有机溶剂以及捕收剂和pH调整剂的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湿法磷酸添加硼酸后,以三辛胺为捕收剂,用硫酸酸化,以磺化煤油为有机溶剂,并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及改质剂,在30min内能够取得较好的脱氟效果。  相似文献   

2.
湿法磷酸化学法脱氟的脱氟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湿法磷酸脱氟过程中,应尽力提高氟的回收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在化学法脱氟的过程中,宜采用碱金属盐作脱氟剂。实验结果表明,钾盐的脱氟效果优于钠盐;在内盐脱氟剂中,氯化钠的脱氟效果较好,且各种钠盐在湿法磷酸脱氟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对磷氟比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3.
湿法磷酸中铁的泡沫浮选净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泡沫分离技术净化湿法磷酸除铁是一种新工艺。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组织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所研究的范围内,络合剂对泡沫分离净化湿法磷酸除铁有特别显著的影响,含氮助剂以及络合剂和含氮助剂的交互作用对除铁有一定影响,其余因子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离子交换技术净化湿法磷酸中的镁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镁离子是湿法磷酸中的杂质之一,其存在影响磷酸的稳定性并且不利于后续加工.通过单因素实验初步研究了用001×7树脂净化湿法磷酸时,温度、树脂用量、反应时间及搅拌速率等因素对镁净化率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镁净化率随树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但树脂用量增大到一定值后,镁净化率增大趋势趋于平缓,而其它因素对镁净化率的影响不大,在研究范围内镁的脱除过程为内扩散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5.
针对由中低品位磷矿石制得的湿法磷酸,提出采用预脱氟和灰乳中和深度脱氟相结合的工艺路线,使净化后的湿法磷酸达到作为生产牙膏级磷酸氢钙原料酸的指标要求。实验表明,钾盐的脱氟效果与磷酸的浓度有一定关系,同时活性氧化硅有且于氟的进一步脱除;在进一步的净化过程中,用石灰乳中和至一定的pH值,绝大部分的氟及其它杂质沉淀析出脱除,净化酸达到了牙膏级磷酸氢钙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对以活性炭和碳酸钠为脱色剂和脱氟剂的一步法脱色脱氟净化湿法磷酸工艺进行研究。基于正交设计、回归分析建模及最优计算,对试验得到的小型数据库作数据挖掘。以Gore膜为过滤介质,得到湿法磷酸一步法脱色脱氟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2 min,活性炭添加量为1.11 g(约为湿法磷酸处理质量的0.30%),碳酸钠添加量为湿法磷酸处理质量的0.84%,静置时间为1 d。在此条件下,湿法磷酸脱色率约为90%,脱氟率可达到80%以上,与数据挖掘得到的最佳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工业级湿法磷酸和工业尿素为原料合成磷酸脲,采用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一种高效的反应活化剂RX-Ⅲ,简化了复杂的净化处理工序,提高了磷酸脲晶体的纯度。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实验,探索出了较为适宜的用湿法磷酸悬乳净化法合成磷酸脲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一种含三氯乙醛废硫酸的净化回收新技术,即采用液-液萃取的方法脱除废硫酸中的三氯乙醛等有机杂质使废硫酸得到净化回收。所用萃取溶液脱醛率高,价格低廉,易于回收循环使用。研究了萃取次数、萃液比、萃取温度、振荡时间对脱醛效果的影响,对萃取工艺进行了初步优化。经该技术处理后的废硫酸中三氯乙醛和三氯乙酸的总含量可降到0.02%左右,脱醛(酸)率达99%以上。  相似文献   

9.
含铬污泥中铬、铁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硫酸浸出了含铬废水处理污泥,采用磷酸萃取剂分离溶液中的铁,考察了主要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溶液可用来浸出含铬污泥,固液比l:20,温度50℃的条件下获得最佳浸出效果,铬浸出率接近100%。磷酸萃取剂可以用来萃取分离铁,适宜的浸出液pH值为1.5左右。在反应时间12h、有机相与水相比为2:l、萃取剂占有机相比例为40%的条件下,可获得最佳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丙烷脱沥青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完成对丙烷脱沥青中试装置安装和调试的基础上,研究四种渣油的丙烷脱沥青过程,考察萃取温度、压力及剂油比对脱油沥青的收率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塔温度对产品的质量和收率影响最大,剂油比次之,萃取压力则保持在丙烷临界压力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11.
在用溶剂浮选法回收湿法磷酸中碘的过程中,氧化剂的选择是重要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氧化剂用量的增加,氧化电位升高,而氧化率也先上升,达到一最大值,然后下降,因此,对碘的回收存在一适宜的氧化剂用量。  相似文献   

12.
用模拟湿法磷酸进行了Fe2O3离子、Al2O3、H2SiF6和H2SO4五种杂质及NH离子对二硫酸钙结晶影响的实验研究。并以过滤时间表征结晶质量进行了杂质对石膏结晶过程影响的分析。对于NH离子的影响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实验得出,当磷酸杂质含量在平均水平附近时,随湿法磷酸中Fe、Al、Mg杂质含量的增高,都会使二水硫酸钙的过滤性能变坏,其中尤以Al2O3的影响最大。但NH能促使二水硫酸钙生成聚晶,对石膏的过滤性能有改良作用,通过实验可确定出一个最佳NH浓度。对不同杂质含量的磷酸,其最佳NH浓度值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6种云南磷矿在湿法磷酸无水物工艺条件下的酸分解反应性能.实验发现,在无水物工艺条件下,磷矿的酸分解反应性能要比在二水物和半水物工艺条件下的差;对尖山磷矿的实验表明,延长反应时间至4 h,只要液相游离硫酸浓度不大于3%,在无水物条件下,也能达到比较高的分解率.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湿法磷酸生产装置的一般腐蚀、磨损特点.从搅拌装置的工作特点、腐蚀介质等因素出发,对几种可用于不锈钢材料防腐蚀、磨损的主要措施作了评述.指出抑制和调控界面层残余应力以提高其与基体金属间结合强度是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5.
 以乙醇为溶剂,RNH2为沉淀剂,采用化学沉淀-溶剂沉淀法对湿法磷酸进行净化,在乙醇与预处理酸体积比为2.0、溶剂沉淀剂用量为3.5%、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00min条件下,脱氟率可达到96%以上,磷收率为86%以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结晶法新工艺净化湿法磷酸生产Na2HPO4·12H2O,测定了反应温度、搅拌强度、NaoH浓度、反应时间与P2O5转化率的变化关系。讨论了各因素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得到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生产的Na2HPO3·12H2o产品已达部颁标准HG:1-713-70一级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7.
湿法磷酸设备用材的耐腐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法磷酸生产中的工作介质,对设备及其材料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对适合于此条件下工作的铸造高铬镍不锈钢J_1合金进行了均匀腐蚀、晶间腐蚀和点腐蚀等试验。同时,对材料试样表面钝化膜的结构及组成进行测试和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J_1合金在磷酸介质中具有优良的耐均匀腐蚀、晶间腐蚀和点腐蚀性。这是由于材料中各合金元素及其含量间的合理匹配,使材料在腐蚀介质中能够发生钝化和具有维持钝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一种新型耐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的制备方法.以聚偏氟乙烯(PVDF)为增强材料,以甲基咪唑功能化聚芳醚酮(MeIm-PAEK)为基体材料,通过两者共混制备了具有较高电导率和良好尺寸稳定性的膜材料,并研究膜材料组分对膜材料性能的影响.1H NMR 证实了咪唑基团的接枝成功.磷酸掺杂实验表明:甲基咪唑的功能化,使MeIm-PAEK膜具备较强的吸附磷酸能力;随着咪唑基团接枝度的增加,MeIm-PAEK膜的磷酸掺杂含量显著增加.通过与PVDF复合,显著地改善MeIm-PAEK膜在高温下、高浓度磷酸掺杂后的尺寸稳定性.70MeIm-PAEK/PVDF复合膜经85%磷酸溶液掺杂后,膜材料的磷酸掺杂质量分数为226%,体积溶胀率为248%,180℃不加湿条件下的电导率为0.141S/cm,适合做高温聚合物电解质膜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