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人文科学渗透教育对改善护生职业定向的作用,以引导培养在校护生形成良好的、正确的职业定向。方法将197名护理三年制大专生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人和实验组97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增加护理人文科学(课堂、课外)的干预。结果干预后除“护理是一门纯服务性质行业,没有发展前途”及“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等同”2个条目外,其余8个条目实验组积极认可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人文科学干预可转变护生对护理专业的错误看法,促使其热爱护理专业,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对高职护理新生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328名三年制大专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165名)和实验组(163名).对照组给予新生入校专业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设护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进行教育干预,采用高护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在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目标、行动计划和反馈修正5个维度得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对护生开展职业规划课程教育,可唤起护生的生涯意识,增强其对护理专业的认同感,促使其热爱护理事业,为今后的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案例学习对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促使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的护理职业态度.方法 将152名护理大专二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6名.实验组在<外科护理学>的围术期护理、肿瘤护理、消化系统护理章节中采用案例学习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前、后分别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价护生的职业态度.结果 教学后实验组护生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 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学习法可通过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培养护生职业感和责任感等,让护生更愿意接受并热爱护理专业,对培养护生形成健康积极的职业态度比传统方法 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高职护理专业开设卫生职业防护课程教学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职护理专业开设《卫生职业防护》课程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08级和2009级护生分为对照组(129人)和实验组(197人),两组前期教学内容与方法相同,实验组进行系统的《卫生职业防护》课程学习,对照组未开设《卫生职业防护》课程。结果实验组护生课程学习前后卫生职业防护水平差异显著(均P<0.01);两组实习6个月后卫生职业防护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增设《卫生职业防护》课程能提高护生的防护意识,增强护生的防护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情境导入模式教学在护生实习前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21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分为对照组(114人)和实验组(96人),对熙组按传统教学方法 进行实习前教育,实验组实习前接受情境导入模式教学,于护生实习后3个月评价其实习效果.结果 实验组精神饱满及着装整齐、病情观察认真、生活护理细致、沟通技巧应用适当、善于处理护理问题5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实习前采用情境导入教育可增强护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有利于护生角色的转变和提高临床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调查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了解本科护生的职业态度,为实施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163名本科护生进行职业态度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护士长期"三班倒"有害个人健康,影响家庭生活等14项内容.结果 27.6%护生认为长期从事琐碎、伺候人的工作实在很可悲;74.9%护生认为护士长期"三班倒"有碍个人健康,影响家庭生活;61.4%护生认为护士工作太累,生活不规律,社会地位低;54.0%护生表示若允许重新选择,不会选择护理这门职业.不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其职业态度评分显著低于喜欢护理专业的护生(P<0.01).结论 护生的职业态度不容乐观,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对于稳固和加强其职业态度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习护生护患沟通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05级<护理专业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评分<154分的本科实习护生6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实习,实验组针对护生的自我效能感状况,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进行护患沟通能力培养.结果 干预6个月后实验组护患沟通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运用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实习护生护惠沟通能力进行干预,可有效提高其护患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心理特征,探讨构建具有稳定职业心理状态的护理队伍的方法.方法 采用霍兰德中国职业兴趣量表和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425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高职护生专业承诺得分93.88±15.64;高职二年级护生专业承诺水平显著高于三、四年级护生(均P<0.01);417名护生中社会型265人,占63.55%;社会型护生专业承诺水平显著高于艺术型(P<0.01);艺术型与社会型护生职业兴趣强弱与专业承诺水平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 高职护生专业承诺水平较高,二年级是护生专业承诺水平改变的关键时期,高职护生职业兴趣与所学护理专业的专业匹配度较好,社会型职业兴趣对专业承诺水平有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促使护生形成积极、稳定的护理职业态度。方法将152名护理大专二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6名。实验组在《外科护理学》的围术期护理、肿瘤护理、消化系统护理章节中采用案例学习法;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前、后分别用护士职业态度量表评价护生的职业态度。结果教学后实验组护生职业态度评分显著高于教学前和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案例学习法可通过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环境、培养护生职业感和责任感等,让护生更愿意接受并热爱护理专业,对培养护生形成健康积极的职业态度比传统方法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高职护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实践的效果。方法将2013级高职护理专业2个班随机分为实验组(53人)和对照组(52人)。实验组开展以情境为载体,以审美活动和体验活动为主线,以护生感悟生成和关怀表达、关怀实践为目标的人文关怀教育实践;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育模式。干预前后分别运用"护生人文关怀品质调查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各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均P0.01)。结论对高职护生实施人文关怀教育能有效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发基于护理核心胜任力的外科护理课程,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方法根据外科护士工作岗位,由课程专家、护理专家和教师商讨确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应用于90名大专二年级护生(实验组),并与95名实施传统课程教学的护生(对照组)进行统一考核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临床综合技能成绩、护理核心胜任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培养护理核心胜任力的课程改革有助于提高护生职业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量化管理模式在高职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95名三年制高职护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8名)和观察组(47名).对照组实习期间按常规临床实习方式管理;观察组采用岗前培训、专科培训和带教老师共同拟定专科实习计划、完成量化考核表等一系列量化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结果 两组护生出科考评成绩、出科综合能力测评成绩比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服务性学习应用于外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2005级86名护生设为对照组,2006级58名护生设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引入服务性学习,即行外科护理学课程学习后,将护生分为小组,利用周末到社区开展健康体检,常见病的防治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救护技术(心肺复苏术),心理咨询等.将有效的反思贯穿服务前、服务中和服务后.结果 两组外科护理课程质量评价得分、课程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93.11%护生对服务性学习持肯定态度,认为可提高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结论 服务性学习可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有利于专业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实习护生进行科学管理,提高带教质量和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方法将2009年的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121人),采用传统方法带教;2010年的实习护生设为实验组(121人),在传统带教基础上,构建实习护生信息平台用于临床教学管理。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构建实习护生信息平台有利于医院对实习护生进行科学的管理,提高带教质量和实习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规模私密限制性在线课程平台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护理专业核心课程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从某高校2014级护理本科生中随机抽取2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32人)和对照组(30人),实验组在《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基础护理学》3门专业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后护生的课程成绩和自主学习能力,并调查实验组护生对学习方法的评价。结果教学后,实验组学习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自我管理、学习动机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71.88%~93.75%实验组护生认为该种授课方式对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影响,仅6.25%护生认为难以适应该种教学模式。结论小规模私密限制性在线课程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能有效提高护生护理专业课程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6.
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的实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03级护理本科4个教学班随机分为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组(传统组,98人)和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组(开放组,104人),分别实施不同的实验室管理方案,课程结束后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评价2种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开放组学生操作技能综合评分、掌握知识牢固程度、技能操作水平、学习兴趣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均P<0.01).结论护理实验室开放管理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及创新能力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护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绘人形图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抛硬币法将高职护理专业1个班56人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1个班56人设为试验组,运用手绘人形图教学法.结果 试验组3次理论测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P<0.01);96.43%的试验组学生对人形图教学法总体满意.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运...  相似文献   

18.
自主探究法在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自主探究法在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级高职护理大专班学生118人分为实验班(60人)与对照班(58人)。对照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即先由教师操作示范并详细讲解操作细节,然后由学生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最后总结;实验班采用自主探究法教学,即每次课前将学生分组,采取个人自学预习相关实训项目、小组边模拟操作边讨论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总结规范操作相结合方法进行教学。结果实验班学生的技能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班(均P<0.01),实训室出勤人次高于对照班。结论在护理技能实训教学中引进自主探究教学法,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护理实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护理实验课教学应用查房式导入法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徐颖  张晓琳 《护理学杂志》2002,17(8):572-573
目的 为提高护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方法 随机将护理专业中专班学生64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进行实验课教学,观察组采用查房式导入法进行实验课教学。结果 观察组操作考核成绩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查房式导入法可使教学环节生动、引人入胜;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型转变为主动参与型。有利于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20.
外科护理实践课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外科护理实践教学中探索开展综合性实验教学的方法.方法 选取2010级三年制高职护生4个班共198人为实验班,在外科护理实践课开展综合性实验共7次24学时;根据教学要求,教师编辑病例,提出问题并设计临床模拟场景,护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完成实践教学任务.2009级护生共196人为对照班采用常规实验教学方法.结果 两组外科护理学理论及实践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班90%以上的护生认为可提高对知识的综合性应用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护生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的培养.结论 外科护理实践课开展综合性实验有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护生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