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延祥  朱延平 《有色金属》2003,55(3):149-152
介绍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塔布敖包夏家店上层文化冶炼遗址的初步考查和物品检测结果。调查发现炉渣、炉壁、矿石、鼓风管、石器、陶片等大量遗迹遗物,但未发现采矿遗迹,表明该遗址是单纯的冶炼遗址。检测发现铜、锡、砷等元素共生矿石,炉渣中发现大量由铜锡砷银等元素组成的合金颗粒。检测结果及遗址位于地势险要的临河山坡、地近林西大井古铜矿冶遗址的事实表明,该遗址是大井铜矿产出矿石的另一冶炼场所。该遗址所出鼓风管形制较为原始,表明其年代可能较早。  相似文献   

2.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荧光等技术,检测分析小双桥遗址出土的炉渣、炉壁和矿石等样品.结果表明,该遗址出土的炉壁残块和炉渣应为熔铜或配制合金的遗存.  相似文献   

3.
选取青州香山汉墓出土的8件青铜鐏进行成分和金相分析。结果表明,这些青铜鐏制作工艺均为铸造,共有铜铅锡砷银、铜铅锡砷、铜铅砷、铜铅锡、铜铅锡砷锑5种材质。样品的技术特征显示出滞后性,推测与其非实用器属性有关。样品可能来自鲁北地区本地的冶铸生产。  相似文献   

4.
探地雷达[1]是近几十年来广泛应用的浅层地球物理无损探测技术。它在考古探测中适用于查找埋藏浅、尺度小的目标体。该文首先介绍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然后重点介绍了探地雷达在探测金沙遗址玉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分布中的应用,其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XRF和XRD等分析方法,对一些冶铸遗址发揭的冶铸铜、铁的陶范及相关冶铸残渣进行测试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区分遗址的性质。结果表明,不同用途的铸造陶范,Cu,Sn,Pb等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具体表现为铸铜陶范中含有Cu,Sn,Pb三种元素,而铸铁陶范中没有检测出这三种元素。冶铸的金属不同,冶铸残渣中的Cu,Fe,Si,Ca等元素含量和物相组成明显不同。冶铁渣中Cu和Fe等元素含量低于冶铜渣。冶铁渣中出出了β~SiO2而没有出现Cu2O的衍射峰,相反,冶铜渣中存在Cu2O而未出现β-SiO2的衍射峰。  相似文献   

6.
李延祥  杨巍  王峰 《有色金属》2007,59(3):120-124
介绍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寿王坟古代炼铜遗址的考察情况.在先前寿王坟地区古代矿冶遗迹调查基础之上,2004~2006年,调查发现了大南梁等七处新的古代矿冶遗址,确认大南梁等遗址年代为战国-汉代,并在寿王坟镇郑家庄村古洞沟遗址发现一批采矿石器,数量较大,应予以深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赤峰市熬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化墓葬出土的57件铜器中的46件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均为青铜,含锡量为2.2%-24.5%,含铅量低于6.05,平均2.4%,上有早期青铜器的成分特征。锻造与铸造铜器的含量锡量有明显的差别。出土的含锡铅器以及含钨较高的赤铁矿颜料,明显具有赤峰地区北部矿产特征。出土的彩绘陶器和有中原二里头化特征的酒器显示出与中原有化上的联系和辽河中游高台山化因素的溶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夏家店下层化冶金技术的起源与中原及相邻地区化的交流提供了讨论背景。  相似文献   

8.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金相显微镜对蚌埠双墩春秋一号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制品进行成分和金相分析.其中成分主要含有铜锡铅,并还包含有其他一些少量的锰铁锌等元素,铜含量都在75%左右,锡含量在20%左右,样品较纯净,夹杂少,都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和高硬度.金相显微镜观察发现不同成分显示不同的金相图谱.经过锻打的青铜制品则铅含量较低且金相图谱显示为等轴晶和孪晶结构,直接浇注的青铜制品铅的含量符合正常范围且金相图谱显示为枝晶状结构,反映出蚌埠双墩春秋一号墓出土的部分青铜制品的铸造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9.
广西北流铜石岭冶炼遗址位于广西东南部的北流河(圭江)河畔,该遗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1981年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被认定为是汉-唐冶铜遗址.本文对北流铜石岭冶炼遗址再次进行系统的田野调查,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SEM-EDS)的研究方法,对位于小铜石岭山顶、山腰、山脚三处遗址采集的炉渣及矿石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对其中5个炉渣样品采用变形法进行熔点测定,对所有样品采用比重瓶法测定炉渣的密度.结果表明,北流铜石岭冶炼遗址的炉渣成分相似,铅、锌含量较高,而铁含量较低,均采用铜铅锌共生矿进行冶炼,遗址采集到的炉渣均为还原渣,其直接冶炼产品以铜为主、铅为次,并使用凝析法将而者分离.冶炼添加了石灰石作为助熔剂,炉渣有合适的密度、硅酸度、熔点及良好的流动性,渣中含铜量较低,熔炼的还原气氛较好,反应当时的冶炼技术达到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流铜石岭容县西山冶铜遗址初步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北流铜石岭、容县西山冶铜遗址位于北流江河畔的山坡山顶,相距约10km,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冶铜遗迹。考古部门曾对北流铜石岭遗址进行过部分发掘和研究,显示其冶铜年代约在汉至魏晋时期。于2006年11月对北流铜石岭、容县西山遗址的考察发现了杯纹岩刻、炼铜炉址以及大量散落炉渣、鼓风管残片、陶片遗存,其冶炼技术水平及冶炼工艺等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垣曲商城出土含砷渣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偏光矿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1993年垣曲商城出土的一块炉渣样品。该渣块含有砷铜合金颗粒、钴(镍铁)氧化物、钴的硅酸盐、含钴砷氧等物相。砷铜合金颗粒平均含砷7%~8%,有Cu2As和高银相及Cu2S相存在,砷铜合金颗粒周围有氧化亚铜和铜的硅酸盐等物相。能谱分析的结果显示含钴砷氧的物相中钴和砷的原子比为1∶1,由此推断该物相为钴的砷酸或亚砷酸盐(CoAsO4或CoAsO3)。渣块中的钴(镍铁)氧化物、钴的硅酸盐则是由完全脱去砷的钴氧化及氧化后造渣而形成。因此这一渣块应是使用砷钴(镍)矿物点炼砷铜合金的残留物,代表着一种人工添加含砷矿物配制砷铜合金技术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井沟子西区基地174件青铜器进行成分、金相组织、夹杂物等分析,初步了解井沟子类型的青铜器制作水平及特征.井沟子西区墓地青铜器主要是Cu-Sn-Pb合金,以铸造产品为主,夹杂物较多.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及使用功能的器物,其合金成分与机械性能不同,金相组织显示出较大差异,说明当时的工匠已经能够有意识地根据器物的不同用途和机械性能的要求选择出机械性能较好的铅锡青铜合金,已经掌握热锻、冷加工等工艺,制作出一些质量较高的工具.井沟子西区墓地青铜器主体成分与附近代黄山顶发现的早期冶炼遗址以及林西大井古铜矿冶炼遗址的产物并不相符,其物料来源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辉锑矿氯化浸出制取焦锑酸钠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辉锑精矿为原料、经氯化浸出-氧化-水解-加碱合成制取焦锑酸钠的工艺。浸出过程中加入氯气的质量为浸出原矿质量的90%时,锑浸出率大于98%。浸出液中加入少量双氧水或液氯进行氧化、控制一定的条件进行水解,可以确保合成的锑酸钠中铁含量在0.06%以下,锑进入成品锑酸钠中的直接产率为90%~95%。精矿中硫以单质形式存在于浸出渣中。  相似文献   

14.
张晶  唐鑫  吕向文  简胜  张琳 《矿冶工程》2023,43(1):63-66
采用自动矿物参数分析系统(MLA)分析了某矽卡岩型铜矿矿物组成、嵌布关系,测定了不同磨矿细度下原矿及混合精矿产品的粒度分布特征及解离度特征,并根据该结果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初步研究,确定选矿流程为:磨矿、铜硫混合浮选、粗精矿再磨、铜硫分离浮选。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74μm粒级占70%、再磨细度-20μm粒级占75%条件下,可以得到铜品位20.88%、铜回收率70.42%、银品位183.9 g/t、银回收率76.78%的铜精矿和硫品位32.65%、硫回收率91.47%的硫精矿。  相似文献   

15.
广西贵港地区早期冶铁遗址初步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全胜  李延祥 《有色金属》2008,60(1):137-142
广西贵港早期冶铁遗址群分布在平南县六陈镇到桂平市罗秀镇约100km2范围内,是迄今为止龄南地区发现最早的冶铁遗迹.2006年3月、11月两次考察了平南县六陈镇登塘村的六穴岭、坡咀屋背山、铁尿尾、顶龙岗、茶蛉、顶龙岗东坡,桂平市罗秀镇罗秀村、木村等多处冶铁遗址以及平南县六陈镇大头冲古矿遗址,并发现了平南县六陈镇大妙村铁屎塘、登塘村简水表顶2处新的冶铁遗址,试掘出形制独特的炼炉,采集到大量炉渣、矿石、鼓风管、陶器残片等样品,揭示了这一地区至迟于汉代就已能够炼铁,但其冶炼方法、技术水平及其产品特征等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环江红山古代冶炼遗址位于广西河池市环江县上朝镇大环江支流河畔山顶部红山煤矿附近,面积超过10000m2。2005年春季、2010年春季多次考察了该冶炼遗址,发现遗存3个长形炼炉、大量冶炼坩埚、炉渣、煤灰,采集到坩埚、炉渣等冶炼遗存样品。文献揭示了这一地区至迟于宋代冶炼银;明清时期冶炼铅锌银,出现了"银锌壳",其冶炼技术及特征等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