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蔡韬 《食品与生活》2010,(10):12-12
来到阆中不买醋,犹如跑了冤枉路。保宁醋是四川阆中(古称保宁府)的传统名产,始创于明末清初,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与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醋”。保宁醋是“四大名醋”中唯一的药醋,故有“东方魔醋”之称,1915年曾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与国酒茅台一并获得金奖,从而奠定了其在中国四大名醋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我国饲料资源匮乏,主要饲料原料(玉米、豆粕)长期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醋糟是我国非常规饲料资源之一,但因粗蛋白含量偏低、粗纤维含量高,限制了其在畜禽饲料中的直接应用。为了提高醋糟饲料化利用效率和使用范围,通过现代生物发酵技术将其变废为宝,既可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实现醋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该文介绍了醋糟的营养成分、微生物发酵醋糟制备蛋白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方面研究进展,旨在为缓解我国常规饲料资源紧张,醋糟资源饲料化利用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醋蜜花生是以优质花生米和精白面粉为主料,经食醋和蜂蜜处理,配以奶油、植物油、食盐及香辛料等多种添加料,经过整型、烘烤等工艺制取的醋蜜花生,酸甜酥脆,营养丰富,是休闲旅游的理想食品。本文通过对其制取过程的研制,最终确定了醋蜜花生的最佳生产工艺和配方。  相似文献   

4.
《山西食品工业》2005,(3):44-44
千年神泉先祖凿就四眼井,百载老号醋王创立钰泉庆。钰泉庆醋坊是山西四眼井的前身。据史料记载,钰泉庆醋坊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9年)的榆次怀仁镇。镇上有一口古井,一井四眼,其水质甘冽可口,酿出之醋,酸绵甜香。是山西较早的老醋坊。多少年来,钰泉庆醋坊以其精湛的技术工艺,而称著于世,其产品以色泽紫檀、气味醇厚、酸味绵香而闻名遐迩。据考证:明万历年间榆次怀仁人王廷宰将此醋敬奉给明神宗皇帝。此乃山西惟一做为贡品的老醯醋。故被后人誉为:  相似文献   

5.
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烹饪佐料,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醋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通过开发,醋已从单纯的调味品发展为饮料醋、保健醋等。本文系统介绍了醋的起源、制作方法及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
醋酯织物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酯纤维俗称醋酸纤维,与铜氨、粘胶等再生纤维素不同,它属于纤维素衍生物纤维,具有纤维素纤维的基本特征,但又具有合成纤维的某些特点,不但外观酷似桑蚕丝,而且性能接近桑蚕丝。醋酯纤维根据酯化程度不同,可分为二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一般在我们丝绸行业中,最常用的是二醋酯纤维,其性能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国酿造》2005,(4):67
本实用新型涉及醋生成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非腊八季节腊八醋生成装置。其组成部分包括腊八醋透明生成容器,其特征是:在该透明生成容器外表面还套有一个能调节上述腊八醋透明生成容器内的待生成腊八醋配料温度的透明容器,在该透明容器体某部装有调节所述两容器之间水温的水循环装置。本实用新型较现有技术具有广泛的实用性,腊八醋的供应不受季节性限制。  相似文献   

8.
山西人爱吃“醋”,蜚声四海。家家都有醋,村村镇镇会做醋,祖祖辈辈离不I醋,缴枪都不交醋葫芦。据说,火车进了“娘子关”声音也变成“吃醋、吃醋”了。虽说有些夸张,但山西确是醋的故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最早掌握了酿造醋的技艺。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479年,古晋阳(太原)城里就有酿醋业了,井有专]’I管酿醋的酷(Xi即醋)人,人们称山西人“老两儿”,就是以酸字的谐音中演变过来的。后来酿醋技术传到了秦、齐、楚、来诸国,不仅民间喜食,王公贵族也嗜用,在宫廷膳房的佳肴中,若食之无醋,则味之乏矣。北魏时…  相似文献   

9.
答疑解惑     
《中国烹饪》2010,(12):71-71
用来划线的黑醋汁怎么熬 江西读者蒋志晨:我在《中国烹饪》上看到好多菜用酱汁划线来做装饰,比如黑醋,但普通黑醋没有那么黏稠,有人说需要将黑醋熬一下,请介绍一下熬制方法。答:用酱汁在餐盘上划线是近几年非常流行的一种做法,它来源于西餐,常见于中西合璧莱式。一般来说,黑醋是最常用到的原料,多数厨师都喜欢将其熬制之后再来使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熬法,在此提供两种供你参考:1.将黑醋100克加大红浙醋150克、冰糖200克入锅中搅匀,用小火熬至浓稠;2.将黑醋加蜂蜜,用小火熬至浓稠。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鸭梨醋之间的风味差异,该研究以4种不同品牌的山东省阳信县鸭梨醋为研究对象,评价了其总糖、总酸、有机酸和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含量。研究表明,4种鸭梨醋中,品牌B的总糖和总酸含量最高,分别为2.51,48.88 mg/mL;共检测出9种有机酸,其中有机酸含量最高的是乙酸,乳酸是品牌C和D中独有的有机酸,其含量仅次于乙酸;共检测出68种挥发性化合物,品牌A、B、C、D分别检测出32,42,39,20种;基于气味活度值共确定1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并进一步对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4种鸭梨醋间挥发性风味物质存在显著差异。最后,经过感官评定得出4种鸭梨醋中品牌A的感官评价最高。  相似文献   

11.
熏醅工艺是山西老陈醋酿造工艺的精髓,是山西老陈醋色、香、味的主要来源。作为山西老陈醋酿制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熏醅除了赋予山西老陈醋独特的风味,还为老陈醋带来了丰富的营养价值。通过对熏醅工艺的原理及产物的分析,加深了对熏醅工艺重要性的认识。为提高生产效率,践行环保理念,出现了新型的加热方式和熏醅设备,在保证熏醅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生产时间,减少了环境污染,是对传统熏醅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推动了传统食醋产业向工业化、智能化生产迈进。  相似文献   

12.
新酿的老陈醋有刺激味、口感欠柔和、香气较淡薄,同时在贮存的过程中有沉淀产生,影响老陈醋的感官指标。为了改善新醋的口感,使醋液澄清,可使用活性炭处理老陈醋,对3种活性炭进行筛选,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得到了老陈醋催陈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活性炭用量1‰,澄清时间4.2 h,澄清温度29 ℃,处理后老陈醋的总酯含量为3.86 g/100 mL,透光率为69.80%,醋液体态均一、清亮、香气纯正、口感绵柔。  相似文献   

13.
以大蒜为原料,采用脱臭、浸提、回流、蒸馏等工艺加工成汁,经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制成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的大蒜醋。  相似文献   

14.
以红心火龙果发酵型果醋为原料,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其调配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心火龙果醋饮料调配工艺配方确定为:红心火龙果原果醋添加量8%,白砂糖添加量3%,木糖醇添加量1%。在此工艺条件下,所得红心火龙果醋饮料感官评分为86分,总酸含量为5.6 g/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5.4%。红心火龙果醋饮料呈淡琥珀色、澄清透明、无肉眼可见沉淀及悬浮物、有清淡的火龙果香味、酸甜爽口、酸味柔和、风味独特、无异味。  相似文献   

15.
以红果小檗为原料,探讨液体发酵法制备果醋的生产工艺,并以发酵所得的果醋为原料,添加蜂蜜、柠檬酸等辅料调配制成酸甜可口、营养丰富的果醋饮料。结果表明,研制的红果小檗果醋具有浓郁果香、风味独特、酸味适度;生产的果醋饮料清亮透明、爽口,其配方为水100ml、果醋9ml、柠檬酸0.1g、蜂蜜12g。  相似文献   

16.
蛹虫草营养保健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采收蛹虫草后的培养基残料为原料,经浸提、发酵生产虫草保健醋的工艺过程,并对产品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醋酸发酵工艺相比,该工艺更适合虫草废料的理化特性,且省却了酒精发酵阶段,发酵周期缩短到了25d;所得产品不仅具有发酵醋的醇厚风味,且含有多种氨基酸和蛹虫草独特的营养及活性成分,如虫草酸、虫草素等。该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醇和、酸甜适口,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党参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保健醋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超声水提醇沉的方法,以得率为指标,优化党参多糖的提取工艺,并使用党参多糖水溶液与荞麦醋、蜂蜜配制成醋饮料。以单因素和响应面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以正交实验对党参荞麦保健醋饮料的口感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党参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30(g/mL),超声时间60 min,超声温度60℃,醇沉浓度60%,得率为18.03%±0.45%。保健饮料最佳配比为党参多糖水溶液100 mL,荞麦醋为1 mL,蜂蜜12 g,感官得分为84.2分。应用此配方加工的饮料口感酸甜柔和,风味独特,且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醋饮料的相关规定(GB/T 30884-2014),可在实际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乳酸食醋酿造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人们对食醋的认知一直停留于一种含有醋酸的酸味调味品阶段,忽略了食醋中不挥发酸对食醋风味的贡献。国内外食醋酿造技术研究进展显示,东西方食醋因原料、工艺差异,食醋中的有机酸成分存在很大差异,东方谷物醋较西方果醋风味丰富,尤其是食醋中的主要不挥发酸成分-乳酸对调节食醋风味协调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食醋酿造过程中,可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对关键工艺环节进行特定乳酸菌种及代谢产物的靶向调控,调节食醋中醋酸与乳酸的合理配比。通过提升不挥发酸在总酸中所占的比例,增加具有醇厚味感的乳酸含量,减少醋酸对味觉的刺激,使食醋口感更加绵酸柔和,可全面提高食醋风味品质,为未来拓展更大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9.
李敏  潘道东 《食品科学》2010,31(20):494-498
以脱脂奶粉和镇江白醋等为主要原料,研究其他配料的种类和含量对配制型奶醋的稳定性、口感和风味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L9(34)正交试验获得奶醋的最佳配方为脱脂奶粉4%(m/m)、白砂糖7%(m/m)、CMC-Na FH90.4%(m/m)、黄原胶0.1%(m/m)、安赛蜜0.02%(m/m)、柠檬酸0.15%(m/m)、白醋4mL/100g。通过分别配制复原乳、稳定剂溶解液、酸液,再混料、定量、均质,最后灭菌,所开发的奶醋饮料产品口感细腻,酸甜可口,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兼具牛奶的乳香和醋的特殊香味。  相似文献   

20.
The selected taste‐active compounds in several kinds of commercial vinegar including amino acids, organic acids, and nucleotides were determin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lutamine and alanine, which contribute the umami and sweet taste to the flavor of vinegar, are high in Taste Activity Value (TAV). Acetic acid is the major organic acid in vinegar, making up as much as 91.4% of the total organic acid composition. Nucleotides, which were only detected in 5 brands of commercial vinegar and are both low in TAV, contribute less taste in vinegar. Our research provides a multiple chemical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vinegar and proposes a possibility of classificat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vineg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