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种基于人工免疫原理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人工免疫学原理,设计了一个基于自然免疫和疫苗接种机制相结合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以及相关算法,该算法充分考虑了数据包负载部分包含的入侵信息,并将疫苗接种机制引入入侵检测中,使入侵检测系统+增强了对未知攻击的识别能力。同时,该方法的提出也给网络安全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2.
抑制入侵检测系统(IDS)的误报率是提高其检测结果可信性的重要途径。通过分析异常入侵检测系统的误报率问题,提出了基于人工免疫思想,动态构建正常系统轮廓,抑制误报率的方法。建立了自体、抗原、抗体的动态变化模型和演化机制,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异常入侵检测系统误报率。  相似文献   

3.
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互联网缺乏主管性以及自动防守性引起的,促使网络攻击行为极易入侵互联网。为了实现网络入侵检测的高效性,提高入侵检测正确率,笔者提出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人工免疫的"自我"和"非自我"识别能力对网络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在Matlab平台上,对KDDCUP99网络入侵数据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用此算法使得检测正确率得到提高、误报率降低,检测的结果更加可靠,克服了当前网络入侵检测算法的缺陷,是一种有效的网络安全防范工具。  相似文献   

4.
在入侵检测系统Snort的基础上,结合网络实时危险评估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免疫的网络入侵检测报警模型SAIM。给出了网络环境下记忆细胞的表示方法,以及记忆细胞实时危险计算过程,建立了主机分类及总体实时危险计算方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网络入侵检测报警模型。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均表明,SAIM模型能有效进行关联报警,提高报警质量。  相似文献   

5.
刘帅  张星 《计算机应用研究》2010,27(3):1092-1094
为了降低入侵检测系统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免疫的新型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借鉴生物免疫系统抗体的演化机制,该模型改进了目前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中抗原、抗体的静态描述方式,给出了抗原、抗体的动态描述方式和变化机制,并针对传统固定r连续位匹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r可变匹配机制,最后进行了相关仿真实验。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低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6.
一种基于强化规则学习的高效入侵检测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入侵检测研究领域中,提高检测模型的检测率并降低误报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对归纳学习理论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规则学习算法应用到入侵检测建模中.针对审计训练数据不足时出现的检测精度下降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规则学习的高效入侵检测方法EAIDBRL (efficient approach to intrusion detection based on boosting rule learning).在EAIDBRL方法中,首先调整传统Boosting算法的权重更新过程在各个预测目标类内部进行,以消除退化现象;然后修改传统规则学习算法中规则生长和规则剪枝过程的评价准则函数;最后使用改进后的Boosting算法来增强弱规则学习器对网络审计数据的分类性能.标准入侵检测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EAIDBRL方法能够较大地提高传统规则学习检测模型在小样本条件下的入侵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7.
范荣真  杨东勇 《福建电脑》2010,26(4):1-2,15
在前人提出的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抗体精度匹配阀值和粗糙匹配频度阀值以改进其算法中对于self/nonself的判断处理方法,使得对于正常的突发性网络事件也可以进行合理的判断,从而加强了对网络事件检测的灵活性,并提出了改进后的入侵检测与防御体系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测试,证明本模型在对突发性网络事件判断的灵活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优于前人的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模型。  相似文献   

8.
面向入侵检测的网络安全监测实现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入侵监测的网络安全监测模型,它由数据采集、决策分析和分析机三个独立的部分以层次方式构成,能够对已知的网络入侵方式进行有效地实时监测。文章给出了基于安全分析机概念和安全知识表达方法,并对扫描(scan),terdrop,land等常见攻击方式进行了特征刻划,此外,论文还对安全监测系统设计中应当考虑的问题,如报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入侵进程的层次化在线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从服务、主机和网络自下到上的层次化在线风险评估模型,实时地评估一个正在发生的入侵进程在这3个层面所产生的风险情况.在服务层面,使用了证据理论来融合报警线程中多个能够反映风险变化情况的变量来计算风险指数,通过风险指数反映入侵风险的客观情况,同时结合主观安全意识所反映出的目标风险分布,综合评估目标的风险状态.在主机层面提出了基于木桶原理的风险评估方法,在网络层面提出了安全依赖网络概念,利用了改进的风险传播算法,完成了网络层面的风险评估.提出的评估算法将报警验证、聚合与关联,以及报警置信度学习这些报警处理过程同风险评估紧密结合起来,很好地处理了风险评估中主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实验表明对各种入侵进程进行的层次化在线风险评估结果与攻击实际特点相符合,为响应决策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董明  胡孝昌 《福建电脑》2009,(12):69-70
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入侵检测系统(IDS)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文章简要介绍了入侵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对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和入侵检测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伴随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走向移动互联时代,网络安全的地位愈发不可小觑,作为网络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笔者就入侵检测系统中的算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文中概述了传统及新兴的检测算法,并对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要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攻击检测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时评估网络安全风险,建立了用于描述主机安全状态的隐马尔可夫模型,以入侵检测系统的报警信息作为模型输入,计算主机处于被攻击状态的概率.针对攻击报警,提出了一种新的攻击成功概率计算方法,然后结合攻击威胁度计算主机节点的风险指数.最后利用主机节点重要性权重与节点风险指数量化计算网络风险.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动态绘制网络安全风险态势曲线,有利于指导安全管理员及时调整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13.
网络安全入侵检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261,自引:0,他引:261  
蒋建春  马恒太  任党恩  卿斯汉 《软件学报》2000,11(11):1460-1466
入侵检测是近年来网络安全研究的热 点.首先说明入侵检测的必要性,并给出入侵检测的概念和模型,概述了多种入侵检测方法及 体系结构.最后,讨论了该领域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当前入侵检测中所应用的免疫机制,对迄今提出的几种算法进行了描述和分析;最后,根据自己的体会,提出了值得研究的方向和对这项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明霞 《计算机工程》2012,38(6):148-150
为解决传统入侵检测算法存在的高漏报率及高误报率问题,结合BP神经网络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采用遗传算法来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的入侵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遗传算法找到BP神经网络的最适合权值,采用优化的BP神经网络对网络入侵数据进行学习和检测,解决直接使用BP学习造成的训练样本数量过大而难以收敛的问题,同时缩短样本训练时间,提高BP神经网络分类正确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网络入侵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的训练样本时间更短,具有较好的识别率和检测率。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人工免疫模型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首先介绍了入侵检测系统的两种体系结构,并分析了它们存在的问题。随后给出一种基于人工免疫模型的入侵检测方法。文章详细介绍了人工免疫模型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框架,并且对它的系统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快速发展使得网络空间越来越复杂,网络入侵导致网络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为提升网络入侵的检测效率和精度,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的惩罚系数和核函数参数直接影响入侵模型的检测精度,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对惩罚系数和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提出了基于麻雀搜索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将提出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应用于实际的网络入侵检测中,并与PSO-SVM和SVM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能够有效降低网络入侵的误报率,这对确保网络安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入侵检测是提高网络安全性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并详尽分析了几个实际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最后简要总结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入侵检测是提高网络安全性的有效手段。本文介绍了入侵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并详尽分析了几个实际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最后简要总结了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