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网络连接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例符合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诊断标准的患者在功能性电刺激康复治疗前后各进行一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比较两次扫描的运动脑区功能连接的差异。结果康复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与康复治疗前相比,康复治疗后左侧和右侧的运动皮层功能连接均降低,左侧和右侧的运动皮层功能连接系数降低值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相关。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后,即康复后患侧脑区对健侧脑区依赖性减低,并且功能连接系数的降低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运动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干预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肢体运动干预。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后12周,干预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生活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早期肢体运动干预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联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运动训练,观察组采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训练,连续干预30 d。采用简易上肢机能检查( STEF)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 FMA)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 MBI)评价患者上肢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TEF评分、FMA评分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早期强化认知功能训练结合运动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上肢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效果优于单纯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其肢体康复进程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自我效能量表,对103倒住院行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自我效能呈中低水平的占73.79%;分层回归分析表明,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自我效能水平与其肢体运动功能达到Ⅱ级以上康复呈显著相关.结论 增强脑卒中患者的自我效能,有助于促进其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5.
耳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耳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将40例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采用耳针结合运动疗法,对照组单纯应用运动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简式Fugl-Meyer评定(FMA)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耳针结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疗效优于单纯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6.
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及运动和感觉功能与步行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 47例脊髓损伤患者给予综合康复治疗 ,在入院时和治疗过程中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学会 (ASIA) 1992年的标准评定患者的运动与感觉功能 ,采用Hoffer步行能力分级评定步行能力。结果伤后 12个月时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比入院时显著增加 (P <0 0 5 ) ,入院时的运动功能与患者最终获得的步行能力相关 (P <0 0 5 )。结论早期康复能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 ,入院时的运动功能与患者最终获得的步行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有着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患者的运动功能训练日益受到重视,尤其是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更是影响其自理能力。本文在查阅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着重于对脑梗死患者早期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康复理论、时机、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功能训练的康复方法和效果评价等方面具体阐述,介绍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有效实施方法。以期对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帮助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体、头、腹针综合针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 在统一诊断标准以及入选标准的前提下,统一针刺方法,采用运动功能评价量表、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分别评定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考察综合针法的疗效.结果 综合针法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优于单纯体针(P<0.01).结论 综合针法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训练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对50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将训练前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康复训练,帕金森病Ⅱ、Ⅲ、Ⅳ期患者运动功能明显提高(P〈0.05)。结论运动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从而减轻家庭、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时间和患者的治疗参与性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训练组和强化训练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接受运动训练,但常规训练组患者每次运动训练时间为30~45 min,强化训练组患者每次运动训练时间为45~60 min。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和治疗4周后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中的运动功能评定,同时每次运动训练时通过Pittsburgh康复参与量表(PRPS)记录患者的治疗参与情况。 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FIM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但治疗后强化训练组患者的FIM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训练组治疗前、后FIM运动功能评分改变值明显高于常规训练组(P<0.01),而且常规训练组和强化训练组患者PRPS评分均与治疗前、后FIM运动功能评分的改变值明显相关(分别为r=0.787,P<0.01和r=0.573,P<0.05)。 结论运动训练时间能对脑卒中患者的近期运动功能的改善产生影响,患者的主动参与性亦能明显影响其运动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分阶段护理对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对62例患者进行分阶段护理,并在患病3个月、6个月时随访患者,评定其运动功能。结果表明采用分阶段护理有助于颈段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背景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一定程度上涉及到运动能力的恢复情况,但两者是不是有高度的相关性,既往的研究没有定论.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设计病例分析.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对象选择2002-08/2003-06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偏瘫患者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9~76岁.方法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法评定患者运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主要观察指标①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②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结果3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全身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平均为40.96±32.04,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平均为21.78±22.87,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平均为18.43±10.29.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平均为39.46±25.94.②全身总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5,其中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2,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1.结论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上、下肢运动能力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几乎相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综合康复治疗和常规神经生理学方法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1);实验组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矿泉水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正规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正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我院的矿泉水疗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均有一定提高,但对照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程度不如治疗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矿泉水疗结合正规康复治疗能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建立正常的运动模式,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易化技术对43名老年脑卒中和79名中青年脑卒中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1~2个月康复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老年人上肢运动功能的疗效不明显,下肢疗效明显,中青年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均有明显进步;早期开始康复治疗者中老年人上肢运动功能积分较中青年略低,下肢运动功能积分增加明显较中青年少;晚期开始康复者中,老年人下肢运动功能积分增加较中青年多。本文还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特殊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促通技术为中心的综合康复治疗程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传统康复疗法组和现代理疗组进行康复治疗.结果患者总的运动功能,包括上肢、下肢、腕和手的功能及平衡、感觉、关节运动、关节疼痛方面的功能均有显著改善.结论以促通技术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有助于偏瘫患者整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提出了一种基于运动姿态与肌电融合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实时评估方法。 方法:选取一定数量处于不同Brunnstrom分期的脑卒中患者。首先运用姿态与肌电检测传感器,分别采集康复动作评估过程中不同分期患者上肢运动姿态与表面肌电数据;其次分别提取患肢运动姿态与表面肌电数据特征,在融合姿态与肌电特征信息基础上获取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评估数据集;最后,选取具有较好实时分类性能的模糊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运用评估数据集测试上肢运动功能评估效果。 结果:基于模糊支持向量机构建的运动功能分类器经过离线训练后,姿态与肌电融合的分类器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实时评估准确率平均达到83%,且较单纯基于运动姿态(75%)或肌电(74%),具有更好的评估效果。 结论:姿态与肌电融合的上肢运动功能实时评估方法,能较准确地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进行实时Brunstrom分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方案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三组患者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三级康复治疗,护理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给予三级康复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发病后2周内、1个月末、3个月末及6个月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护理组在1个月末、3个月末及6个月末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个月末与6个月末的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康复组(P均〈0.05);护理组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分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月末与入选时和6个月末与入选时的运动功能评分差值高于康复组(P均〈0.05)。结论:实施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方案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9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三组患者常规内科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三级康复治疗,护理组在康复组的基础上给予三级康复整体护理.在脑卒中发病后2周内、1个月末、3个月末及6个月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结果:护理组在1个月末、3个月末及6个月末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3个月末与6个月未的运动功能评分优于康复组(P均<0.05);护理组患者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分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3个月末与入选时和6个月末与入选时的运动功能评分差值高于康复组(P均<0.05).结论:实施三级康复整体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地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偏瘫患者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性。方法:3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60.75±12.84)岁。其中脑出血16例,脑梗死10例,脑梗死伴出血4例。平均病程(5.4±9.6)个月。采用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方法评定患者运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30例患者全身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平均为40.96±32.04,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平均为21.78±22.87,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平均为18.43±10.29。30例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平均为39.46±25.94。全身总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5,其中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2,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与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61。结论: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上、下肢运动能力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几乎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