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晕厥包括神经介导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及不明原因的晕厥。其中神经介导性晕厥是最常见的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情景性晕厥、颈动脉窦晕厥和精神性晕厥。本文阐述了神经介导性晕厥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对神经介导性晕厥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起搏治疗神经介导性晕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介导性晕厥(综合征)又称神经反射性晕厥是指多种因素触发的过强的神经反射,引起低血压和心动过缓,从而导致晕厥发作。神经介导性晕厥包括:(1)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2)颈动脉窦综合征(carotid sinus syndromes,CSS);(3)其他反射性晕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介导性晕厥(NMS)发作的昼夜节律。方法:选择2013-12至2015-04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晕厥专科门诊就诊或住院的NMS患者411例,其中青少年(18岁)患者262例(63.7%),男性165例,女性246例,年龄3~68岁,平均年龄(20.95±15.20)岁。根据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果分为HUTT阳性组(n=281)和HUTT阴性组(n=130),详细询问患者或监护人既往晕厥发作的次数及每次发作的时间段(将1天分为4个时间段:上午06:00 am~12:00 am,下午12:00 am~18:00 pm,晚上18:00 pm~24:00 pm,夜间00:00 am~06:00 am)。结果:(1)一般资料:411例患者中晕厥发作总次数1 085次。HUTT阳性组晕厥总次数753次;HUTT阴性组晕厥总次数332次。HUTT阳性组和HUTT阴性组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TT阳性组年龄低于HUTT阴性组(P0.05);(2)各时间段晕厥发作频次差异:全部患者的晕厥多发生在06:00 am~12:00 am,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UTT阳性患者的晕厥发作主要在06:00 am~12:00 am,与其他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UTT阴性组晕厥发作亦多见于06:00 am~12:00 am,但与其他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UTT阳性组与HUTT阴性组的各时间段晕厥发作频次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HUTT阳性组中,不同反应类型(直立性低血压和直立性高血压除外)患者在不同时间段晕厥发作次数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3)性别与年龄差异:6:00 am~12:00 am发生晕厥男性多于女性,18:00 pm~24:00 pm发生晕厥男性少于女性(P0.05);年龄越小,6:00 am~12:00 am发生晕厥频次越多;年龄越大,00:00 am~06:00 am发生晕厥频次越多(P0.001)。结论:晕厥发作存在昼夜节律。晕厥发作主要发生在6:00 am~12:00 am,晕厥在一天4个时间段内的发作频次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4.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晕厥,多数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可根据其典型的临床表现获得诊断,部分患者还需进行诊断试验、如直立倾斜试验等方能得出诊断。除了安慰或有关的健康教育,大多数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并不需特别治疗;但对于晕厥发作次数多、造成患者摔伤或心理压力增加的患者,还需要采取对抗压力动作、倾斜训练、药物治疗或起搏器安装等措施。现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对这些诊断和治疗的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及体质量指数对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able test,HUTT)诊断神经介导性晕厥(neurally mediated syncope,NMS)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NMS并行HUTT检查患者共189例。HUTT包括20 min的基础直立倾斜阶段和20 min的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激发阶段。同步监测试验阶段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变化值。HUTT阳性结果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血管抑制型、心脏抑制型和混合型。根据年龄将晕厥患者分为≤30岁、31~50岁及≥50岁三个组段。结果经HUTT诊断阳性反应者共125例,其中男55例、女70例,阴性反应者共64例,阳性率为66.1%。阳性反应类型中混合型81例(64.8%),心脏抑制型14例(11.2%),血管抑制型30例(24.0%)。31~50岁年龄段女性阳性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5.7%vs.51.6%,P=0.039),其余年龄段男、女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反应的血流动力学分型不受年龄、性别因素的影响。HUTT阳性患者体质量小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而两组间身高和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HUTT不同反应类型与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通过HUTT诊断NMS的阳性率存在年龄、性别及体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机制、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晕厥是指由于脑血流低灌注导致一过性意识丧失和姿势紧张丧失 ,可由多种不同原因引起。其中 ,与神经反射有关的晕厥统称为神经介导性晕厥 ,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 (vasovagalsyncope ,VVS)、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和排尿性晕厥等。神经介导性晕厥的共同特点是某些触发因素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张力下降或伴有一定程度的迷走神经张力升高 ,从而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引起大脑缺血 ,发生晕厥。几种不同类型的神经介导性晕厥的区别在于触发因素及反射弧的传入途径不同。VVS是神经介导性晕厥中的一种常见类型。据统计 ,在院外发生晕厥事…  相似文献   

7.
<正> 晕厥的定义为意识及体位张力的短暂丧失,晕厥一词来源于希腊术语“Syncoptein”,意即突然停止(to cut short).10多年来,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血管迷走晕厥(VVS)这一特殊原因的晕厥,但对其本质的研究发现,VVS仅为自主神经系统(ANS)混乱所致大量疾病的一个方面,这些疾病均可导致低血压、直立不耐性,最终发生晕厥.本文拟将近年来对晕厥病理生理、分类、临床评价以及处理等的认识作一简要综述.1 直立姿势的生理正常情况下约25%的循环血容量在胸部,采取直立姿势后,由于重力影响,约有500(300—800)ml立即转移到腹部和下肢,使静脉回流减少,心室充盈量下降,从而减少了与脑干迷走背核相联系的心室  相似文献   

8.
9.
<正>晕厥(syncope) 是指一过性脑血液低灌注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多为一过性、自限性,脑功能能够完全恢复[1]。 调查显示,晕厥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 3% ~60%。 老年人具有多病共存、脏器储备功能下降等特点,晕厥发病率较高,达 30% ~ 52%,且复发率高达30%[2-3]。 由晕厥所致的骨折、颅内出血、内脏损伤等常危及老年人身体健康。 我国老年人口众多,每年用于治疗晕厥及其并发症的医疗费用相当可观,所以明确诊断、合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机理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迷走性晕厥机制复杂。Bezold-Jarisch反射是最常见的激发机制。交感神经活性变化、5-羟色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内皮功能异常等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倾斜训练、药物治疗和起搏器治疗。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诊断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综述近年来防治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并评价了药物以及起搏器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14.
15.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治疗手段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诊断主要依靠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并排除其他类型的晕厥。目前认为直立倾斜试验(HUT)是诊断VVS的“金标准”。HUT检查阴性的部分所谓不明原因晕厥的VVS病人可通过植入性心电记录仪进行诊断。偶发VVS不需要特别处理,复发性VVS及部分特殊人群才需要进一步的诊治。目前VVS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其治疗以预防发作为主,包括患者教育、一般治疗、药物治疗(β-受体阻滞剂、盐皮质激素、抗胆碱能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α-受体激动剂)及起搏器治疗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晕厥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约占晕厥患者总数的29%[1].  相似文献   

17.
晕厥是一过性意识丧失,在短时间内可以恢复。多数是由于一过性脑血流减少所致。本文阐述晕厥的分类和发生机理,特别强调椎基底动脉循环不全和暂短性脑缺血发作尤以老年人多见,并叙述有关晕厥的诊断、鉴别诊断、检查和治疗等。  相似文献   

18.
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晕厥是儿童和青少年的常见病症,可有许多原因引起。女孩比男孩发病率高。研究发现晕厥的发病率存在2个高峰年龄组,分别为青少年和老年。其中在青少年发病的高峰年龄为15~19岁之间。晕厥的病因复杂。其中神经介导(反射性)晕厥是最常见的病因,而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是反射性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有资料显示,神经介导晕厥最多见(6l%~71%),其次为脑血管和精神性晕厥(11%-19%)、心源性晕厥(6%)。香港中文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病例报道149例(平均年龄10.4岁)晕厥患儿中,VVS占54.1%,  相似文献   

19.
血管迷走性晕厥属于神经介导性晕厥,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尤其是在无明显心脏或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中。其易复发、难预测的特性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创伤的风险,而药物治疗、倾斜训练、增加水盐的摄入、起搏器植入等治疗目前均未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研究发现心脏迷走神经节丛位于心外膜,射频消融可以降低心脏迷走神经节活性,故射频导管消融术成为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新手段。现就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相关成果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王波  张文慧  李万成 《临床肺科杂志》2022,(9):1444-1447+1450
<正>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由全身神经内分泌细胞引起的异质性恶性肿瘤。胃肠道、肺、胸腺和卵巢是常见的起源部位,而肺是仅次于胃肠道的第二大常见的部位。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括低级别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 TC)、中级别非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 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