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心理状况及"双心"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的CHD患者128例,根据症状自评量表90(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筛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双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CI前2 d及PCI后30 d SCL-90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PCI后30 d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PCI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本研究128例CHD患者围术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60.9%(78/128)。两组患者PCI前SCL-90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PCI后SCL-90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PCI前LVEF、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PCI后LVEF高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P0.05)。(3)干预组患者PCI后SAQ 5个维度评分及总分、CQQC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PCI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患者围术期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为60.9%,而"双心"护理不仅可有效缓解患者PCI围术期负性情绪,还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分别于入院时及出院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问卷(SAQ)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采用自行设计的冠心病疾病认知水平量表对两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稳定性、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等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合理饮食、合理作息、运动锻炼、情绪控制、遵医用药等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结合认知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016年随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情志护理结合认知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认知障碍发生情况、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干预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认知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状态、社会功能、心理健康、精力、体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情志护理结合认知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后焦虑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及与血清白细胞介素(IL)-18、髓过氧化物酶(MPO)的相关性。方法 102例PCI手术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冠心病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治疗及给予安慰剂辅助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舍曲林片,并实施心理干预。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L-18、MP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血清IL-18、MPO与HAMA评分呈正相关(均P<0.001),血清IL-18、MPO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均P<0.001)。结论舍曲林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症状,术后IL-18、MPO检测可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研究提供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收治并确诊为慢性冠状动脉慢血流病人232例,收集一般情况、行冠状动脉造影前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所有病人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记录冠状动脉慢血流支数。造影后再次对所有病人进行焦虑抑郁评分。根据造影结果分为慢血流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一般情况及HAMA、HAMD评分,对比不同冠状动脉慢血流支数组间HAMA、HAMD评分,两组造影前后评分变化。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家族史、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肌酐、血尿素氮、入院时心率、左室射血分数、体质指数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AMA及HAMD评分为(4.32±0.48)分与(4.97±0.72)分,均低于慢血流组的(5.57±1.01)分与(6.42±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流组在高分区间内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评分及HAMD评分随着慢血流症状的加重呈现出上升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术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术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虑抑郁状态是CSF的相关危险因素,HAMA和HAMD评分较高病人CSF发病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心理干预结合益心舒胶囊对冠脉介入治疗(PCI)合并有焦虑、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首次接受PCI治疗的合并焦虑、抑郁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接受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分。试验组除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外,还给予心理干预,同时结合益心舒胶囊每次1.2g,3次/日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术前、术后、出院前、1个月时,随访患者分别接受HAMA和HAMD评分,同时于1个月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HAMA、HAMD评分变化,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CCS分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试验组HAMA、HAMD评分分别为(7.4±1.9)分和(6.9±1.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5.9±2.4)分和(17.2±2.0)分(P0.05),且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67.5%(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合益心舒胶囊对冠脉介入患者焦虑、抑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于我院精神科的抑郁症患者3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19例),即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干预前、两个月后,分别采用威斯康星卡(WCST)、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患者认知功能、抑郁及焦虑情况进行分析评定。结果干预两个月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WCST的持续性错误数(Rpe)及完成第一个归类所需的应答数(R1st)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WCST的Rpe、R1s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采取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心可舒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的疗效。方法选择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及门诊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焦虑抑郁病人6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可舒组和黛力新组,在西医规范治疗基础上分别联合心可舒和黛力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差异,检验心可舒对该病的疗效是否优于黛力新。结果心可舒组和黛力新组HAMA、HAMD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心可舒组和黛力新组治疗前后HAMA、HAMD积分进行非劣效性检验,心可舒组非劣于黛力新组(P0.001)。结论心可舒可显著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焦虑抑郁症状,且疗效非劣于黛力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心医学"模式在心脏神经官能症,伴有轻中度焦虑、抑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行冠脉CTA检查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及干预组(3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药物处理,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双心医学"模式进行干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评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焦虑评分及抑郁评分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 "双心医学"模式对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心身康复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2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Brunnstrom指数、Barthel指数、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Brunnstrom指数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Brunnstrom指数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和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急性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乌灵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曲美他嗪联合乌灵胶囊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病人心功能、血浆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 BNP)、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NT-pro BNP和血清H-FA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D、SDS和HAMA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乌灵胶囊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抑郁症病人的心脏舒缩功能,改善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胶质瘤患者负面情绪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胶质瘤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两组患者均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分及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FoP-Q-S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FoP-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对生活的满足与兴趣、对健康的担忧、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情、对情感与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生活的满足与兴趣、对健康的担忧、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情、对情感与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缓解胶质瘤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并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常规康复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相对单纯常规康复运动训练3个月后对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不同影响。方法选自辽宁电力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冠心病PCI术后患者100例,年龄40~80岁,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运动)和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运动训练基础上联合心理治疗),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周进行干预,每周1次,4周为一个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A)评分、6 min步行试验、左心室射血分数、代谢当量、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干预12周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显著(P0.05);6 min步行试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和代谢当量均提高,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运动训练联合心理治疗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的身体状况的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在襄阳市中心医院行心脏外科手术的患者120例,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情况,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运动耐力指标[包括运动持续时间(ED)、最大氧耗量(VO_2peak)、无氧阈值(AT)]、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功率(PP)],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浆用量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ED、VO_2peak、AT、LVEF、P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ED、VO_2peak、AT、PP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认知疗法联合内科综合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9月—2008年9月在辽阳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血管疾病伴精神障碍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认知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疾病评定量表(BPR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长谷川痴呆量表(HD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PRS、HAMA、HAMD、HD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PRS、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HD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及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疗法联合内科综合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策略对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该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将84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健康教育指导、康复运动疗法、音乐疗法及心理护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状况,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康复护理策略后的HAMA和HAMD评分降低更为明显,而SAQ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冠心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康复护理策略可显著改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并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有效护理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病人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1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PCI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PCI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麝香保心丸,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循环抵抗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指数(CFR)、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AQ)及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记录两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观察组治疗后IMR、SA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F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hs-CRP、IL-6、TNF-α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行PCI的冠心病病人,可明显改善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功能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脑钠肽(NT-pro BNP)、采用焦虑量表(HAMA)与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左心射血分数(LVEF)则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8.7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显著,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家庭心脏康复运动在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疗效。方法 纳入于三级医院行PCI术、在我社区居住的CHD患者92例,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PCI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家庭心脏康复运动,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MI、心率、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及代谢当量(METs)。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BMI、心率、血压、LVEDD、LVEF、6min步行距离、METs及SAQ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MI、舒张压及LVEDD均低于治疗前,LVEF、6min步行距离、METs及SAQ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LVEDD低于治疗前,SAQ中的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低于对照组,LVEF、6min步行距离、METs及SAQ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心脏康复运动可降低CHD患者PCI术后的BMI,并调节血压,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受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合并抑郁焦虑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青岛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9例冠心病PCI后通过焦虑抑郁量表测定确诊为抑郁和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心脏康复组(n=83)和对照组(n=86),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心脏康复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运动训练及心理干预。180 d后进行6 min步行试验(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钠肽(BNP)测定、并再次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再将心脏康复组根据运动频次分为3组,分别为3次/周组,4次/周组,5次/周组,比较心功能和焦虑抑郁指标变化。结果心脏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6 min步行试验及LVEF及BNP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较多运动频次对6 min步行试验和LVEF有提高(P0.05),但对焦虑抑郁状态改善不明显。结论心脏康复对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效果改善明显,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