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不同质量分数的酸、处理时间、焙烧温度等条件对活性炭进行改性,利用静态法研究了改性活性炭对噻吩的吸附脱硫性能。通过BET表征,对三种活性炭吸附剂进行比表面积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经质量分数为50%的HNO3,100℃,6h处理的活性炭的脱硫性能最优(约71.0%),惰性气氛下高温焙烧活性炭的脱硫率比未处理活性炭的脱硫率普遍提高,增幅约20%。说明物理微观结构不是影响脱硫率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文中以柠檬酸为络合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超细Fe2O3粉,并用TG/DTA对干凝胶进行了热分析,用XRD、SEM对产物的粒度及分散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无水乙醇,乙二醇及金属离子与柠檬酸摩尔比对产物粒度、形貌及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酸溶胶-凝胶法制备的Fe2O3的粒度比醇盐法的要细,乙二醇的加入能够减轻产物的团聚现象,当金属离子与柠檬酸的摩尔比为1:1时,产物的粒度和分散性最佳,XRD测出原始晶粒的精确尺寸为18.3nm,SEM所测团粒的平均粒径为200nm左右,且颗粒近似球形.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褐煤为原料,改质沥青为黏结剂制备褐煤基脱硫炭,研究了改质沥青的添加量、炭化升温速率、活化时间对褐煤基脱硫炭耐磨强度、硫容、孔结构的影响规律.褐煤、改质沥青、脱硫炭采用热重(TG)、液氮吸附法(BET)和扫描电镜(SEM)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炭化升温速率对脱硫炭性能影响较大,采用分段升温(常温~300℃,升温速率为10℃/min;300~550℃,升温速率为2℃/min;550~700℃,升温速率为5℃/min)炭化时所得脱硫炭的耐磨强度、硫容分别达到98.27%,30.20mg/g,高于相应单一升温速率为5,10℃/min时脱硫炭的耐磨强度和硫容.添加沥青使得褐煤颗粒之间的连接增加,因而随沥青含量的增加,脱硫炭的耐磨强度增加;随沥青含量的增加,脱硫炭4~6nm左右的中孔增加;随活化时间的延长,脱硫炭的中孔增加,但中孔的增加使脱硫炭的硫容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收缩核模型,用热重法研究了无氧低水条件下常温氧化铁的脱硫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脱硫初末期控制转移,初期为表面反应控制,随着产物层不断加厚扩散阻力的增大,末期为扩散控制,并计算出初末期活化能。  相似文献   

5.
胶溶相转移法制备超微细透明氧化铁颜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胶体化学法制备超细透明氧化铁的工艺过程。即:先将亚铁盐氧化成高铁盐,再与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沉淀,洗涤后用三氯化铁溶液胶溶得氢氧化铁水溶胶,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作胶凝处理,然后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得有机溶胶,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后,再在低于表面活性剂分解温度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便得到对紫外线有优良吸收性能,对可见光具有透明性的超细透明氧化铁颜料。检测证明在低于220℃下热处理时,产品为无定形  相似文献   

6.
了解织构特性对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对开发高效稳定的高温煤气脱硫剂至关重要,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合成了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PS)微球,以此为造孔剂,以钢厂赤泥为活性组分,制备出3种具有不同织构特性(孔径、孔容及分形维数等)的氧化铁脱硫剂.采用电镜对合成的PS微球进行分析,用压汞法对脱硫剂的织构进行表征,采用热重法考察织构对脱硫剂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脱硫动力学行为,以等效粒子模型模拟脱硫反应历程.结果表明,以不同粒径的PS微球为造孔剂,可制备出织构不同的脱硫剂;3种脱硫剂的表面反应活化能相近,分别是22.1,20.1,25.7kJ/mol;而扩散活化能差别较大,分别是49.6,26.0,19.4kJ/mol.可见织构对氧化铁脱硫剂性能的影响是通过扩散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含氧化铁粉粒状脱硫剂的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干法脱硫由于其脱硫剂利用率低而未达到广泛的应用.为研究高效的干法脱硫剂.在干法粒状脱硫剂中加入金属氧化物Fe2O3作为催化剂.通过实验确定直径、蒸汽活化、加湿和加入Fe2O3粉对脱硫剂脱硫速率及钙利用率的影响.从而确定Fe2O3粉的催化性能并初步分析其催化机理.由曲线图中曲线对比可得。Fe2O3粉的催化性能与其投加量有关。少量Fe2O3粉与过量Fe2O3粉对反应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所以存在最佳的添加量。由实验可得其最佳添加量在总质量的1.5%~6%之间.  相似文献   

8.
采用反相悬浮法,通过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β-环糊精改性交联壳聚糖微球(CDS),用FTIR和SEM进行表征,研究其对甲基橙(MO)的吸附和缓释性能。考察吸附时间、溶液p H值、MO浓度、温度等因素对CDS微球吸附的影响,并与交联壳聚糖(CTS)微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p H 4.0、交联CTS微球1h可达吸附平衡,而CDS 2 h达到平衡;吸附数据均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和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9.
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稀土元素镧改性的TiO_2,将其用于超声催化协同降解水中的新兴污染物四环素。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镧的加入并未改变TiO_2的晶体结构,仍然主要为纯的锐钛矿晶体结构。研究发现,0.05 mol/L硝酸镧改性的TiO_2对四环素的降解效率最高,和未改性的TiO_2相比,0.05 mol/L硝酸镧改性TiO_2的超声催化效率提高了3.37倍。镧改性TiO_2超声催化降解四环素的速率是单独超声降解和单独吸附过程去除速率之和的1.87倍。表明,镧改性TiO_2和超声联用去除四环素时产生了明显的协同作用,这有利于有机污染物的快速降解和去除。弱碱性条件利于四环素的超声催化降解,超声功率的增大能显著提高超声催化降解四环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农村可再生能源—沼气的清洁、环保使用为背景,以最终产品脱硫剂无毒、无害为前提,以实现常温脱硫为目标,选用FeOOH为沼气中硫化氢的主体脱除剂,一种代号为M酸的物质为协同催化脱除剂,二水硫酸钙作为赋形成核剂设计了沼气常温氧化铁脱硫催化剂的配方、生产工艺.产品经检测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热解法制备氧化铁纳米晶及其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柠檬酸盐热解法制备了单相(纯态γ相)的Fe2O3纳米晶,平均晶粒渡13.4nm,应用DTA,XRD,BET,SEM,磁滞回线及磁性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氧化铁晶体结构及相转变温度,n级粒子比表面积及粒子尺寸、表面状况、粉末的磁化强度、剩磁、矫顽力,发现了该超细粉表现出超顺磁效应和较强的自团聚现象,并对其可能的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混凝土强度回弹-超声-拔出综合法检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探索并应用了神经网络的改进算法,其中包括附加冲量法,自适应学习算法及S型函数输出限幅算法等,以保证建立的神经网络的快速有效.与传统的回归算法相比,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推测出的混凝土强度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旨在开发一种以烟气脱硫石膏为主要原料,矿渣粉为活性成分,熟料、钢渣作为碱性激发剂的超硫水硬性胶凝材料。该胶凝体系脱硫石膏掺量高达45%,且以2%熟料激发时,3d抗压强度达20.5MPa,28d为48.7MPa;而以8%钢渣激发,分别达15.8MPa和50.7MPa。XRD和SEM分析表明,脱硫石膏-矿渣-激发剂体系的水化产物主要是钙矾石和C-S-H凝胶。脱硫石膏在水化过程中一部分参与水化形成水化产物钙矾石,其余部分被水化产物所包裹起集料骨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磷钨酸铜的制备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磷钨酸和硝酸铜为原料合成磷钨酸铜,以磷钨酸铜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应用于模拟油氧化脱硫反应。考察了不同的氧化脱硫体系、反应温度、催化剂质量、H2O2的体积和反应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H2O2/磷钨酸铜/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体系具有最高的脱硫率,当反应的温度为40℃,催化剂的质量为0.01g,H2O2加入体积为0.5mL,反应的时间为1h,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为93%,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脱硫率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以地沟油为原料,经过精制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减压蒸馏后收率为92%,质量分数为99.97%.玉米淀粉进行非晶化处理,再加入过量的脂肪酸甲酯制备脂肪酸淀粉酯.实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淀粉羟基取代度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淀粉葡萄糖单元羟基与脂肪酸甲酯的物质的量的比为1:4,以氢氧化锂为主催化剂,用量为淀粉质...  相似文献   

16.
氧化铜是中高温脱硫剂的常用组分.本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一系列不同比例的铜铝氧化物脱硫剂,考察铜铝比、焙烧温度、盐碱比和反应温度对于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焙烧温度为400℃、铜铝摩尔比为0.625:1、盐碱比为1.25:1、反应温度为70℃时,脱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铜为铜源,以ZSM-5分子筛为载体,利用超声离子交换法制备了无硅铝黏合剂的Cu-ZSM-5催化剂,研究了分子筛硅铝比、铜离子浓度、离子交换液温度、Cu负载量、制备方法和黏合剂种类等条件对Cu-ZSM-5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并采用XRD、氮吸附脱附、XRF和SEM等分析手段对Cu-ZSM-5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离子交换法,超声离子交换法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离子交换时间短、能耗低、Cu负载量高且分散性好等优点,更符合绿色化学原则,无氧条件下其制备的Cu-ZSM-5催化剂对高浓度NO分解率达到79.9%。  相似文献   

18.
19.
水性聚氨酯制备及其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制备水性聚氨酯的原料和方法及其改性,特别是化学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