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初,河南省某父母代肉种鸡场15周龄左右鸡出现疑似马立克氏病,患病鸡消瘦,鸡冠苍白,干缩,精神沉郁。剖检病理变化为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心脏显著肿大,并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结节;腺胃肿大,呈圆球状;胃壁增厚,胃黏膜有出血和溃疡灶。组织学病理变化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腺胃、法氏囊、胸腺等组织中大量多形态肿瘤细胞呈弥散性浸润或灶状聚集,正常组织结构遭到破坏。琼脂扩散试验结果表明,马立克氏病呈阳性反应。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组织学病理变化和琼脂扩散试验结果,确诊该场发生的疾病是内脏型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1日龄雏鸡同时免疫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对马立克氏病活疫苗免疫效果是否有干扰,试验将1日龄雏鸡分为5组,第1组商品蛋鸡不免疫,第2组SPF鸡不免疫,第3组商品蛋鸡仅免疫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第4组商品蛋鸡同时接种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第5组空白对照鸡不免疫,于雏鸡8日龄时对第1~4组用马立克氏病超强毒Md5株进行攻毒,攻毒后90 d内连续观察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表明:第1,2组鸡出现精神沉郁、肢体麻痹等临床症状并有部分鸡死亡,对死亡鸡只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肿大,全身器官出现肿瘤;对剖检鸡只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典型的马立克肿瘤病变。而第3~5组鸡则无任何临床病症出现。说明无论是单独免疫马立克氏病活疫苗或是与新流法三联疫苗同时免疫,均能对鸡只提供良好保护,同时免疫新流法三联疫苗与马立克氏病活疫苗不会影响马立克氏病活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鸡马立克氏病在我县大面积发生和流行,青县畜牧局分别彩临床检查病理剖检、羽毛囊琼扩和血清琼扩进行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典型临床病例诊断对50例有明显临床症状(采食减少,消瘦,拉稀,发育不良和/或瘫痪、劈叉)和典型剖检病变(肝、脾、肾、心、肺。肠、卵巢或睾丸)临床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阳性(阳性率100%)的病例,于剖检前分别采集新生羽毛髓和血清,进行羽毛囊琼扩和血清琼扩试验,结果为:羽毛囊琼扩阳性41例,阳性率82%;血清琼扩阳性22例,阳性率44%。结果表明,临床诊断为马立克阳性的鸡,羽…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6):113-115
应用临床调查、肉眼病变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的方法,对送检病鸡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同时应用PCR快速诊断技术确诊了病原。发现病鸡临床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进行性消瘦;剖检病鸡可观察到肝脏和脾脏肿大,有大小不等的白色结节;显微镜下肝脏和脾脏中有大量大小不一的淋巴细胞;PCR成功扩增出预期大小的基因片段。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PCR结果判定,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5.
2000年9月19日,县良种场的职工来报他所养的3000多羽麻鸡几乎全部发病,现已死亡1000多羽,死亡率达50%,经县站几个技术人员临时诊断,初步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1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病鸡眼虹膜边缘混浊,有的脚呈劈叉状,精神萎糜,食欲下降,剖检数只病死和病重鸡,均见肝肿大,肝上有许多黄豆大小的灰色结节,脾肿大,肾肿大,有的皮肤上见有许多结节,这是典型的内脏型神经型和皮肤型的马立克氏病。2疫情调查 据畜主称,他的鸡二个月前从孵化场购买时曾注射过马立克氏苗,他儿子养的鸡也是从同一家孵化场购的鸡苗…  相似文献   

6.
(1)马立克氏病神经型马立克氏病以麻痹症状为主要特征。病毒侵害脚部坐骨神经时,开始见病鸡步态不稳,随后发生足肢完全麻痹。与此同时,常见翼下垂、头颈下垂或歪斜。病鸡常一脚向前、一脚向后呈劈叉状侧卧予地。剖  相似文献   

7.
我县蛋鸡饲养场几年来流行鸡马立克氏病,经我县畜牧兽医中心的调查研究,在江苏家禽研究所的指导下,从1999年春实施1日龄和36日龄二次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疫苗防制蛋鸡马立克氏病,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该鸡场一直采用一免法防制鸡马立克氏病,蛋鸡雏多数售给养鸡户,多在80日龄-105日龄期间发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多在65%-80%之间,经病理剖检证实为内脏肿瘤型,无有效治疗方法。在1999年春夏实行加强免疫(二免)后,马立克氏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实践证明防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8.
2020年11月份,江西省宜春市某散养鸡场50日龄鸡出现消化不良、精神萎靡、死前倒地抽搐并呈"劈叉姿势"症状,部分病鸡体表存在明显肿瘤。为了对发病鸡所患疾病进行诊断,采用发病情况调查、剖检病变、病理组织学观察及PCR检测方法进行鉴定,同时对阳性条带测序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剖检病死鸡可见心脏、肝脏、肾脏、肺脏有大量灰白色肿瘤灶,脾脏明显肿大。送检病料病理组织切片符合马立克氏病的病理特征;病原核酸检测显示马立克氏病病毒、禽白血病病毒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为阳性;阳性条带测序比对结果显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序列与马立克氏病流行毒株有高度相似性,为假阳性结果。说明该鸡场鸡群感染了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可采取改善养殖环境并结合疫苗免疫等方式科学防控,养鸡场应重视马立克氏病的实验室鉴别诊断和防控。  相似文献   

9.
马立克氏病发生在育成期到成鸡期,本病能使鸡肝、神经、卵巢、腺胃、肾等脏器发生肿瘤病变。有些养鸡户鸡群接种马立克氏疫苗后仍有10—50%鸡群中发生马立克氏病。笔者针对什么时间发病,表现什么样的临床症状以及对病死鸡病理变化进行二年观察。  相似文献   

10.
从临床流行病学、剖检症状、病理变化、马立克氏病、禽白血病、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特异基因的PCR检测等进行综合分析,以期对河南南阳地区某海兰蛋鸡场鸡群的疑似肿瘤疾病进行确诊。结果显示:鸡群大体正常,但零星出现死亡,死亡鸡极度消瘦,心、肝、脾、肺等脏器肿胀及个别病鸡脏器肿胀且有肿瘤结节。PCR检测结果显示:MDV阳性、ALV阳性、REV阴性,确诊鸡群感染马立克氏病病毒和禽白血病病毒。  相似文献   

11.
近期 ,日照市东港区兽医站门诊不断收到以消瘦和腺胃肿大为基本特征的病例 ,经剖检、实验室诊断和动物试验 ,确定为鸡马立克氏病。1 发病情况入秋以来 ,常有养鸡户来站就诊 ,病鸡表现消瘦 ,不断零星死亡 ,用抗菌、抗病毒等药物治疗无效 ,常有零星死亡。发病鸡多见于商品蛋公鸡 ,发病日龄一般在 5 0d以上 ,发病率在 1 5 %~ 5 0 %不等。经调查发现这些鸡群大多未进行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接种。2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本病多数在 5 0日龄以后开始表现出典型症状 ,少部分鸡在 40日龄即已开始发病。主要症状为 :病鸡发育迟缓 ,精神不振 ,羽…  相似文献   

12.
尼克珊瑚粉蛋鸡马立克氏病的病理及分子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鸡马立克氏病是由一种疱疹病毒引起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以淋巴组织的增生和肿瘤形成为特征,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部位形成由多形态淋巴细胞构成的肿瘤病灶。本病例发生于2010年3月山东省济南市某养鸡场商品蛋鸡。该场养殖量为3160只,发病日龄在160~186日龄,共计死亡鸡只数量160只,死亡鸡的剖检特征是内脏出现肿瘤样病变。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病理组织学观察和PCR检测方法综合判断,确诊该病为内脏型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3.
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其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皮肤的单核细胞浸润,是一种淋巴瘤性质的肿瘤疾病。病鸡体形消瘦,饲料报酬低下,使养户受到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介绍某鸡场爆发马立克氏病的情况。一、鸡群症状该场饲养的江西鸡于12周龄时开始出现病鸡,并陆续死亡,发病至18周龄期间,累计死亡率达80%。病鸡食欲不振,羽毛松乱,消瘦,呆立,虹膜浑浊,部分出现痉挛,麻痹,有的病鸡可见劈叉姿势。二、剖检变化连续几天对病死鸡进行剖检,累计剖检数达15…  相似文献   

14.
1989年3~6月份,合肥市某鸡场迪卡蛋用青年鸡群陆续发病死亡。经流行情况的调查、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结果的综合分析,确诊为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失败而发生的一起鸡马立克氏病。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疾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主要发生于2~5月龄鸡,能导致大批鸡发病和死亡,给养鸡业造成较大威胁,是当前危害养鸡业最主要的传染病之一.就马立克氏病的危害、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方面进行概述,同时提出科学的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鸡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疾病。该病首次报道于1907年,其主要特征是病鸡的外周神经、性腺、各个脏器、虹膜、肌肉和皮肤的淋巴细胞浸润和形成肿瘤病灶[1]。近年来世界各地相继发现毒力极强的马立克氏病病毒,给该病的防制带来了新的问题[2]。本文就一起疑似鸡马立克氏病病例进行了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诊断,从而确诊该鸡患有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机械化养鸡业和专业户的迅速发展,大量地从外地引进种鸡,不可避免地将此病传入我省,如湘西某鸡场、长沙某鸡场,因从外地引进鸡种,造成鸡只大量死亡,经由临床剖检及琼扩试验初步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省某科研所鸡场白洛克种鸡中检出阳性鸡占25%,证实我省有马立克氏病的存在,为了进一步确诊特进行了马立克氏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和实验诊断工作。一、流行病学调查及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18.
2000年9月19日,南丰县良种场的职工来报所养的3 000多羽麻鸡几乎全部发病,已死亡1 000多羽,死亡率达50%,经县站技术人员临时诊断,初步诊断为鸡马立克氏病。1 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 病鸡眼虹膜边缘混浊,有的脚呈劈叉状,精神萎糜,食欲下降,剖析数只病死和病重鸡,均见肝肿大,肝上有许多黄豆大小的灰色结节,脾肿大,肾肿大,有的皮肤上见有许多结节,这是典型的内脏型、神经型和皮肤型的马立克氏病病症。2 疫情调查 据畜主称,2个月前从孵化场购买时曾注射过马立克氏苗,他儿子养的鸡也是从同一家孵化场购的鸡苗,到出售时发现几乎所…  相似文献   

19.
一、流行情况及临诊症状鸡马立克氏病主要发生于1~4月龄的育成鸡,最早发病龄期一般为1月龄。据调查,怀仁县1987年部分养鸡场爆发了此病,育成鸡的发病率达70%,死亡率为50.9%,成鸡发病较少,死亡率为2%。临诊症状主要表现为脚麻痹、蹲伏地面以至瘫痪,有的鸡出现特征性劈叉姿势,缩颈垂翅,有的头颈歪斜或向后翻转,全身痉挛;食欲不振或废绝,逐渐消瘦,直至骨瘦如柴;大部分病鸡流泪,个别鸡失明。二、病理变化剖检1~4月龄死鸡20例,病鸡极度消瘦,肌肉苍白,其中脾肿大的有4例,肝肿大的4例,肿大一至数倍,质脆,其他脏器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3种商品化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将150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攻毒对照组、乾元浩疫苗组、梅里亚疫苗组、瑞普疫苗组和空白对照组5组,并按厂家说明剂量进行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8日龄时进行马立克氏病超强毒Md5株攻毒,每天观察各组临床症状,对病死鸡进行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根据免疫攻毒后的临床观察、剖检病变和病理切片等综合分析,梅里亚疫苗组的保护指数略高于乾元浩疫苗组和瑞普疫苗组,差异不显著(P > 0.05),说明不同厂家生产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对Md5超强毒株的攻击具有相似的保护效果。因此在生产中使用国产马立克氏病疫苗或进口马立克氏病疫苗均能对我国当前流行的马立克氏病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