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葡糖酰胺基四硅氧烷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含有双胺基的四硅氧烷中的伯胺基与D-葡萄糖酸-δ-内酯酰胺化,仲胺基与低聚乙二醇甲醚缩水甘油醚烷基化的反应,制备了含葡糖酰胺基的四硅氧烷表面活性剂(Me3SiO)3Si(CH2)3NR(CH2)2NHCO(CHOH)4CH2OH,R=CH2CH(OH)CH2O(CH2CH2O)nCH3,n=1,2,3;并用IR和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表面张力法测定其表面活性。结果表明:这种含葡糖酰胺基的四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临界聚集浓度cac小于10-4mol.L-1,最低表面张力γ小于21 mN.m-1;随着分子中乙氧基(EO)数的增加,cac明显增大,但γ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2.
常明  于宏伟  王欣  施继成 《化学试剂》2013,35(7):670-672
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单甲醚分别与对甲苯磺酰氯进行酯化反应,制备出3个双(对甲苯磺酸)聚乙二醇酯和两个单对甲苯磺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其结构经过1HNMR表征。双(对甲苯磺酸)聚乙二醇酯和单对甲苯磺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进一步与咪唑反应,合成出双端基咪唑聚乙二醇和单端基咪唑聚乙二醇单甲醚,其结构经过1HNMR表征,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3.
利用无溶剂加热方法,以N,N-二甲基乙醇胺(DMEA)和七甲基三硅氧烷(MDHM)为原料,合成Me3SiOMeRSiMe3〔R=O(CH2)2N(CH3)2〕。讨论了反应中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对以无溶剂加热法合成MDHM型三硅氧烷叔胺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减压蒸馏分离提纯和气相色谱技术确定纯后产物纯度,并且经过质谱分析和核磁共振鉴定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氟硅橡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γ-三氟丙基甲基环三硅氧烷、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为原料,乙烯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封端剂,合成了不同氟硅含量的乙烯基封端γ-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相同硅氧链节的共聚物随三氟丙基甲基硅氧烷CF3CH2CH2(CH3)SiO链节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黏度也增大.以此共聚物为生胶制备热硫化氟硅橡胶,硫化胶的耐油性能随共聚物中CF3CH2CH2(CH3)SiO链节含量的增加而逐步提高,但对不同油呈现差异.在乙烯基封端聚有机硅氧烷分子链中引入CF3CH2CH2(CH3)SiO链段,通过CF3CH2CH2(CH3)SiO链节含量的调节,可以制备满足不同耐油性能的硅橡胶,既能降低氟硅橡胶的成本,又能达到不同环境下耐油的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将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与丙烯酰氯反应合成中间体2-羟基-4-丙烯酸酯基二苯甲酮(2H4ABP)和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然后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将聚乙二醇单甲醚丙烯酸酯与2H4ABP、丙烯酸进行共聚合合成了一系列梳状水溶性高分子紫外线吸收剂。采用FT-IR、1H-NMR、UV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紫外测试结果表明产物在244、291、340 nm处有强紫外吸收,与UV-0相比发生了明显红移。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计算了产物的紫外吸收效果残存率并考察了产物的光稳定性,结果表明产物有较好的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3-巯丙基-1,1,1,3,5,5,5-七甲基三硅氧烷与1-烯烃基-3-甲基咪唑溴盐为原料,通过巯基-烯烃点击反应高效合成含有不同联接基团(—CH 2—)的咪唑盐阳离子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Si 3-C n-Min]Br).通过表面张力探索—CH 2—链节数量对其表面活性的影响.发现其最低表面张力为27~29 mN/...  相似文献   

7.
将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0)与氯乙酰氯反应合成2-羟基-4-氯乙酸酯基二苯甲酮(2H4CBP)中间体,然后利用氯乙酸酯基中活泼α-氯与聚乙二醇单甲醚醇钠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聚乙二醇单甲醚基水溶型紫外线吸收剂,并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产物有较好的光稳定性,其水溶液在243、2903、22 nm处与UV-0有类似的3条特有吸收谱带,对波长200~400 nm的紫外光有良好的吸收作用。  相似文献   

8.
对壳聚糖C(6)-OH进行聚乙二醇醚化接枝,制备聚乙二醇化壳聚糖衍生物,以提高其作为新型抗肿瘤药物载体对病理部位的选择性。实验中,壳聚糖C(2)-NH_2和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分别用邻苯二甲酸酐保护氨基和利用Arbuzov重排实现聚乙二醇单甲醚碘化,而后C(6)-OH与碘代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I)醚化、脱保护,得到6-O-聚乙二醇单甲醚壳聚糖(CS-MPEG)。通过FTIR和1H NMR,确证了最终产物的结构,通过1H-NMR计算得MPEG接枝率为78%。  相似文献   

9.
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的合成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制催化剂、溶剂甲苯存在下,由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醚(400)通过直接酯化法合成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当马来酸酐与聚乙二醇单甲醚摩尔比为(1.05—1.1)∶1时,控制温度100—105℃,反应7 h,合成的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的产率可以达到9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所合成的酯的官能团分布和进口日本酯(NKesterM-90)非常接近,证明所合成的马来酸单聚乙二醇单甲醚酯满足预定的制备要求。  相似文献   

10.
牛跃辉  陈志荣  尹红 《化学世界》2006,47(3):162-164,177
以2-甲基萘醌(2)为原料,经过催化氢化、甲醚化和溴代三步反应,合成了维生素K2的重要中间体2-溴-3-甲基-1,4-二甲氧基萘(1)。(2)催化加氢还原得到2-甲基-1,4-二羟基萘(3)。(3与硫酸二甲酯反应生成2-甲基-1,4-二甲氧基萘(4),甲醚化反应通过正交实验可使产物收率达到95.1%;(4)与溴反应,经单因素实验在较佳的反应工艺条件下得到目标产物(1),收率90.1%。三步反应总收率达到84.6%。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乙二醇混合单甲醚与HDI三聚体反应制备了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考察了不同亲水性表面活性剂对改性多异氰酸酯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00的聚乙二醇混合单甲醚作为亲水单体,n(NCO)/n(OH)为6:1,制备的亲水性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具有较好的乳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Densities and viscosities were measured as a function of composition for binary liquid mixture of di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CH3CH2O(CH2)2O(CH2)2OH] + water from 293.15 to 333.15 K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with a capillary pycnometer and Ubbelohde capillary viscometer respectively. From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excess molar volume VE, viscosity deviation η, and the excess energy of activation for viscous flow G*E were calculated. These data were correlated by the Redlich-Kister type equa-tions to obtain the coefficients and standard devi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a strong 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diethylene glycol monoethyl ether and water.  相似文献   

13.
以固体碱K2CO3/Al2O3为催化剂,催化乙酸乙酯和乙二醇甲醚酯交换合成了乙二醇甲醚乙酸酯。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乙酸乙酯)∶n(乙二醇甲醚)=4∶1,K2CO3/Al2O3用量为总反应物质量的1.0%,反应4.5h时,乙二醇甲醚的转化率为98.8%,选择性为100%;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乙二醇甲醚的转化率仅下降3.7%。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制的氯甲基化试剂1,4-二氯甲氧基丁烷实施聚砜(PSF)的氯甲基化,再以Na2CO3为缚酸剂,使氯甲基化聚砜(CMPSF)的氯甲基与聚乙二醇单甲醚(PEGME)的端羟基之间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将聚乙二醇(PEG)偶合接枝在聚砜侧链上,制得接枝共聚物PSF-g-PEG,实现了聚砜膜材的亲水性改性.表征了其化学结构,考...  相似文献   

15.
自行研制了氰乙基(25%,质量分数)甲基硅橡胶(XE-60)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建立了对含游离酸的丙二醇单甲醚丙酸酯的色谱分析方法。该法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的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烯基三氯硅烷(ViSiCl3)、甲醇(MeOH)及乙二醇甲醚为主要原料,采用醇解、酯交换两步反应合成了ViSi(OEtOMe)3。确定了其最佳醇解反应条件为:n(ViSiCl3):n(MeOH)为1:3.6,反应温度为80℃,在此条件下中间体ViSi(OMe)3收率在85%左右;最佳酯交换反应条件为:n(ViSi(OMe)3):n(乙二醇甲醚)为1:3.6,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5~2.0h,产物ViSi(OEtOMe)3酯交换的单程收率可达到92%。最后采用GC-MS法对最终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7.
刘安昌  杜长峰  沈乔  周青 《世界农药》2013,35(1):24-25,33
以对叔丁基苯乙腈为原料,经酯化、酯交换得到中间体2-(4-叔丁基苯基)-氰基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Ⅰ);邻三氟甲基氯苯发生格氏反应后,通入二氧化碳得到邻三氟甲基苯甲酸,经氯化亚砜氯化得到中间体邻三氟甲基苯甲酰氯(Ⅱ)。中间体2-(4-叔丁基苯基).氰基乙酸(2.甲氧基)乙基酯(Ⅰ)在碳酸钠催化下与中间体邻三氟甲基苯甲酰氯(Ⅱ)在相转移催化下得到目的产物丁氟螨酯,总收率43.1%(以对叔丁基苯乙腈计)。  相似文献   

18.
以一水硫酸氢钠为催化剂,由乙二醇单甲醚和冰乙酸合成了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考察了乙二醇单甲醚和冰乙酸摩尔比及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适宜反应条件为:乙二醇单甲醚∶冰乙酸∶一水硫酸氢钠=1∶1.75∶0.036(摩尔比),苯作带水剂,回流分水60min,酯化率达90.0%。产品经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波萃取方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油漆涂层中的乙二醇单甲醚和乙二醇单乙醚残留量进行定性定量检测技术研究,得到乙二醇单甲醚的仪器定性检出限为0.075 mg/L,方法的定量检出限最低为25 mg/kg;乙二醇单乙醚的仪器定性检出限为0.033 mg/L,方法的定量检出限最低为11 mg/kg。两者的标准工作溶液(2~50 mg/L)线性相关系数r均为0.999以上,连续进行6次测试各浓度响应峰面积的RSD在10%以内。进行前处理的正交实验,最佳萃取条件是使用甲醇在1130 W超声波萃取30分钟。  相似文献   

20.
班青 《化学试剂》2000,22(5):299-301
以寡甘醇和卤代烷为原料,利用相转移催化Williamson法合成了12种寡甘醇单烷基醚,均获得较高产率。讨论了寡甘醇单醚合成的反应历程,并对其物理常数、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起泡性能、临界胶束浓度进行了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