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五行学说是中医脏腑学说的哲学理论基础。由于五行学说本身具有一定的缺陷,目前又影响和限制中医学的发展。笔者基于古人的宇宙观,认为六合学说较五行学说更具系统思想。结合五行学说的内容,重新阐释“六合学说”,用来重新规定脏腑功能,阐述脏腑关系,并用于说明其病理变化及相互影响,从而在临床中指导制定治疗原则、方法和用药。  相似文献   

2.
<正> 王氏总结一句至理名言“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全面评价王氏学说就不可忽视其在解剖学上贡献,这可谓其学说的代表性结晶之一部分(注);王清任一生的医学实践活动中在解剖学方面,改正古人对脏腑的错误认识,有卓越贡献,并发展和充实了祖国医学的脏腑学说。现将王氏对脏腑学说的研究方法作以初步探讨,以供中西界同道参考。王氏以实践第一的观点,在朴素唯物论的影响下,不怕“离经叛道”,敢于对前人学说提出自己的见解,对脏腑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孜孜不倦的研究,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的脏腑学说,其研究方法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脏腑辨证是中医教学的重点。我们在强化脏腑学说、病因学说、经络学说、八纲辨证教学的同时,改进了脏腑辨证的教学方法,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克服了记忆困难等难题,提高了教学质量。为解决中医脏腑辨证教学学时与教学内容的矛盾,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4.
精气神学说的提出脏象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中心部分。它主要包括了二个内容:一是脏腑学说,一是精气神学说。脏腑学说,以五脏六腑为主把人体器官分成五大相互有关的系统,这样把人体组成统一的整体。但是在脏象学说中,为  相似文献   

5.
<正> 一、脏腑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祖国医学关于脏腑的理论称为胜象学说。脏象学说是祖国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有二个部分:一是脏腑的生理和病理;二是脏腑、组织、官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脏腑按摩源于中国传统医学,它吸取了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之精华,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从脏腑治疗着手,调理脏腑气血,恢复脏腑机能,通过对人体某些部位辨证施治,对症酌定,对症对人施用手法,起到了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主神明”对中医理论发展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新陆 《天津中医药》2007,24(6):441-444
确立和发展"脑主神明"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可以通过正确阐释脏腑功能和补充五行学说阐释脏腑关系之不足以重构完善的藏象学说。二是可以促进中医临床发展,并提出在"脑主神明"理论指导下,应该完善脑统领、主宰脏腑,脑定位、管理经络系统,脑、脏腑、经络相互影响等假说。  相似文献   

8.
浅析中医之"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藏象学说即是以研究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中心,结合脏腑与形窍的关系以及脏腑和自然界关系的学说.中医以藏象学说为核心来阐释人体,其重"象"的思想贯穿中医理论与实践始终.今从观象、悟象、辨象、治象四个方面浅析中医之"象".  相似文献   

9.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经络学说总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等三部分。经络学说总论包括经络的概念、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具有四项生理功能:沟通上下表里,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与传导;调节机能平衡。对于这些功能,  相似文献   

10.
“五脏相关学说”是邓铁涛提出来的临床学说,其内涵是五脏之间在生理功能上有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之间必须相互协调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状态,否则就会出现各种病证。其依据脏腑在生理功能上彼此相连相通,在病理演变上互相传变的原理,溶中医脏腑学说、五行学说和病机学说三者为一体.体现了脏腑同病痛机和整体现念。其实质为现代化的“五行学说”。  相似文献   

11.
脏腑经络学说的发生与形成(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广义说,营卫气血津液等,也属脏腑学说范围,络脉、经筋等,也属经络范围。要  相似文献   

12.
脏腑理论是中医的经典理论之一 ,而脏腑相关学说又是其主要内容之一。脏腑相关学说的内容很多 ,如阴阳表里、五行生克、脏腑属络、以及与五官联系等等。近代生物学证明 ,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都必须建立在结构基础上 ,脏腑相关学说也应该如此 ,那么脏腑相关学说的结构基础是什么呢 ?它应该是有“运行气血”作用的经络 ,目前 ,经络现象已被肯定。本文仅就几个五脏并病的重要理论的经络学基础试予浅谈 ,请同道指正。1 心肾并病  脏腑理论认为 ,心在上焦 ,肾在下焦 ,心在脏属阳 ,肾在脏属阴。心又有心阴与心阳 ,肾又有肾阴与肾阳。在生理情况…  相似文献   

13.
蔺应芬 《光明中医》2009,24(9):1773-1773
对阴阳学说与免疫应答,正邪学说与免疫功能,脏腑学说与免疫类型的相关性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14.
郑继生 《河南中医》2012,32(2):255-258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病机有宿根学说、体质学说、脏腑学说等;其治疗方法包括从痰瘀论治、从脏腑论治、从虚实论治、外治法等;另外,对本病还应重视预防,注意气候影响,做好防寒保暖,防止外邪诱发.  相似文献   

15.
藏象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内容,为什么选择的脏腑是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其划分标准是什么?这关系到中医学理论的基础。通过对人体的组织器官的分析,明确中医藏象学说脏腑的选择原因,并论述胰腺在中医学中的地位,讨论了现在公认的脏腑划分标准,提出了新的脏腑划分标准的三条原则,并探讨胆的脏腑归属。  相似文献   

16.
中药归经学说浅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祖国医学根据脏腑经络学说,结合药物的作用特点,把所有的药物分别与经络和脏腑加以联系,以说明某一药物对某些脏腑经络病变的选择性治疗作用,称作归经学说。中药的归经学说,是中药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医临床医生正  相似文献   

17.
脏腑经络是祖国医学对人体结构认识的主要内容。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脏腑和经络两个主要系统,它们进行着各种生理活动,从而显现和维持了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是人体能够生存的根本。一、脏象学说的概貌脏腑位在体腔内,它们的功能表现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等各方面,这些现象祖国医学称“脏象”。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研究各脏腑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称为“脏象学说”,或称“脏腑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脏象学说的特点是以五(六)脏为中心,研究脏与脏,脏与腑,脏腑与人体各器官组织和某些生理  相似文献   

18.
汉张仲景著伤寒论专论六经,是对经络与脏腑辩证理论的形成的完善,而其后的金匮要略又对经络学说进一步阐述,丰富了脏腑经络学说,体现张仲景对经络辩证论治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五行学说"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五行学说在方剂配伍中的指导意义。从古方对五行学说的运用上看 ,在脏腑用药方面 ,有据五行特性、属性归类而配伍用药者 ;有据五行相生、相克关系而配伍用药者 ,使药性与脏腑功能特性、与相关脏腑体窍等有机结合 ,使药性与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有机结合 ,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黄帝内经》中对于脏腑配属的关系存在多种不同学说,根据脏腑配属不同学说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脏腑配属的常规模式与特殊模式,五脏配五腑、五脏配六腑、六脏配六腑等为常规模式,常规模式是按照脏与腑一一对应的关系进行划分。特殊模式是结合四时阴阳按照脏腑功能特性进行配属。通过对脏腑常规模式与特殊模式的详细论述,为脏腑理论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