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工作于2004年9月在HI-13串列加速器上完成。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29Si+^154Sm布局^178Os核的高自旋态。实验中^154Sm靶的厚度为1.4mg/cm^2,衬底采用厚度为20mg/cm^2的铅衬,束流能量为155MeV。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研究52Mn核的高自旋态。实验工作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完成的,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2C 48Ti布局52Mn核的高自旋态。实验中,48Ti靶的厚度为1.5mg/cm2,衬底采用厚度为20mg/cm2的铅衬。为了测量激发函数,束流能量分别选择从55MeV到85MeV之间的7个  相似文献   

3.
该实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完成。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10Pd(^7Li,2p2n)^110Ag布居^110Ag的高自旋态,探测装置由14套HPGe-BGO反康谱仪组成。实验靶^110Pd的厚度为2.4mg/cm^2,并带有0.4mg/cm^2的Au衬。通过激发函数测量,选取^7Li束的最佳能量为49MeV。  相似文献   

4.
The presen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t HI-13 tandem accelerator of the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in Beijing. High spin states in ^54Mn, were populated via ^12C+^48Ti fusion evaporation reactions at beam energy of 55-85 MeV. The target was a ^48Ti foil with a thickness of 1.5 mg/cm^2, backed by a lead layer of about 20 mg/cm^2 to stop the recoils. Gamma-gamma coincidence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with an array consisting of fourteen Compton suppressed HPGe-BGO spectrometers.  相似文献   

5.
正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82)Se(~(14)N,~4n)~(92)Nb布居双奇核~(92)Nb的高自旋态,选取的最佳束流能量点为54MeV。实验用靶为浓缩~(82)Se有衬靶,靶材料厚度为0.99mg/cm~2,  相似文献   

6.
实验工作于2004年9月在HI-13串列加速器上完成的,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29Si 154Sm布局178Os核的高自旋态。实验中154Sm靶的厚度为1.4mg/cm2,衬底的厚度为20mg/cm2的铅衬。束流能量为155MeV。在本次实验中使用14台高纯锗反康谱仪组成的γ探测器阵列测量γ?γ符合,得到两重以上  相似文献   

7.
实验工作于2004年9月在HI-13串列加速器上完成。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29Si 154Sm布局178Os核的高自旋态。实验中154Sm靶的厚度为1.4mg/cm2,衬底采用厚度为20mg/cm2的铅衬,束流能量为155MeV。在本次实验中使用14台高纯锗反康谱仪组成的γ探测器阵列测量γ-γ符合,将两重以上的  相似文献   

8.
80Kr核谱中4个8+态的微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微观sdIBM-2 2q.p.案,计算了^80Kr核的基态带、γ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诸,计算值与最新实验结果符合得较好。方案指认81^ 、82^ 和83^ 态很可能分属基态带、两中子和两质子准粒子态,而84^ 态则属于γ带,并都获得最新实验结果支持。计算表明:核的一个玻色于突然拆对不会明显改变前后状态。讨论了两准粒子顺排态能量及其指认问题。  相似文献   

9.
The present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at HI-13 tandem accelerator of the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in Beijing. High spin states in ^52Mn, were populated via ^12C+^48Ti fusion evaporation reaction at beam energy of 55-85 MeV. The target was a 4STi foil with a thickness of 1.5 mg/cm^2, backed by a lead layer of about 20 mg/cm^2 to stop the recoils.  相似文献   

10.
傅元勇  周书华  T.  Koike  S.  Kinoshita  Y.  Ma  Y.  Miura  K.  Miwa  Y.  Miyagi  K.  Shirotori  T.  Suzuki  H.  Tamura  K.  Tsukada  M.  Ukai  K.  Futatsukawa  K.  Hosomi  M.  Kawai  M.  Mimori  N.  Terada  N.  Maruyama  K.  hoki  H.  Fujioka  Y.  Kakiguchi  T.  Nagae  D.  Nakajima  H.  Noumi  T.  Takahashi  T.  N.  Takahashi  A.  Toyota  M.  Dairaku  T.  Fukuda  S.  Minami  W.  Imoto  S.  Ajimura  K.  Tanida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7,(1)
本工作涉及的^12∧C和^11∧B B超核的γ谱学实验的目的是在交叉检验前实验确定与自旋相关的AN相互作用参数。试图通过测量^12∧C基态二重态能级间隔来理解^10∧B基态二重态能量间隔的理论预期值与实验结果的差别以及通过测量^11∧B的7*2^+→5/2^+ M1跃迁来推算∧粒子在核介质中的磁矩。  相似文献   

11.
实验工作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完成。176Os原子核的高自旋态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52Sm(28Si,4n)‘176Os布居,束流能量为140MeV。实验用靶为1.52mg/cm21的152Sm蒸镀到7.39m∥cm2的金衬上。利用14台高纯锗反康谱仪组成的γ探测器阵列测量蒸发剩余核发射的γ射线,共累积了139×10^6个两重以上的γ符合事件。  相似文献   

12.
A-100区奇奇核存在着丰富的核结构信息,例如形状共存、三轴形变、带终结以及磁转动带与手征二重带等。在前人的实验结果中,^112In的高自旋态信息很少,仅观测到10ˉh。本次实验的目的是为进一步研究^112In的高自旋态结构,并且寻找其可能存在的磁转动带与手征二重带。  相似文献   

13.
偶80~86Zr核的形状相变和对相变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唯象核芯 两准粒子模型的一种微观实现(微观sdIBM-2 2q.p.方案)和实验单粒子能量,较成功地再现了偶^80~86Zr核的基态带、7带和部分高自旋态能谱,实现了它们从近SU(3)对称性到O(6)对称性,继而向U(5)对称性过渡的整个形状相变过程。基于唯象模型和微观方案推出s玻色子不拆对的结论,及1个d玻色子发生拆对顺排所需要的最小能量阈值。该阈值明确指认:随着中子空穴数的减少,偶Zr同位素可能发牛着从^80Zr核的两准质子顺排态向着^86Zr核的两准中子顺排态的演化。  相似文献   

14.
在双幻数核附近,核子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容易研究。大量的在N~50区的研究[1]表明:本核区的核素大多具有球形核结构,一些以88Sr作为核心的壳模型计算[2]与实验数据符合得很好。而91Nb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为41和50,中子为闭壳结构而质子为接近子壳层的闭壳结构。故其形状接近球形核,具有明显的壳层结构,高自旋态呈现较强的粒子性[3]。实验采用76Ge(19F,xn)反应来布居91Nb的高自旋态。19F束流是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提供的,束流能量为80MeV。靶由厚度为2.2mg/cm2的76Ge和10mg/cm2厚的铅衬组成。退激γ射线由15台HPGe-…  相似文献   

15.
A≈110区原子核高自旋态表现出许多非常有趣的核结构现象。如单粒子运动与集体转动,形状共存与演变,磁转动,特别是最近理论与实验上都证实了这一核区还存在手征二重带。为了开展这方面的系统研究,我们对106Ag的高自旋态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进行。通过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100Mo(11B,5n)106Ag来布居106Ag的高自旋态,11B束流能量为60 MeV,100Mo靶厚2.5 mg/cm2,并带有11 mg/cm2的铅底衬。剩余核退激产生的γ射线由14台HPGe-BGO反康谱仪进行γ-γ符合测量,共记录了134×106 个二重γ-γ符合事…  相似文献   

16.
Ag靶用于加速器生产^109Cd,核反应为^109Ag(p,n)^109Cd。本工作采用电沉积法制备Ag靶。通过对影响电沉积Ag靶层质量及厚度的各种因素的实验,确定了Ag靶制备工艺条件如下:ρ(Ag^+)=20~50g/L,ρ(KNO3)=10-30g/L,φ(NH4OH)=0.1~0.2。用此工艺条件,制备出质量厚度大于100mg/cm^2、表面光滑、镀层致密的Ag靶。  相似文献   

17.
由于质子与中子不同的形状驱动效应影响,A=130缺中子核区的核在高自旋态下可呈现丰富多彩的核结构特性,如形状共存、扁椭形变、旋称反转、手征二重带结构等。对双奇核^122Cs与^136La进行了高自旋态研究,目的是在^122Cs中寻找手征二重带,在^136La中研究旋称反转与扁椭形变特性。  相似文献   

18.
在核结构研究中,磁矩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给出直接和确定的核结构信息。高自旋态的核结构研究中,核子是从集体运动还是从核子顺排获得角动量是个前沿的问题。按照能量,变形核可以从高/轨道的准粒子顺排获得自旋角动量。质子和中子顺排对磁矩的大小和符号的影响不同,质子顺排导致磁矩增大,而中子顺排使磁矩减小甚至出现负值。转动带g因子系统测量,能够澄清核子是从集体运动还是从准粒子顺排获得角动量。为此,我们系统测量了^83Y正宇称转动带的g因子。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了超短脉冲激光与原子团簇相互作用过程中各种实验条件对团簇吸收激光能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高Z稀有气体(Xe)以及较高的气体压力都更易形成大团簇,对激光能量的吸收较高。还研究了激光波长(744与248nm)、激光强度以及偏振态等对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波长激光更易被团簇吸收;在一定强度范围内(10^15~10^16W/cm^2),随激光强度的增强,团簇对激光的吸收效率也增高;P极化光比S极化光更易被团簇吸收。  相似文献   

20.
利用分辨率为keV级的Hyperball谱仪在KEK和AGS上对p壳超核Λ^7Li、Λ^9Be和Λ^16O的能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Λ^7Li束缚态能级的完整纲图。由Λ^7Li基态(3/2^+→1/2^+)及(7/2^+→5/2^+)自旋翻转M1跃迁推导出ΛN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