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目的:观察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和探讨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生后确诊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患儿使用固尔苏,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气,肺氧合指标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儿用药后缺氧症状明显改善,氧合指标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结论:固尔苏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用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呼吸道管理及体位护理,适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是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和探讨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生后确诊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患儿使用固尔苏,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气,肺氧合指标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儿用药后缺氧症状明显改善,氧合指标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结论:固尔苏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用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呼吸道管理及体位护理,适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是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 2 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 :本组 2 4例中 2例肺野可显示网格及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 ,2 1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 ,1例仅表现肺纹理增强。其中 16例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本组合并肺出血 6例 ,合并有动脉导管未闭 5例 ,并发气胸 1例。结论 :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胸部照片显示肺野透光度减低、“白肺”及空气支气管征 ,结合临床 ,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并发症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其并发症的影像表现,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方法根据X线诊断标准及分级回顾性分析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87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表现。结果本组87例中,Ⅰ级11例,Ⅱ级2 7例,Ⅲ级31例,Ⅳ级18例。其各种并发症如下动脉导管开放38例,肺出血2 9例,肺炎14例,气漏7例,缺氧缺血性脑病6例,颅内出血5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3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及并发症的影像表现多种多样,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最可靠的影像表现,结合临床大都可以作出肯定诊断。X线、B超等影像检查的常规、动态观察能及时发现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充气征在肺透明膜病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充气征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床旁及DR影像表现.结果:肺内支气管充气征197例(占78.8%),肺野透亮度降低240例,肺野内细颗粒状或网格状影133例,肺野磨破璃密度影89例,肺野致密呈"白肺"60例(占24.0%),其中DR片中91.4%(32/35)的"白肺"有支气管充气征,高于床旁片的28.0%(7/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79,P<0.01).结论: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最可靠的征象."白肺"内支气管充气征是重度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及X线诊断。40例患儿中,男28例,女12例,顺产19例,剖宫产21例,本组均为早产儿,病例中死亡18例。方法:对该40例患儿胸部表现进行分析,结果X线表现两肺透光度减低40例,合并颗粒状阴影22例,毛玻璃样改变合并支气管充气征越出心脏轮廓为35例,两肺普遍呈云絮状影—白肺8例。结论:X线胸片是诊断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能够做出早期诊断,并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8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 本组80例中25例表现为肺野呈细网格状改变及弥散颗粒状阴影,40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肺野透光度明显下降,心缘及膈面模糊;15例表现为“白肺”;其中合并肺炎20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0例,并发肺出血15例,并发气胸5例。结论 普通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可靠方法,也是可用于考虑这些病人的临床状况并需立刻做出诊断的手段之一。支气管充气征是本病具有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部CR摄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分析20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X线表现,将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分为4级.本组208例中,Ⅰ级56例,Ⅱ级81例,Ⅲ级49例,Ⅳ级22例.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病程如下:(1)一般治疗或使用PS药物治疗及机械通气后,24 h,48 h连续复查胸片,有效治疗156例,无效治疗52例.(2)并发症:肺炎76例,动脉导管开放63例,肺出血38例,气漏64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结论 胸部CR摄片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运用其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病程变化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对比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对照其多层螺旋CT与X线平片表现.结果 CT阳性26例(100%),其中I级17例、II级0例、III级9例、IV级0例,X线平片阳性22例(85%),其中I级12例、II级2例、III级6例、IV级2例.CT显示肺部小颗粒状影、毛玻璃征、支气管充气征、气胸、肺出血和肺炎分别为26、26、15、5、4、 7例,X线平片分别为13、15、10、1、1、6 例.经过χ2检验,CT和X线平片在显示小颗粒状影、毛玻璃征、支气管充气征、肺出血、气胸方面,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较X线平片有优势,CT和X线平片在阳性率和显示肺炎方面,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较X线平片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显示病灶细节方面更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病理对照观察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研究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及其动态变化。方法:经尸检病理证实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6例。男12 例,女4例,早产12 例,足月4 例。16例均为低体重儿。平均日龄38 h。顺产9例,剖腹产7例。16 例中CPAP治疗10例。每例摄胸部X线片2~5次。X线表现与病理结果对照观察分析。结果:病理镜下弥漫性肺泡和终末气道内透明膜形成11例,局限两肺下叶3例,单独右下叶1例,右下叶并左上叶1例。合并肺出血10 例,PDA13例。X线表现白肺2 例,肺野透光度减低11 例。细颗粒状影10 例,云絮状影8例,支气管充气征12例,纵隔积气和气胸各1例。结论:细网粒影伴支气管充气征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典型X线表现。X线随访中出现云絮状影是本病合并肺出血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