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平台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越来越多的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以迎合消费者线上购物需求.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加剧了渠道间竞争,尽管有助于提升产品需求量,但会侵蚀零售商的市场份额,也可能增加制造商的碳排放总量.尤其是在碳配额与交易机制下,碳排放量总量的增加导致制造商通过碳交易市场购买超出碳排放限额的碳排放量随之增加,进而增加制造商碳成本.基于此,借助博弈论构建制造商和零售商间的两级供应链模型,探究碳配额与交易机制对制造商渠道入侵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尽管制造商总是倾向于开通直销渠道,但是否增加碳排放总量以及是否侵蚀零售商利润取决于碳交易价格和制造商碳减排成本系数.具体而言:1)对零售商而言,当碳交易价格较高且碳减排成本系数较小时,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渠会增加零售商利润;否则,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仍会侵蚀零售商利润;2)对碳排放总量而言,当碳减排成本系数较小时,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降低碳排放总量;当碳减排成本系数较大时,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增加碳排放总量.此外,文章也探究了在何种情形下,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既增加零售商利润,也能降低碳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2.
在考虑消费者退货下,构建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模型,研究了双方的订货量决策问题,并分析不同策略以及决策顺序对均衡结果和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单渠道中,提供退款保证可提高订货量、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当直销成本较大时,制造商将不开通直销渠道;提供退款保证有利于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在双渠道中,提供退款保证能够提高直销量、总订货量和制造商利润;直销量、总订货量、制造商利润和总利润都随直销成本递减;在顺序决策下,制造商利润和总利润更高。  相似文献   

3.
根据制造商不同双渠道结构区分为网上直销双渠道、网上分销双渠道和网上代销双渠道,引入消费者渠道偏好、单位直销成本和单位佣金比例系数参数,分析在传统零售商主导下制造商如何进行产品定价和渠道选择问题.研究表明:传统零售商和供应链总利润大小与直销成本和网络偏好相关,当直销成本和网络偏好都较高时,传统零售商利润在网络分销中最大;当直销成本较高而网络偏好较小时,其利润在网络直销中最大;且代销模式下供应链总利润始终高于分销模式.网络零售商利润大小主要受网络偏好的影响,当网络偏好较小时,其利润在代销中最大;当网络偏好较大时,其利润在分销中最大.制造商利润与直销成本、网络偏好以及佣金比例均相关,当网络偏好偏大或者偏小时,其利润在直销中最大;当网络偏好适中且佣金比例较小时,其利润在分销中最大;当网络偏好适中且佣金比例较大时,其利润在代销中最大.  相似文献   

4.
赵静  肖亚倩 《运筹与管理》2018,27(12):108-114
本文以消费者对传统零售渠道和网络直销渠道的不同偏好和不同渠道运营成本为基础,研究零售商销售新产品并回收废旧产品、制造商开辟网络直销渠道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中成员的定价决策问题。建立三种不同市场权力结构下的定价博弈模型,用逆向归纳法得到模型的最优解,并用解析分析和数值分析得到消费者的渠道偏好程度和渠道运营成本对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优直销价格随网络直销渠道偏好程度的增加而上升,最优零售价格随网络直销渠道偏好程度的增加而下降;网络直销渠道运营成本增加对零售商有利但不利于制造商;传统渠道运营成本的增加对所有成员都不利。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规模不经济对制造商直销渠道选择的影响。运用博弈论建立了单渠道和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得到了Bertrand均衡的渠道价格以及制造商和零售商最优利润。研究发现当零售商潜在市场份额较小时,若制造商规模不经济不明显,制造商开通直销渠道;若制造商规模不经济明显,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当零售商潜在市场份额较大时,制造商不开通直销渠道。此外,直销渠道总是侵蚀零售商利润。  相似文献   

6.
梁喜  张余婷 《运筹与管理》2020,29(12):107-117
在考虑消费者渠道偏好和低碳偏好的基础上,使用以制造商为主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了单一传统零售渠道、网上直销双渠道和网上分销双渠道中各成员的最优定价决策与减排策略,以及两种双渠道的利润分享协调策略。研究发现:当制造商引入网上直销和分销渠道后,能够有效增加制造商的最优单位减排量;在开通新的渠道后,传统零售商的利润总是会降低,而当消费者对网上销售渠道的偏好处于某一范围内时,制造商的利润会增加。本文通过设计利润分享机制来协调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的利润问题,使得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实现Pareto改进。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需求是一种依赖于销售价格的线性结构下,建立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双渠道供应链模型.在改进收入共享契约下,分别针对零售商不利不公平厌恶和有利不公平厌恶两种情形,探讨公平偏好对双渠道供应链最优定价策略及契约协调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最优零售价格随零售商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增大而减小,随其有利不公平厌恶偏好增大而增大;最优直销价格不受零售商公平偏好影响,制造商始终完全占有直销渠道的销售收入;最优批发价格大小与零售商收入共享比例和公平偏好程度有关;改进收入共享契约仅在零售商不利不公平厌恶偏好下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8.
浦徐进  刘燃  金德龙 《运筹与管理》2019,28(11):178-184
通过构建双渠道供应链的博弈模型,研究实体店的纵向分配公平关切和横向同行公平关切对制造商线上渠道模式选择的影响。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得到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实体店纵向分配公平关切程度较低时,制造商应该选择线上直销模式;当实体店纵向分配公平关切程度较高时,若电商要求的租金比例较小,制造商会选择线上代销模式;如果电商要求的租金比例较大,制造商会选择线上直销模式。当满足一定的市场条件时,制造商和实体店将同时偏好线上直销模式或线上代销模式。  相似文献   

9.
研究零售店内服务能力对供应商开通直销渠道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零售店服务能力如何,供应商均倾向开通直销渠道,双渠道供应链利润高于单渠道供应链利润。然而,直销渠道并非总是侵蚀零售商利润。系统中顾客逗留时间模型中,(1)零售店内服务能力较低时,直销渠道增加零售商利润;(2)零售店内服务能力较高时,直销渠道侵蚀零售商利润。列队中顾客等待时间模型中,(1)顾客到达率较低时,直销渠道侵蚀零售商利润;(2)顾客到达率较高时,直销渠道增加零售商利润。  相似文献   

10.
针对由一个拥有线上直销渠道的制造商以及一个线下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消费者对不同渠道的偏好构建了供应链博弈模型,研究了竞争环境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BOPS合作策略,并分析了BOPS合作在改善交通拥堵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BOPS合作在缓解供应链双重边际效应的同时会加剧渠道之间的价格竞争,所以并不总是对供应链有利;仅当消费者线上渠道偏好程度比较低且线下麻烦成本比较大时,制造商和零售商才会都从BOPS合作中受益从而自愿达成合作,其他情形下制造商可根据供应链利润变化设计转移支付契约促成与线下零售商的BOPS合作并实现双赢;此外,一定条件下BOPS合作能够通过调整渠道需求结构,在保证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同时对交通拥堵改善也带来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琦  刘洋  樊治平  李爽 《运筹与管理》2022,31(1):99-106
本文针对制造商在传统零售渠道和线上网络渠道同时销售标准产品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开放线上定制策略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圆形市场模型完成市场划分;其次,在制造商不开放线上定制策略和开放线上定制策略两种情况下分别构建制造商和零售商利润最大化模型,得到了两种情况下的市场均衡结果。通过分析和比较两种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决策结果发现,当标准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较大且开放线上定制策略的成本较小时,制造商应该开放线上定制策略;制造商开放线上定制策略后,会使标准产品的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增加,并削弱零售商的利润;定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越高,制造商开放定制产品的动机越小;消费者对标准产品的适应成本越高,制造商开放定制产品的动机越大。  相似文献   

12.
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三种回收模式的建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生产商负责网上直销、零售商负责网下零售、且具有回收再制造功能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首先分析了生产商负责产品回收和零售商负责产品回收下生产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建立了刻画两种回收模式的两层规划模型;进而假定生产商委托第三方企业负责回收,分析了生产商、零售商和第三方回收企业之间的博弈行为,建立了对应此一主两从博弈结构的带均衡约束的两层规划模型.对所得模型进行了模型求解,得到了三种回收模式下双渠道闭环分散式供应链的最优直销价、零售价和回收再制造率决策.通过数值算例对上述三种回收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刻画网上直销吸引力的相关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发现,生产商负责回收时的回收再制造率最高;网上直销具有激发潜在需求(正效应)和吸引零售市场需求发生转移(负效应)的双重效应等.  相似文献   

13.
在需求不确定环境下,研究考虑消费者低碳意识的双渠道供应链的需求信息共享策略。论文考虑由单个零售商和单个进行碳减排的制造商构成的两级双渠道供应链,构建三种情形的模型:信息不共享、信息共享和只有零售商作预测。通过三种情形下供应链中成员最优决策和利润的比较,得到需求信息共享策略对供应链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消费者低碳意识等参数对供应链运营的影响。研究发现,需求信息共享未必使得供应链成员利润均提高,当制造商预测准确度优于零售商时,零售商会选择信息共享,制造商选择信息不共享情形;当零售商比制造商预测准确时,零售商会选择信息不共享的情形,而制造商会选择仅有零售商预测,此时制造商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以获得零售商的预测信息;消费者低碳意识对批发价、零售价、单位产品减排量、供应链成员利润均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虹  孙玉玲  周晶 《运筹与管理》2013,22(6):117-122
针对由风险规避型制造商拥有的直销渠道和风险规避型零售商拥有的传统零售渠道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首先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的风险规避信息为共同知识条件下,直销渠道和传统零售渠道的定价决策。进一步分析制造商风险规避度为私有信息条件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定价策略,探讨精炼贝叶斯均衡定价的存在条件。研究表明,信息非对称条件下,零售商即使存在信念的修正,其零售渠道的定价与制造商的定价决策类型始终保持一致,而制造商的最终定价策略选择有多种。在不同参数条件下,该非对称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可能存在分离均衡、混同均衡和准分离均衡。  相似文献   

15.
Cooperative advertising in a distribution channel with fairness concer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operative (co-op) advertis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practice and employed as a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 distribution channel. It is known from the existing models that co-op advertising could not achieve the channel coordination (i.e., maximize the total channel profit).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a distribution channel consisting of a single manufacturer and a single retailer,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retailer’s fairness concerns. Applying the equilibrium analysis, we obtain the following results: (1) Channel coordination can be achieved if the retailer has fairness concerns and model parameters satisfy certain conditions. (2) Although both channel members become better off with co-op advertising if neither channel member has fairness concerns, we find situations where co-op advertising brings detrimental effects to the retailer if the retailer has fairness concerns. (3) The retailer’s fairness concerns may increase or decrease the equilibrium participation rate, the equilibrium advertising effort, and the equilibrium profit of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whole channel. (4) We identify the conditions under which the effectiveness of co-op advertising can be improved or reduced by the retailer’s fairness concerns. As long as co-op advertising can bring extra profit to the manufacturer, the retailer’s fairness concerns coul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op advertising. (5) There exists a Pareto improvement for the profits of both the manufacturer and the retailer when a retailer without fairness concerns becomes fair-mind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