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根治术在周围型肺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60例周围型肺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天,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3.33%,与对照组患者的2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周围型肺癌的价值高,与传统三孔法术式相比,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能够保证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2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35例肺癌患者(单孔组)和行三孔法胸腔镜手术的65例患者(三孔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及引流量、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结果单孔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费用均低于三孔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CRP及SA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5.11,P<0.05);单孔组患者VAS评分[(6.5±2.1)分]低于三孔组[(8.1±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5,P<0.05);单孔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6%)高于三孔组(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三孔法比较,单孔法可有效治疗肺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术后急性期反应,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解剖切除术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及对照组(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创伤指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及术中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胸管留置时间为(4.95±1.22)d,术后住院时间为(6.56±1.60)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4±1.88)d及(8.14±1.8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第3天及第5天的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3.41±0.42)分及(2.46±0.6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11±0.71)分及(3.20±0.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叶解剖切除术在保证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与传统三孔胸腔镜在肺部良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间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07例接受肺部良性占位性病变切除术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组(42例)和三孔胸腔镜组(6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孔胸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较三孔胸腔镜组长,手术出血量、胸腔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均少于三孔胸腔镜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孔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三孔胸腔镜组为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治疗肺部良性占位性病变手术时间较长,但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住院时间,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肺部良性占位性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在传统三孔胸腔镜的基础上,单孔胸腔镜术式发展迅速并渐用于肺癌根治性切除,其与传统胸腔镜术式相比的临床应用优势也为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针对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疼痛及短期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5年9月在我科同诊疗组连续行单孔胸腔镜(单孔组)或三孔胸腔镜(三孔组)肺癌根治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16例,其中单孔组115例,三孔组101例.对比两组的临床及手术资料,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评估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时疼痛的最小(VASmin-d3、d7)及最大(VASmax-d3、d7)值,肺癌治疗功能性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reatment-Lung,FACT-L)中文版v4.0评测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三月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术后三月切口麻木发生率及患者对切口外观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单孔组手术时间(157.62±19.50) min较三孔组(116.00±17.32) min更长(P<0.001),但术后胸管置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在单孔组[(4.37±1.65)d,(9.87±1.25)d]均明显短于三孔组[(5.54±1.57)d,(10.43±1.43)d](P=0.020,P=0.004);两组患者术后VASmin-d3无显著差异,但单孔组VASmin-d7及VASmax-d3、d7[(1.46±0.29),(3.75±0.54),(2.43±0.53)]均低于三孔组[(1.58±0.30),(3.93±0.51),(2.62±0.62); P=0.003; P=0.011; P=0.018].FACT-L评分显示术后三月单孔组患者功能状态、情感状态和整体生活质量得分[(20.94±2.22),(19.88±1.70),(108.09±4.58)]均高于三孔组患者[(20.24±1.92),(19.36±1.67),(106.88±4.17); P=0.014; P=0.024; P=0.045],而生理状态、社会/家庭状态及肺癌相关症状评分两组并无差异.与三孔组比较,单孔组术后三月切口麻木发生率(24.3% vs 38.6%)更低(P=0.024),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更高(78.3%vs 65.3%,P=0.035).结论 与三孔胸腔镜相比,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短期生活质量,在肺癌的外科治疗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半俯卧位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入路方式分为两组,各53例.单孔组:半俯卧位;三孔组:平卧位;两组均采用腔镜下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站数、清扫淋巴结数目、带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第1天、第3天和术后3个月的疼痛指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站数和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孔组切口长度[(3.91±0.35)cm]显著短于三孔组[(6.50±0.84)cm](P<0.05);单孔组术后卧床时间[(5.88 ±1.55)天]、术后带管时间[(3.68±1.27)天]均显著短于三孔组[(7.27±3.11)天、(5.17 ±2.27)天](P<0.05);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单孔组(5.32±1.01)显著低于三孔组(6.08±1.07)(P<0.05).结论:半俯卧位下单孔L胸腔镜肺叶切除序贯无抓持整块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治疗肺癌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应用VATS治疗的97例早期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单操作孔VATS手术患者43例(单操作孔组),两操作孔VATS手术患者54例(两操作孔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胸腔引流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参数。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单操作孔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等均低于两操作孔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操作孔VATS肺叶切除并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肺癌是安全可行的,较两操作孔VATS可减少患者创伤。  相似文献   

8.
叶菊花  时红云 《癌症进展》2016,14(6):559-562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胸腔镜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全胸腔镜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免疫细胞水平、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全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引流管引流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肺通气30 min后、单肺通气结束后、手术结束时,全胸腔镜组CI、CO、MAP、SV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手术后7 d NK、CD4+、CD8+、CD4+/CD8+免疫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手术后7 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4.55%)低于对照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胸腔镜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分别为4.55%、18.18%、88.64%,对照组分别为11.36%、25.00%、7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侵袭性小,可有效维护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免疫系统的稳定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对老年早期肺癌围术期心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收治的213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其中,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95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纳入观察组,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118例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纳入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带管时间、引流量和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术后5d及术后7 d时,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后1 d低,且观察组患者的评分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肺癌治疗功能性量表(FACT-L)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功能状态及总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比较,单孔术式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疼痛,更适于老年早期肺癌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肺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应用三维智能交互式定性定量分析(IQQA-3D)图像分析系统指导下荧光反染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6例肺腺癌单孔胸腔镜切除术患者,根据实际操作技术的不同将上述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察组(n=54)、对照组(n=42),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IQQA-3D图像分析系统指导的荧光反染技术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持续时长、术中出血量、胸管持续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缘宽度、交界线识别率、交界线呈现时间、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管持续引流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手术切缘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观察组的交界线识别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交界线呈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腺癌患者单孔胸腔镜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对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应激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胸中段食管癌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孔组和多孔组,每组60例.多孔组给予常规多孔(3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单孔组给予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随访3个月,采用Karnofsky(KPS)评分法评估生活质量.于术前和术后1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皮质醇(cortisol,COR)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水平,并分析术中出血量、胸部引流时间、胸部引流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和肺功能改变.结果 单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部引流时间、胸部引流量和住院时间低于多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但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单孔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用力呼气容积1 s(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1 second,FEV1.0)和峰值流速(peak flow rate,PFR)高于多孔组,血清CRP、COR和ACTH水平低于多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多孔组(P<0.05),术后1、2和3个月KPS评分高于多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小切口根治吻合术治疗胸中段食管癌疗效确切,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创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术后应激状态,促进肺功能恢复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TS)治疗对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17年01月至2020年01月收治的180例胸腔镜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FTS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炎症指标、肺功能指标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补液量、术后胸管拔除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下床时间、术后3 d VA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的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 d肺功能指标FEV1、FVC、MV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肺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FTS应用于胸腔镜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炎症应激反应,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王志华  李叙 《现代肿瘤医学》2022,(21):3915-3918
目的:探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采用完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05月至2018年06月于本院就诊收治的132例Ⅰ,Ⅱ期NSCLC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81例患者采用完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治疗分为实验组,51例患者采用开放肺叶切除术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一般情况、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肺持续漏气、感染、房颤以及低氧血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失访3例,随访率为97.73%,随访时间2~4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随访期间实验组、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11.39%(9/79)、12.00%(6/50),经Log-rank检验发现两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4,P=0.485)。结论: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完全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剑突下入路、经肋间入路单孔3D胸腔镜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07月至2020年02月于我院胸外科行单孔3D胸腔镜NSCLC切除术的83例Ⅰ-Ⅱ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剑突下入路单孔3D胸腔镜NSCLC切除43例(研究组),经肋间入路单孔3D胸腔镜NSCLC切除40例(对照组),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均低于对照组(169.83 mL vs 210.47 mL,4.24 d vs 4.89 d,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154.16 min vs 142.38 min,P<0.05)。研究组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4.01分 vs 4.39分,4.43分 vs 4.97分,2.84分 vs 3.21分,P<0.05)。研究组术后24 h、术后48 h的前列腺素E2(PEG2)、P物质(S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64.02 pg/mL vs 316.28 pg/mL,221.13 pg/mL vs 272.28 pg/mL;2.02 μg/mL vs 2.39 μg/mL,1.62 μg/mL vs 2.07 μg/mL;P<0.05)。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12个月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9 L vs 2.43 L,1.61 L vs 1.57 L,2.33 L vs 2.29 L,P>0.05)。两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 vs 11.63%,P>0.05)。术后12个月两组均无死亡情况出现,两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65% vs 7.50%,2.33% vs 5.00%,P>0.05)。结论:剑突下入路单孔3D胸腔镜NSCLC切除术与经肋间入路相比,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管留置时间短、术后疼痛轻的优势,但两种入路手术近期预后相似。  相似文献   

15.
周晓琪 《现代肿瘤医学》2021,(20):3568-3572
目的:探究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胸外科确诊并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247例早期NSCLC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29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设为肺叶切除组,将118例接受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患者设为亚肺叶切除组。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录入分析数据,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肺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及短期复发情况。结果:亚肺叶切除组患者年龄、术前合并症例数大于肺叶切除组(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胸腔引流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优于肺叶切除组(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FEV1%、MVV%、FVC%较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亚肺叶切除组FEV1%、MVV%、FVC%整体情况优于肺叶切除组(P<0.05)。两组术后1年内均无复发、死亡病例出现。结论: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对肺功能保留有重要意义,且对于高龄、术前合并基础病的早期NSCLC患者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性袖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机体应激创伤反应、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全肺切除术,观察组行袖状切除术。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T1)、手术进行60 min时(T2)、手术完成时(T3),血清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水平,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拔出胸管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检测手术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和生活质量。结果:与T1时比较,对照组患者在T2、T3时HR、MAP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在T2、T3时HR、MAP较T1无明显变化(P>0.05)。与T1时比较,两组T2、T3时Cor和E水平均升高,其中观察组Cor和E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FVC、FEV1、PEF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FVC、FEV1、P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拔出胸管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袖状切除术,应激反应和肺功能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少,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段电刀和机械切割方式对行全胸腔镜手术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中术后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共12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64例)和B组(64例),分别在全胸腔镜手术下行肺段电刀和机械切割,比较两组术中术后临床指标水平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手术用时显著少于A组(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出血量>200 ml、纵隔淋巴结切除比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 d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中肺段电刀和机械切割方式用于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治疗在医源性创伤程度、术后康复时间及手术安全性方面较为接近;但肺段电刀切割方式应用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术中操作用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并比较达芬奇机器人与单孔、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我院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29例,其中,单孔胸腔镜组为42例,三孔胸腔镜组为56例,达芬奇机器人组为31例。比较三组的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疼痛情况、胸腔总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结果:三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清扫淋巴结个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疼痛、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三孔胸腔镜组相比,达芬奇机器人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少[(72.14±36.72)ml,P=0.026]、清扫淋巴结个数较多(18.13±8.24,P=0.029)、住院时间较短[(5.31±2.98)d,P<0.001]。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相较于三孔胸腔镜手术优势明显,而相较于单孔胸腔镜手术优势不明显,但在复杂手术操作中是一种较好的手术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脉管癌栓对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CD34标记血管癌栓,D2-40标记淋巴管癌栓,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脉管癌栓组患者和无脉管癌栓组患者生存率差异,比较淋巴管癌栓组和血管癌栓组患者生存率差异。结果:不同病理分型、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化疗情况和脉管癌栓均会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预后(P<0.05);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癌栓均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脉管癌栓组生存期显著低于无脉管癌栓组(P<0.01);血管癌栓组生存率显著低于淋巴管癌栓组(P<0.05);血管癌栓组VEGF高表达比率显著高于淋巴管癌栓组(P<0.01)。结论:脉管癌栓是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后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其中血管癌栓是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