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引导骨再生技术在上前牙美学区种植中应用的临床美学效果。方法:单颗前牙种植成功病例29例,其中以引导骨再生种植修复的上前牙二期种植12例为观察组,种植体植入的同时行骨粉充填骨缺损区,再用胶原再生膜覆盖进行骨增量,有效增加牙槽骨的厚度及宽度;另外17例选用未行骨增量常规上前牙二期种植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在术后4—6月暴露种植体完成最终修复,在牙冠戴入当天和种植牙负重6月及12月分别拍摄口内照片、DR全景片,测量和评价二组的PES指数和种植体周围骨水平,比较两组各时间段种植体周围骨水平及软组织红色美学指数统计学差异。结果:所有种植修复负重1年后的临床观察,各个时间段两组问的红色美学指数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O.05);负重后6~12个月观察组种植体周围骨水平稳定,均位于第一螺纹上方,负重12个月后两组MBL均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引导骨再生种植能获得与正常骨组织种植修复相似临床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上颌前牙区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同期种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上前牙缺失、牙槽骨厚度为3mm-4mm的患者,联合采用骨挤压、骨引导再生技术,植入Frialit-2种植体17颗,于植入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同时测量牙槽嵴顶增宽的厚度,最终完成烤瓷冠修复.结果:本组共17颗种植体,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牙槽嵴顶增宽的厚度平均为2.8mm±0.6 mm,修复完成后观察12-20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一种植体松动或脱落.结论:对于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吸收的患者,采用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术后行种植体植入,可改善牙槽骨质量,获得满意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吸收的患者应用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术行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16例上前牙单牙缺失伴牙槽骨萎缩的患者,应用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术植入16颗种植体,术后6个月暴露种植体,最终完成烤瓷冠修复。结果 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修复完成后观察7~26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种植体丧失。结论 对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吸收的患者,应用骨挤压联合骨引导再生术行种植体植入,可改善牙槽骨质,保存骨量,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Wang GS  Li SW  Cai L 《上海口腔医学》2012,21(3):317-320
目的:通过对牙种植接受引导骨再生术(GBR)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期进行牙CT扫描,测量所植入的Bio-Oss的体积变化,从而计算出Bio-Oss在人体内的剩余量。方法:选取9例牙种植Ⅰ期手术同期完成引导骨再生术的患者,在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种植区牙CT扫描,通过测量、计算得到Bio-Oss在植入人体后不同时期的体积变化,从而得出其在术后3个月、6个月的剩余量。结果:通过测量、计算,得出Bio-Oss在术后3个月的剩余量为32.72%±18.35%,术后6个月的剩余量为15.75%±16.73%。结论: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术植入Bio-Oss的吸收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应用牙CT扫描测量Bio-Oss的吸收情况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1982年,Nyman用一种半透性滤膜治疗牙周病,后扩展应用于骨缺损的治疗。1993年,Buser等提出了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regeneration,GBR)的概念。其原理是根据各类组织细胞迁移速度不同,将屏障膜置于软组织和骨缺损之间建立生物屏障,创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环境,阻止结缔组织细胞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区,允许有潜在生长能力、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前牙区根尖囊肿摘除后行即刻种植联合同期引导骨再生术(GBR)的骨形成情况。 方法本研究入选共20例患者29颗无保留价值的残根,所有患者就诊时均要求种植修复,排除手术禁忌后拔出残根,行囊肿摘除术+即刻种植+GBR。术后6个月行二期手术,8个月冠修复,永久修复后随访1年,观察种植体及义齿的稳定性和牙片变化,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除1枚种植体松动明显,其余种植体植骨区新骨形成良好,复诊期间均未发生松动脱落和胶原膜暴露;种植体周围龈缘无红肿、溢脓;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无红肿疼痛等不适,咀嚼功能好。X线片显示种植体1年期骨吸收量均小于1.2 mm;植入骨粉钙化良好。本组病例临床成功率为96.6%。 结论前牙区根尖囊肿摘除术同期行即刻种植手术+GBR能够减少骨吸收程度,并有助于新骨形成,可作为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对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疗效的影响。 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2016年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进行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的24例患者25枚种植体,其中平台转移组12例(12枚种植体)、平台对接组12例(13枚种植体)。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通过拍摄临床照片和X线片检查,进行红色美学指数(PES)和白色美学指数(WES)评估并评估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MBL),应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平台转移组与平台对接组均获得100%的种植体存留率。平台转移组MBL为[(0.38 ± 0.39)mm],低于平台对接组[(0.98 ± 0.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133.5,P= 0.002)。平台转移组和平台对接组PES分别为(9.33 ± 2.61)和(8.15 ± 1.7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 52.5,P= 0.168)。平台转移组和平台对接组WES分别(6.83 ± 1.59)和(7.15 ± 2.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 92.5,P= 0.437)。 结论采用平台转移和平台对接两种种植体-基台连接方式进行上颌前牙区单牙缺失种植修复均可获得高的种植体存留率和满意的美学效果。平台转移可以减少种植体周围MBL,但其修复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膜引导骨再生术(GBR)在前牙区种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2例前牙缺失患者按照牙槽骨唇舌向厚度不同分为两组,A组12例,牙槽嵴唇舌向厚度〈6 mm,行GBR+牙种植术,B组10例,唇舌侧牙槽嵴厚度〉6 mm,行牙种植术,通过临床和放射学检查对比分析种植术后半年、种植体负载1年后的牙槽骨的厚度及高度变化。结果:种植术后半年A组患者牙槽嵴唇舌向宽度较术前明显增宽(P〈0.05),种植体负载1年后,A组患者与B组患者牙槽骨唇舌向及垂直向均有少量吸收,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前牙区牙槽骨骨量不足的患者同期行GBR和种植体植入术效果好,可很好地解决骨组织不足的问题,可拓宽前牙区种植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应用多种种植美学修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上颌前牙缺失的患者行即刻或延期种植,采用软硬组织增量或临时冠诱导等方法进行美学修复,评估修复2年后的种植成功率和软组织美学。结果:种植修复2年后的成功率为97.4%,种植修复体近远中Jemt牙龈乳头指数Ⅱ级以上者为93.4%。结论:根据患者自身条件,综合采用多种美学修复方法可使上颌前牙区种植义齿修复达到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CBCT技术分析骨劈开手术后种植体唇侧骨板垂直骨吸收特点及与水平向厚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9例上前牙种植患者,共26个种植牙位,牙槽嵴宽度均在3~5 mm之间,采用骨劈开手术联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种植Ankylos种植体,患者种植修复完成时和2年后复诊时均拍摄锥形束CT,观察唇侧骨板吸收特点,并根据统计学分析唇侧垂直骨吸收与牙龈退缩的相关性,及与骨板水平向厚度的相关性。结果:种植体唇侧骨板垂直骨吸收与牙龈的退缩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唇侧骨板颈部水平向厚度也有相关性。结论:种植治疗时骨劈开技术能够有效增宽牙槽嵴宽度,种植体颈部唇侧骨板水平向厚度是唇侧骨板垂直骨吸收与牙龈退缩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前牙美学区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同期种植愈合期间的边缘骨吸收情况。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需要行GBR同期种植体植入患者。手术当天及二期手术阶段均拍摄平行投照根尖片及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记录牙龈厚度(>2 mm或≤2 mm)、骨质分类及使用的膜的类型。手术当天根尖片近、远中边缘骨水平分别记为MB1及DB1,二期手术阶段分别记为MA1及DA1,2次差值记为MD1及DD1。手术当天及二期手术阶段CBCT对种植体近中及远中的测量值分别记为MB2、DB2、MA2及DA2,测量结果之差记为MD2及DD2;唇、腭侧骨吸收差值分别记为BD和LD。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30例GBR同期种植体植入位点。根尖片上,近、远中骨吸收分别为(1.61±1.03)mm和(1.39±0.91)mm。CBCT上观察到近、远中,唇、腭侧骨吸收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34 mm(0.00~2.25 mm)、0.90 mm(0.00~2.00 mm)、0.71 mm(0.00~1.41 mm)和0.47 mm(0.00~1.49 mm)。根尖片与CBCT比较得出MB1/MB2和DB1/DB2的数值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MA1/MA2 和DA1/DA2呈中等程度相关(P<0.01)。MD1中,将不同牙龈厚度、骨质亚类及膜的类型进行比较,结果分别为P=0.86、0.02和0.83。DD1中,结果均无显著差异(P=0.74、0.40和0.40)。结论:前牙美学区GBR同期种植愈合期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边缘骨吸收。CBCT对种植体边缘骨的测量不一定准确。不同牙槽骨骨质类型可能对边缘骨吸收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Ankylos与Xive种植体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修复前牙美学区中美学效果的差异。 方法采用GBR技术,随机选取应用Ankylos或Xive种植体行前牙美学区单牙修复的患者各30例,相应为Ankylos组与Xive组,均于二期术后6、12、24个月复查,以红色白色美学标准(PES/WES)评分对二期术后6、12、24个月进行美学效果评价,并记录两组二期术后24个月的种植成功率。 结果(1)种植成功率:Xive组和Ankylos组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 > 0.05)。(2)美学效果:PES评分在二期术后6个月在Xive组显著高于Ankylo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86,P < 0.05),二期术后12个月P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21,P > 0.05),二期术后24个月Ankylos组PES评分显著高于Xi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3,P < 0.05);WES评分在二期术后6个月与12个月在Xive组与Ankylo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12/0.15,P均> 0.05),24个月Ankylos组WES评分显著高于Xiv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06,P < 0.05)。 结论前牙区引导骨再生同期植入Ankylos与Xive种植体均可获得高成功率与满意的美学修复效果。鉴于本研究未对骨量不足及GBR难度进行分类,难以均衡这一因素影响,GBR同期行Ankylos与Xive种植体植入的美学效果差异评估有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引导骨再生(GBR)术后愈合期间的唇侧骨改建。方法: 纳入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行GBR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上前牙23例。术前、手术当天及二期手术阶段拍摄锥形束CT(CBCT),记录牙龈厚度(>2 mm或≤2 mm)、骨质分类及使用的屏障膜。利用iCAT Vision数字化软件对种植体颈部肩台下2 mm(C)、体部中点(M)及根尖处(A)唇侧骨板进行测量,测量线与种植体长轴垂直。将纵切线向近中及远中各移动1 mm,得到新的纵切面,以同样方法测量唇侧骨板厚度并记录数值。在术前CBCT上测量牙槽嵴形态特征,记录牙槽嵴高度、倒凹深度及牙槽嵴宽度。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种植体肩台下2 mm、体部中点及根尖处的平均骨吸收值分别为(0.70±0.59)mm、(0.85±0.72)mm和(0.55±0.51)mm,吸收率分别为23.07%、18.53%和12.97%。与植骨吸收相关的自变量中,相关分析表明,倒凹深度和年龄与植骨吸收量显著相关(P<0.05);将所有变量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并行逐步回归分析,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倒凹深度(P<0.05)。结论: 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GBR术后愈合期间唇侧会有一定程度的骨吸收。患者年龄及牙槽嵴倒凹对GBR术后愈合期内种植体唇侧骨板的改建具有一定影响。牙槽嵴倒凹越大,GBR术后愈合期内唇侧骨板吸收越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引导骨再生(GBR)术后愈合期间的唇侧骨改建。方法: 纳入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行GBR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上前牙23例。术前、手术当天及二期手术阶段拍摄锥形束CT(CBCT),记录牙龈厚度(>2 mm或≤2 mm)、骨质分类及使用的屏障膜。利用iCAT Vision数字化软件对种植体颈部肩台下2 mm(C)、体部中点(M)及根尖处(A)唇侧骨板进行测量,测量线与种植体长轴垂直。将纵切线向近中及远中各移动1 mm,得到新的纵切面,以同样方法测量唇侧骨板厚度并记录数值。在术前CBCT上测量牙槽嵴形态特征,记录牙槽嵴高度、倒凹深度及牙槽嵴宽度。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种植体肩台下2 mm、体部中点及根尖处的平均骨吸收值分别为(0.70±0.59)mm、(0.85±0.72)mm和(0.55±0.51)mm,吸收率分别为23.07%、18.53%和12.97%。与植骨吸收相关的自变量中,相关分析表明,倒凹深度和年龄与植骨吸收量显著相关(P<0.05);将所有变量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并行逐步回归分析,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倒凹深度(P<0.05)。结论: 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GBR术后愈合期间唇侧会有一定程度的骨吸收。患者年龄及牙槽嵴倒凹对GBR术后愈合期内种植体唇侧骨板的改建具有一定影响。牙槽嵴倒凹越大,GBR术后愈合期内唇侧骨板吸收越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平台转换种植体在上颌前牙区的应用效果,探讨平台转换技术对种植体周围组织的影响.方法 上颌前牙区单牙种植患者55例共60枚,分为2组,平台转换组25例,共28枚Ankylos系统种植体;平齐对接组30例,共32枚Nobel Replace系统种植体.分别于完成修复后1年和2年,观察种植体周围骨组织情况,计算红色美学得分(pink esthetic score,PES),比较2组种植体边缘骨组织和周围软组织的变化.结果种植体修复1年后,平台转换组种植体边缘骨变化量为(-0.41±0.36)mm,PES为10.43±1.37,平齐对接组种植体边缘骨平均变化量为(-1.77±0.54)mm,PES平均值为9.21±0.97;2年后,平台转换组骨变化量为(-0.55±0.33)mm,PES为10.32±1.21,平齐对接组边缘骨平均变化量为(-1.82±0.61)mm,PES为9.16±0.95.修复后1、2年,2组的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和PE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平台转换种植体在上颌美学区单牙种植修复能更有效保留周围骨组织及具有更佳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2种修复膜材料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上海市静安区牙病防治所2017年9月—2018年9月行牙种植引导骨再生治疗的患者139例,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试验组(71例),对照组应用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引导骨再生,试验组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术后6个月随访记录修复情况,分别比较2组修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并评价成骨厚度和高度、植骨厚度和高度,以及水平和垂直骨生长情况。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修复成功率为85.29%(58/68),试验组为95.77%(68/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植骨厚度和植骨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成骨厚度、成骨高度、水平骨生长和垂直骨生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显著高于试验组的12.67%(P<0.05)。结论:海奥口腔修复膜引导骨再生的修复成功率优于博特医用胶原修复膜,可更好促进骨和植骨生长,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更适合用于牙种植引导骨再生。  相似文献   

17.
可吸收性引导骨再生胶原膜治疗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研究是对国产吸收性胶原膜的骨引导再生,在骨缺损上应用的有效性方面进行实验研究。方法在实验动物成年犬的颌骨左右侧形成骨缺损,实验侧的骨缺损上覆盖吸收性胶原膜,对照侧没有覆盖,实验期间分别为2周、6周、12周的取出下颌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