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掌握丹东市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指导医疗机构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采用抽样方法对丹东市506所医疗机构进行了调查。结果全市506所医疗机构共采样2953份,合格率为93%。市级医疗机构采样257份,合格率为99%;县级医疗机构采样240份,合格率为98%;乡镇医疗机构采样619份,合格率为95%;个体诊所采样1837份,合格率为90%。全市压力蒸汽灭菌和医疗用品的合格率均达到100%,紫外线照度合格率为98%,空气合格率为95%,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手合格率为91%,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最低为85%。结论丹东市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差别较大,市级医疗机构、县级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要好于乡镇医院,个体诊所的消毒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保定市满城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方法对保定市满城区2011-2015年129家医疗机构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灯、灭菌医疗用品、消毒医疗用品进行抽测检验,对消毒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采样5 846份,合格5 498份,合格率94.05%;城区合格率95.94%,乡卫生院合格率92.60%,村个体诊所合格率92.56%,紫外线、灭菌医疗用品合格率100.00%。结论保定市满城区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水平成逐年上升趋势。但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卫生工作还需改善和加强,部分乡镇及个体诊所诊疗环境仍需改善,应健全消毒监测机制,增加硬件建设,重视医护人员的消毒培训工作,加大卫生抽查力度,提高消毒质量,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固原市原州区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内各级医疗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消毒器械、使用消毒剂、紫外线灯等消毒效果进行抽样检测。结果共采样1 609份,合格1 353份,平均总合格率84.09%,其中医护人员手合格率最低,为65.58%,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91.86%、85.83%、82.99%。结论应进一步增强消毒意识,提高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方法 对582个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的监测按GB1 5981-1 995、GBI 5982-1995和<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结果 邳州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总合格率81 28%,三级医疗机构合格率呈县-乡-村降低的趋势;空气监测合格率65.59%,医护人员手监测合格率75.22%,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76.84%,使用中消毒剂监测合格率91.1 7%,紫外线灯监测合格率85.56%,灭菌物品和高压灭菌器合格率均100%.结论 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是今后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的重点,提高其医务人员卫生意识,制定并落实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石嘴山市医疗机构消毒用紫外灯使用情况,提高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控制院内感染采用紫外线辐照计对全市63家医疗机构手术室、妇产科、供应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科室的紫外线灯辐照强度进行监测.结果,检测紫外线灯122支,合格率为90.7%,以市级医院合格率最高,达98.5%,个体诊所或门诊部合格率最低为84.2%;手术室、妇产科、供应室、治疗室,换药室不合格率依次为0%、11.1%、5.3%、6.5%、10%.建议广泛开展<消毒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范>的宣传学习,加强培训及监督检测指导,确保紫外线灯的消毒效果,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承德市基层医疗机构的消毒状况,为未来消毒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方法:2013年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120家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个体诊所、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门诊)进行抽查,现场采样测定其消毒效果。结果:在2013年的抽查中,总共采样4568份,在消毒液项目的检测中(紫外灯照射强度、医护人员的双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空气)中以空气的合格率最低,其次为紫外灯照射强度,再次为医护人员的双手,而其中合格率最高的为使用中消毒液;在不同类型的基层医疗机构中以个体诊所的检测合格率最低,最高的为社区健康服务站。结论:要加强个体诊所的的消毒检测与指导,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空气以及医护人员的双手消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天津市蓟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分析存在问题,为评价和提高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包括使用中的消毒剂、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结果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88.10%。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最高,为94.44%;高压蒸汽灭菌器合格率最低,仅71.43%;二级及以上医院消毒灭菌质量优于一级医院和社会办医机构,合格率分别为96.12%、86.06%和69.57%。结论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不甚乐观,应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消毒质量,控制医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南山区各医疗机构消毒效果,为防止医源性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对使用中消毒液、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紫外线灯强度、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无菌器械浸泡液的消毒效果进行采样监测。结果共监测各类医疗机构187家,监测样品4214份,合格3960份,总合格率为93.97%。2006~2007年度消毒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3.23%、95.12%,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医院、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站)与个体诊所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01%、94.51%、8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监测项目中紫外线灯强度合格率最高,为100%;医护人员手合格率最低,为87.93%。结论南山区各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在逐年提高,但仍需加强消毒工作,特别是个体诊所的消毒监督与管理,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与感染危险因素,促进消毒质量的提高,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的要求,对医疗机构空气、医务人员手和各类环境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及灭菌器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共监测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灭菌物品、紫外线灯等各种样品共388份,合格300份,平均合格率为77.3%.2009年和2010年监测样品数分别为195份和193份,合格率分别为71.3%和83.4%,二者差异有显著性(χ2=8.149,P<0.05)。监测样品中合格率最高的是使用中消毒剂(100%),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合格率和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较低,分别是67.2%,69.7%.结论2010年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比2009年有所好转,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合格率和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亟待提高,我区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工作仍须加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茂名市医疗机构的消毒现状及存在问题,以便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1]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的要求对茂名市3家市级医院、5家县(区)级医院、1家镇级医院和24家私营及个体诊所开展1年2次消毒效果监测,监测内容为手术室、妇产科等重点科室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等。结果全市区医疗机构总合格率99.40%,市级医疗机构合格率99.50%,县级医疗机构合格率98.44%,镇级医疗机构合格率100.00%,私营及个体诊所医疗机构合格率100.00%。其中灭菌医疗用品合格率合格率100.00%,使用中消毒剂合格率100.00%,室内空气合格率93.67%,医务人员手合格率100.00%,物体表面合格率99.31%。结论市、县两级医院消毒效果稍微差于镇级和私营及个体诊所医疗机构,提示市、县两级是今后督导检查的重点,特别是空气消毒工作的落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百色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效果,提高消毒灭菌质量,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百色市120家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2003—2012年连续10年共监测样品15752份,合格14817份,消毒效果监测总合格率为94.06%,各年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0.56%、91.08%、91.42%、93.65%、93.99%、95.16%、94.95%、96.36%、97.00%、97.49%,呈逐年升高趋势;各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使用中消毒剂、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灭菌物品、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平均合格率分别为91.14%、93.63%、95.98%、92.27%、100.00%、82.93%,除了灭菌物品消毒合格率为100.00%外,其余各组合格率也逐年增高;不同级别医疗保健机构监测总合格率分别为97.64%、94.63%、94.94%、92.12%,经妒检验分析,除室内空气及灭菌物品外,其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色市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消毒灭菌整体质量较好,但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紫外线灯辐照强度合格率较低,仍需加强消毒重点环节的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白云区医疗机构日常消毒状况。方法按GB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2009~2012年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样本总数4153份,合格3928份,合格率为94.58%,各年总合格率依次为91.68%、94.20%、95.20%、96.53%,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63,P〈0.01)。不同监测项目中以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最高(100.00%),最低为医护人员手(91.31%),不同监测项目间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63,P〈0.01)。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中合格率最高为区镇医院96.97%,其次为民营医院94.1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64%、民营诊所89.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77,P〈0.01)。结论白云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逐年上升,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有差异,需加强对医护人员手、室内空气、紫外线灯强度等薄弱环节的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长葛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为科学指导医院消毒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和《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GB15981-1995)的方法和要求,从2001年开始对辖区内的7所市级医疗单位、11所乡(镇)级卫生院、206个村卫生室及个体诊所等不同规模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灭菌质量进行了10年的动态监测。结果: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医务人员手、器械表面、操作台面、室内空气等各种样品共4 481件,合格3 916件,平均合格率为87.4%;市乡村三级医疗单位的综合合格率依次为96.3%、92.2%和81.4%,3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5类监测样品中合格率最高的是消毒剂(95.5%),最低的是室内空气(66.3%)。结论:长葛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消毒效果不平衡,消毒合格率一般,乡村级医疗单位是以后消毒监测的重点,应加强医疗单位消毒质量管理,提高医疗单位消毒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提高濮阳市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质量,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2008-2011年依据《消毒技术规范》和《消毒管理法规》(2002年版)相关规定,对濮阳市医疗机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4年共监测样品2 484份,合格1 962份,合格率78.9%;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82,P<0.001)。结论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某区托幼机构2010-2012年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掌握2010-2012年深圳市某区托幼机构消毒效果,为提高消毒质量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托幼机构消毒工作规范化。方法:参照国家GB15982-1995、GB14934-1994和《广东省医疗机构、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技术方案》标准,对该区内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监测数据。结果:深圳市该区连续3年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5.61%、94.63%和93.54%,差异具有统计意义(χ2=19.701,P<0.001)。公立托幼机构消毒监测合格率(99.68%)较私立的(95.7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995,P<0.001)。各类监测项目3年消毒质量监测合计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701,P<0.001)。结论:深圳市该区公立比私立托幼机构消毒质量高,工作人员手消毒水平需继续提高,辖区疾控机构应加大私立托幼机构的消毒监测、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五华县医疗卫生机构消毒质量状况,为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和《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进行现场采样、检测。结果 2011~2013年共监测医疗机构2 932间次,采样检测10 777份,合格9 081份,检测总合格率84.26%。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压力蒸气灭菌效果(灭菌器生物监测)、无菌器械浸泡液、使用中消毒液、紫外线灯管辐照度合格率分别为78.10%、79.28%、81.77%、94.59%、98.81%、93.75%、80.56%。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存在明显差异(χ2=26.92,P0.01)。结论五华县医疗机构消毒效果呈上升趋势,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以县级医院最高,镇级卫生院次之,而个体诊所最低。今后仍需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的监督监测,从而有效防止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效果,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和GB15982─195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回顾性分析医院重点科室的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灭菌后物品、使用中消毒剂、紫外线灯辐照强度检测结果。结果:3年共采样2 079份,合格1 905份,总合格率91.63%。不同监测对象中,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后物品、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的合格率依次为94.48%、93.19%、74.59%、100.00%、100.00%、91.71%。结论:20112013年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监测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仍存在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偏低的现象,需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从而有效地预防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9年来大理州州管医疗机构消毒监测情况,为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所规定的方法与标准对该地区相关医疗机构9年来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无菌物品进行了卫生微生物采样监测。结果 9年来共检样品7388份,合格6764份,合格率91.55%,χ2=560.961,P0.005。医疗机构近年来消毒质量较高并逐年上升。结论大理州州管医疗机构消毒质量仍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消毒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