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改良清洁灌肠操作流程提高肠镜检查的效果与老年病人对清洁灌肠的自评舒适度。[方法]将2017年11月—2018年12月在老年病科、中医科、消化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病人(年龄≥6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清洁灌肠的操作流程参照第5版《基础护理学》,观察组采用改良清洁灌肠操作流程,清洁灌肠的插入深度为15~25 cm、溶液为100 mL开塞露溶解在35~36℃1 000 mL生理盐水中、体位为旋转体位。比较两种操作流程对老年病人清洁灌肠效果的影响,观察两组病人Boston肠道准备量表评分、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次数、舒适度自评分、灌肠液外漏情况。[结果]两组病人Boston评分表、舒适度评分、灌肠液保留时间、灌肠次数、灌肠液外漏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后的清洁灌肠操作流程可提高老年病人灌肠的清洁度,延长灌肠液保留时间,减少灌肠次数与灌肠液外漏,提高老年病人清洁灌肠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李玲 《妇幼护理》2022,2(13):3093-3095
目的 研究改良开塞露小量不保留灌肠在急诊老年便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21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接 受开塞露灌肠治疗的 120 例老年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实施大量不保留灌肠,观察组实施 小量不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症状积分及情绪状态。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评分分别为 96.67%和 83.33%, 观察组护理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排便不适感、排便时间、排便间隔、便质及兼证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护理前情绪状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情绪状态有所好转(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优(P <0.05)。结论 便秘老年患者实施改良开塞露小量不保留灌肠,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3.
宋欣 《妇幼护理》2022,2(6):1251-1253
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尿管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 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 期间收治的 128 例需要实施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组各 64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 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 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升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周玲娟  胡碧花  袁思婵  陈斌 《全科护理》2020,18(17):2088-2090
[目的]探讨改良清洁灌肠操作流程对老年病人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科、中医科、消化内科120例老年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使用传统清洁灌肠流程灌肠,观察组病人使用改良清洁灌肠操作流程灌肠。比较两组灌肠病人在头晕、腹痛、肛坠胀、灌肠液外流、直肠黏膜损伤自觉症状中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头晕、灌肠液外流、腹痛、肛坠胀、直肠黏膜损伤自觉症状舒适度评分及舒适度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清洁灌肠操作流程明显改善了老年病人清洁灌肠中自觉症状的舒适度,明显改善了清洁灌肠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双腔尿管为老年患者进行清洁灌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本院手术前需要灌肠的患者120例,按照灌肠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次性肠道清洗袋灌肠,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肠道清洗袋连接双腔导尿管灌肠。观察2组灌肠效果和患者不适感。结果观察组灌肠液灌入量明显增多,灌肠液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液外溢量明显减少,不适感明显减轻,各项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应用双腔尿管为老年患者灌肠能够明显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法在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灌肠法,观察组给予改良灌肠法,采取头低臀高位或膝胸位,肛管插入30~35 cm,术前2 h用0.05%氯己定500~800 ml加5-Fu 1.0 g,一次性低压灌肠,嘱患者尽量保留5 min以上。观察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舒适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插管过程中患者的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灌肠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结肠癌术前肠道准备方式,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卧位大量不保留灌肠联合腹部按摩在低位肠梗阻患者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寻找更有效、更能被患者接受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7月收治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腹部肿瘤外科拟行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5)。观察组采取平卧位灌肠联合腹部按摩,对照组给予常规左侧卧位灌肠,比较两组肠道清洁度、灌入次数、灌肠总量、单次灌入量及患者舒适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灌入次数、单次灌入量及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灌肠总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清洁灌肠时采取平卧位联合腹部按摩的方法,可使灌入的液体量更多、清洁范围更大,肠道清洁效果更好,且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如厕次数,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蒋俊瑶 《妇幼护理》2023,3(14):3435-3436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接收 178 例 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89 例)和观察组(89 例)。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 护理满意度、SAS 评分与 SDS 评分、生活质量、并发症、舒适度和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3%)显著高于对 照组(87.64%)(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 评分与 SD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组 (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概率(3.37%)显著低于对照组(11.24%)(P<0.05)。观察组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 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和 舒适度,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甘油灌肠剂灌肠用于妇科腹部手术前肠道准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科2013年10月~2014年6月21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5例。实验组予甘油灌肠剂灌肠。对照组予传统肥皂水灌肠。并对两组灌肠时间、灌肠次数、灌入液量、肠道清洁度、患者舒适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灌肠时间、灌肠次数、灌入液量、肠道清洁度、患者舒适度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油灌肠剂灌肠具有操作简便、节时,患者舒适度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妇科腹部手术前肠道准备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在老年人清洁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需进行清洁灌肠且无灌肠禁忌证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使用16号无菌硅胶双腔气囊导尿管,对照组使用一次性肛管灌肠,比较两组患者清洁灌肠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灌肠液灌入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灌肠液外漏例数、灌肠次数及出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应用气囊导尿管灌肠减轻了老年患者的痛苦,清洁肠道效果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改良插管清洁灌肠法在妇科阴式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减轻清洁灌肠时灌肠管插入过程对患者肛门黏膜的刺激程度,提高患者清洁灌肠时的安全性及舒适度。方法:将120例阴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灌肠液、灌肠用具、灌肠方法(除外润滑及插管方法)相同。实验组先用无菌棉签蘸取适量液态石蜡油润滑灌肠管前端7~10cm,再用蘸有液态石蜡油的棉签轻轻涂抹患者肛门口及内壁约2~3cm,左手示指轻轻按摩肛缘约2s,待肛门括约肌松弛,排气后将灌肠管轻轻插入肛门7~10cm,按常规完成操作;对照组按常规润滑灌肠管前端7~10cm,排气后将灌肠管插入肛门7~10cm后灌入液体。结果:实验组灌肠时患者对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灌肠后肛门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润滑方法及插管前按摩肛缘的方法可有效减轻灌肠管对肛门的刺激,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制灌肠套件装置在结肠造口灌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06例结肠造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自制灌肠套件装置进行造口灌洗,对照组采用进口灌洗套件进行造口灌洗。观察两组的操作时间、保留时间、持续排泄时间及是否喷溅、患者不适表述,采用舒适状况量表评价患者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灌洗操作时间、保留时间、持续排泄时间、灌洗液喷溅、患者不适表述情况均优于对照组,舒适状况评分观察组(82.54±7.538)分、对照组(80.64±9.499)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灌肠套件装置用于结肠造口灌洗可提高灌洗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郭月华  高丹  黄丽霞 《妇幼护理》2024,4(7):1634-163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老年功能性便秘(FB)患者中的效果和护理质量分析。方法 选取 2021 年 5 月到 2023 年 4 月期间 于本院社区就诊的 FB 老年患者 2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 100 例。对照组 予以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便秘程度(CSI 评分)、生活质量(QOL 评分)、护理质 量以及负性情绪(SAS、SDS 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 CSI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 QOL 评分均显 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 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改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程度,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4.
安斌鑫 《妇幼护理》2024,4(8):1987-1989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 选择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本院收治 的 7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 37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舒 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不良事件、睡眠质量、心理状态、舒适度、日常生活能力(Barthe 评分)以及护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 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 SAS、 SDS 评分均比护理前降低,且观察组的 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护理 前,且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 Barthel 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 Barthel 评分显著 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适护理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气 管插管患者的护理中,能减少不良事件,改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提升舒适度、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于丹 《妇幼护理》2022,2(18):4134-4136
目的 探讨手术护理期间舒适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到 2022 年 8 月时间段 80 例在我院妇科接收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 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取手术室舒适护理。分析比较两组舒适度评分、疼痛程度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 结果 护理前,两组舒适度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均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满意度收 集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室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对于乳腺癌手术患者具有重要应 用价值,可有效提升患者舒适度,降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用具对肝性脑病保留灌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我院治疗肝性脑病(HE)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改良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保留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灌肠液在肠道保留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灌肠液在患者肠道中的保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我院改良的灌肠用具能明显提高灌肠疗效和插管成功率,降低管道脱出和药物外泄等问题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两种不同灌肠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改良灌肠法对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影响,选择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菜花型低位直肠癌患者8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法清洁灌肠;实验组则实施系统的改良灌肠措施(选择不同的灌肠卧位、肛管、肛管插入深度、灌肠液及灌肠量).观察两组患者灌肠时舒适度、洁肠的效果、术后有无并发症,并对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灌肠时患者腹胀、腹痛程度轻,洁肠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改良拔尿管法在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120例进行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留置尿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拔尿管法,改良组采用改良拔尿管法。比较两组的排尿顺畅情况、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术后首次排尿量、肉眼血尿率、尿隐血试验阳性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拔除尿管后,改良组的排尿顺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的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排尿时、拔除尿管24 h后,改良组的肉眼血尿率及尿隐血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除尿管后,改良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拔除尿管24 h后,改良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拔尿管法在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排尿顺畅情况,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增多术后首次排尿量,减少痛苦,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完全截瘫病人两种灌肠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曾利辉  田永明  宁宁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107-1108
目的比较采用氟罗氏尿管与传统硅橡胶肛管对完全性截瘫病人灌肠的对比效果。方法将5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26#硅橡胶肛管进行灌肠,而试验组则采用18#氟罗氏双腔气囊尿管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液溢出时的灌入量、溢出总量及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结果试验组在灌肠过程中从肛门溢出的灌肠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学意义。结论使用氟罗氏尿管替代硅橡胶肛管灌肠可减轻肛管对肛门、直肠的机械性损伤,减少溢出量,延长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的时间,提高灌肠效果。  相似文献   

20.
田丽丽 《天津护理》2022,30(5):595-597
目的:探讨改良性回流灌肠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采用改良性经胃管回流灌肠行肠道准备,对照组术前采用传统回流灌肠行肠道准备;观察两组患儿灌肠时长、灌肠所用液体量、术中肠道清洁效果及患儿灌肠过程中的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灌肠时长、灌肠所用液体量、术中肠道清洁效果、患儿灌肠过程中的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采用改良性经胃管回流灌肠可缩短灌肠时间,减少灌肠所用液体量,提高患儿灌肠过程中的舒适度及术中肠道清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