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琦  郝朗松  何奎  邓洋 《现代肿瘤医学》2022,(12):2135-2141
目的:探讨Akt抑制剂MK-2206在缺氧环境下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根据CCK-8实验结果选择CoCl2和MK-2206的浓度,最后分成空白组、MK-2206组、CoCl2组、MK-2206+CoCl2组;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四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RT-PCR法检测各细胞组中Akt、mTOR、HIF-1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细胞组中Akt、p-Akt、mTOR、p-mTOR、HIF-1α蛋白表达的差异性情况。结果:CoCl2诱导的缺氧环境可以促进SW480细胞的侵袭、迁移(P<0.05),同时能够促进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但是低浓度范围内的CoCl2对SW480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MK-2206可以在体外的常氧和缺氧环境中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迁移能力(P<0.05);MK-2206能在体外的常氧环境下抑制SW480细胞的Akt、mTOR、HIF-1α的mRNA表达(P<0.05),缺氧环境无明显作用;同时MK-2206能够在常氧和缺氧环境中显著降低p-Akt、p-mTOR、HIF-1α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 结论:Akt抑制剂MK-2206可以在体外的常氧和缺氧环境下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活性和侵袭能力,但缺氧环境可能会弱化MK-2206对SW480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缺氧条件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锌指转录因子Snail及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在结直肠癌SW480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以及它们对细胞的增殖凋亡和侵袭迁移力的影响,探讨三者在结直肠癌的缺氧及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氯化钴(CoCl2)化学诱导细胞缺氧模型,实验分组:常氧组、低氧组和无氧组.采用MTT法检测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生长增殖活性,体外侵袭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侵袭迁移力,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的凋亡及周期变化,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IF-1α、Snail及E-cadherin mRNA与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随CoCl2浓度的增加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活性逐渐增加(P<0.05);Transwell结果显示随缺氧程度的增加穿过基质膜和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逐渐增多,侵袭迁移率增加(P<0.05);FCM检测结果显示与常氧组比较,无氧组和低氧组G0/G1期SW480细胞明显减少,G2/S期细胞明显增多,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低氧组、无氧组与常氧组比较,SW480细胞内HIF-1α和Snail mRNA与蛋白的表达增加,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且HIF 1 α和Snail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HIF-1α、Snail与E-cadherin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缺氧及HIF-1α可促进结直肠癌SW480细胞株的体外生长增殖活性,抑制其凋亡,增强其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缺氧诱导HIF-1α表达上调直接作用于SW480细胞产生,亦可能是缺氧或HIF-1α表达上调通过促进Snail表达,抑制E-cadherin表达,间接导致EMT的发生发展而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荧光可视化显像且稳定过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裸鼠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方法:对不同的人结直癌细胞系(SW480、SW620、LOVO及HCT116细胞)用缺氧诱导剂Co Cl2处理,根据HIF-1α被诱导表达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靶细胞;将HIF-1α的c DNA序列克隆至慢病毒表达质粒p LV-TRC-EGFP,构建p LVHIF1α-EGFP慢病毒表达质粒,并包装过表达HIF-1α的慢病毒颗粒Lenti-HIF1α-EGFP。将Lenti-HIF1α-EGFP感染SW480细胞,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过表达HIF-1α的细胞株SW480HIF-1α,Western blotting检测SW480HIF-1α细胞内HIF-1α及其下游蛋白VEGF、M1型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 expression M1,PKM1)的表达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其迁移能力。裸鼠腹腔注射SW480HIF-1α建立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裸鼠腹腔移植瘤结节。结果:常氧条件下4种结直肠癌细胞均不表达HIF-1α,经Co Cl2诱导后,除SW480细胞系以外的细胞均可被诱导表达HIF-1α,故选择SW480细胞作为研究靶细胞。成功构建稳定过表达HIF-1α的细胞株SW480HIF-1α,SW480HIF-1α细胞内HIF-1α、VEGF和PKM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野生型SW480细胞,其迁移能力较野生型SW480细胞显著增强[观察视野内迁移细胞数:(250±11)vs(50±5)个,P<0.01]。SW480HIF-1α组裸鼠肠壁形成肿瘤结节数量显著多于SW480组[(15±4)vs(4±1)个,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高表达HIF-1α的荧光可视化裸鼠移植瘤模型,为进一步的相关功能学研究以及药物筛选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基因沉默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研究其对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及对锌指转录因子(Snail)与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的影响和作用。方法利用氯化钴(CoCl2)化学诱导建立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缺氧模型,设计合成HIF-1α的小干扰RNA(HIF-1α-siRNA)并将其转染入细胞内。通过四甲基偶氮唑兰(MTT)法检测细胞的体外生长增殖活性,体外侵袭实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迁移力,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HIF-1α、Snail及E-cadherinm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缺氧条件下,基因干扰组的OD值及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5);体外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基因干扰组侵袭迁移率降低(P<0.05);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基因干扰组中HIF-1α和Snai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E-cadhe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对3种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IF-1α和Snail的表达呈正相关,HIF-1α和Snail均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RNA干扰沉默HIF-1α基因可抑制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体外生长增殖和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是由于基因沉默HIF-1α导致细胞中Snail低表达,E-cadherin高表达,抑制了EMT发生、发展所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span8基因敲除联合安罗替尼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质粒并敲除SW480细胞的Tspan8基因,Western blot法检测敲除效果。采用MTT法计算安罗替尼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实验分为对照组、安罗替尼组、Tspan8敲除组和联合组。采用细胞增殖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安罗替尼对SW480细胞中Tspan8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在Tspan8敲除组中,SW480-KO-Ⅲ细胞的敲除效率最高,用于后续实验。不同浓度的安罗替尼在不同作用时间均能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P<0.01),且呈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1),根据IC50选择14 μmol/L为后续实验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安罗替尼组、Tspan8敲除组和联合组的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细胞凋亡水平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组的上述变化较安罗替尼组或Tspan8敲除组更为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安罗替尼组SW480细胞的Tspan8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 Tspan8基因敲除联合安罗替尼能协同抑制SW480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地锦草乙醇提取物(EEEH)对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W480 细胞,实验分为 Con 组、EEEH-L 组、EEEH-M 组、EEEH-H 组、si-NC 组、si-circRHOT1 组、EEEH-H+pcDNA 组、EEEH-H+pcDNA-circRHOT1组,分别以si-NC、si-circRHOT1、pcDNA、pcDNA-circRHOT1转染SW480细胞,采用CCK-8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后各组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qPCR 法检测转染后各组SW480细胞circRHOT1和miR-29a-3p的表达,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MP-2、MMP-9蛋白的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RHOT1与miR-29a-3p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与Con组比较,EEEH-L组、EEEH-M组、EEEH-H组SW480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均P<0.05),circRHOT1的表达均降低(均P<0.05)而miR-29a-3p的表达均升高(均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细胞的存活率、细胞克隆形成数、迁移及侵袭细胞数均减少(均P<0.05)。circRHOT1可靶向负调控miR-29a-3p的表达。敲减circRHOT1可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而过表达 circRHOT1 则可减弱 EEEH对SW480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EEEH可通过调控circRHOT1/miR-29a-3p轴而抑制结直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阿苯达唑(albendazole)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用不同质量浓度(0、1.0和2.0 mg/ml)的albendazole处理人结肠癌SW480细胞,CCK-8法检测albendazole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免疫细胞化学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W480细胞中E-cadherin、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lbendazole各质量浓度(1.0和2.0 mg/ml)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SW480细胞侵袭细胞数显著下降\[ (51.33±3.96)、(23.42±403)vs (80.76±7.18)个/视野,F=3.975, P=0.026\];而且细胞迁移能力显著下降\[(9.6±1.13)、(6.4±0.81)vs (19.6±1.41) mm;F=5.012, P=0.023\];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上调,MMP-2、MMP-9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结论:Albendazole能显著抑制SW480细胞增殖,并通过上调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和下调MMP-2和MMP-9的分泌水平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 DADS)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ctin depolymerizing factor, ADF)表达及肿瘤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方法  MTT、划痕愈合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DADS对SW480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的影响; RT-PCR、Western blot检测DADS对SW480细胞destrin与cofilin1表达的作用。  结果  MTT分析显示, 不同浓度DADS处理SW480细胞24、48、72、96 h后, 可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抑制SW480细胞增殖(P < 0.05)。划痕愈合实验显示, 20、30、40、50 mg/L DADS处理48h后, 细胞迁移率分别为55.51%、34.72%、23.23%、12.87%, 较对照组75.86%与DMSO组72.58%明显降低(P < 0.05), 表明DAD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W480细胞迁移。Transwell侵袭显示, 20、30、40、50 mg/L DADS作用24 h后, 穿膜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分别减少34.67%、50.54%、57.12%、64.59%(P < 0.05)。45mg/L DADS处理SW480细胞24、48 h后, destrin mRNA下调24.7%、60.1%, 蛋白下调30.1%、58.9%(P < 0.05), 而处理前后cofilin1 mRNA与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SW480细胞处理1、15、30、60 min后, p-cofilin1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分别下调18.9%、53.8%、62.1%、78.2%(P < 0.05)。  结论  DADS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与侵袭可能与下调destrin和p-cofilin1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柴胡皂苷D(saikosaponin-D,SSD)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SSD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MTT检测SSD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研究SSD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研究SSD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SSD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的影响。克隆球形成实验研究SSD对细胞干性的影响。结果: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迁移实验中,SSD显著抑制SW480的迁移能力(P<0.05)。在Transwell侵袭实验中,SSD显著抑制SW480的侵袭能力(P<0.05)。SSD处理后,细胞E-cadherin的表达增高,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降低(P<0.05),同时SSD抑制SW480细胞克隆球的形成(P<0.05)。结论:柴胡皂苷D通过抑制EMT和细胞干性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的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垂体肿瘤转化基因 1(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 1, PTTG1)过表达促进人结肠癌细胞SW480侵袭和迁移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1(+)-PTTG1及空载pcDNA3.1(+)转染人结肠癌SW480细胞,G418法筛选阳性克隆。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鉴定稳定过表达PTTG1细胞株建立。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MP2、MMP9、E-cadherin、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结果 (1)成功获得稳定高表达PTTG1的SW480克隆细胞株PTTG1-SW480;(2)过表达PTTG1基因后,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MMP2和MMP9表达升高,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标记分子E-cadherin表达降低,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过表达PTTG1基因后,SW480细胞中PI3K/AKT信号活化增强,使用LY29400干预后,抑制细胞侵袭、迁移和EMT,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和Snail的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TG1基因过表达可能通过活化PI3K/AKT信号诱导SW480细胞EMT发生,发挥促进SW480侵袭和迁移作用;提示PTTG1蛋白可能成为结肠癌治疗的一个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shRNA 干扰骨形成蛋白和激活素的穿膜抑制剂(bone orphogenetic protein and activin membrane bound inhibitor, BAMBI)基因对人结肠癌SW480 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转染SW480 细胞sh-BAMBI成功后,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 检测BAMBI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SW480 细胞增殖能力,Hoechst33258 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 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SW480 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TGF-β/Smad2 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成功后sh-BAMBI组中BAMBI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sh-BAMBI 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同时其侵袭和迁移能力明显减弱(均P<0.05)。sh-BAMBI组TGF-β 蛋白水平和p-Smad2/Smad2 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hRNA干扰BAMBI可诱导人结肠癌SW480 细胞凋亡并抑制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激活TGFβ/Smad2 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IF-1α通过调节TP53INP1蛋白对乳腺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检测60例乳腺癌标本中TP53INP1和HIF-1α的表达情况及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通过体外构建HIF-1α及共转染HIF-1α和TP53INP1细胞模型,迁移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HIF-1α和TP53INP1对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研究共同下调HIF-1α和 TP53INP1对MMP2、VEGF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实验显示HIF-1α在人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TP53INP1呈低表达,两者之间具有相关性且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迁移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显示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中下调HIF-1α抑制了迁移侵袭及愈合能力,MCF-7细胞中共同转染下调HIF-1α和TP53INP1质粒之后逆转了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及愈合能力(P<0.05)。Western blot实验显示shHIF-1α和TP53INP1共转染后在MDA-MB-231细胞中MMP2表达水平高于下调HIF-1α表达组。共转染shHIF-1α和shTP53INP1质粒后在MCF-7细胞中,VEGF和MMP2表达高于下调shHIF-1α组(P<0.05)。结论:HIF-1α可能通过下调TP53INP1的表达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香加皮宝藿苷-Ⅰ对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 和RKO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0、5、10、20 μg/ml)的香加皮宝藿苷-Ⅰ溶液分别处理结肠癌细胞株SW480 和RKO,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通过Transwell 方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通过Western blotting 检测C-PARP、Bcl-2 与caspase-3 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RNA-seq 检测分析香加皮宝藿苷-Ⅰ对SW480 细胞转录组的影响及其可能影响的信号通路。结果:香加皮宝藿苷-Ⅰ能抑制SW480 和RKO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和阻滞于细胞G0/G1期。香加皮宝藿苷-Ⅰ处理可上调SW480 和RKO 细胞株中C-PARP与caspase-3 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Bcl-2 蛋白的表达水平;RNA-seq数据分析显示,SW480 细胞DNA复制及ERBB信号通路等相关基因的转录都受到香加皮宝藿苷-Ⅰ的影响。结论:香加皮宝藿苷-Ⅰ通过影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细胞DNA复制和ERBB信号通路来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G0/G1期阻滞,进而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和RKO的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CL20/CCR6促进结肠癌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筛选高表达CCR6 的结肠癌SW480细胞,加入外源性重组人CCL20后,采用Transwell、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其侵袭和迁移能力,以免疫荧光、WB实验检测SW480细胞EMT标志蛋白、AKT信号蛋白以及靶标蛋白MMP3 的表达;通过MK2206 阻断实验验证AKT信号是其作用机制,通过TCGA数据库资源(https://portal.gdc.cancer.gov/)分析CCL20和MMP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趋化因子CCL20能够明显促进结肠癌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均P<0.01),其间并不伴随细胞的EMT变化,而是通过AKT信号的激活及下游靶标蛋白MMP3 表达上调是其诱因之一;阻断AKT信号能够明显抑制SW480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且下调MMP3 的表达水平(P<0.05 或P<0.01)。TCGA 平台数据提示,结肠癌组织中CCL20 和MMP3 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且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051,P<0.01)。结论:趋化因子CCL20 通过AKT/MMP3 信号轴而非EMT机制促进结肠癌SW480 细胞的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构建针对生存素的小分子RNA干扰表达质粒,研究siRNA表达质粒沉默生存素基因后对大肠癌细胞株SW480侵袭性和增殖性的影响。方法 用pRNAT U6.1/Neo载体构建生存素 siRNA表达质粒(pRNAT/sur siRNA),该质粒转染SW480细胞株48小时后,用Westeron blot和半定量 RT PCR分析生存素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G418 400μg/L筛选阳性克隆细胞株(sur siRNA/SW480),MTT法检测SW480细胞体外增殖的变化;细胞侵袭性实验研究SW480细胞的侵袭性变化。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pRNAT/sur siRNA表达质粒,并且该质粒明显下调SW480细胞生存素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下调85%,80%。G418 400μg/L筛选出转染pRNAT/sur siRNA的SW480细胞株(sur siRNA/SW480);sur siRNA/SW480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抑制率为37.4% (P<0.01);细胞侵袭实验示sur siRNA/SW480细胞的穿透数为(153±66)个,而对照组pRNAT/SW480、SW480细胞的穿透数为(505±65),(578±98)个细胞,sur siRNA/SW480细胞的穿透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0.01)。结论 针对生存素siRNA可以显著降低生存素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该生存素siRNA序列可能成为治疗结肠癌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K1)具有调控细胞迁移的重要作用,丝/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参与其调控过程.本研究旨在探讨SK1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与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以不同浓度12-豆蔻酸-13-乙酸佛波醇(phorbol 12-myristate-13-acetate,PMA)干预SW480细胞,观察细胞SK1、p-AKT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情况.采用Ttranswell法观察PMA和AKT抑制剂对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CCK8实验显示,25、50、100 nmol/L PMA刺激的SW480细胞培养液吸光度(A)值分别为0.780±0.030、0.844±0.057和0.998±0.045,与空白对照组(A值0.631±0.051)比较均明显增加,F=93.48,P<0.001;PMA可诱导细胞内SK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100 nmol/L PMA增强SW480细胞迁移和侵袭(分别为169.8±10.82和89.6±8.44),较对照组(分别为63.6±8.67和39.6±6.12)明显增加,而AKT抑制剂AKTi1/2可减少PMA诱导的迁移和侵袭SW480细胞数量(分别为91.8±9.36和57.2±8.98);PMA增强SW480细胞SK1表达同时促进AKT蛋白磷酸化水平,而AKTi1/2可拮抗PMA的作用.结论 SK1可促进SW480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其机制与上调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介导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活化在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从结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分离提纯癌旁正常成纤维细胞(NFs)和CAFs,分别与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共培养,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NFs和CAFs对SW480迁移、侵袭的作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MGB1在结直肠癌、癌旁正常结直肠组织中表达。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NFs、CAFs中HMGB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HMGB1表达。应用小干扰RNA (siRNA)技术抑制CAFs细胞内HMGB1基因表达,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阴性对照转染组(CAFs-siNC组)与HMGB1-siRNA转染组(CAFs-siHMGB1组)中HMGB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2组细胞分别与SW480细胞共培养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验证HMGB1表达对SW480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NFs与SW480细胞共培养迁移率为(25.51±46.96)%,侵袭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HIF-1α在缺氧条件下诱导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缺氧和正常培养条件下培养人正常肝细胞系WRL68、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SMMC7721,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HepG2细胞分别转染NC无义核酸序列(NC组)、siHIF-1α(HIF-1α组)和siIL-8(IL-8组),Western blotting检测HIF-1α、IL-8和NF-κB蛋白表达;缺氧条件下干扰HIF-1α和IL-8并检测HepG2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 缺氧条件下,HepG2和SMMC7721细胞系中的HIF-1α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人正常肝细胞系。与空白对照组的0.98±0.104和NC组的0.92±0.032比较,HIF-1α组HIF-1α蛋白表达量显著下降为0.39±0.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条件下HIF-1α组IL-8蛋白表达量为0.31±0.043,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0.96±0.114和NC组的0.90±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氧条件下NC组HepG2迁移、侵袭细胞数分别为91.2±8.2和121.1±6.7,显著高于HIF-1α组的36.3±5.9和47.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亦显著高于IL-8组的49.4±5.6和39.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通过调控IL-8表达促进缺氧诱导的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通过Rac1-ADF/cofilin1通路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与侵袭的作用。  方法  划痕愈合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DADS对SW480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DADS对SW480细胞Rac1-ADF/cofilin1信号分子表达的作用。  结果  40与50 mg/L DADS处理SW480细胞24 h后,穿膜细胞分别减少57.12%与64.59%(P < 0.05)。处理48 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23.23%与12.87%,较对照组75.86%明显降低(P < 0.05)。RT-PCR显示,45 mg/LDADS处理SW480细胞24、48h后,与对照组比较Rac1、Rock1、PAK1、LIMK1和destrin mRNA分别显著下调(P < 0.01);而cofilin1 mRNA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显示,45 mg/L DADS处理SW480细胞6、12、24、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Rac1、Rock1、PAK1、LIMK1和destrin蛋白分别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 < 0.05),但cofilin1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LIMK1和p-cofilin1表达分别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 < 0.05)。  结论   DADS可通过Rac1-ADF/cofilin1通路下调Rac1、Rock1、PAK1、LIMK1、p-LIMK1、destrin与p-cofilin1抑制SW480细胞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