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发育典型的扇三角洲砂砾岩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及低孔、低渗等特征。为查明砂砾岩储层主控因素,探寻有效储集体,利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荧光薄片和物性分析等资料,探讨了玛北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岩性、沉积相、沉积构造和古地貌、成岩作用及油气充注对砂砾岩储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岩性是砂砾岩优质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有利沉积相对储层质量起决定性作用;沉积构造和古地貌控制砂砾岩的平面展布;成岩作用和油气充注产生的次生孔隙可有效改善储层物性。研究区有利砂砾岩储集体主要分布于水动力条件稳定且较强的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其次为扇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沉积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发育于扇三角洲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复杂,储层的储集性能主要受不同沉积微相下岩性相的控制,然而沉积微相与岩性相之间的匹配关系复杂。因而,建立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对该区储层主控因素的研究及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精细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及录井资料分析,结合研究区沉积背景和构造环境,在强调岩性相和沉积微相之间的配置关系并考虑沉积物的粒度、颜色、沉积构造、沉积微相及经历的成岩作用等特征的基础上,划分了11种主要的岩性相类型:水上泥石流砾岩相、水下主河道砾岩相、辫状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河道砂砾岩相、水下泥石流砂砾岩相、平原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间砂泥岩相、水下河道末端砂岩相、河口坝-远砂坝砂岩相、前扇三角洲粉砂岩相和前扇三角洲泥岩相。在岩性相特征、剖面岩性相及剖面沉积相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序列、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特征,建立了能够反映研究区主要沉积环境及沉积特征的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沉积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叠系百口泉组各段沉积微相与岩性相相匹配的平面展布特征。百口泉组3个段在研究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亚相。其中,百一段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主要发育砂岩相;百二段下部扇三角洲平原主要发育砾岩相,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二段上部扇三角洲平原以砾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百三段扇三角洲平原以砂砾岩相为主、砾岩相为辅,扇三角洲前缘以砂岩相为主、砂砾岩相为辅。  相似文献   

3.
玛北斜坡百口泉组沉积相与有利储层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玛北斜坡百口泉组目前存在的沉积相认识不统一、内部微相划分不精细及有利储层分布认识不清等问题,通过岩心及薄片观察,结合测录井及试油资料,进行沉积相及有利储层分布预测研究。 结果表明:百口泉组沉积相为扇三角洲相而非冲积扇相,可识别出 10 个微相类型。 其中,重力流成因的泥石流、碎屑流微相的识别尤为重要;扇面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的砂砾岩、砂岩属于牵引流成因,物性最佳,为有利储层分布区域;而泥石流和碎屑流微相的砂砾岩属于重力流成因,泥质杂基含量高,物性很差。 该研究将为百口泉组后续的评价、开发提供新的地质依据,也可为邻区甚至国内其他扇三角洲发育区的油气勘探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玛湖凹陷的玛北斜坡区油气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与之相邻的玛西斜坡区勘探效果甚微.为此,根据岩心、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玛北与玛西斜坡区百口泉组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对比分析,认为储集层物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存在明显差异,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与溶蚀作用是造成储集层物性差异的根本原因.玛西斜坡区含油气远景优于玛北斜坡区...  相似文献   

5.
玛湖凹陷是准噶尔盆地最富生烃凹陷,凹陷斜坡区处于油气运移优势指向区,三叠纪发育大型古背斜与鼻凸构造,具备形成大型油气聚集区的有利构造条件,油气沿三叠系与二叠系之间不整合面运移,在鼻凸带聚集成藏。三叠系百口泉组埋藏浅,发育扇三角洲前缘有利相带,具备大面积成藏的储集、封闭、输导以及聚集等地质条件。在扇控大面积成藏模式的指导下,通过不断深化成藏主控因素研究,发现扇三角洲前缘相带控制储层物性与含油气性,相带与物源的远近控制油气的富集与高产。通过重新认识相邻扇体,发现了多个高效优质储量区块。勘探实践表明,玛湖凹陷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具备扇控大面积成藏特征,是新疆油田现实油气储量与产量新基地。  相似文献   

6.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录井、地震资料分析,对玛2井区下三叠统百口泉组(T1b)进行了旋回划分与小层对比。结果表明:T1b发育1个长期旋回,3个中期旋回,9个短期旋回,且均属于上升半旋回,地层堆叠样式呈退积式;区内T1b自下而上可划分为3段(T1b1、T1b2、T1b3),其中T1b1.T1b2砂体厚度变化较小,分布稳定,为主要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7.
8.
基于岩心观察描述、铸体薄片鉴定,辅以扫描电镜、物性、X-衍射、孔隙结构和敏感性等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及敏感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沉积微相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岩性以成分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中等偏高的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剩余原生粒间孔,少量为粒间和粒内溶孔;排驱压力和饱和度中值压力偏低,孔喉分选性较好,总体喉道偏细,以毛细管喉道为主;储层发育受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综合控制,成岩早期的环边绿泥石胶结作用有利于部分原生孔隙和喉道的保存,压实-压溶作用使原生孔隙空间不断缩小,储层孔隙渗透性降低,岩石致密。并且头屯河组砂岩储层普遍具备各种敏感性,是造成储层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对储层伤害最强的是中等偏强的水敏性,次为中等偏弱的酸敏性和盐敏性,而弱速敏性对储层基本无伤害。  相似文献   

9.
水力压裂是致密砾岩油气开发的主要手段,主要通过物理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水力压裂裂缝,由于缺少现场数据的验证,增产措施的设计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为了描述致密砾岩压裂裂缝的形态,证实储集层有效改造,在玛湖凹陷北斜坡钻取了1口以获取压裂裂缝为目的的取心井。在致密砾岩岩心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比岩心、成像测井、CT扫描等资料,描述了压裂裂缝形态,表征了裂缝产状和密度。致密砾岩具有粒径大、分选差、颗粒支撑以及非均质性强的特征。从长度为323 m的岩心中识别了335条压裂裂缝,主裂缝扩展以与井筒垂直的方向为主,分支裂缝较少且与主裂缝近垂直,部分层段出现破碎带,是不对称的双翼缝。裂缝具有绕砾和穿砾2种扩展方式,分别在拉张和剪切作用下形成,因此,将其分为张性缝和剪切缝。张性缝和剪切缝产状一致,均为接近90.0°的高角度倾角,近南北向的倾向,剪切缝的密度整体上大于张性缝。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玛北油田BW2井区地震分辨率低、储集层薄且横向变化快、控藏因素复杂等实际情况,结合该区构造背景、沉积特征和储集层的发育特点,利用对储集层敏感的电阻率曲线进行地质统计反演,根据已知井对比情况,精细刻画了8套含油砂体,基本查明目前出油砂体的纵向和横向展布规律,通过对各个含油砂体平面位置的叠加,划分出含油有利区,对开发井网的部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方法弥补了地震资料分辨率低的缺陷,有效地提高了储集层的纵向分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的油气勘探结果显示,该区具有大面积含油、多层段含油的特点。通过储层特征和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该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气成藏的条件:三面遮挡是大面积成藏的宏观背景;顶底板的发育提供了有效的储盖组合;构造平缓、储层致密、底水不活跃是大面积成藏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背景分析、地震属性研究、地震剖面解释及油气勘探成果,认为该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主要受古构造坡折带、深大断裂体系和沉积相带3个因素的控制。此研究可为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2.
断缝体是一种新的储集体类型。它是由断层、褶皱所伴生的裂缝与基质孔共同构成,具有立体不规则孔缝特征的构造地质体。断缝体包括断层滑动面、破碎带及诱导缝,既是致密砂砾岩油气藏富集的主要因素,又是钻井风险防控及储层精准改造的关键因素。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具有埋深较大、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异常压力高、压裂改造难度大等特征,其断缝体刻画成为制约油气效益开发的技术难点。文中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东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致密砂砾岩储层裂缝为研究对象,在地震、岩心、成像测井等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尺度精细描述了裂缝响应特征及断缝体储层发育模式。通过钻井资料及压裂资料分析,断缝体识别方法得到了验证,同时也为油田地质工程一体化效益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低孔-低渗砾岩储层量化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玛北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T1b)发育低孔-低渗砾岩储层,开发难度较大。为寻找高产层位,为油田后期开发部署提供可靠依据,针对T1b储层开展了量化评价研究。以动、静态资料相结合,多参数综合分析为思路,参考试油资料,优选出沉积微相、岩心平均渗透率与流动带指数的乘积、核磁孔隙度与厚度的乘积、τ2谱峰数、压力恢复速率及其曲线形态、含油级别、地层电阻率等作为储层评价指标。确定各指标的分类标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将T1b储层划分为4类。经验证,储层评价结果与实际试油结论基本符合,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玛南地区乌尔禾组砂砾岩油藏具有规模勘探潜力,是增储上产的有利领域.综合应用岩矿鉴定、SEM,XRD、孔渗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乌尔禾组沉积微相、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等储层特征和成岩作用.结果表明,该组沉积于浅水扇三角洲体系,发育了7种沉积微相,其中水下河道砂质细砾岩和砂岩物性较好,是储层发育的优势沉积相带.成岩过...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储层非均质性较强,多因素综合分析成为近年来精细储层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岩心、铸体薄片、测井曲线、粒度等资料,开展综合储层沉积微相、成岩相和裂缝相特征的岩石物理相研究,并对所划分的岩石物理相进行聚类分析,开展对研究区有利储层的预测.结果表明:①扇三角洲沉积微相主要发育分流河道、辫状分支水道...  相似文献   

16.
玛北油田MA131井区XIA72井断块下三叠统百口泉组油层段多井钻遇钙质砂砾岩,气测全烃含量低,储集层物性和含油性差,影响了水平井油层钻遇率和后期水平井部署。根据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对XIA72井断块百口泉组钙质砂砾岩的成因、识别方法及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钙质砂砾岩的钙质胶结物形成于成岩晚期,钙质胶结物对储集层具有破坏作用,钙质砂砾岩的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和早期断层控制,具有高电阻率、高密度和低声波时差的测井响应特征,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亮点”反射特征。采用最大似然体、均方根振幅及最大振幅,对研究区钙质砂砾岩分布进行了预测,其中,最大振幅能够精确反映其展布特征。研究区钙质砂砾岩表现为受沉积微相控制的团块状和断层控制的南北向条带状分布特征,根据此预测结果,对27口水平井的部署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发育致密砂砾岩储层,现今地应力场方向是这类储层压裂改造等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开展现今应力场方位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地层倾角测井仪极板位置以及微电阻率测井图像信息异常识别井轴形状,其长轴方向代表现今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进而识别出地应力方向;其次,通过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识别地应力各向异性引起的诱导缝方位,从而判断地应力方向;最后,利用偶极横波成像测井通过快慢横波速度和方位的拾取,有效识别现今水平地应力方向。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研究区地应力平面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玛北地区现今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整体表现为东西向;应力场方位主要受控于古构造运动,而局部地区受到断裂活动的影响,现今水平应力场方位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程度与断裂性质、断裂规模等有关。  相似文献   

18.
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岩石物理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岩心、薄片、钻井、测井等资料,对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头屯河组储集层沉积相、成岩相和压力相进行研究和识别,将储集层进行岩石物理相的划分,对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进而预测有利储集层发育带。通过沉积相、成岩相和压力相的叠加和复合,总结出沉积相+成岩相+压力相的组合,共划分出15类岩石物理相。利用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密度、补偿中子及深感应电阻率测井曲线,结合Fisher典型判别建立各岩石物理相的定量判别函数,并对识别结果进行检验。以薄片鉴定为基础,以段为单位进行岩石物理相平面分布研究。结合试油资料,对头屯河组储集层进行综合评价分级,归结为四类储层,最终实现有利储集层预测。  相似文献   

19.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压汞等岩矿分析测试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油田百口泉组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并对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百口泉组储层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颗粒压碎缝、溶蚀孔;储层综合评价为大孔、中细喉—细喉的低孔、低渗型储层。沉积相带是储层储集性能的基本控制因素,该区广泛发育的冲积扇扇中亚相的辫状河道充填沉积、筛状沉积的砂砾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基本条件;成岩作用是储层储集性能的关键控制因素,其中压实作用是储层减孔的主要因素,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对储层储集性能的影响有限。此外,受压实作用或侧向应力作用产生的颗粒压碎缝是本区成岩作用独特之处,它为油气聚集提供新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改善储层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20.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玛南)斜坡区上二叠统上乌尔禾组新近发现了大型的连续型砂砾岩油藏群。为及时总结、丰富发展连续型油气地质理论,并为深化下步区域勘探提供依据,在对这些油藏群进行精细构造解释、沉积体系研究及储盖组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成藏要素和油藏特征。结果表明,玛南斜坡区风城组烃源岩分布广、厚度大、类型好、成熟度高;中拐扇、克拉玛依扇、白碱滩扇和达巴松扇四大物源体系内乌一段和乌二段砂砾岩储层叠置连片发育,与乌三段广泛发育的泥岩盖层构成稳定的储盖组合;近东西向深大走滑断裂与全凹发育的不整合面组合,是油气运聚的立体输导通道。上乌尔禾组为“前陆—坳陷”转换期填平补齐式的沉积,在大型地层尖灭带背景下,大面积岩性圈闭连续发育,形成了一系列地层型、岩性型、断层—岩性型等油藏群。中拐扇和克拉玛依扇勘探程度较高,但仍存在较多剩余出油气井点,是储量拓展的潜力区;相比而言,白碱滩扇和达巴松扇沉积背景与中拐扇类似,但勘探程度低,是甩开勘探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