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 病例报告 患儿女,8岁。因运动性心悸气短5年于2003-05-20入院。查体:发育较差,无紫绀和杵状指,颈静脉轻度怒张。血压100/50 mmHg。心前区隆起,心界增大,心率110/min。节律整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心尖部有Ⅱ/Ⅳ级收缩期返流样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音增强分裂。两肺呼吸音粗糙,有干  相似文献   

2.
辜云青  唐恩举 《云南医药》2006,27(4):410-411
病例资料 1、女,47岁,因反复心悸、胸闷、浮肿12年,再发加重10d来诊。入院体检:BP110/75mmHg,二尖瓣面容,颈静脉充盈,双肺(-),心界至左腋前线第6肋间,HR130bpm,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区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腹软,肝于剑下5cm、右肋下3cm触及,双下肢不肿。心电图:心房纤颤,多导联ST-T改变,Q-Tc 457ms。电解质:K^+3.36mmol/L,肝功、肾功、血糖正常,三大常规正常,血沉正常。心脏彩超:左房左室大,  相似文献   

3.
病例报告:患者,女,9岁。运动后心慌气短4年于1996-09-19入院.查体:体温36.0℃,血压12/8 kPa,神志清楚,无紫绀及杵状指(趾),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100/min,律齐。胸骨左肋3肋间闻及连续性杂音,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流量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浮肿。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患者男,51岁。因口唇、甲床紫绀,运动性心慌、气短50年,于2007-08-15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89/min,血压115/67 mmHg。口唇、甲床紫绀。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杵状指(趾)。X线胸片示两肺血少,心影呈靴型,心尖圆钝上翘。心电图示:电轴右偏,右  相似文献   

5.
哑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绍宜  蔡运昌 《贵州医药》1998,22(5):340-342
哑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SAR)即临床听不到相应的舒张期杂音而实际存在主动脉瓣返流的病人,过去只能靠心血管造影来确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用于临床以来,有报道能可靠的诊断SAR”‘,其敏感性幻一叨见,特异性叨一98叽[‘」。我所近年在1128名连续受检者中,查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107名,其中哑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48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三研究对象:对1128名连续受检者认真阅读申请单内容、复查体征,由心脏专科副主任医师听诊主动脉瓣两个听诊区。凡有相应的舒张期杂音,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证实有主动脉瓣返流者为主…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67岁,因突发晕厥,胸闷,呼吸困难于2004年10月25日入院。于入院前1h突发晕厥,右胸痛,胸闷,发作性晕厥3次,持续时间约1min~2min不等,可自行缓解。查体:T37℃,R30次/min,BP90/70mmHg。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3/6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呈右室优势。  相似文献   

7.
患,男,5岁,因“发热伴腹胀5天”于2003年8月24日八院:患儿5天前在无特殊诱因下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时达40.1℃,不伴寒战.抽搐。无咳嗽、咳痰及腹泻:体检:神志清楚,咽充血,双肺未闻及罗音,HR132次/分,心前区可闻及Ⅱ/6SM杂音:腹膨隆,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浊音(-)。辅助检查示:胸片可见双肺纹理增粗,双肺中下野中内  相似文献   

8.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73岁。因反复胸骨后压榨样痛5d,加重3h于2005年11月18日入院。体查:脉搏82次,min,血压130/80mmHg。急性痛苦面容,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2次/min,心律齐,心音稍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及第3心音。心肌酶CK—MB:30u/L,心电图示:V1-V3ST段抬高1.0mv。  相似文献   

9.
【病例】男,50岁。主因发作性胸闷1年,加重1d入院。查体:体温36.7℃,脉搏65/min,呼吸17/min,血压150/100mmHg。皮肤无黄染,未见皮疹,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界不大,心率65/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诊断为可疑冠心病,完善相关检查。于住院第4d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根部细小的病例,施行主动脉瓣替换术,需将主动脉瓣环扩大,用人造血管或涤纶片加宽,方可进行瓣膜替换。这种手术难度大,有一定的危险性,本文介绍1例有关手术技术的体会。患者女,18岁。两月前劳累后胸闷,气急,不能平卧。血压16/6.7kPa,主动脉瓣区闻及4/6级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周围血管征(+)。X线片示心胸比率0.56。心电图为左室肥大。超声心动图示升主动脉内径Zlmm,主动脉瓣脱垂伴关闭不全。主动脉造影示主动脉根部细小,大量造影剂返流进入左室,术前诊断主动脉瓣病变。1992年6月9日在体外循环下手术,术中测量主…  相似文献   

11.
镜像右位心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洁  张静霞  陈刚  赵茹  张颍  孙根义 《天津医药》2005,33(10):652-652,T0001
1 病例报告 患者 男,53岁,因劳累后心前区痛1个月,加重3d,于2005年3月18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于入院前1个月劳累后出现心前区疼痛,胸骨后紧缩感,向左肩背放射,伴出汗.持续3-5min,休息后自行缓解。近3d上述症状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达20min,睡眠时亦有疼痛发作。查体:神智清.血压126/66mmHg(1mmHg=0.133kPa),心率56次/min.律齐,心浊音界位于右胸腔,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12.
朱清  王晓青  蒋毅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10):788-788
患儿,女,8岁,7a前因感冒在当地医院就诊时发现心脏有杂音,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其平时易患感冒、咳嗽、发热,与同龄健康儿相比,智力发育差,活动差,活动后喜蹲踞。2岁时于沈阳医科大学进行染色体检测,诊断为“21-三体综合征”。2个月前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进行智力测验,结果综合评定:智力低下(轻度)。到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就诊,以“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Down综合征”收入院。体格检查:T:36.7C,P:100次/min,R:23次/min,BP:13.1/7.3kPa,体重:20k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Down病容,胸廓“鸡胸”畸形,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HR:100次/min,于胸骨左缘3~4肋间可闻及中度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向心尖部传导,P2亢进。超声心动图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室水平左向右分流。患儿于2004年2月5日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 动脉导管缝扎术。手术顺利,现恢复良好,8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例1:女,78岁,主因“咳嗽、气短半个月,加重伴夜间不能平卧3d”于2000年4月8目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3℃.心率11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10/70mmHg,慢性病容,神清,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底可闻及细湿啰音。叩诊心浊音界明显向左下扩大,心率110次/min,律齐,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牌未触及,腹水征(-),双下肢无浮肿。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张,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功能Ⅳ级,  相似文献   

14.
许祥林  崔敏  郭玲 《贵州医药》2008,32(11):991-992
1病例资料汪某,女,26岁,因头晕、乏力、恶心、呕吐于2004年在我院就诊。查体:心率86次/min,律齐,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呼吸20次/min,血压156/96mmHg,体温36.6℃,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肝脾不大。肾功:Urea18.32mmol/L,CRE486μmol/L;血钾5.6mmol/L;肾脏B超示双肾弥漫性病变。心电图见左室高电压,心电监护未发现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4岁,因头晕,左侧肢体活动不灵1h,于2007年8月22日入院。既往心房颤动病史48d。查体:血压140/80mmHg,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内0.5cm,心界不大,心率92次/min,节律绝对不整,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7岁,因月经紊乱1年余,于2009年1月31日入院。患者于一年多前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在外院B超提示子宫腺肌瘤,曾多次口服药物治疗(具体方案不详)无明显缓解。此次为求彻底治疗入院。查体:贫血貌,心前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未闻及明显收缩期杂音,肺(-),腹部(-)。妇科检查:宫颈光滑,直径2.8cm,子宫前位,增大如2月孕,形态尚规则,轻压痛,双附件(-)。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 患者女,54岁,因突然意识不清80min入院。于排便时突然出现意识不清,同事急呼120求救,急诊医师到达现场时患者心跳、呼吸已停止,立即给与心肺复苏,抢救40min后,心电监护示室性心动过速,给予盐酸胺磺酮300mg静推后,转为窦性心律,测血压120/80mmHg,仍无自主呼吸,转入病房。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血压最高达160/100mmHg。查体:T35.7℃,P126次/min,无自主呼吸,BP140/100mmHg,深昏迷状态,双侧瞳孔直径6mm,光反应消失,双肺呼吸音低,心率126次/min,律齐,心音低,无杂音,四肢肌张力低,肌力查不清,生理反射消失,病理反射未引出,心电图:窦行性动过速,avL导联异常Q波。  相似文献   

18.
张录兴  郑强荪  刘军  薛玉生  吴学勤  何勇  李志立 《天津医药》2007,35(12):929-929,I0008
1病例报告患者男,12岁。因查体时发现室性心律失常2d,于2007年5月12日入院。主要症状为心悸。既往健康。体检:体温36.5℃,呼吸18次/min,血压110/70mmHg(1minHg=0.133kPa),心率75次/11min,心律不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胸透:心肺未见异常。彩色超声心动描记术示:心脏结构正常。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及心肌酶谱均正常。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波按顺序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录兴  郑强荪  李波  何勇  柳荫  金葵花  薛玉生  李志立 《天津医药》2006,34(12):874-874,I0002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16岁。因活动后心悸2年,症状加重伴头昏、视物模糊、乏力2个月,于2005年11月17日入院。患者曾于2003年12月检查心肌酶谱:磷酸肌酸激酶(CK)为512U/L(正常25—200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81 U/L(正常0-25U/L),此两项升高。治疗情况不详。入院查体:体温36-3℃,脉搏6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尖搏动于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cm,无弥散;未触及细震颤及抬举样搏动;心浊音界无扩大;心率60次/min,可闻及频发早搏,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电解质、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及心肌酶谱均正常。X线胸片和心脏B超结果正常。心电图示室性早搏,见图1,心肌灌注断层显像(ECT)检查结果为左室前侧壁、心尖部、下后壁心肌损害。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  相似文献   

20.
富丽明 《云南医药》2009,30(1):123-123
患者,男,60岁,因胸痛、胸闷1周就诊。患者自述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胸部闷痛,伴气促、恶心呕吐数次,无肩背部放射性疼痛,无咳嗽、咳痰及咯血,无晕厥及胸部撕裂样疼痛,在当地医院以“急性心梗”而急诊入院。体检:T36℃,HR56次/min,P20次/min,BP120/60mmHg。一般情况差,双肺阴性,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余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