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5 毫秒
1.
泰得欣(头孢他啶)治疗80例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进一步了解泰得欣(头孢他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对照比较试验法。对80例细菌性感染的患应用泰得欣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泰得欣治疗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的临床总痊愈率86.2%,总有效率96.1%,且不良反应少,仅为3.7%。结论 泰得欣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临床使用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胸部围手术期临床用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迪  徐聆峰 《吉林医学》2011,32(15):3019-3019
目的:以美洛西林为例来探讨胸部围手术期临床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92例应用美洛西林于普胸手术预防和治疗的患者,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美洛西林在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中总有效率为95.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结论:美洛西林临床效果满意,使用安全,值得在普胸手术中选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小脑血管畸形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88.00%)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62.00%),观察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发生率(2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48.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脑血管畸形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采用手术治疗的疗效好于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观察对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患者采用普瑞巴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部分性癫痫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口服普瑞巴林递增治疗,而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氟桂利嗪作为添加剂递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8%,而对照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2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普瑞马林添加治疗成人难治性、部分性癫痫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泰得欣治疗重症肺部感染24例,总有效率为87.5%,细菌清除率为8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G-菌的抗菌活性与复达欣等同。  相似文献   

6.
泰得欣治疗重症肺部感染24例,总有效率为87.5%,细菌清除率为85.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G^-菌的抗菌活性与复达欣等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消水扶正膏联合胸腔灌注治疗肺癌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3个月复发率、生活质量(KPS)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4例恶性胸水患者随机分为消水扶正膏局部外敷联合胸腔内灌注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胸腔灌注治疗组(对照组),按照疗效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胸水治疗临床疗效,以3个月复发率,生活质量(KPS)、不良反应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5.6%,对照组有效率为53.4%,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KPS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不良反应、3个月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水扶正膏局部外敷联合胸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水可以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恶性胸水疗效确切,可作为恶性胸水综合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李桂花  马玉英 《吉林医学》2009,30(9):831-832
目的:观察老年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老年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病合并左心衰竭患者,在吸氧、镇静、坐位、利尿基础上使用硝普钠25rag加入葡萄糖250ml中,用微量泵泵人。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呼吸、血压、心率及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疗效显效率达到57.4%,有效率为37.0%,总有效率为94.4%;治疗前心率、呼吸频率和升高的血压在治疗后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比治疗前PaO2、SaO2显著增高(P〈0.01)。结论:硝普钠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合并左心衰竭有效、迅速、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头痛片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81137例和对照组26例。采用双盲法研究,治疗组口服头痛片2片,1次/8h;对照组口服萘普生200mg,1次/8h观察两组体温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头痛片组和萘普生组退热作用均较好,有效率分别为91.2%(34/37)和92.3%(24/26)。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头痛片组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等副作用均明显低于萘普生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痛片治疗癌性发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萘普生轻,可用于癌性发热的退热治疗。  相似文献   

10.
周宏亮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5):145-146
目的评价DVT患者行早期手术取栓的效果。方法50例DV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手术取栓。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4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86,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DVT患者行早期手术取栓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通过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9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和治疗组98例。其中治疗组通过开颅手术治疗,手术全程都采取全身麻醉,具体手术方式由患者外伤情况决定。观察组采取传统内科治疗方式,包括脱水降颅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遵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治疗效果判定。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63%,植物人及死亡率为3.0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3.27%,植物人及死亡率为11.22%。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颅脑损伤的患者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提高良好率和降低死亡及致残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在1999年1月~2005年12月共对84例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患者进行了鼻内镜手术,所有患儿根据鼻窦CT扫描结果确定手术方案,行鼻内镜手术,对这8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治愈67例,治愈率79.7%;临床好转17例,有效率20.3%,总有效率100%.结论 对儿童慢性化脓性鼻窦炎保守治疗无效者,鼻内镜手术是一项有效治疗方法,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为临床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13年1~12月患者切口感染情况,总结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分布,并分析其结果。结果 从我院相关统计报告可知,2013年全院共收治手术患者1200余例,总计发生切口感染211例,其中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125例,发生率约为10%,在整个切口感染中占59.24%。在125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中,Ⅱ、Ⅲ类手术切口感染较多;手术类型中脂肪瘤手术、粉瘤手术、胆囊手术、肠道手术等切口感染率较高。结论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因素较多,其中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类型、性别、住院时间等,临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切口感染时必须加强对这些因素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讨论式教学在普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临床医学专业普外科见习生21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5人,实验组采用讨论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见习结束后,组织考试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r检验。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分别为88.6%和70.5%(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考试成绩分别为(80.3±9.2)分和(74.5±11.3)分(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成绩及格率分别为97.1%和88.6%(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成绩优秀率分别为24.8%和12.4%(P〈0.05);实验组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讨论式教学在提高自身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结论讨论式教学是有效的普外科见习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共60例,患者收治年限均在2013年2月-2015年4月之间,对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通过鼻内窥镜手术进行治疗,对其各项临床治疗数据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评价鼻内窥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6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中,有46例痊愈,10例好转,4例无效,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56/60﹚;1例鼻塞,2例头痛,不良发应发生率为5%(3/60﹚。结论鼻内窥镜手术不仅能有效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还具有较高的疗效总有效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普外科实施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王洪政 《中外医疗》2014,(26):16-17
目的研究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讲6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56.7%,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病情,及时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以新通注射液12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治疗为治疗组,以复方丹参针12ml加入5%葡萄糖液500ml静滴治疗为对照组,(有糖尿病者改用生理盐水稀释)。均每日一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心绞痛症状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65.0%,对照组总有效率4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分析肠疗法治疗妇科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22例妇科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在传统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制剂通腑泻热灌肠合剂进行灌肠,观察肠疗法治疗妇科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腹胀消失时间以及排便时间,要求普外科医生实时观察患者,对治疗无效的患者及时进行再次手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结果:22例患者经过治疗,17例患者完全治愈,3例患者好转,2例保守治疗失败再次经腹手术,术后治愈,总有效率达90.9%。结论:肠疗法治疗妇科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患者术后恢复快,是临床上治疗妇科手术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20.
刘斐 《中外医疗》2016,(22):5-8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114例斜视患者作为该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手术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为57例患者)以及研究组(为57例患者),研究组患者使用新型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对照组患者则接受传统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待其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时间(19.4±8.6)min、术中出血量(8.4±3.2)mL以及并发症发生率12.28%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38.2±12.4)min、术中出血量(16.2±5.7)mL以及并发症发生率22.81%,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研究组患者显效为43例(75.44%),有效为11例(19.30%),无效为3例(5.26%),其总有效率为94.74%(54例);对照组患者显效为63.16%(36例),有效为12例(21.05%),无效为9例(15.25%),其总有效率为84.21%(48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斜视矫正手术治疗斜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有效提升,有效降低其斜视度数,对其生活质量的改善与预后效果的提高均有积极作用,具有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