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利多卡因治疗急性脑梗塞——80例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发病72小时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利多卡因静滴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入院后第一周起治疗组的总体疗效和中型病人疗效已优于对照组,重型病人至第8周疗效显著,轻型病人疗效无差别。36小时内开始治疗者疗效优于36小时后用药者。对利多卡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背景: 多种生长因子在肌腱愈合过程中参与调控细胞的增生和基质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组织愈合和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肌腱内源性愈合方面的研究尚不多。 目的:观察兔跟腱局部硅胶管阻隔后,应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跟腱内源性愈合作用的量效关系。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11/2008-04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健康家兔48只,体质量2.5~3.0 kg,随机均分成空白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10 ng组,每组12只,用于建立跟腱损伤模型。 方法:切开家兔右侧跟腱表面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跟腱的腓肠肌束支和比目鱼肌束支,于跟骨止点上方约2 cm处横行切断跟腱腓肠肌束支,将2 cm长硅胶管套入一侧断端,5-0缝合线改良Kessler法缝合跟腱,缝合后将硅胶管覆盖跟腱缝合处,空白组硅胶管内不加药,其他3组于手术当日及术后第7,14,21天往硅胶管内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10 ng。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2,4,6周,每组各取4只家兔行大体标本肉眼观察及组织学观测。 结果:术后6周,各组硅胶管外与周围组织粘连较2,4周时减轻,需钝性或用手术刀分离一面,各组肌腱粘连程度分级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管内跟腱断端完全被牢固的新生跟腱纤维组织所连接,各组均愈合良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10 ng组较空白组愈合质量好(P < 0.05)。术后2,4,6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 ng组成纤维细胞数较血管内皮生长因10 ng组多(P < 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 ng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3组胶原水平无差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00,50,10 ng组成纤维细胞计数及胶原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 < 0.05)。 结论:不同剂量外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均能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成熟,增加胶原的分泌,促进胶原纤维的成熟,从而促进跟腱的内源性愈合。100,50 ng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促进跟腱愈合效果要优于应用10 ng,100 ng与50 ng之间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出血性脑梗塞(附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出血性脑梗塞(HI)是指脑缺血区继发性出血。我们通过对1991年以来收住院24例HI患者的临床观察和CT、MRI、MRA或DSA检查资料分析,探讨了HI的临床演变、发病机理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5.
肿瘤样脑梗塞(附1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3例误诊为脑肿瘤而行手术,并经病理证实为脑梗塞病人的临床资料的分析,提出了肿瘤样脑梗塞的概念,从发病年龄、病程、起痛方式,症状演变过程及CT表现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结合临床特点对其鉴别诊断及误诊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分期分型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脑梗塞继发性癲病101例,全部病例均经脑CT证实,占同期脑梗塞患者的8.7%。绝大多数病人(93.9%)病灶累及皮层结构,提示皮层梗塞或梗塞灶累及皮层的病人,存在着一个相当高的发生癲痫的可能性。脑梗塞继发癲痫的治疗,急性期与恢复期应分别对待,应用抗癲痫药物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7.
溶栓治疗的目的是使因脑血栓形成致闭塞的动脉再通。溶栓效果取决于溶栓药、及其用量和溶栓治疗时间窗。我院于1998年1~12月收住急性脑梗塞365例,其中120例符合入选条件:1.发病72小时内,脑CT扫描证实无颅内出血者;2.无意识障碍者;3.偏瘫肌力0一W级者;4.血压wtZV12kPa者;5.近3个月无颅内、胃肠道出血或尿血者;6无严重心、肾和肝功能障碍及心律紊乱者;人一周内无应用溶栓药物者;8血小板计数>拟加1以上者。120例按人院顺序随机分单、双数。单数者应用降纤酶20”(A组);双数者应用降纤酶50“(B组),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  相似文献   

8.
<正> 出血性脑梗塞的病因多认为与栓塞性中风有关,其中尤以心源性脑栓塞所致发病率最高。我们的资料显示脑栓塞,特别是心源性脑栓塞是出血性脑梗塞的主要原因(7/10),与文献报导一致。导致心源性脑栓塞的心脏疾患为:1、心脏瓣膜病、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塞;2、心律失常(心房纤颤及心功能不全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青年人大面积小脑梗塞的诊治经验(附2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脑梗塞比较少见,约占全部脑梗塞的5%,而青年人大面积小脑梗塞更为少见,现将我们诊治的2例报告如下。例1,女,30岁。于1991年3月24日来诊。患者3天前生气后出现眩晕、恶心吐、走路不稳,给予对症处置,次日出现意识不清、尿便失禁而来诊,既往连续服用...  相似文献   

10.
降纤酶治疗脑梗塞临床分析(附56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选择脑梗塞患者56例,应用降纤酶10u静脉点滴3d并用5%低分子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7-10d的32例脑梗塞患者作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24h内用药的疗效显著高于24h后用药组(P〈0.01),且不受年龄影响。结论 常规剂量降纤酶治疗脑梗塞能显著改善临床症太,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3组,阿托伐他汀剂量为A组10 mg/d,B组20 mg/d,C组不加用任何调脂药物。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脂、炎性因子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 B组TC、TG、LDL-C下降幅度显著大于A组(P0.05);A、B组炎性因子水平下降幅度及ADL及NIHSS评分改善幅均显著大于C组(P0.01),且B组炎性因子和FIB水平下降幅度显著大于A组(P0.05)。结论与10 mg/d的剂量相比,20 mg/d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更为有效地降脂、抗炎,从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恢复神经系统损伤,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抗自由基药物对脑梗塞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应用数种自由基清除剂和抑制剂剂治疗急性脑梗塞,结果两组治愈率有极显著差异,显效率有显著差异;治疗前后梗塞灶平均缩小容积也有极显著差异。提示多种抗自由基药物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塞比单用一、二种药物其疗效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并发脑梗塞的临床分析(附4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脑梗塞(TC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法分析42例外伤性脑梗塞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及结果。结果 76.19%(32/42)患者梗塞发生在颈内动脉供血区,按GOS分级判断预后,恢复良好18例,中残7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6例。结论 及时采用预防保护措施、早期诊断及治疗可降低外伤性脑梗塞患者致残率、致死率。  相似文献   

14.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多卡因治疗眩晕症53例临床分析卢昌元我院自1991年10月~1993年9月应用利多卡因治疗各种眩晕症共53例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53例中,男19例,女34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5岁。眩晕发作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塞分析(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塞 ,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现对我科 1996年 8月至 1999年 4月出现的 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脑梗塞患者进行讨论。临床资料与结果男 4例、女 1例 ,年龄 2 9~ 72岁 ,平均 54岁 ,就诊时间为昏迷、肢体活动障碍后 0 5~ 13小时 ,平均 6 5小时。入院后 30~ 4 5分钟经术前准备后 ,急诊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术后梗塞发现时间 3~10天 ,平均 4天。 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发生脑梗塞 ,死亡 2例、植物生存 1例、双目失明 1例、梗塞灶吸收软化 1例。讨  论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 2 0~ 30分钟即形成血肿 ,出血逐渐停止 …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继发脑梗塞(附4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1994年1月~1997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病人450例,其中45例诊断为术后继发脑梗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占同期脑出血手术病人的10%,男27例,女18例,年龄45~72岁,平均55岁。均有1年以上高血压史(5年以上34例)。1.2 血肿部位及血肿量 一侧内囊出血22例,外囊出血15例,皮层下出血5例,小脑出血3例。出血破入脑室系统12例。血肿量10~70ml,平均46ml。1.3 术前意识状态及瞳孔 嗜睡3例,浅昏迷12例,中度昏迷13例,深…  相似文献   

17.
酷似肿瘤的脑梗塞(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例以肿瘤行手术切除的脑梗塞,其CT表现有持续的占位效应,不规则环状强化的低密度区、周围有低密度区的略高密度病灶和低密度区内有结节影等特点,貌似胶质瘤,术前容易误诊。本文通过临床、CT及病理分析,认为风湿性心脏病等特殊病史、增强CT随访或增强MRI对鉴别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04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时间延误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料和方法:全部病例均是1996年10月至1998年3月三所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脑梗塞患者。共调查了1048例,其中男性675例,女性373例。年龄31~87岁,小于49岁140例,50~59岁247例,60~69岁387例,大于70岁274例,平均年龄63.18岁。全部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  相似文献   

19.
抵克立得对急性脑梗塞复发的预防作用(附8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应用抵克立得预防急性脑梗塞的复发,并与阿斯匹林的疗效对照,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86名患者。治疗一年后,抵克立得组复发9例(10.47%),阿斯匹林组复发26例(30.02%)。抵克立得预防急性脑梗塞复发显著优于阿斯匹林,不良反应少,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正> 1,6-二磷酸果糖(FDP)是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中间物质,具有调节葡萄糖代谢中若干酶活性之功效,为恢复、改善细胞能量代谢的分子水平药物。近来我们应用FDP治疗脑梗塞3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6~68岁,平均56.15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57.4岁。病程均在1周内。本组病人诊断均符合1986年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经头颅CT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