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董锋  杨海才  王宏吉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71-2571
回盲部恶性肿瘤(以下简称回盲部肿瘤)由于部位特殊,在临床上误诊为阑尾炎、阑尾包块(脓肿、周围炎)时有发生。回盲部肿瘤易致穿孔以及肿瘤阻塞阑尾腔继发阑尾炎,而以阑尾炎就诊。据国内外文献记载,右半结肠肿瘤误诊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为10%-25%。我科1999年1月至2008年10月共收治回盲部肿瘤96例,误诊为急慢性阑尾炎及阑尾脓肿10例,误诊率为10.4%,现将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脓肿原因分析余道才1临床资料1989年~1994年5年中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及化脓性阑尾炎186例,其中将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脓肿手术7例,误诊率为3.7%。7例中男4例,女3例,年龄32~68岁,50岁以上者4例。5例既往有慢性右...  相似文献   

3.
回盲部肿瘤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仅次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回盲部肿瘤易致穿孔以及肿瘤阻阑尾腔继发阑尾炎,而以阑尾炎就诊,据国外文献记载,右半结肠肿瘤误诊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的为10%~20.8%,国内报道达20.8%~25%。现将我院近5年来误诊为慢性阑尾炎发作而急诊手术证实为回盲部肿瘤8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阑尾周围脓肿形成初期,往往伴有急腹症的症状和体征,与回盲部肿瘤鉴别一般不难。随着脓肿的吸收,形成慢性炎症后。回盲部与周围组织粘连形成包块后,则易误诊,我院98年收治1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人,误诊为回盲部结肠癌,现就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病人男性,60岁,近5个月右下腹呈阵发性钝痛,伴腹胀,便秘。大便有时呈暗红色血便。进行性消瘦。无  相似文献   

5.
我院外科近2年共收治阑尾炎、阑尾脓肿578例,其中有4例右半结肠癌被误诊为阑尾炎、阑尾脓肿,1例慢性阑尾炎被误诊为回盲部肿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现将误诊原因概述如下:①盲肠、阑尾和升结肠系毗邻器官,同位于右下腹豁,患者右下腹痛,首先想到的是各种类型阑尾炎。②慢性阑尾炎与右半  相似文献   

6.
目的:部分回盲部肿瘤与阑尾炎临床症状易相互混淆,对其误诊、漏诊的原因进行分析,提高回盲部肿瘤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对1997年~2008年共2643例因急性阑尾炎住院的病例进行临床回顾分析.结果:回盲部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7例、阑尾脓肿3例、阑尾炎伴穿孔1例.结论: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回盲部肿瘤的认识,术前全面分析,术中仔细探查,争取确诊,减少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结肠癌误诊为阑尾炎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本组 4例 ,男性 3例 ,女性 1例 ,年龄 4 8~ 67岁 ,平均年龄 57.5岁。病人均有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 ,伴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 3例 ,腹泻 1例 )和发热 (在 38℃左右 )。其中 1例有腹部包块。就诊时间 12小时以内者 3例 ,4 8~ 72小时内 1例。白细胞升高 3例 ,血红蛋白均有降低 ,平均 8.6g/ L ,大便潜血均未查。其中 1例因有腹部包块而行B超检查示右下腹部炎性包块 ,且有气液平面。误诊为急性阑尾炎 2例 ,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1例 ,阑尾周围脓肿 1例。术中发现回盲部肿瘤 3例 ,升结肠肿瘤 1例。术中见阑尾正常 1例。病理证…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回盲部癌并存阑尾炎,在临床上误诊并非少见,根据国内文献报道,误诊率为20.8%-25%,我院从1990年1月一1997年12月份收治了回直部癌并存阑尾炎而误诊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38例,并经手术证实,现分析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女22例,男历例,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59岁,平均年龄70.5岁。1.2临床表现:38例病人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症状入院,并发热,呕吐,呈急性炎症表现。其中,ZI例病人触及右下腹痛性包块拟阑尾脏肿收入院,病人较消瘦,贫血,明例近期有大使习惯改变,未有粘液血便。经常规抗炎治疗包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黏液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该痛的认识.方法 对该院1992年2月~2009年2月收治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及右下腹近腹股沟区包块;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4例,回盲部肿瘤3例,慢性阑尾炎2例,阑尾脓肿、卵巢肿瘤、右下腹包块待查和脐尿管炎各1例.结论 原发性阑尾黏液腺癌是临床罕见疾病,术前明确诊断困难,B超、CT、X线钡剂灌肠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  相似文献   

10.
回盲部粘液囊肿和盲肠肠脂垂坏死临床较少见,本院遇到各1例均误诊为阑尾炎,对于右下腹疼痛类似阑尾炎体征者应详问病史,全面检查,以免延误治疗,现将误诊两例报告如下: 例1:女性,59岁,1987年4月25日门诊诊断阑尾炎收住院。自诉1986年5月在某医院诊断“阑尾周围脓肿”,经保守治疗减轻出院,出院后时有恶心呕吐,右下腹包块间隙性疼痛,近日右下腹呈持续阵  相似文献   

11.
杨莹美 《中外医疗》2013,(22):168-169
目的探讨超声在右下腹包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该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0例右下腹包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图像特点、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结果右下腹包块中以阑尾周围脓肿为主要病变,其次为回盲部占位及右附件病变,其中盆位阑尾炎最易误诊为右附件病变。结论彩超作为针对临床患者右下腹包块诊断的首选方法,以其检测准确、全面的且操作相对简单等特点,对临床鉴别诊断患者右下腹包块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分析临床少见疾病阑尾粘液囊腺瘤病例的临床资料以提高该病的术前诊断率,减少误诊误治,最终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11例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的诊疗经过,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阑尾粘液囊腺瘤误诊原因,总结提高阑尾粘液囊腺瘤诊治水平的措施。结果 本组11例患者仅3例术前疑诊阑尾粘液囊腺瘤,8例术前均误诊,分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卵巢肿瘤、其他阑尾肿瘤及消化道穿孔,术中均发现回盲部粘液或胶冻样组织,均行回盲部切除,其中4例行末端回肠造口术,2例病灶广泛扩散且术中冰冻病理确诊者行腹腔化疗。术后免疫组化均确诊为阑尾粘液性囊腺瘤。结论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以右下腹疼痛及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增强CT检查有利于明确诊断及指导手术,术中一旦发现回盲部粘液或胶冻样组织累及肠壁应行回盲部切除,注意病灶隔离以避免疾病扩散,减少术后复发,提高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升结肠、回盲部癌是消化道常见的肿瘤。作者1984年至1995年收治11例近端升结肠和回盲部癌术前误诊为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26~65岁,平均46岁,40岁以上8例。 临床表现;腹痛11例,其中有转移性右下腹痛6例,右下腹可扪及肿块并有局限性腹膜炎者8例。  相似文献   

14.
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和误诊防范。[方法]总结分析1995~2 0 0 3年因诊断失误导致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病例。[结果]因诊断失误致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8例,其中2例术中发现及时处理。[结论]因对回盲部肿瘤的临床特征和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缺乏认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防范误诊的措施是详细地问病史、查体、行之有效的辅助检查和术中仔细探查。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阑尾黏液腺癌的诊断与治疗(复习文献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奚拥军 《黑龙江医学》2007,31(6):422-42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黏液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980~2005年国内文献报告的34例和我院发现的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35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疼痛,右下腹近腹股沟区包块及腹痛、腹泻伴便血;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11例,慢性阑尾炎5例,阑尾周围脓肿7例,回盲部肿瘤5例。结论原发性阑尾黏液腺癌在临床上非常罕见,术前无明确诊断者,诊断强调术中仔细鉴别,B超、胃肠钡餐X线检查,CT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有助于诊断,确诊有赖于病理,治疗以手术为主,放化疗为辅。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4例,女2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17岁。以右下腹包块就诊1例,因右下腹部疼痛就诊5例。急性腹痛4例,发病时间为16小时至5天;慢性腹痛1例,发病时间为4个月。术前右下腹触及包块2例、单纯压痛3例、有腹膜炎体征1例。本组病例于术前无一例能明确诊断。其中分别被误诊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2例、阑尾周围脓肿1例、化脓性阑尾炎腹膜炎1例、回盲部结核1例,右下腹部肿物待查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人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原因和误诊防范。[方法]总结分析2000年至2008年因诊断失误导致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的病例。[结果]因诊断失误致回盲部肿瘤误诊为阑尾炎18例,其中15例术中发现及时处理。[结论]因对回盲部肿瘤合并阑尾炎缺乏认识及询问病史不详、检查不够全面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回盲部癌的误诊原因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2例回盲部癌的误诊原因.结果:42例中误诊为急性、慢性阑尾炎者28例,阑尾周围脓肿者7例,缺铁性贫血者3例,腹壁肿物者2例,右侧输尿管结石和右卵巢癌者各1例.结论:回盲部癌临床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为贫血、阑尾炎等疾病.减少误诊的措施是提高医务人员对回盲部癌的认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细致的体格检查,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综合分析,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分析术前诊断不明的右下腹包块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28例术前诊断不明右下腹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阑尾腺癌3例,腹腔型隐睾恶变3例,恶性淋巴瘤3例,结肠癌2例,阑尾粘液囊肿3例,回盲部纤维化肉芽肿4例,阑尾脓肿5例,输卵管积脓2例,其他3例。结论高度重视恶性肿瘤可能,阑尾病变居多(可去掉),及时进行剖腹探查手术。  相似文献   

20.
老年人右半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老年人右半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1993年 7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科收治 2 6例该类患者的诊治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单纯行阑尾切除术 ,术后复诊合并有右半结肠癌而再次手术 ;8例患者行阑尾切除或阑尾周围脓肿切开引流时发现为右半结肠肿瘤 ,故术中又行右半结肠切除或回结肠短路手术 ;另 6例患者术前误诊为阑尾炎性包块而采取保守治疗 ,经确诊后方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结论 对老年人更应详细询问病史和仔细体检 ,术中应注意探查邻近结肠 ,尤其是回盲部 ,避免右半结肠肿瘤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