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报道褐斑大蠊对杀虫剂的敏感性。对溴氰菊酯的KT_(50),在灭蟑达标区为8.49min,未开展大面积灭蟑区为4.38min;对氯菊酯的KT_(50),达标区为5.42min,未灭蟑区为2.20min;对DDVP的KT_(50)均大于120min。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5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方法收集温州市德国小蠊现场品系成虫、幼虫和卵块若干,以饲养一代羽化后2~3周龄的雄性成虫作为试虫,将相同日龄的试虫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选取10只健康的雄性试虫进行试验,采用广口瓶药膜法测试德国小蠊现场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5种杀虫剂的半数击倒时间(KT_(50))和抗性倍数,分析其抗药性水平及变化情况。结果德国小蠊现场品系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敌敌畏和残杀威的KT_(50)值分别为133.90、44.39、45.99、21.11和35.94 min;抗性倍数分别为32.27、8.77、10.17、5.25和4.23。结论德国小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建议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控制和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台湾地区德国小蠊及美洲大蠊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为其化学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局部滴定法检测高雄大学实验室敏感性品系蟑螂、2个台湾北部、1个台湾中部及2个台湾南部地区共5个野外品系蟑螂对10种杀虫剂(有效成分氯氰菊酯、胺菊酯、氯菊酯、溴氰菊酯、毒死蜱、杀螟硫磷、甲基嘧啶磷、残杀威、氟虫腈及吡虫啉)的抗性,计算其抗药性比值,判定其抗药性程度,并以高雄大学实验室敏感性品系蟑螂LD99的2倍剂量建立区分剂量;再以区分剂量采用局部滴定法检测高雄市区5处野外品系(大寮区、小港区、鼓山区、冈山区及三民区品系)的德国小蠊及美洲大蠊的抗药性。结果发现采集自台湾南部地区的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呈现中度抗性,各品系德国小蠊对其余9种杀虫剂均呈现低度抗性;采集自台湾地区的美洲大蠊对10种检测的杀虫剂皆呈现低度抗性;以建立区分剂量检测结果,高雄市区5处野外品系的德国小蠊及美洲大蠊对氯氰菊酯、毒死蜱及杀螟硫磷,皆未呈现抗性,但小港区及冈山区品系德国小蠊、大寮区及三民区品系美洲大蠊对氯菊酯呈现抗性;冈山区品系德国小蠊及鼓山区品系美洲大蠊对溴氰菊酯亦呈现抗性。结论德国小蠊同时对氯菊酯及溴氰菊酯杀虫剂呈现抗性,显示有交互抗性呈现。  相似文献   

4.
用实验室饲养的美洲大蠊,测定其对几种合成菊酯及DDVP、三氯杀虫酯的敏感性;并运用机值分祈法,分别计算KT_(50)、KT_(95)、回归方程及95%可信限,还观察了上述杀虫剂对试虫的驱赶作用。对测试结果作了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铜陵市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为指导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膜接触法,计算抗性系数(R)。结果铜陵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敌敌畏5种杀虫剂的KT50分别为17.50、5.66、15.69、13.95、14.23 min,其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德国小蠊的4.48、1.19、3.14、4.02、1.31倍。结论铜陵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胺菊酯产生了抗药性,其中以溴氰菊酯抗性系数为最高。对顺式氯氰菊酯和敌敌畏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宁波口岸德国小蠊的抗药性情况,为口岸蟑螂药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对6种杀虫剂的半数击倒时间(KT_(50))。结果宁波口岸德国小蠊对6种杀虫剂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苯氰菊酯、溴氰菊酯、乙酰甲胺磷、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92、7.54、9.85、2.15、1.56和2.48。结论宁波口岸德国小蠊对多种菊酯类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对残杀威和乙酰甲胺磷相对敏感。  相似文献   

7.
作者采用果酱瓶法、微量点滴法对远洋船舶上德国小蠊进行溴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德国小蠊对两种杀虫剂的KT_(50)分别为15.85分、22.29分,LD_(50)分别为0.05754μg/虫、0.182μg/虫;KT_(50)抗性系数分别为3.55、4.27,LD_(50)抗性系数分别为4.57、4.80,已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并探讨了产生抗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近年来深圳市家蝇的抗药性发展状况,探讨大头金蝇对几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为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深圳市区家蝇及大头金蝇,挑选实验室饲养1~2代后的雌性成虫,采用微量点滴法测定其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DDVP和仲丁威6种杀虫剂的LD50(μl/虫).结果 家蝇对溴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DDVP、仲丁威的LD50分别为0.024 819、0.092 076、0.649 075、0.065 610和5.008 337 μg/虫,与1998年的抗性监测结果相比,分别增长8.27、7.25、3.45、0.11和0.54倍;大头金蝇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DDVP和仲丁威的LD50分别为0.271 852、0.318 642、0.174 697、0.657 885、0.086 490和1.743 459 μg/虫.结论 家蝇对溴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的抗性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抗性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对DDVP与仲丁威的抗性呈现下降趋势;大头金蝇的抗性测定结果与家蝇有差异,需改进实验方法并制定相应的抗性级别标准.  相似文献   

9.
德国小蠊抗性品系对化学杀虫剂交互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德国小蠊 (Blattellagermanica)抗氯氰菊酯品系对 5种常用化学杀虫剂的交互抗性 ,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高防制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药膜接触法。结果 抗氯氰菊酯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残杀威和DDVP的抗性系数与室内敏感品系相比分别为 3 .11、3 .67、3 .3 5、1.18和 1.19倍。结论 长期大量使用一种杀虫剂德国小蠊易产生抗药性 ,并对杀虫机理相同的其他杀虫剂产生交互抗性 ,故在害虫防制时应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3种蜚蠊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性调查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测定德国小蠊、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积累抗性本底资料,指导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 药膜接触法。结果 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抗性系数分别为1.63~2.49、2.26~3.39、2.22~3.20、2.91~3.76;黑胸大蠊对4种杀虫剂抗性系数分别为1.33~2.02、1.30~3.23、1.48~2.65、1.95~2.68;美洲大蠊对4种杀虫剂的抗性系数分别为1.49~1.50、1.49~1.74、1.52~2.20、2.16~2.57。结论 德国小蠊对4种杀虫剂已产生一定抗药性,黑胸大蠊和美洲大蠊抗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淡色库蚊和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淡色库蚊采用浸泡法,家蝇采用微量点滴法。结果淡色库蚊对DDVP、马拉硫磷、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的LC50分别为10.48~18.58、0.41~1.10、9.00~14.50、11.10~35.20,都已产生了抗性,其中对菊酯类药物抗药性较高,抗性倍数最高的达到了35.20倍。家蝇对DDVP、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氯菊酯的LD50分别是69.02~80.50、120.17~170.33、59.78~71.96、65.91~78.48,都已产生了抗性,其中对溴氰菊酯抗药性最高,抗性倍数达到了120.17~170.33倍。结论应高度重视蚊蝇对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加强抗药性监测,合理地使用杀虫剂,预防或减缓蚊蝇对杀虫剂抗性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合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菊酯、胺菊酯和敌敌畏的抗药性现状,为指导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药膜接触法。结果合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氯菊酯、胺菊酯、敌敌畏6种杀虫剂的KT50分别为9.01、7.20、7.32、15.14、8.41、19.57min,其抗性系数分别是敏感德国小蠊的2.30、1.51、1.20、3.03、2.42、1.80倍。结论合肥市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胺菊酯产生了抗药性,以氯菊酯抗性为最高。对顺式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敌敌畏较为敏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监测天津市室外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依据结果指导相关部门合理使用杀虫剂。方法选择12个区(县)作为监测点,饲养1代后,用点滴法测定家蝇对DDVP、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菊酯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 7个区(县)室外家蝇对DDVP产生了抗性,抗性倍数最高为47.50倍;监测的全部区(县)对高效氯氰菊酯均产生了抗性,半数以上为高抗;对溴氰菊酯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最高为36.17倍;对氯菊酯抗性较低。结论天津市家蝇对4种常用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黄石市白纹伊蚊和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为指导黄石市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幼虫浸渍法测定白纹伊蚊的抗药性,采用药膜法测定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结果溴氰菊酯、氯菊酯、顺式氯氰菊酯、双硫磷和敌敌畏对白纹伊蚊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分别是0.006 3、0.005 5、0.001 2、0.000 7和0.079 8 mg/L,是对敏感品系的17.03、2.39、1.00、0.21和23.47倍;0.05%的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胺菊酯、甲基吡恶磷和残杀威对德国小蠊的半数击倒时间(KT_(50))分别是18.41、18.79、5.92、46.00和32.14 min,是对敏感品系的3.49、3.55、0.31、1.92和3.81倍。结论黄石市白纹伊蚊幼虫和德国小蠊对部分测试杀虫剂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桂林市蜚蠊种群组成,为凹缘大蠊和美洲大蠊,前者为该市优势种。通过对DDVP和二氯笨醚菊酯两种杀虫剂敏感性的调查,二氯苯醚菊酯的LD50是DDVP的LD50的84.8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苏省蜚蠊种类、密度和抗性状况,为城市蜚蠊防制提供依据。方法用粘蟑纸法调查蜚蠊密度,果酱瓶法调查蜚蠊的抗药性情况。结果2005年8月至2006年7月调查蜚蠊种类主要为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黑胸大蠊,其密度在0.07~0.97只/(张.夜)之间;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抗性是敏感品系的8.9倍,是溴氰菊酯的3.9倍,是DDVP及氯氰菊酯的1.7和2.2倍。结论蜚蠊密度在6-10月为高峰期;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已产生抗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梧州口岸美洲大蠊及德国小蠊对二氯苯醚菊酯及DDVP的敏感性,认为两种蜚蠊对杀虫剂末产生抗性,探究了其原因并对延缓蜚蠊抗性产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国产七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蚊、蝇的药效效果。方法:按照GB13917·1-1992标准密闭圆筒法测KT_(50)。结果:经实验室试验,富右旋反式丙烯菊酯对蚊、蝇的KT_(50) 2.63min和0.17min;富右旋反式丙炔菊酯对蚊、蝇的KT_(50)为1.79min和0.27min;富右旋反式胺菊酯对蚊、蝇的KT_(50)为2.88min和0.81min;胺菊酯对蚊、蝇的KT_(50)为3.69min和0.12min;氯菊酯对蚊蝇的KT_(50)为4.65min和4.38min;富右旋反式苯氰菊酯对蚊、蝇的KT_(50)为4.31min和5.29min;富右旋反式苯醚菊酯对蚊、蝇的KT_(50)为4.04min和2.39min。结论:七种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对家蝇和淡色库蚊均有很好的击倒作用;所试蚊蝇24h死亡率均达95%~1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蚊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淡色库蚊采用浸泡法,家蝇采用微量点滴法。结果淡色库蚊对DDVP、马拉硫磷、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的LD50分别是10.48,1.10,15.26,10.67都已产生了抗性,其中对菊酯类药物抗药性最高,抗性倍数达到了15.26倍。家蝇对DDVP、溴氰菊酯、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的LD50分别是18.58,0.41,9.47,33.85都已产生了抗性,其中对溴氰菊酯抗药性最高,抗性倍数达到了33.85倍。结论蚊、蝇对常用杀虫剂产生的较高抗性已严重导致杀虫剂灭效降低,给我省开展灭蚊、蝇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使杀虫剂抗性发展得到缓解,需要进一步加强蚊、蝇对杀虫剂抗性监测,坚持常年进行,根据抗性的变化,谨慎选用已产生高抗性的杀虫剂类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成虫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敏感性,方法:采用三角烧瓶药膜接触法,测定敏感性,并对现场和饲养室的美洲大蠊作KT50(min)比较试验,结果:美洲大蠊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KT50分别为8.53和5.73,结论:美洲大蠊对上述2种杀虫剂已产生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