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重度硬肿症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常见原因之一。我科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重度硬肿症并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98例,其中50例采用参麦注射液及多巴胺(0.5-2 ug/kg·min)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多巴胺佐治早产儿硬肿症伴多脏器功能衰竭38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新生儿重度硬肿症是新生儿的急重症,在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MSOF)时治疗难度较大,我院采用多巴胺佐治早产儿重度硬肿症伴MSOF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硬肿症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硬肿症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39例新生儿硬肿症和11例正常新生儿血浆vWF水平.结果 硬肿症组血浆vW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轻度硬肿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硬肿组血浆vW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且血浆vWF升高与硬肿症程度相一致;血浆vWF与血pH呈负相关(r=-0.808 P<0.001).结论 中、重度硬肿症体内存在以高凝为主的早期DIC,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病。新生儿重度硬肿症病死率高。我科自1989年1月至1993年12月用川穹噪注射液及热敷散治疗新生儿硬肿症107例,疗效好,报道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新生儿硬肿症的诊断及病情分度,依据1983年全国新生儿疾病座谈会制定的标准。同期治疗组107例,其中轻度硬肿症9例、中、重度硬肿症98例;对照组104例,其中轻度7例、中、重度97例。所有对照组新生儿性别、能龄、体重、日龄、季节、病情分度以及并存疾病均和治疗组相近(分层随机分组法),以增加可比性。二、治疗方法与结果:1.方法:两组给予复温、供给足够…  相似文献   

5.
辅以甲状腺激素治疗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通过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45例重度新生儿硬肿症体内甲状腺激素变化。同时在随机对照下观察了甲状腺激素对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辅助治疗作用,结果显示治疗组其心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硬肿消退时间、病死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重度新生儿硬肿症体内甲状腺激素的不足,短期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提高重度新生儿硬肿症的抢救成功率具有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孙秀英  报厚兴 《新生儿科杂志》1999,14(5):219-219,208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期常见疾病,为探讨恒温加温输液对新生儿硬肿症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一、对象:1994年10月~199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63例,入院时按照《硬肿症病情诊断分度》分成轻、中、重度、并按照随机的方法分成加温输液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体重2.63±0.52千克,硬肿天数3.81±2.35天,足月儿15例、早产儿17例。轻、中、重度硬肿分别为9例,19例,4例。对照组体重2.61±0.65千克,硬肿天数3.06±2.24,足月儿16例,早产儿15例,轻、中、重度硬肿分别为12例、15例、4例。两组体重、硬肿…  相似文献   

7.
本组收治各种新生儿危重症21例,以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硬肿症(重度)占首位,依治为新生儿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硬肿症在我国仍是较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之一,本文报道33例新生儿硬肿症时蛋白C抗凝活性(PC:ACA)的改变.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对照组:孕母无妊高症,子痫,糖尿病,产后无窒息的正常健康足月儿10例(胎龄38~42周、早产儿8例(胎龄28~36周),生后24小时内取血.观察组:新生儿硬肿症33例,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第二届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母孕期健康,家庭中无血液病史,无巨大头颅血肿,采血前未输血或血浆,未使用抗凝剂及维生素K,无重度窒息,无心功能不全.轻、中、重度硬肿症各11例,其中足月儿3例,早产儿30例,入院后24小时内采血,采血时无DIC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肉眼血尿的发病原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9年8月~2006年7月收治的18例新生儿肉眼血尿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新生儿肉眼血尿都有原发疾病。其中,重度窒息和重度硬肿症最常见,严重感染、出血症及药物所致肉眼血尿也有发生。死亡病例主要病理改变为肾静脉血栓、肾实质坏死。死亡6例中,重度窒息并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重度硬肿症并DIC、肺出血2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肠麻痹、肾功能衰竭各1例。存活12例镜下血尿均在住院期间3d-2周内消失,随访均未发现慢性肾功能损害及持续血尿。结论 新生儿肉眼血尿多为继发性,严重窒息和硬肿症是常见的原因。预后与原发病有关,原发病严重、并发症多者病死率高;存活者血尿为暂时性的,随着原发病的治愈而消失,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我院近三年收治营养不良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SOF)24例,男15例,女9例,其中新生儿4例,~6月11例,~1岁6例,~2岁4例。全部病例均属重度营养不良,都伴有各种不同程度感染,半数以上有并存症。全组病儿仅治愈4例,死亡20例。病死率83%。 临床资料表明MSOF发生与营养不良程度、感染严重度、年龄、并存症以及医源性因素等共同作用有关。我们认为营养不良是MSOF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我院从1987年1月~1989年8月对新生儿硬肿症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特定电磁波(TDP)治疗,并设对照组为常规治疗,包括复温,抗感染,纠酸等,以观察其临床疗效。56例中男36例,女20例;足月儿34例,早产儿22例。根据陕西临潼新生儿疾病学术座谈会纪要所订标准诊断轻度硬肿症15例,中度21例,重度硬肿症26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TDP照射方法:用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硬肿症血浆蛋白C抗凝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硬肿症在我国仍是较为常见和多发的疾病之一 ,本文报道 33例新生儿硬肿症时蛋白C抗凝活性 (PC :ACA)的改变。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对照组 :孕母无妊高症 ,子痫 ,糖尿病 ,产后无窒息的正常健康足月儿 1 0例 (胎龄 38~42周、早产儿 8例 (胎龄 2 8~ 36周 ) ,生后 2 4小时内取血。观察组 :新生儿硬肿症 33例 ,诊断依据中华医学会第二届新生儿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母孕期健康 ,家庭中无血液病史 ,无巨大头颅血肿 ,采血前未输血或血浆 ,未使用抗凝剂及维生素K ,无重度窒息 ,无心功能不全。轻、中、重度硬肿症各 1 1例 ,其中足月…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硬肿症伍用多巴胺治疗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新生儿硬肿症是我国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其病情严重性,除与硬肿范围、低体温密切相关外,多器官功能损害是硬肿症病死率较高的重要原因[2]。据此,总结了我院新生儿科在1993~1995年中,对于中、重度硬肿症,早期加用多巴胺的疗效。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中度硬肿22例;重度硬肿8例,男21例,女9例。其中早产儿15例,足月小样儿8例,足月适龄儿7例。发病日龄小于3天17例,3~7天IO例,大于7天3例。发病因素中,围产期缺氧12例,感染性疾病Ic例,寒冷因素8例。其中肾衰4例、心衰1例、…  相似文献   

14.
用一期法(APTT)测定45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血浆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结果患儿血浆FⅧ: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硬肿血浆FⅦ:C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硬肿组(P<0.01);伴出血患儿,FⅧ:C明显低于无出血患儿,血小板计数亦明显降低。肛温低于36℃患儿,其肛温与FⅧ:C呈显著正相关(r=0.58,P<0.01)。结果显示:新生儿硬肿症多伴有凝血异常。同时提出可用FⅧ;C和TC平行法做为新生儿硬肿症凝血异常的早期筛检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我们二院81年12月至91年6月收治的52例早产儿、75例足月儿硬肿症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对比分析,旨在探讨早产儿硬肿症的起病年龄特点。 诊断及分度标准按照90年10月沈阳第二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标准。127例新生儿硬肿症中早产儿52例(男36例,女16例;双胎10例,3胎1例,胎龄28~36周~(+6),x=33周~(+6);体重1500~3000克,x=2290克;轻度硬肿8例,中度33例,重度11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应用多巴胺(简称DA)治疗新生儿重度硬肿症42例,其中足月产20例,早产22例。治愈28例,死亡14例,死亡率为33%。与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死亡率相比明显降低。并认为对于重度硬肿症的病例多并发严重感染,故密切注意败血症的存在,及时投予相应足量抗菌素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β-七叶皂甙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生儿硬肿症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微循环障碍和凝血机制异常是其关键。为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我院儿科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β七叶皂甙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3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选择1 999年1月至2 0 0 2年1 2月住院的新生儿硬肿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其中足月儿1 6例,足月小样儿8例,早产儿1 2例;体重<2 5 0 0 g1 6例(其中体重<1 5 0 0 g 2例) ;轻度硬肿1 4例,中度1 7例,重度5例;硬肿面积达5 0 %以上者4例,2 5 %~5 0 %者1 7例,<2 0 %者1 5例;体温不升30例,并发窒息1 0例,肺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应用电子计算机对202例新生儿硬肿症病人进行单变量显著性检验,得到与本病危重度有关的多变量指标,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法进行判别分析,得到判断新生儿硬肿症危重度综合指标Z值。以综合指标Z值与预期存活率的大小来划分出新的新生儿硬肿症分度标准。以此标准进行前瞻性观察共47例,其正确判断率在51.06~87.23%,误判率0。结果表明应用综合指标有助于判断新生儿硬肿症的危重度。  相似文献   

19.
用甲状腺片每日4mg/kg佐治20例新生儿重度硬肿症,治疗5~7.日,结果显示佐治组体温恢复至正常,硬肿开始消退及完全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病死率显著下降,未发现甲状腺素中毒反应,停用一周后查血清T3、T4、TSH均正常,故提出甲状腺片短时间佐治新生儿重度硬肿症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对新生儿硬肿症发生NTI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用甲状腺片每日4mg/kg佐治20例新生儿重度硬肿症,治疗5-7日,结果显示佐治组体组恢复至正常,硬肿开始消退及完全消退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病死率显示下降,未发现甲状腺素中毒反应,停用一周后查血清T3,T4,TSH均正常,故提出甲状腺片短时间佐治新生儿重度硬肿症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对新生儿硬肿症发生NTI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