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血小板治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玲 《中国医刊》2001,36(11):12-13
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是涉及脂质沉积 ,斑块形成和破裂 ,血小板激活和聚集以及血管血栓堵塞的多因素疾病。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特别在狭窄的血管存在高剪切力的情况下。在狭窄血管形成血栓时发生的临床综合征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 (UA) ,非Q波和Q波急性心肌梗死 (AMI)。冠状动脉堵塞的时间 ,心肌耗氧量及侧支循环的建立等因素决定了以上三种情况的发生。如冠状动脉短暂的不完全堵塞可导致UA ,而冠状动脉较长时间的堵塞 (>30min)可发生Q波心肌梗死 ,如MI面积较小 ,心肌坏死非透壁 ,则…  相似文献   

2.
3.
血小板聚集导致血栓形成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发病的关键环节,不但在ACS急性期即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阶段,而且在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的长期预防过程中均需要抗血小板治疗。因此,抗血小板治疗贯穿在ACS急性期和长期治疗始终。抗血小板治疗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根据不同临床情况和患者特点加以恰当选择,平衡血栓事件危险和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杰丰 《医学综述》2010,16(16):2479-248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是心脏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AC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斑块破裂伴发血栓形成,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成为其主要的药物治疗手段。目前ACS的抗凝与抗血小板治疗标准还存在不少局限,作用有限而出血并发症发生比例较高。现在有关新标准与新药物的大量研究正在进行。现综合近期公布的研究结果,对一些抗凝与抗血小板药物的理化特性和临床研究结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高润霖,现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院(所)长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总编辑。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心内科重点在冠心病及介入心脏病学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洪顺 《医学综述》2008,14(12):1895-1897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急性心血管事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以及上述各病症导致的猝死。血小板的激活在AC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抗血小板治疗在ACS防治中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血小板致病的病机及抗血小板治疗的探讨,进一步明确抗血小板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王娟  姜国田  王坤  高松 《当代医学》2014,(27):96-97
目的:探究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胃肠道症状的临床治疗思路。方法选取江苏省仪征市人民医院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胃肠道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联合西米替丁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内镜下治疗联合静脉注射泮托拉唑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方案治疗效果、治疗后复发率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21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1例,综合有效率(治愈+显效)为86.67%,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63.33%;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6.90%(2/29),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36.84%(7/19),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消化道出血、胃黏膜糜烂、胃十二指肠溃疡、腹痛、嗳气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内镜下治疗联合泮托拉唑静脉注射方案在治疗经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引发胃肠道症状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复发率低,症状缓解快,能够大幅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抗栓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的基本措施,抗栓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及抗凝血酶治疗。大规模临床研究表明抗栓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冠脉综合的预后,因而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非ST段抬高的ACS(主要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Q波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的ACS(Q波心肌梗死)以及心源性猝死。其共同的发病机制是斑块破裂,斑块下脂质、胶原等暴露,使血小板粘附,激活血小板的TXA2受体、ADP受体及凝血酶受体,并最终激活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使血小板聚集并结合纤维蛋白而致不同程度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是ACS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讲述非ST段抬高的ACS即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0.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关键环节,作为ADP受体抑制剂之一,氯吡格雷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随着一系列关于抗血小板循证医学实验结果的披露,其他新型的ADP受体抑制剂(如替卡格雷、普拉格雷等)在抗血小板方面显示出与氯吡格雷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ACS患者不仅病死率较高,还存在缺血事件(如缺血性卒中、心肌梗死)复发风险。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是导致ACS的重要原因。为降低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临床推荐ACS患者接受阿司匹林联合强效P2Y12抑制剂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2个月。然而在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下,ACS患者残余缺血风险(经抗栓治疗后仍残留的缺血事件发生风险)仍旧较高。因此为进一步降低缺血事件发生风险,临床对强化抗栓方案的研究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总结强化抗栓治疗方案的作用机制及其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三联抗血小板治疗、双通道抑制(抗血小板联合抗凝治疗)等强化抗栓治疗方案可降低缺血事件发生风险,为进一步指导临床个体化抗栓治疗及明确最佳抗栓策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生化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临床危重症,血液中生化标志物的测定是反映心肌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生化标志物凭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在ACS诊断和危险分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综述了骨髓相关蛋白、心肌肌钙蛋白、缺血修饰蛋白、妊娠相关蛋白A和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5种生化标志物在ACS中的临床应用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微量白蛋白尿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综合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微量白蛋白尿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内皮功能、凝血功能以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08年1月—200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血管中心住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共212例。根据入院24 h后取晨尿检测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CR)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组。入院后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imer)、血小板聚集率等凝血功能、一氧化氮(NO)等内皮功能;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并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析患者3个月内心脏事件。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及正常白蛋白尿组基础状态包括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体质指数等基线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T、APTT、Fbg、D-Dimer、血小板聚集率、总胆固醇(CHOL)、N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月内预后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肌酐(Cr)、尿素氮...  相似文献   

14.
郭静  唐仁泉  于霄  孙雷 《医学综述》2008,14(17):2685-2688
白细胞介素18是多效能前炎性因子,诱导干扰素γ的合成与释放,激活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增量调节许多细胞因子,对于粥样斑块不稳定、促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起重要作用,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子之一。阻断IL-18/IL-18受体相互作用,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保持斑块稳定,为防治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余强  马根山 《医学综述》2007,13(5):389-392
局部或全身性炎症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中起着重要作用。骨髓过氧化物酶(MPO)、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B型利钠肽(BNP)和白细胞介素-6(IL-6)等参与这种炎性反应过程及其调节,作为ACS的炎症标志物,与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和噻氯匹定治疗非ST抬高(NSTE)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两组患者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效果、心脏事件发生率及药物副作用。方法:NSTE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83例,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29例和非ST抬高心肌梗死(NSTEMI)54例,分入治疗组94例和对照组89例,治疗组在给予阿司匹林标准剂量抗血小板治疗的同时给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则用阿司匹林加噻氯匹定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检测治疗前和治疗8周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血栓和止血功能,统计两组治疗后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总结两物的副作用。结果:治疗8周后的血小板聚集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而止血和血栓功能相似;治疗后两组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相似;噻氯匹定与氯吡格雷的副作用中性粒细胞减少(3.4%比0)、胃肠道反应(11.2%比6.3%)、皮疹(9.0%比3.2%),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均无需要停药病。结论:氯吡格雷治疗NSTE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噻氯匹定同等有效,而副作用的发生率较噻氯匹定减少,其主要是胃肠道反应和皮疹,但不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17.
衰弱是人体各项功能衰退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机体多系统损害、生理储备功能下降及抗应激能力减退;心血管疾病是老年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常见表现类型之一。衰弱合并ACS的发病率高、预后差,与高额医疗保健支出相关,是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衰弱与ACS具有共同的发病途径,二者相互影响,极大增加了老年患者不良预后及多发并发症风险,是老年ACS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衰弱评估可纳入老年ACS病情危险分层,早期识别ACS患者衰弱状况有助于医务人员制定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不良预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更好地实现临床诊疗和老年慢性病管理工作,故统一衰弱评估标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衰弱概念、评估工具,以及衰弱合并老年ACS的发病情况、发病机制、衰弱对患者不良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冠心病的患者263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患者127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36例。另取同一时期冠脉造影正常的住院患者53例为对照组。检测血小板及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PLR,比较3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炎性指标及PLR的差异。结果 UA组、MI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PL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PLR与U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吸烟、性别、PLT、PLR是UA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小板、PLR是M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照组、UA组、MI组之间PLR水平均有差异,PLR值随病变程度越重越高,高PLR水平可能是AC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