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26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Ⅳ级)及21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血浆BNP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及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I)。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中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着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09,P<0.01),与心脏指数(CI)呈负相关(r=-0.483,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是反映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可以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一个很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患者BNP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心力衰竭患者80例及对照组23例空腹血清BNP、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力衰竭组BNP水平随心功能NYHA(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的加重而增高。心衰患者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87,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79,P<0.01)。结论:血浆BNP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心功能状况,对心衰患者的诊断、病情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龚敏  张勇  卓小桢  刘博  马爱群 《陕西医学杂志》2011,40(9):1159-1161,117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析RDW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级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BNP)的关系结果:①RDW随NYHA心功能分级级数的增高而显著升高,各组间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②RDW与LVEF呈负正相关(r=-0.730 P<0.01);③RDW与BNP呈正相关(r=0.725,P<0.001)。结论:RDW增高与CHF患者的心功能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的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择东风总医院住院的CHF患者71例为心力衰竭组,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制定的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患者21例,Ⅲ级患者26例,Ⅳ级患者24例。同时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血清PTH、血清醛固酮(ALD)、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浆肾素(PRA)及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HF患者PTH、ALD、Ang-Ⅱ、PRA及BNP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Ⅳ级、Ⅲ级、Ⅱ级的CHF患者PTH、ALD、Ang-Ⅱ、PRA及BNP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心功能Ⅳ级、Ⅲ级患者PTH、ALD、Ang-Ⅱ、PRA及BNP浓度均高于心功能Ⅱ级患者,心功能Ⅳ级患者PTH、ALD、Ang-Ⅱ、PRA及BNP浓度均高于心功能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各指标浓度随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增高。Pearson相关分析:CHF患者PTH水平与RAAS活性及心功能分级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CHF患者PTH水平与RAAS活性及心功能分级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其浓度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逐渐增高,两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慢性心力衰竭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0例患者,其中心功能正常患者100例(对照组),CHF患者100例(CHF组)。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将CHF患者分为Ⅱ、Ⅲ、Ⅳ级组。比较分析非CHF患者及CHF患者Hcy、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的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之间的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的NT-pro B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之间的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的LVEF低于对照组(P0.05),且不同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患者之间的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血浆Hcy水平与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r=0.564,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455,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Hcy升高,Hcy水平有可能作为CHF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以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之间的关系,评价其在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100例男性CHF患者作为研究组,男性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静息空腹状态下采取肘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BNP水平,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器测定RDW;根据公式计算LVMI。结果 (1)CHF患者血浆RDW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4.92±1.78)%vs(12.56±0.84)%,P<0.05],血浆BNP、LVMI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增高,血浆RDW亦呈升高趋势,Ⅱ~Ⅳ级分别为(13.96±0.93)%、(14.91±1.37)%和(15.62±2.41)%;不同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5)。(3)不同病因所致CHF各亚组间血浆RDW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4)以RDW均数14.93%为界,CHF组高RDW亚组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高于低RDW亚组(42.6%vs 17.4%和31.3%vs10.9%,P<0.01)。(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浆BNP、LVMI、RDW水平分别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s=0.922,P<0.01;rs=0.834,P<0.01;rs=0.935,P<0.01)。单因素相关分析:CHF组患者血浆RDW水平分别与LVMI、BNP呈正相关(r=0.269,P<0.05;r=0.528,P<0.01)。结论 CHF患者血浆RDW水平明显升高;血浆RDW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提示RDW水平可作为CHF患者评价心力衰竭进程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心肌营养素1(CT-1)血浆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4例CHF患者作为病例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组:心功能Ⅱ级24例,心功能Ⅲ28例,心功能Ⅳ22例。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的研究对象用酶标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浆CT-1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钠肽(BNP)血浆浓度,分析CT-1和BNP血浆浓度与CHF心功能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浆CT-1和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例组血浆CT-1和BNP浓度随着NYHA分级增高而逐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1和BNP血浆浓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性(CT-1:r=-0.755;BNP:r=-0.684,均P<0.01)。结论血浆CT-1浓度可能是反映CHF严重程度的指标。联合测定CT-1和BNP血浆浓度对CHF的早期筛查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谢咏梅  宝花  金花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44(11):1336-1337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素水平(BNP)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5例CHF患者按NYHA分级分为4个亚组,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血浆BNP浓度,用超声心动仪(SONO1000)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患者血浆BNP浓度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心功能越差升高越明显;血浆BNP浓度与LVEF之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r=-0.59,P<0.01).结论:CHF患者血浆BNP浓度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血浆BNP浓度能较好的评价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9.
郭靖 《中原医刊》2007,34(22):17-1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及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32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Ⅳ级)及23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血浆BNP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及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脏指数(C I),用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N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并随着心功能纽约分级(NYHA)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417,P〈0.01),与心脏指数(CI)呈负相关(r=-0.497,P〈0.01)。结论BNP水平是反映心脏功能受损敏感指标,可以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一个很好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将CHF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8例,Ⅲ级11例,Ⅳ级11例;同时将2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并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RDW。结果观察组NT-proBNP和RDW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NT-proBNP及RDW水平随着心功能严重程度的增高而增加。NT-proBNP和RDW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80,r=0.51,P均<0.01)。结论 NT-proBNP和RDW与CHF患者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CHF诊断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胡丙清  陈森 《实用全科医学》2011,(11):1686-1686,1748
目的研究慢性稳定性及失代偿性心力衰竭(选择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血浆中脑钠肽(BNP)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96例,入院后均经心脏彩超检查。按NYHA分级,Ⅱ级40例,其中稳定性心衰14例,失代偿性心衰26例;Ⅲ级40例,其中稳定性心衰16例,失代偿性心衰24例;Ⅳ级16例,其中稳定性心衰4例,失代偿性心衰12例。采用美国雅培I2000SR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血浆BNP水平。结果 BNP数值在NYHA分级Ⅱ、Ⅲ、Ⅳ各组间(包括稳定期、失代偿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D及LVEF在慢性稳定性心衰组各分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DD及LVEF在失代偿性心衰组各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钠肽的升高与NYHA分级成正相关,左室射血分数及舒张末期内径与慢性稳定性心衰分级成正相关,与慢性失代偿性心衰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为Ⅱ级14例,Ⅲ级11例,Ⅳ级15例)、30名健康体检者,检测各组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CHF组BNP、UA水平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CHF组心功能Ⅲ级及心功能Ⅳ级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Ⅱ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心功能Ⅳ级组的BNP、UA水平明显高于CHF组心功能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血浆脑钠肽水平可以用于判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疾病程度,从而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左向右分流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67例左向右分型CHD病儿和1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浆BNP水平,观察其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的相关性。结果根据NYHA和改良Ross评分将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分为心功能Ⅰ级(16例)、心功能Ⅱ级(28例)、心功能Ⅲ级(15例)和心功能Ⅳ级(8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10.32,P〈0.01)。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血浆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24,P〈0.01)。血浆BNP水平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按照ROC曲线选取的诊断界值≥213ng/L。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血浆BNP水平与LVEF、LVFS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心功能密切相关,是评价心功能的有效指标,是诊断左向右分流型CHD病儿早期心力衰竭和无症状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短期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C-反应蛋白及脑利尿钠肽水平的影响.②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Ⅱ一Ⅲ级)10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2例.两组都给予B-受体阻止剂、ACEI、利尿荆及地高辛治疗,观察组再给予阿乐10rag,每晚1次,共服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脏彩超,评价心功能,测定C-反应蛋白、脑利尿钠肽及血脂水平的变化.③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心功能有明显的改善(P<0.01),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的提高(P<0.01),C-反应蛋白、脑利尿钠肽有明显的降低(P<0.01),而对照组前后无明显变化.④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降低血浆中C-反应蛋白、脑利尿钠肽的水平,改善心功能,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65例CHF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作为CHF组,另选取3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治疗前及心功能改善至Ⅰ~Ⅱ级后的CHF患者及对照组进行血浆BNP和hs—CRP水平的测定。结果CHF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F组在治疗后血浆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CHF心功能Ⅳ级组治疗前后血浆BNP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组(P〈0.01)。结论血浆BNP和hs—CRP水平与CHF患者心功能不全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动态观察血浆BNP和hs—CRP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评价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心力衰竭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脑钠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心力衰竭(CHF)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测量,评价心力衰竭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与脑钠肽(BNP)以及心功能不全的关系。评价动脉僵硬度对心功能的影响,对临床工作给予一定的理论指导。方法选取CHF患者103例,使用VP-1000动脉硬化测定仪测量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使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评价患者心功能,应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化学发光法(MEIA)测定BNP,收集数据完成后,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HF患者血浆BNP水平(4200±160)pg/ml,较对照组(600±20)pg/ml明显升高(P〈0.01);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浆BNP水平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Ⅰ级(P〈0.01);LVEDD≥60mm时的BNP与LVEDD〈60mm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EF〈40%时的BNP与LVEF≥40%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F组BNP水平升高与心力衰竭程度、LVEDD呈正相关(r=0.87、r=0.67,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53,P〈0.01)。PWV是心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P〈0.01)。结论BNP与用多普勒心脏超声所评估的心脏功能参数LVEDD、LVEF具有相关性,对于CHF患者是一种危险因素。PWV对于BNP和心脏功能是独立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张李发  储岳峰  陆善荣 《吉林医学》2011,32(16):3193-319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清尿酸(UA)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测定286例CHF患者(按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Ⅲ、Ⅳ级)及50例对照组血清UA、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患者增高组血浆LAd、LVEDd均显著高于UA正常组;LVEF显著低于UA正常组(P<0.05)。CHF患者血清U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CHF程度的加重UA水平显著增加。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LAd、LVEDd均显著高于Ⅱ级组;LVEF显著低于Ⅱ级组(P<0.05)。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分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TH)水平、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与心功能的变化及TH、BNP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CHF诊断标准的186例老年患者,依照NYHA心功能分级为Ⅰ级(对照组)、Ⅱ级、Ⅲ级及Ⅳ级为CHF组,测定血清中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及BNP水平,超声心电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各组检测指标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同时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非事件组,比较两组间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1)不同心功能组:心力衰竭组中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FT3、T3及LVEF逐渐降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逐渐升高,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血管事件组和非事件组比较:FT3、T3显著降低,BNP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血BNP与T3、FT3呈显著负相关,LVEF与T3、FT3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动态检测TH及BN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影响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及健康对照组人群测量血清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观察二者在CHF患者中表达变化.方法:CHF组患者70例,对照组入选正常人65例,CHF组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法Ⅱ、Ⅲ、Ⅳ级分为3个亚组,对照组及CHF组分别测量血清BNP、HCY.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CHF组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①CHF 组治疗前BNP、HCY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②治疗前不同心衰级别组间比较:随着心衰级别升高BNP、HCY亦明显增高,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③相关性分析:BNP、HCY与左室射血分数成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径呈正相关.④二者与CHF程度、疗效、预后的评估有关(P<0.01).结论:CHF患者BNP、HCY浓度与NYH心功能分级及LVEF密切相关,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级数的增加及LVEF的降低而升高.可反映临床心功能分级水平,对疗效观察及病情转归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