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电信CDMA网络经过四年的建设,大规模网络建设已告一段落,网络大布局已定,3G网络在覆盖广度和网络质量上确立了差异化的优势,但农村的CDMA信号覆盖与竞争对手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面临网络建设投资逐年缩减的局面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来有效推进农村的无线网络覆盖,成为广东电信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鲁义轩 《通信世界》2013,(25):33-33
中国电信CDMA网络虽然在3G上覆盖最广、性能最稳定,但是在4G上,不论是在技术体制、网络建设还是终端产业链上,都面临较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1引言 鉴于甘肃农村地区地广人稀的实际情况,为了有效节约投资,甘肃联通CDMA网络建设过程中,在郊区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应用了大量光纤直放站,使网络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CDMA用户数的迅速增长,新建基站陆续开通,光纤直放站的覆盖区域问题开始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4.
杨涛  李志军 《移动通信》2011,35(11):16-21
文章研究和分析了CDMA网络前反向覆盖增强技术,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的网络优化项目中,从而总结出CDMA超远距离覆盖网络的优化原则和优化方法,为超远覆盖场景的网络建设和网络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今天,移动增值电信业务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特别是业务同质化问题。在这个发展阶段,为保持快速健康的发展,要靠业务的差异化,为此,中国联通的CDMA 1X网络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和技术平台。一、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的发展中国联通2002年开始建设CDMA网络,在2003年又把CDMA IS-95网络全面升级为CDMA 1X网络,成为一个支持IP的移动数据网络。中国联通全面升级的概念是全网所有基站全部升级为CDMA 1X,即话音与数据同步覆盖。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建成了CDMA精品网络,覆盖率达到96.2%,在覆盖区内都能够实现CDMA 1X移动数据通信;CDMA 1X网络的无线接通率水平达到了98.51%的高水平,属于比较理想的网络;掉话率水平已降到0.33%以下。  相似文献   

6.
在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的今天,移动通信网络建设进入网络覆盖和网络优化相结合的阶段。在网络建设中,除了合理利用直放站设备外,很多地方也需要建设新的基站。 目前中国联通拥有GSM和CDMA两个网络,在一般情况下,考虑到GSM900和CDMA800覆盖容量、覆盖区域、信令特点等因素,两个系统应分别建站,即使在同一地点建站,天馈系统也应  相似文献   

7.
海域覆盖具有覆盖距离远、受海面情况影响大的特点。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通过对某省海域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网络实际信号的海测数据分析,结合各种情况下海域覆盖仿真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海域网络的分层覆盖方法。通过规划合适的远近海域区域,结合远近海区域CDMA信号覆盖特点,在远近海采用最优化的网络组合,达到远海覆盖尽量远,近海完全覆盖。同时分析并调整实际CDMA网络的工参,得到指导实际网络的海域覆盖方法,应用于网络的建设和优化。  相似文献   

8.
2001年2月16日中国联通董事长杨贤足宣布:2001年中国联通将把CDMA移动通信网络作为建设重点,成立全资子公司——新时空移动通信发展有限公司,采用IS-95A增强型CDMA技术,采取大覆盖方式,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建成容量为1330万用户的网络,并于10月开通运营。从1998年国务院决定由中国联通统一建设经营CDMA移动通信网络,到2000年初中国联通与高通公司签订CDMA知识产权框架协议,再到CDMA建设被信息产业部推迟,然后到CDMA建设重新浮出水面,几起几落,联通CDMA终于结束了“棋了”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根据CDMA网络沿海覆盖的特点,在CDMA网络的优化经验及理论基础上对沿海覆盖站点的规划思路及沿海网络的优化手段进行了探讨,并对近海覆盖网络优化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移动通信》2008,32(14)
华为近日宣布,在菲律宾BAYAN的3期CDMA扩容项目中获取全部新增份额,项目覆盖菲律宾全境,包括搬迁首都马尼拉CDMA现网一半的网络容量,同时提供智能网、传输、微波等产品,为其提供先进的ALLIP CDMA2000端到端饵决方案。BAYAN是菲律宾最大的CDMA运营商,2007年CDMA网络用户发展迅速,BAYAN希望建设一个基于全IP的CDMA网络,  相似文献   

11.
熊猛 《通信世界》2002,(28):33-33,37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迅速普及.移动通信运营商及设备供应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系统的容量和业务种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中国联通在CDMA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初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一次性建设很多的基站,基站数量的不足将造成信号覆盖的不完善,影响网络服务质量,最终将影响投资回报。为此联通新时空的CDMA网络在运营初期采取低容量、大 覆盖无线网络布局的主导思想,直放站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网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网络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铁CDMA网络EVDO信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铁覆盖具有切换快、周围环境复杂多变的特点。文章通过对某省境内高铁沿线CDMA网络EVDO信号的仿真,分析了影响CDMA网络EVDO数据信号的指标参数。结合实际网络特点及网络仿真分析并调整实际工程参数,得到指导高铁网络建设的方法,应用于高铁网络的建设优化,对于我国高铁数据网络建设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俊龙 《移动通信》2010,34(11):22-26
文章介绍了CDMA网络建设的总体策略、无线覆盖和容量技术保障,重点阐述CDMA2000 1x EV-DO网络建设策略、3G网络RF规划原则和组网方式。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电信正式接手CDMA网之际,全业务运营的课题就摆在眼前。然而对于新拿到的CDMA网,无论是CDMA品牌、业务和用户或是网络层面的演进融合,都将是运营商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一、保持网络稳定,完善覆盖,快速建设1XEV-DORev.A网络目前中国CDMA网络本身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自2008年伊始,  相似文献   

15.
乔楠 《通信世界》2004,(36):8-8
“经过近三年时间的建设,中国联通累积投资680亿元打造的CDMA网络,无论是覆盖还是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精品网络的要求。”这是中国联通CDMA网络自2002年初建设以来,第一次向外界公开表示这一网络已达到精品网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如何用最少的CDMA基站完成目标区域(业务区域)的场强覆盖是降低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成本的关键所在。CDMA网络的基站分布规划属于多目标组合优化问题,为此在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成本控制的CDMA网络基站分布规划算法。该算法综合考虑了在CDAM网络规划实际工程中的多种规划目标和要求,能够找到符合CDMA网络建设需要的基站分布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它进一步减小了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可能,同时也提高了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7.
游江 《通信世界》2005,(46):22-22
对于中国联通来说,今年是CDMA发展的关键一年。经过三期、四阶段的建设,中国联通CDMA网络在全国重点地区和各省重点业务区的覆盖和质量已经与竞争对手旗鼓相当。在网络质量相对不太完善的时候,中国联通迫不得已采用手机补贴政策吸引用户入网。  相似文献   

18.
直放站技术是解决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有效手段。在中国联通CDMA网络的建设中,直放站在郊区室外覆盖方面发挥了投资少、见效快的积极作用。但是,在CDMA网络,室外射频直放站也遇到了困难。高增益带来了系统隔离度的难度,传统的自动电平控制(ALC)造成了信号的非线性失真,直放站的增益和功率不能由周边的基站控制。这使得直放站面临自激和非线性工作的危险,而CDMA网络则直接遭受同频干扰的影响,造成网络性能的下降。为r解决这个矛盾,以色列Dekolink无线系统公司(Elisra集团)专门针对国内CDMA网络的要求,开发出了专有的智能自动增益控制技术。该技术在变化的网络负载环境下能够自动学习网络状态,自动控制CDMA直放站的增益。该项创新方案将使CDMA运营商远离上述高增益盲放站造成的问颢。  相似文献   

19.
阴志华 《通信世界》2002,(32):33-33
移动通信发展呼唤网优我国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惊人,移动网络不断扩容,网络的规划也一再随之调整。由于网络发展速度快,建设周期短,前后工期重叠进行,网络建设无论在规划阶段还是在后续的扩建工程中,均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中国联通同时拥有GSM和CDMA网络,其GSM网络经过7年多的建设,网络的频谱资源基本上都已被充分利用,联通关注的重点也由以前的网络建设转向提高网络的盈利能力和网络利用率上了。CDMA网络的投入运营,联通又面临CDMA网络的建设、扩容和系统升级等,关注的重点是在不断扩大容量的  相似文献   

20.
陈志煜 《移动通信》2003,27(1):114-115
1引言 直放站常用来解决基站的覆盖盲区或将基站信号进行延伸.对于话务需求小的区域采用直放站进行覆盖,可降低网络建设成本,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并有利于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所以,在CDMA网络建设过程中,C网直放站常常被用于上述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