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金属蒸发真空弧(MEVVA)离子源将Si和Er离子双注入到不同厚度热氧化SiO_2/Si薄膜,获得高浓度Er掺杂硅基发光薄膜。RBS分析表明,稀土元素Er离子掺杂到热氧化SiO_2/Si薄膜中的Er原子浓度百分比达到~10at.%,即Er原子体浓度为~10~(21)/cm~3。这是高能离子注入所不能达到的,它为稀土Er离子高掺杂硅基发光薄膜的制备提供了一个新途径。XPS研究发现,热氧化SiO_2膜厚,溅射保留量多;Er以固溶态存在。在77K下,我们获得了近红外区1540 nm处较强的光致发光。氧离子对Er掺杂热氧化SiO_2/Si薄膜近红外光致发光起了很大作用,发光强度提高了3~5倍。  相似文献   

2.
微量Si在W-7Ni-3Fe高比重合金中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掺杂微量Si的钨粉为原料,制备W-7Ni-3Fe高比重合金,用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研究了微量Si在合金中的行为。结果表明,原料钨粉中的微量SiO2在合金中以微粒形式弥散分布在合金的粘结相中,部分Si以固溶体形式分布在钨晶粒中;在未掺杂的合金中,发现有少量的WO2以薄膜形式分布在钨晶粒的表面,而在掺杂了微量Si的合金试样中,WO2薄膜消失。探讨了掺杂微量Si消除钨晶粒表面WO2薄膜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Ca对Al2O3(P)/Al—Si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树森  黄乃瑜 《金属学报》1999,35(6):663-667
本文利用定向凝固方法研究了Al2O3/Al-Si复合材料溶液中添加微量Ca对基体组织及Al2O3颗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a能够细化,Al-Si合金基体的共晶Si,但Sr变质时添加Ca,Ca对Sr的共晶Si细化能力具有阻碍作用,Al-Si-Sr-Ca中Ca的变质阻碍作用可能是因为生成Ca-Sr-Si金属间化合物消耗了溶液中的Sr,单独添加Ca或Sr时,Al2O3颗粒部被凝固界面所排斥和推移,在固  相似文献   

4.
Rh(III)—5—Br—PADAP配合物吸附波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桂华  张淑云 《贵金属》1993,14(4):40-49
Rh(Ⅲ)在0.1mol/L HAc-0.1mol/L NaAc,1。60×10^-5mol/L5-Br-PADAP和0.0025%OP溶液(PH≈4.7)中,良好的极谱波,峰电位Ep=-0.64V(vs.SCE).Rh(Ⅲ)浓度在3.90×10^-9~6.80×10^-7mol/L(即0.40~70ppb)与峰电流成线性关系;检出下限为1.9×10^-9mol/L。作直线法测定配合比为:Rh(Ⅲ  相似文献   

5.
秦紫瑞  郭珊 《表面技术》1996,25(1):16-19
采用AES俄歇电子能谱和XPS-X光电子能谱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型铸造高合金不锈钢在40%P2O5,1%H2SiF6,2%Hf,4%H2SO4,500×10^06Cl^-介质中,温度为95℃条件下形成的钝化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新型钢在该介质中,形成了一种含有Cr、Mo为主的氧化物膜,其中Cr是以Cr2O3形式在表面层富集,Mo价态复杂以MoO3为主,而Ni、Cu富集在膜的底部,可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Al—Si合金等离子涂层Ni—Cr—B—Si的激光重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5kW CO2激光器重熔Al-Si合金表面的Ni-Cr-B-Si等离子喷涂层。SEM和TEM分析结果表明,激光熔层内晶化区和非晶化区共存,在后续熔区的传热作用和周围结晶潜热作用下,有部分非晶晶化为Ni3Al纳米晶(2-5nm),其中一些逐渐长大成为细小的粒状晶。未晶化区硬度极高(HV=1235),是原等离子喷涂层硬度的4倍。  相似文献   

7.
用ZrO2(MgO)固体电解质,以CaSiO3+Cr2O3作为辅助电极,组成铬传感探头:MoCr,Cr2O3,ZrO2(MgO)CaSiO3,Cr2O3Cr)FeMo-ZrO2于1753K测定了碳饱和铁液中Cr的活度,该探头响应快,约2-3s即可得到稳定的电动势值,测定误差为±1-2mV,Cr的活度与Cr的浓度之间符合理论关系。  相似文献   

8.
张延忠 《金属学报》1993,29(10):82-86
本文报道新发展的不含Nb的Fe71.5(CuCrV)7.5Si12B9纳米晶软磁合金的综合磁性能。直流起始磁导率μi=10.9×10^4;矫顽力Hc=0.56A/m;对应Hm=80A/m的B80=1.04T;对应Hm=0.08A/m和f=0.1和1MHz的有效磁导率μe=2.5×10^4和0.4×10^4;铁损P2/100k=195kW/m^3;P2/200k=664kW/m^3;P2/500k=  相似文献   

9.
用伯胺N1923、L113B、煤油和内相NaOH水溶液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Te(Ⅳ)的迁移富集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宜条件下,Te(Ⅳ)的迁移率达99.5%以上。在此条件下,许多共存离子如Pb^2+、Fe^3+、AI^3+、∑RE^3+、Zr^4+、Ti^4+、Mn^2+、Cr^3+、Co^2+、Ni^2+、Zn^2+、Cu^2+、Cd^2+、大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SiO3^2-、SO4^2-、PO4^-3、F^-、CI^-、NO3^-、CIO4^-等,都不会影响分离富集碲。只有Te(Ⅳ)能从这些离子中得到满意的分离。此法用于富集测定铅锌矿、铜矿、铁矿和合金中的微量碲,结果相当满意。  相似文献   

10.
原位合成 MOSi2-SiC复合材料的断裂韧性明显高于单一MoSi2的断裂韧性.组织结构的TEM与HREM研究结果表明:原位合成 MoSi2/SiC界面为直接的原子结合,无SiO2非晶层存在结合对该复合材料的KIc断口形貌及压痕裂纹连续扩展路径的观察分析表明,其室温增韧机制为 MoSi2-SiC界面间较高的结合力、MoSi2基体晶粒细化及裂纹偏转和桥接.  相似文献   

11.
Fe-W非晶镀层经铬酸盐钝化处理,可获得有装饰的含Cr钝化膜,经测定,孔蚀电位较钝化前正移1.68V,明显改善了抗Cl^-腐蚀的能力,AES与XPS的分析结果表明,钝化膜由内外两层构成,外层为Fe(CrO4)3.Cr2(CrO4)3/Cr2(Cr2O7)3.Fe(OH)3/FeOOH.WO3.nH2O等化合物,内层由Cr2O3,CrO3,CrOOH,FeO,Fe2O3及WO3组成。钝化膜厚度约为6  相似文献   

12.
几种阴离子对亚稳态孔蚀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恒电位下的电流-时间记录法研究了Cl^-、SO4^2-、PO4^3-、CrO4^2-离子对非晶态合金亚稳态孔蚀的形核速度、生长速度和再钝化速度的影响。亚稳小孔再钝化过程中电流和时间的关系为:Imax-I=R(t-tmax),其中再钝化速度参数R大致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提高Cl^-浓度明显加快亚稳态小孔的形核和生长速度,并导致亚稳小孔平均尺寸增大。SO4^2-、PO4^3-和CrO4^2-既能阻碍亚  相似文献   

13.
硅对中低碳贝氏体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系统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硅对Mn-Si-Cr-B系贝氏体铸钢强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量在我风中为1.6 ̄2.4%时,脆性的渗碳体被韧性的残留奥氏体代替,得到无碳化物贝氏体,其组织特征为含过饱和板条贝氏体铁素体和分布在其中的薄膜状富碳残留奥氏体。在其硬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冲击韧度显著提高,由5 ̄6J/cm^2提高到8 ̄12J/cm^2(U型缺口)和由12 ̄13J/cm^2提高到20 ̄30J/cm  相似文献   

14.
利用IBED 技术,在Si(111) 和GCr15 轴承钢基体上沉积CrN 镀层。研究N+ + N+2 离子轰击能量和Nions/Cratoms 到达比对镀层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离子轰击能量的增加促进CrNCrN(200) 择尤生长;但Nions/Cr atoms 比从1.45 ×10 - 2 增至3.67 ×10 - 2 和5.87 ×10 - 2时,镀层中CrN 组分非但没有增多,Cr 反而以Cr2O3 形态存在。  相似文献   

15.
应用差热分析(DTA)技术研究了Cr2O3、La2O3、CeO2、V2O5、Si3V4、SiC、CaF2、Mox对MgO-B2O3-SiO2渣中含硼组分析晶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2O3、CeO2、CaF2、SiC、MOx作为晶核剂加入后,可降低析晶活化能,有利于含硼组分以结晶相析出,是有效的晶核剂;La2O3和V2O5对析晶活化能没有影响;Si3N4则增强玻璃网络稳定性,提高析晶活化能。所以  相似文献   

16.
球磨能量对Mo-Si混合粉末机械合金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X射线衍射,SEM和TEM研究了Mo-Si(原子比为1:2)混合粉末在不同球磨条件下的机械合金化过程.Mo/Si相变与球磨强度密切相关,高能球磨有利于稳定相α-MoSi_2的形成,而低能球磨有利于亚稳相β-MoSi_2的形成。对不同球磨条件下的相变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董允  林晓娉 《铸造》1995,(4):23-26
设计熔炼了ZG45Si2Mn2MoVRE双相耐磨钢。试验结果表明,该钢具有良好的2淬透性。通过热处理可得到马氏体+下贝氏体复合组织;与原材料35CrMnSi相比,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1885-1905MPa)、硬度(52-54HRC)、韧性(αk72-106J/cm^2);并具有较好的耐磨性(相对耐磨性Δε=1.28)。  相似文献   

18.
氧化铝生产中“硅渣”的组成和结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红梅  曾文明  陈念贻 《金属学报》1996,32(12):1248-1251
综合运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等方法,研究氧化铝生产脱Si反应生成物--水合铝硅酸钠渣的组成和结构,证明其为有硅原子缺位的羟基方钠石,SiO2与Al2O3摩尔比小于2.0主要系方钠石晶格骨架上硅原子缺位所致。  相似文献   

19.
用单质铬粉、硅粉和NaCl、NaF、AlF3三元活化剂对30CrMnSiNi2A超高强度钢进行铬硅包渗,用正交试验法对工艺进行了优化,获得了含铬29%、硅4%左右的铬硅渗层。渗层的表面为光亮的银白色,组织为柱状的α固溶体+少量的Cr23C6厚度为200μm左右,表层显微硬度为300kg/mm^2,渗层在0.5mol/LH2SO4中浸泡腐蚀速度和在0.25mol/LH2SO4中的电化学腐蚀速度均比未  相似文献   

20.
利用同步辐射光电子能谱(SR-XPS)原位研究了经3keVO2^+溅射的SUS304不锈钢中Fe、Ni、Cr合金元素与氧离子的化学反应活性差异及三种金属元素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经低能氧离子溅射后,不锈钢表面形成了一薄层氧化物膜,元素Cr和N分别以Cr2O3和NiO形式存在;铁元素的氧化产物随氧离子溅射量的增加分别以FeO、FeO和Fe2O3共存、全部生成Fe2O3的形式存在,在SUS304不锈钢钢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