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铽纳米颗粒掺杂烧结高性能NdFeB永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物理气相沉积和快淬-氢爆工艺制备了Tb纳米粉和主相Nd_2Fe_(14)B磁性粉末, 研究了Tb纳米颗粒掺杂对烧结NdFeB永磁磁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纳米Tb粉含量的增加, 磁体的矫顽力逐渐升高, 剩磁和磁能积则呈下降趋势. 显微组织研究表明, Tb元素富集在主相晶粒的边界层位置, 这种分布方式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磁体的矫顽力, 而且降低了Tb的添加量, 从而减小了Tb的添加对磁体剩磁及磁能积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烧结NdFeB磁体强度和韧性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飞  张虹  白书欣  陈柯  贾文军  王璟 《稀有金属》2006,30(4):500-504
烧结NdFeB永磁材料具有磁性能高、价格低、生产工艺简单等突出优点,因而自其开发以来,生产和应用取得了快速发展,并且其市场还将不断扩大。但是,这种材料强度和韧性差,机械加工困难,应用过程中容易开裂。因此,改善烧结NdFeB永磁材料的力学性能已成为一个迫切的需要。综述了该种材料的断裂机制及在改善材料强度和韧性等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认为通过添加合金元素,韧化晶界,细化主相晶粒,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材料的断裂方式主要为沿晶断裂,晶界上的薄片富Nd相是引起沿晶断裂的主要原因,通过微量添加合金元素能有效改善磁体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添加稀土Ho取代稀土Dy的单合金配分,并采用熔炼、氢破碎、气流磨、密封压制成形、低温烧结的工艺研究方案,最终以低成本制备了高磁能积的48M(NdFeB380/107)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其中气流磨采用低压研磨法,减少了富Nd相的损失,并降低了磁粉粒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纳米级β-SiC粉末、Si粉末、C粉末以及微米级TiH_2粉末为原料,利用热等静压原位合成工艺制备了SiC–TiC复相陶瓷,研究了不同原位合成反应和烧结工艺对复相陶瓷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iC、TiH_2、C粉末为原料的原位合成反应,无明显副反应发生,更有益于制备成分符合预期、致密度良好且性能优秀的SiC–TiC复相陶瓷。在1600℃,120 MPa,4 h等静压烧结工艺下原位合成得到的体积分数为SiC–32%TiC复相陶瓷具有最好的致密度、硬度、三点弯曲强度以及良好的断裂韧性,分别达到98.7%、21.2 GPa、428 MPa和5.5 MPa·m1/2。提高热等静压压力有助于提高材料的烧结扩散活性,从而提高材料的致密度,有益于力学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烧结NdFeB系永磁材料矫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理想微结构,并着重介绍了采用添加元素和新工艺提高其矫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简要阐述了影响烧结NdFeB系永磁材料矫顽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其理想微结构 ,并着重介绍了添加元素和新工艺提高其矫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稀土》2016,(1)
以N35TH烧结态NdFeB永磁合金为实验材料,进行时效态处理,系统分析了合金微观结构对磁性的影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了合金形貌,结果表明,影响NdFeB磁性的内在因素包括在主晶相Nd2Fe14B晶界处富稀土相的形态和分布、主晶相晶界的平直规整和Nd2Fe14B主晶相的数量增加,而且NdFeB永磁合金中具有001强织构和001取向的主晶相Nd2Fe14B晶粒明显增多,也是导致磁性改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烧结钕铁硼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配方、添加元素和制备工艺方面概述了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该材料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进展。通过对比分析,展望了我国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究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9.
通过喷雾造粒技术制备出可用于热喷涂的纳米Al2O3/TiO2团聚粉末,使用高温电炉采取三种加热工艺进行了烧结.测定了团聚体粉末的松装密度;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相组成,并根据Scherrer公式计算了烧结前后平均晶粒大小;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团聚体粉末的形貌.结果表明,加热工艺对纳米团聚粉末的烧结行为影响较大,常规高温烧结在实现烧结致密化的同时将导致纳米晶粒的较大生长;两步烧结法可在抑制晶粒生长的情况下,实现松装密度的大幅度提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烧结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酸碱含铜刻蚀废液为原料,聚乙烯醇(PVA)为分散剂,并采用添加可溶性铝盐络合共沉淀的方法制备了含铝铜的前驱体粉末,最终采用高温煅烧-氢气还原工艺制备了纳米Al_2O_3弥散强化铜粉末。采用激光粒度仪、SEM-EDS、XRD等研究了络合共沉淀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弥散铜粉末及Al_2O_3弥散相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络合共沉淀过程中的反应条件,可制备出粒度小于1.5μm且分布较窄的纳米Al_2O_3弥散强化铜粉末,最佳工艺参数为:母液浓度1.0 mol/L,沉淀氨水浓度20%(体积分数),反应温度70℃,p H值为7;调节分散剂的含量可控制弥散相的粒度及分布,PVA与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比为0.4∶1.0时,制备出的纳米Al_2O_3弥散相粒度小于100 nm,粒子间距100~200 nm;粉末经氢气烧结950℃保温60 min,烧结试样的密度为8.45 g/cm~3,硬度为115 HB。  相似文献   

11.
采用"液氮预冻-冷冻干燥-两段还原"获得了纳米钨粉,研究了纳米钨粉制备过程的物相组成和形貌,采用“液液掺杂-冷冻干燥-两段还原-SPS”制备了纳米Ce-W发射材料,研究了粉末和材料的形貌、铈的分布和高温扩散、以及材料的表面性能,并测量了材料热发射性能。  相似文献   

12.
以偏钨酸铵(AMT)、柠檬酸和硝酸铈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稀土CeO2掺杂纳米钨粉。通过热重-差热(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法(BET)等测试手段对复合粉体的合成工艺、物相、颗粒形貌和粒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pH值为1时,还原后的粉体颗粒呈准球形,无团聚,稀土元素以CeO2形式存在且均匀地分布在钨粉中,平均颗粒粒径为80nm左右,满足制备高性能掺杂稀土氧化物亚微米结构浸渍阴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ZrN粉末中添加Nb粉,经热压烧结得到Nb-ZrN粉末材料,研究添加剂Nb与烧结温度对Nb-ZrN材料烧结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烧结温度有利于加快材料的致密化,Nb-ZrN1480粉末出现了1个致密化速率峰,其它粉末材料还生成了另外2个小的致密化速率峰,烧结Nb-ZrN1680粉末的相对密度达到98.6%。各粉末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图中都存在ZrO2衍射峰,添加剂Nb在烧结阶段全部溶入ZrN内。添加Nb后,ZrN晶格常数减小,随烧结温度上升,ZrN晶格常数基本保持稳定。纯ZrN材料表现为沿晶断裂,添加Nb后,粉末材料发生穿晶断裂,气孔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Cr_3C_2-25NiCr对铁基激光熔覆层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同步送粉的激光熔覆技术,以铁基激光熔覆粉和Cr3C2-25NiCr为原料在中碳钢基材上制备耐磨熔覆层。通过扫描电镜(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显微硬度计等分析检测手段和冲蚀试验,研究了Cr3C2-25NiCr颗粒尺寸对熔覆层组织结构、硬度、耐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小颗粒Cr3C2-25NiCr后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约提高25%,冲蚀失重降低约50%;添加大颗粒Cr3C2-25NiCr后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约提高50%,冲蚀失重降低约60%。  相似文献   

15.
为了用钛、钼粉为原料制取过滤性能优异的Ti-32Mo合金多孔过滤材料,提出了一种新的制粒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粉轧生带,经真空低温预烧结、破碎、分级,再经真空高温烧结、研碎、分级的粉末制粒工艺,制得的粗颗粒粉末具有足够高的颗粒强度,在成形过程中仍能保持其颗粒形状。用本制粒工艺所得粗颗粒粉末制取的Ti-32Mo合金烧结过滤片,其性能与海绵钛粉所制烧结过滤片相比,在孔径相同的条件下,空气相对透气系数高,特别是在大孔径的情况下,其值甚至高出一倍以上。本制粒工艺亦可推广到其它用细粉未(如钨、钼、钛、锆等)制取粉末冶金多孔过滤材料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连铸铁皮渣的分离与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皮渣是连铸氧化铁皮与结晶器保护渣残渣的混合物。研究铁皮渣的分离方法,将铁皮渣分离成较纯的氧化铁皮与保护渣残渣。分离出的氧化铁皮可用于高炉生产,而且还可以用于生产铁粉和磁性材料;分离出的保护渣残渣可以作为保护渣的原料,在配入一定量的其他原料后,制作的保护渣成分、熔化温度、黏度等理化性能都能满足生产要求。连铸铁皮渣得到最充分有效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7.
纳米镍粉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米镍粉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粉末,具有广泛的用途.论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制备超细/纳米镍粉的新工艺、新方法,并将这些制备方法进行对比,讨论了每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对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展望了纳米镍粉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三种不同Co和Cr3C2含量的硬质合金材料。在常温下分别测量了材料的晶粒度、硬度和抗弯强度,并通过SEM照片等对材料的金相显微组织、断口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硬质合金中粘结相Co含量增多,其硬度下降,抗弯强度升高;微量碳化物Cr3C2在硬质合金中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在高钴硬质合金中添加微量碳化物Cr3C2,能使材料具有高硬度、高抗弯强度的良好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粉末冶金学》2013,56(7):283-295
Abstract

The preparation of titanium hydride powder and the method of adding aluminium and manganese are described. Sintered materials had poor ductility and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presence of an acicular structure.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of sintered and forged alloys, in which the acicular structure is destroyed, were as good as, and in some cases superior to, those of the equivalent conventional cast and wrought alloy. Both the sintered and the sintered and forged material exhibited good creep properties at 200 and 400°C. Attempts to destroy the acicular structure of the sintered alloy by heat-treatment were unsuccessful.  相似文献   

20.
《粉末冶金学》2013,56(14):168-201
Abstract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the isostatic compaction of metals, cermets, and ceramics with no appreciable variation in density throughout the compacted structure. The temperatures needed a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normally utilized for sintering, so that a fine-grain, tough structural material can be produced. The starting material may be loose powder, cold-pressed preforms, explosively impacted preforms, coated particles, spherical particles, or vibratory-packed powder.

Toxic materials are easily handed. Since the process is quite adaptable to the preparation of complex shapes by direct compaction of powders, components can be produced from the more expensive materials, such as beryllium and tungsten, with a minimum loss of material during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