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正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房地产业迅猛发展。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快马加鞭地进行老房改造以及重大项目的拆迁安置建设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被拆迁户的安置是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了解决被拆迁户的居住问题,国家推出了安置房工程建设,使得许多拆迁户拥有了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沭阳县在房屋拆迁过程中,通过对货币补偿实行市场评估价和对产权调换实行政府指导价“双轨”并行的补偿安置政策,既扩充了拆迁户选择补偿安置的方式渠道,也创新了方法,促进了房屋征收与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北京实行货币拆迁安置的探讨●李增顺●潘忠法近年来,随着市政建设、旧城改造的加快,拆迁任务繁重,对被拆迁户的安置成了一个突出问题。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1991年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和《北京市实施〈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4.
1、拆迁户的期望值过高。一部分拆迁户抱有通过拆迁安置彻底解决住房困难问题的想法,于是,在其过高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迟迟不搬或无理取闹,扰乱正常的拆迁工作,延缓拆迁工作的进程。家住西单文昌胡同的李先生,一家三口居住在一间8m2的住房,按拆迁政策可领拆迁补偿13万元,被拆迁人以补偿款不够买二居室为由拒绝搬迁,拆迁人上报房地局裁决该户才搬走。2、拆迁户故土难离。居住在北京城区四合院里的拆迁户许多是世居,自家住了祖祖辈辈的老房子要拆迁有点舍不得。家住西城区一个四合院里的张先生说,我们家民国初年祖上就在此居住了,现在一家四…  相似文献   

5.
关于旧城改造拆迁安置的几点思考薛姝欧湘宇一、当前拆迁安置工作存在的问题1.拆迁户方面的问题(1)由于长期以来用地不支付使用费,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体现,因此,人们形成了一种习惯性错误认识:土地“谁占用,谁所有”、“房属谁,地也属谁”。不少拆迁户认为:...  相似文献   

6.
住新房,过新年。今年春节,许多梧州市城市建设重大项目的拆迁户,开始在新居里享受新年的好日子。三百项目大会战开展后,为了配合城市建设的开展,妥善安置重大项目的被拆迁户,梧州市兴建了惠民、汇客苑、西堤三个拆迁安置住宅小区,总建筑面积为9.37万平方米,解决了一千多户拆迁户的住房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拆迁安置问题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问题。然而在前期规划设计中,由于缺乏人文关怀,导致拆迁户入住后找不到归属感,缺乏社会依存感。本文对人文关怀的安置小区规划设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吴建华 《城乡建设》2003,(12):40-43
近期以来,两起拆迁户自焚事件,成为各级、各地媒体关注的热点、焦点。 2003年8月22日,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邓府巷39岁的男子翁彪因被当地拆迁办公室强行拆毁家园,愤而冲进拆迁办公室点燃汽油自焚身亡。 2003年9月15日,北京市天安门金水桥前发生了安徽农民朱正亮自焚未遂事件。据朱正亮户籍所在地--安徽省青阳县政府官员称,朱的这一过激行为源自拆迁纠纷。短短3个星期之内,连续发生两起因不满拆迁而自焚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当前部分城市房屋拆迁纠纷的高度关注。一、拆迁纠纷的主要后果 综观各地拆迁纠纷,大体上可分为拆迁安置纠纷、拆…  相似文献   

9.
《城乡建设》2003,(10):59-59
×××同志:您好! 我们是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柴草市街三角地的拆迁居民。2001年7月23日,丹东市拆迁办发布公告由仁帅房地产开发公司对柴草市街三角地实施拆迁,在拆迁大会上市拆迁办说仁帅房地产开发公司资金雄厚,有8100万保证金,政府保证拆迁户能及时回迁,回迁安置标准为独立7层和17层建筑,时间为18个月。拆迁大会上就有拆迁户对仁帅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资信提出质疑。三天内,有531户与仁帅签订协议,并将扩大面积集资款及时缴纳。值得一提是2001年1月1日政府已有文件不收气源费,而拆迁办支持仁帅公司违规收取200多拆迁户气源费,拆迁办和仁帅…  相似文献   

10.
日前在长春举行的1996年全国房地产工作座谈会上,建设部副部长李振东强调,今年的住宅建设集中解决住宅质量、拆迁安置和住宅价格这三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 在住宅质量方面,工程事帮仍很突出,质量通病未得到根治。今后要从设计、施工、材料生产和供应等各个环节切实建立保障体系,加强工程质量监督,首要环节是抓住建设单位,建设单位要对住宅工程负最终质量责任。政府今年将对有严重质量事帮的房地产企业进行严肃处理 近年来房地产开发拆迁规模庞大,不少拆迁户难以如期安置,已经影响到社会的安定,今年  相似文献   

11.
段德罡  王宁 《华中建筑》2009,27(11):147-149,165
以玉湖村事件为例,引发对传统聚落地域性相关问题的思考。试图指出玉湖村的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行为主体实现价值目的的手段,其呈现出的地域性特征是一种多方博弈的结果,博弈的核心则围绕着"真实性"展开。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此时此地"的态度,指出当代传统聚落地域性问题探讨的目的与价值是促进聚落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聚落居民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刻画黔东南苗族聚落在城镇化、旅游化作用下公共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分别以乌冬苗寨、郎德上寨为例,以村民日常活动行为为基础,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以“空间”为“节点”,以“村民日常活动行为轨迹”为“联结”构建公共空间复杂网络模型,分析对比其节点聚集度、模块化分析、联系强度等指标所反映的功能、层级、关联、布局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城镇化、旅游化主导作用下,乌冬苗寨、郎德上寨节点功能呈现不同的演化途径;(2)苗族聚落公共空间网络节点具有鲜明层级特征,分别对应着小范围近邻共享空间、中等级偶然交往空间、大范围交往活动空间;(3)公共空间网络节点活力与聚落标志空间呈现显著关联;(4)乌冬苗寨网络节点布局呈现“单核内聚向心”结构特征,郎德上寨网络节点布局呈现“双核外扩协同”结构特征。在此认知基础上提出“传统保护型”“旅游开发型”两类聚落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3.
叶云 《华中建筑》2014,(1):177-180
在对鄂州市花湖工贸新城L村的街巷及交叉口的空间形态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村落的现状公共空间往往只有交通功能;L村主街巷多是由村落原来的主道路或边界道路演化而来;次街巷的形成通常缺乏统一的规划,它是满足私宅纯粹的交通功能;交叉口空间形式也由规整型向异型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由村民之间的交往和关系因环境的变化和利益的驱使造成很多隔阂。造成上述空间演变的原因包括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和集体生产方式的土崩瓦解以及村民的权利表达机制缺失。  相似文献   

14.
阮梅洪  楼倩  牛建农 《华中建筑》2011,29(12):110-115
宅基地安置模式下的新城中村建设,诱导村集体、村民,努力将其实现住房权益最大化,聚焦于对城中村改造建设用地规模与优势区位的争取,影响城市空间资源的高效配置。该文以宅基地地租为基础,通过定量计算、定性分析,建立新城中村影响城市空间绩效的模型,探析宅基地安置模式下被沉没的村民利益和城市效益,提出创新城中村改造模式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引导城中村改造主体,由对宅基地、住房等物质空间的过度关注,改为对宅基地、住房经济价值的追求,加快城村融合,提高城市空间绩效。  相似文献   

15.
潮汕地区正处于快速城镇化的阶段,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作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重要议题,在实践过程中面临重重困难。文章以汕头市沟南村空间的生产为例,分析城镇化进程中村落空间的变化历程,探索居民、政府、市场在村庄空间再生产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提出自下而上的规划技术路线,尊重村落文化与行为习惯,引导多元化的空间生产,进而实现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  相似文献   

16.
赵小龙  周骏  孟海宁 《华中建筑》2010,28(8):144-147
该文通过对浙江兰溪市西山寺村新农村住宅的规划设计探析,提出了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特别是择址新建的模式,应当关注村民的寻根愿望,并与当地产业项目的策划结合起来,在改善居住生活环境的同时,增加村民增收途径,提高村民凝聚力,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村庄发展应该包括村民的发展和村庄的布局两个方面,当前村庄规划不甚理想的本质原因,在于规划只关注于村庄的物质形态这一个方面。文章提出在村庄规划中引入契合村庄发展的参与式发展理念,其特点表现为村民主导规划和规划适度介入两个方面,并以浙江海盐五圣村为例,初步探讨了参与式发展理念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明长城军堡与明、清村堡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严  张玉坤 《新建筑》2006,(1):36-40
明朝在修筑万里长城的同时修筑了大量的屯兵“军堡”,按一定军事级别分布于长城沿线,守卫边疆。而边疆及内陆地区村民也兴建大量的“村堡”以自卫。自明代后,军堡屯兵守疆的军事制度撤销,村民入住军堡至今。以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为依托,从两者的兴筑背景与分布规律、堡与行政区划的关系、选址与地形等七个方面进行比较,解析长城军堡与村堡在物质表现形式与深层内涵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1,(1)
In this study,through village planning practice,we sorted out relevant theories and research foundations,constructed and optimized the participatory planning path of villages,and proposed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for upgrading the main status of villagers.It is recommended to understand the working mode of villages,improve the participation ability of villagers,improve the expression of planning,strengthen the planning feedback link,and truly improve the villagers’ participation awareness and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legislative authorization and government empowerment.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辽宁省法库县獐草沟村实际状况,在论述獐草沟村人口构成、村民生活现状、村庄经济发展优劣条件以及失地农民在就业存在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该村经济,壮大村庄二、三产业,以实现就地解决部分失地农民生活、帮助他们就业的问题。以辽河经济区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以服务辽河经济区为主的服务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