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5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钼靶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提高其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对5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钼靶X线征象的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主要X线表现:肿块伴微小钙化27例,单纯肿块14例,单纯钙化9例,结构紊乱伴局部密度增高3例,结构紊乱伴钙化1例。[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较丰富,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大多数病例于术前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癌钼铑双靶计算机X线摄影(CR)影像表现,以提高乳腺癌的X线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5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铑双靶CR影像表现,所有患者均摄取正、斜位片并经DrectviewCR900图像处理,5例隐约可见微小钙化而未见明确肿块影者,加照局部加压放大片,其中2例行术前三维立体定位,置放定位导丝,指导手术及病检。结果65例乳腺癌患者中,48例为浸润性导管癌,5例为浸润性小叶癌,2例髓样癌、4例硬癌、3例为导管内原位癌,2例管内癌伴早期浸润,1例乳头佩吉特病。CR表现:分叶状、不规则肿块20例,肿块伴恶性钙化29例,单纯恶性钙化型5例,乳腺局部结构紊乱和局限性致密浸润8例,星芒征3例;多伴有一项或多项次要征象。结论不规则肿块和恶性钙化是乳腺癌的最主要、最直接的X线征象,部分乳腺癌单纯以结构紊乱、非对称性致密或星芒征为主要表现。钼铑双靶计算机X线片摄影,可以充分显示乳腺癌的主要、次要X线征象,特别是对致密型乳腺内微小病灶的检出率有明显提高,是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乳头溢液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乳腺导管造影和钼靶X线平片摄影在乳头溢液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乳头溢液患者的钼靶X线检查资料,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检查,钼靶X线平片摄影、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结果:良性病变47例,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35例,乳腺囊性增生病7例,导管扩张5例;乳腺导管癌3例;乳头溢液伴肿块者19例。乳腺钼靶X线平片摄影发现14例乳头溢液伴肿块者X线表现异常,乳腺导管造影发现导管内乳头状瘤28例(28/35),乳腺增生病2例(2/7),导管扩张症4例(4/5),乳腺导管癌1例(1/3)。结论:乳腺导管造影用于诊断乳腺导管系统疾病较为准确可靠,乳腺钼靶X线平片摄影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不大,一定条件下两者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块直径<1.0 cm乳腺微小癌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对194例乳腺微小癌的临床检查,钼靶X线检查以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临床检查:194例乳腺微小癌均为单发;肿块质地硬、活动差、边界不清的临床诊断阳性率高于肿块质地韧、软、活动好、边界清者;腋下触及淋巴的结临床诊断阳性率低于腋下未触及淋巴结者.钼靶X线检查:肿块影和细砂钙化与结构不良及腺体致密的钼靶X线表现相比,诊断阳性率高,平均年龄大.超声检查:数字彩色超声检查诊断乳腺微小癌阳性率高于普通B型超声检查.超声诊断可疑癌和乳腺癌的平均年龄大于超声诊断纤维瘤和增生结节的平均年龄.结论严格掌握乳腺微小肿块的临床诊断标准,高度注意钼靶X线片肿块影及细砂钙化表现,对腺体结构不良及腺体致密者不能轻率诊断良性.数字彩色超声检查可提高乳腺微小癌检查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乳腺肿块型癌与非肿块型癌的MRI、钼靶及超声差异.方法 选取7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进行MRI、钼靶、超声检查,术后进行病理组织检查.比较MRI、X线钼靶、超声三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表现、对病灶的敏感性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3种检查方式对肿块、微小病灶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P>0.05).X线钼靶、超声检查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钼靶X线征象进行观察分析,以评价其在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1例NAC后的乳癌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形态、钙化和密度等钼靶X线表现。结果 21例乳癌肿块均较NAC前缩小,4例肿块呈局限性密度减低,20例肿块形态发生改变;9例钙化的形态和数目无明显变化,但钙化的范围较前缩小;9例腋窝淋巴结缩小及密度减低。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肿块的钼靶摄影X线征象均有所变化,乳腺钼靶检查可以用来评估NAC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乳腺钼靶检查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前后乳腺钼靶X线征象进行观察分析,以评价其在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1例NAC后的乳癌肿块及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形态、钙化和密度等钼靶X线表现。结果21例乳癌肿块均较NAC前缩小,4例肿块呈局限性密度减低,20例肿块形态发生改变;9例钙化的形态和数目无明显变化,但钙化的范围较前缩小;9例腋窝淋巴结缩小及密度减低。结论新辅助化疗后乳腺癌肿块的钼靶摄影X线征象均有所变化,乳腺钼靶检查可以用来评估NAC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钼靶X线下导丝定位乳腺微小病灶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4例乳腺未触及肿块而钼靶X线乳腺摄片显示有结节或恶性可能的簇状钙化灶患者在钼靶X线引导下行乳腺微小病灶导丝定位切除术,术后快速冰冻病理检查.结果: 34例患者均一次成功定位,病理检查结果发现早期乳腺癌7人,其中原位癌4例,导管内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良性病变27例.结论: 钼靶X线下导丝定位乳腺微小病灶切除术可明显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钼靶X线发现钙化灶但不能触及肿块的乳腺病变进行诊断。方法 对26例钼靶X线片显示有恶性可能的钙化灶而临床不能触及肿块的患者,术前在放射科钼靶X线引导下行乳腺细导丝定位,然后在局麻下行乳腺活检。结果 26例采用此方法活检者均成功取出病变组织,并明确诊断。病理结果为乳腺纤维腺瘤4例,乳腺囊性增生10例,乳腺乳头状瘤3例,积乳囊肿1例,导管内癌5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结论 钼靶X线导丝定位下活检,对X线片显示有恶性可能的钙化灶而临床不能触及肿块,可增加活检的准确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黏液癌(breast mucinous carcinoma,MBC)的X线影像学特征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临床资料完整的乳腺黏液癌患者75例,其中单纯性乳腺黏液癌(pure MBC)患者54例,混合型乳腺黏液癌(mixed MBC)患者2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X线影像学表现和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在两组乳腺癌患者中,单纯型乳腺黏液癌与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比较,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更多表现为淋巴结转移阳性(P=0.002);在年龄、月经状况、家族史、ER、PR、HER2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钼靶x线检查,肿块平均大小及肿块边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患者年龄、肿块形态及微钙化特征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乳腺黏液癌的X线影像学及临床病理特征,可帮助临床医师预测乳腺黏液癌及其亚型和患者的预后,有利于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