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针对硅酸镁在煎炸油处理上的应用,对硅酸镁处理的煎炸油的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皂化值、色泽、极性组分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硅酸镁处理后煎炸油酸值、羰基值、过氧化值、皂化值、极性组分等指标降低,色泽变浅、透明度增加;同时确定最佳硅酸镁添加量为1%。  相似文献   

2.
武州 《中国油脂》2021,46(9):108-111
采用Rancimat法测定不同抗坏血酸棕榈酸酯(AP)添加量下玉米油的氧化诱导时间,筛选出与添加50 mg/kg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玉米油氧化诱导时间相近的150 mg/kg AP添加量作为玉米油中AP目标添加量,开展6周玉米油储藏加速试验,每7 d取样检测酸值、过氧化值、回色(红值)、植物甾醇含量和维生素E含量,同时与TBHQ组(添加量50 mg/kg)、充氮组及空白组样品进行比较,分析AP对玉米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油储藏过程中,AP组样品与TBHQ组、充氮组样品在酸值、过氧化值、回色(红值)及植物甾醇含量方面无明显差别;但添加AP对玉米油中维生素E的保留作用明显优于添加TBHQ及充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充氮储存和常规储存条件下大豆原油品质指标的检测分析,研究充氮储存条件下大豆原油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储存的大豆原油相比,在北京地区充氮储存22个月的条件下,大豆原油的气味、滋味、色泽、透明度、羰基值无显著改变,加热试验后色泽变浅,溶剂残留量总体下降;充氮储存的大豆原油酸值、过氧化值较常规储存的上升缓慢。充氮储存对延缓油脂劣变有明显效果,可以延缓油脂氧化速度,对保证油脂储存品质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温度、不同储藏方式下储藏花生仁提取油的品质进行对比。试验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储藏时间延长,油的色泽变化不明显,酸值、过氧化值和羰基值上升趋势明显;与常规对照组比较,充氮98%气调组制油品质变化相对缓慢,充氮90%气调组效果不明显。在25℃以下储藏,各组试样的品质变化缓慢;在高温下储藏,充氮98%气调组在30℃下能延缓花生的酸败速度,但在35℃即使充氮效果亦不明显。因此,建议花生仁储藏温度不宜超过30℃,配以低温或气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加热温度和时间对色拉油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加热温度(120~200℃)、加热时间(0~8h)对色拉油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色拉油的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羰基值随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而升高,质量明显下降。在不同加热时间内,色拉油的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羰基值的增加值与加热温度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在不同加热温度条件下,除了色拉油在160~200℃加热条件下的过氧化值增加值与加热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在120℃处理条件下色拉油的羰基值和酸值增加值与加热时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以外,在其余加热温度条件下,色拉油的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羰基值的增加值均与加热时间呈极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大豆油食用期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过氧化值、酸值和p-茴香胺值为评价指标,模拟大豆油家庭食用条件,研究充氮气、添加抗氧化剂(TBHQ)的大豆油(2.5L/桶)在3个月(6、7、8月)食用期内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3个月的食用期内,2种处理方式下大豆油的过氧化值、酸值和p-茴香胺值均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其中,过氧化值分别在第70、50 d达到质量安全值5.0 mmol/kg,酸值均小于质量安全值0.2 mg KOH/g,p-茴香胺值变化不大.与添加抗氧化剂相比,氮气储藏同样提高了大豆油的稳定性,氮气储藏可以成为大豆油的一种绿色储藏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调和油和甘油二酯油为材料,对其在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氧化稳定性进行评价。对甘油二酯油和调和油在60℃和180℃持续加热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羰基值的变化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甘油二酯油在60℃持续加热36 h过程中,酸价、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但变化趋势不显著。在180℃加热3 h条件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甘油二酯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羰基值均高于调和油,酸价变化不显著,过氧化值和羰基值呈逐渐升高趋势。甘油二酯油和调和油加热3 h后,过氧化值分别达到14.08和6.97 meq/kg,羰基值分别达到37.83和37.75 meq/kg。甘油二酯油的热氧化稳定性与调和油相比容易发生氧化、酸败。  相似文献   

8.
抗氧化剂对杜仲籽油抗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Schaal耐热实验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了温度、时间对杜仲籽油自氧化过程的影响及添加抗氧化剂对杜仲籽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时间对杜仲籽油的自氧化过程有显著影响,且温度的影响更明显;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杜仲籽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异VC和柠檬酸均对TBHQ与没食子酸丙酯(PG)复配而成的复合抗氧化剂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协同作用,异VC的抗氧化协同作用优于柠檬酸;添加0.02%TBHQ+0.005%PG+0.01%柠檬酸或0.02%TBHQ+0.005%PG+0.01%异抗坏血酸复合抗氧化剂,可使杜仲籽油在20℃条件下的预期贮藏时间从2个月延长至14~15个月。  相似文献   

9.
真空低温煎炸对油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探讨了真空低温煎炸胡萝卜片后3种煎炸油的稳定性,研究了3种煎炸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随煎炸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与大豆色拉油相比,棕榈油和猪油有更高的煎炸稳定性;3种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羰基值与煎炸时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探讨油脂酸价、过氧化值、Euv268值和羰基值等指标,对冷、热榨花生毛油在常温储藏下油脂品质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冷榨花生毛油相比,热榨毛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和羰基值等指标偏高,热榨毛油氧化的程度较高。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花生毛油中的油脂氧化速度先慢后快,过氧化值、Euv268值和羰基值先降至较低水平后,然后缓慢升高。常温储藏30 d内,冷榨法花生毛油品质优于热榨法。  相似文献   

11.
光皮树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但氧化稳定性差,难以保藏。本实验研究温度和抗氧化剂对光皮树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光皮树油的氧化过程有明显影响,会加速油品变质;不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不同,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对光皮树油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柠檬酸和抗坏血酸(VC)对TBHQ 均表现出明显的协同抗氧化性能,且柠檬酸的协同抗氧化性优于VC;添加0.02% TBHQ+0.005% 柠檬酸能有效抑制光皮树油在保存和销售过程中因氧化而产生的酸败,并可使光皮树油在20℃下的贮藏时间从4 个月延长到9 个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虾青素联合茶多酚对南湾鳙鱼进行保鲜的可行性。方法:三氯甲烷-乙醇法从南湾鳙鱼肉糜中提取鱼油,将虾青素和油溶性茶多酚的混合物添加到在烘箱强化保存条件下(60℃65℃)的鱼油中,定时测定鱼油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的变化,并和虾青素、茶多酚、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丁基羟基茴香醚(BHA)、维生素E五种单一抗氧化剂对鱼油的抗氧化作用进行比较,考查虾青素和茶多酚联合作用对南湾鳙鱼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鱼油中添加抗氧化剂可明显抑制酸价和过氧化值的上升,单一抗氧化剂对南湾鳙鱼油的抗氧化性能表现为:TBHQ>虾青素>油溶性茶多酚>BHA>维生素E,虾青素联合茶多酚对南湾鳙鱼油的抗氧化作用和TBHQ相当,0.02%虾青素+0.02%茶多酚的复合抗氧化剂可使南湾鳙鱼油在20℃条件下的预期贮藏期从20d延长到120d。结论:虾青素联合茶多酚对南湾鳙鱼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鱼油中二者的添加量为0.02%虾青素+0.02%茶多酚。  相似文献   

13.
薏苡仁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较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以酸价和过氧化值为指标对不同温度、光线、空气和抗氧化剂存放条件下的薏苡仁油进行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光线和空气均可加速薏苡仁油的氧化,其中温度对薏苡仁油的氧化影响最大;添加抗氧化剂可明显提高薏苡仁油的稳定性,其抗氧化效果VE 强于TBHQ。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杜仲籽毛油为原料,经过精炼后以过氧化值、酸价和脂肪酸含量为评判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探究了5种抗氧化剂在不同浓度和温度下对杜仲籽精炼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杜仲籽精炼油货架期模型,预测其货架期。结果表明,添加丁基羟基茴香醚(butyl hydroxyanisole,BHA)、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 hydroquinone,TBHQ)、维生素E(vitamin E,VE)、鼠尾草酸(carnosic acid,CA)和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L-ascorbyl palmitate,L-AP)的抗氧化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TBHQ>CA>L-AP>BHA>VE,CA、TBHQ、VE、BHA、L-AP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5%、0.02%、0.01%、0.02%、0.02%;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和储藏时间的延长,过氧化值和酸价升高,氧化速度加快,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减少;杜仲籽精炼油的氧化符合一级氧化动力学反应,通过构建的杜仲籽精炼油货架期模型,预测出在25、40、50和60 ℃的温度下,杜仲籽精炼油的货架期分别为10.70、8.76、7.74和6.89 d,添加抗氧化剂能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其中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好,添加0.02% TBHQ的杜仲籽精炼油的货架期可以延长至41.41、19.71、12.48和8.13 d,说明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延长杜仲籽精炼油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15.
林荣芳  高丽伟  徐梦豪  赵祥忠 《食品与机械》2021,37(12):121-126,136
目的:探究紫苏提取物对裂壶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强制氧化法,以过氧化值、丙二醛值、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作为评价指标,探究不同浓度紫苏提取物、0.04%茶多酚与0.02% TBHQ对裂壶藻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气相—质谱检测裂壶藻油中脂肪酸成分的变化。结果:强制氧化15 d后,0.10%紫苏提取物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相比空白组提高了16.91%,紫苏提取物可以通过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分解,起到抗氧化效果,紫苏提取物对裂壶藻油的氧化抑制效果略低于TBHQ,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仅减少了5.30%,紫苏提取物添加组相比茶多酚添加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增加了12.93%,抗氧化效果明显高于茶多酚。结论:紫苏提取物能够有效提高裂壶藻油的氧化稳定性,且随着提取物剂量的增加,其延缓氧化效果也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不同贮藏容器(玻璃油壶、塑料油壶PET)、不同贮藏方式(油壶密封、油壶开盖)来研究菜籽油(无抗氧化剂、添加TBHQ)在食用过程中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菜籽油在不同的贮藏容器中和不同的贮藏方式下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的趋势,而过氧化值的上升速度远大于酸价。密封条件下,玻璃油壶中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在6周之内均合格,塑料油壶则是5周;开盖条件下,所测指标均比密封时提前1周超过国家标准;添加TBHQ可以使菜籽油的酸价和过氧化值晚2周超过国家标准。当家庭购买充氮包装的食用菜籽油进行分装时,分装贮藏容器应选择玻璃油壶,用完之后立即密封,并且在6周之内食用完毕。  相似文献   

17.
室温储存的亚麻籽油氧化变质时间为90 d左右,为了提高室温储存亚麻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了合成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与复合抗氧化剂对室温储存亚麻籽油过氧化值变化的影响,并运用感官评价探讨复合抗氧化剂对亚麻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 2 g/kg TBHQ和0. 2 g/kg VE复合添加并室温储存的亚麻籽油的氧化变质时间(以过氧化值约为6 mmol/kg为判定依据)由90 d延长到230 d,感官评价结果表明添加此组复合抗氧化剂不影响亚麻籽油的感官评分。  相似文献   

18.
Soybean oil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200 µg g?1 tert‐butyl hydroquinone (TBHQ) was subjected to accelerated oxidative storage at 60 °C for 10 days or stored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12 months. Tocopherol contents of the oil decreased, whereas the headspace volatiles and peroxide values (PV) increased as the storage time increased. During accelerated storage, TBHQ was effective in retarding the formation of hydroperoxides and headspace volatiles in the oil. TBHQ also protected tocopherols, especially α‐tocopherol, from oxidation. During long‐term room‐temperature (LTRT) storage, the changes in PV between the oils with and without TBHQ were similar, but the oil with TBHQ had lower headspace volatile contents than that without TBHQ. Headspace volatile analysis was more suitable than PV measurement for predicting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of soybean oil during LTRT storage. The contents of hexanal or (E)‐2‐heptenal in the oil at 1–5 days of accelerated storage could be used to predict those of the corresponding compound in the oil at 0–4 weeks of LTRT storage. Copyright © 2005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