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陆丽芳 《大家健康》2016,(11):239-239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效果。方法:以曾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其进行表示,对照组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患者治疗过程中行优质护理服务干预。结果:在护理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观察组患者依从率为93.1%,对照组中患者依从率为72.4%;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照组中满意率为77.6%,观察组中患者满意率为96.6%。结论:在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干预效果较理想,可使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到提高,并且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王永珍  何珂 《中国医药导报》2014,(13):108-110,1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1年10月河北省张家口市肺科医院收治的96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在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给予个体化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中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者分别为30例(62.5%),17例(35.4%)和1例(2.08%)优于对照组[25例(52.1%),20例(41.7%),3例(6.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0.41%,低于对照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出院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对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曾琼  卓贤静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510-151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6例乙肝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认知、心理、行为和治疗等护理干预,观察2组治疗依从性的改变情况。结果干预组完全依从患者从干预前的9例(14.3%)增加到干预后的46例(73.0%),部分依从率以及不依从率明显下降(P<0.01);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乙肝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记录复发情况,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7.5%,对照组总依从率为77.5%,观察组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提高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骆丹丹 《大家健康》2016,(8):168-169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即平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用药依从率为8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率(70%,P <0.05);2)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OL -BREF)评分中,实验组患者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在进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过程中实施临床药物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保证患者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将心理干预及语言沟通应用到精神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93例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6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及语言沟通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为93.62%,显著高于对照组76.09%的依从率;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及角色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加强心理干预及语言沟通可提高患者依从率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联合的双轨互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胰岛素使用方面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达标率为9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8%(P<0.05).结论 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可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联合的双轨互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胰岛素使用方面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达标率为9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8%(P<0.05).结论 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可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联合的双轨互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胰岛素使用方面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达标率为9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8%(P<0.05).结论 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可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联合的双轨互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胰岛素使用方面的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达标率为9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8%(P<0.05).结论 双轨互动护理干预可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3.
阴道炎1236例病原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236例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作直接镜检和病原菌分离培养检查;结果,细菌感染900例,念珠菌234例,滴虫102例。900例细菌经鉴定;葡萄球菌300例,阴道加特纳菌276例,淋病奈瑟菌170例,其它细菌124例。结果表明,葡萄球菌,阴道加特纳菌,淋病奈瑟菌是细菌性阴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壳多糖脱乙酰度测定的减量法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实验评价碱量法的精准度及样本含潮量等因素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并对汪氏推荐计算公式和本文作者提出的改良公式作出评价。结果:碱量法测定壳多糖脱乙酰度受样本性状、含潮率、反应体系中酸量的影响。改良公式更能反映样本实际脱乙酰度。结论:碱量法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在可接受范围,可用于壳多糖研制中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刘复平 《中外医疗》2012,31(23):1-2
目的探讨研究喉癌主癌灶手术的安全切缘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11年3月已经确诊喉癌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镜下观察分析;B组为观察组50例,主要采取手术切缘后,然后采取肉眼观察分析,将结果进行临床特点分析比较。结果早期的喉癌患者和晚期的喉癌患者的阳性切缘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高于早期的阳性切缘发生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门上区[SG]2、3和5、10mm;跨声门型[TG]2、3mm和5、10mm的切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G、G、TG、IG的2mm和3mm,5mm和10mm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肉眼阳性切缘观察39个,镜下阳性切缘观察4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原发不同部位、不同分期和不同范围选取适合的切线,就可以有效地减少阳性切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根据儿童急性腹痛的特点,诊断儿童腹痛应综合临床及相关检查提供的依据,做出准确诊断,给予适当治疗。方法:对临床328例腹痛患儿进行选择性辅助检查和分析。结果:小儿腹痛病因复杂,腹腔内疾病占64.63%,共17种病因;腹腔外疾病占35.37%,共6种病因。结论:仔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密切观察病情、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在儿童腹痛的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谭永东 《吉林医学》2011,32(14):2725-2726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系统性回顾收治的45例髋臼骨折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随访2~8年,治疗的总优、良患者38例,总优良率达到84%,手术切口全部愈合,未发生切口感染及深部感染,在患者中5例出现并发症: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股骨头坏死,1例异位骨化,2例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充分的术前计划,恰当的手术时机,正确的入路选择以及良好的术后锻炼,是治疗髋臼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罗榕  司洋  安东梅  刘凌 《西部医学》2012,24(6):1097-1099
目的通过对癫痫和非癫痫误诊病例及24小时脑电图确诊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提高癫痫的诊断率,减少癫痫误诊。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9年10月~2011年4月收治的误诊病例及经脑电图确诊的癫痫患者共172例,分析其误诊原因和临床特点。结果在纳入的172例患者中99例非痫性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43例癫痫发作误诊为非痫性发作,30例经24小时脑电图确诊为癫痫。癫痫最易被误诊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晕厥、假性发作。反之,非癫痫发作误诊癫痫发作多见于假性发作、TIA。对24小时脑电图确诊的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发现不自主咂嘴合并吞咽动作、上腹部不适是最常见待诊患者的临床表现。结论熟练掌握癫痫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做好体格检查,结合脑电图尤其是24小时视频脑电图等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减少癫痫的误诊,提高癫痫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