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界面作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3,自引:1,他引:7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土工程中 ,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的界面作用特性是最关键的技术指标 ,因此利用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的界面作用特性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 5种不同种类的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为加筋材料 ,以砂和石灰粉煤灰为填料 ,通过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比较各种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的界面作用特性 ,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可指导土工合成材料的优选和研究加筋机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室内拉拔、摩擦试验研究绵阳非饱和土与不同土工合成材料间的界面相互作用特性及加筋效果试验,得出了三种土工合成材料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分析了曲线特征及土工合成材料与土体界面的相互作用特性,其结论为今后土工合成材料在绵阳地区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蠕变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永久性加筋土结构中的重要特性。本文介绍了蠕变的机理和影响因素、试验仪器、操作步骤和试验成果的整理方法,以及为减短试验持续时间而推荐的时温叠加法和分级等温法,比较了不同规范的要求,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的动力蠕变试验和土工泡沫及土工合成材料粘土垫层的蠕变试验,以及铺设破坏与蠕变结合的试验。文中还给出了对蠕变研究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以 6种不同种类的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为加筋材料 ,即针刺无纺土工织物、涤纶纤维经编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单向塑料拉伸土工格栅、双向塑料拉伸土工格栅和土工网 ,进行三轴试验比较各种土工合成材料对砂的加筋效果 ;进行直剪试验和拉拔试验比较各种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 (砂和石灰粉煤灰 )的界面作用特性 ,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可指导土工合成材料的优选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的加筋机理。  相似文献   

5.
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界面的细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颗粒流程序(PFC2D)对土工合成材料的拉拔试验进行模拟,着重从细观角度来分析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接触界面。通过室内拟合试验,选取和校准离散元的细观参数,土工合成材料用平行黏结模拟,土颗粒采用由3个圆形颗粒组成一个椭圆形团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接触界面的厚度为6~7倍平均土颗粒直径,接触界面中的颗粒发生较大相对位移,孔隙率增大,接触数减小。PFC2D为从细观角度研究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接触界面特性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6.
以拉拔试验测定土工合成材料与风积砂的界面摩擦特性。根据试验结果分析风积砂与土工合成材料在接触面上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变化,得出不同种类的土工合成材料对填料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土工合成材料与细粒尾矿界面作用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以有色金属铜矿的细粒尾矿为加筋填料土,利用拉拔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带和土工格栅)在填料土不同密实度、含水量及垂直荷载作用下,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土的界面作用特性,以及细粒尾矿加筋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利用颗粒流程序(PFC2D)对土工合成材料的拉拔试验进行模拟,着重从细观角度来分析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接触界面。通过室内拟合试验,选取和校准离散元的细观参数,土工合成材料用平行黏结模拟,土颗粒采用由3个圆形颗粒组成一个椭圆形团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接触界面的厚度为6~7倍平均土颗粒直径,接触界面中的颗粒发生较大相对位移,孔隙率增大,接触数减小。PFC2D为从细观角度研究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的接触界面特性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12)
为防止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施工过程中通常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处置。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对土工合成材料在动载、高温及压实状态下的抗裂性能进行研究,并对模拟试验前后土工合成材料的力学及微观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射裂缝试验(reflective cracking test,RCT)后,不同土工合成材料的拉伸强度均降低,呈现良好拉伸性能的土工合成材料不一定对沥青路面抗裂性能有促进作用;基于裂缝扩展效果分析,将土工合成材料的抗裂效果分为3个等级;具有相似物理特性的土工合成材料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抗裂性,沥青路面抗裂性能主要取决于土工合成材料原料在摊铺过程中抵抗高温以及压实过程中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土工合成材料的耐劣化性是决定其抗裂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土工合成材料与填料的界面特性是决定垃圾填埋场中衬垫系统与土工合成材料受力特性的重要因素。选择3种不同种类的土工合成材料,用砂土和黏土为填料,通过拉拔试验研究土工合成材料的界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界面的峰值剪切强度与峰值位移随着法向应力的增加而增加;土工合成材料与黏土之间的摩擦角较大;填料为砂土时,无纺布与填料间的摩擦角最大,EPDM次之,HDPE最小;当HDPE上下都铺无纺布时,界面的摩擦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沥青路面的优点,简述了土工合成材料的主要品种和特性,并从土工合成材料的选择、施工工序和基本要求等方面,阐述了土工合成材料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应用,指出使用土工合成材料能有效遏制路面裂缝的产生,证明了土工合成材料在道路补强工程中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2,(Z1)
伴随着土木工程技术的进步,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土工加固技术之一。本文以土工合成材料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材料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综述了土工合成材料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拉拔、直剪、单剪试验常用于材料间界面特性研究,通过对垃圾填埋场中组成复合衬垫的土工膜、土工布和砂土、黏土界面分别进行了土工膜与砂土、土工膜与黏土、土工布与砂土、土工布与黏土的拉拔试验,土工布与砂土、土工膜与黏土的直剪试验及土工网–土工膜–黏土组合界面的单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工合成材料与土界面特性主要取决于土工合成材料的表面性质,直剪和单剪试验得到应力–位移曲线的初始斜率高于拉拔试验;法向应力由低向高变化时控制滑动面也发生了变化,界面特性受到防渗结构层中相邻材料的影响;在3种试验中拉拔试验得到的界面强度包线最高,单剪次之,直剪最低;单剪试验能较合理地模拟垃圾填埋场复合防渗结构的工作条件,建议利用单剪试验技术确定界面的强度参数,直剪试验也是可选择的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的变形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波  罗强 《四川建筑》1996,16(2):24-26
针对高速铁路路基的疲劳特性,从变形控制的角度,探讨了土工合成材料在提高路基承载力,增加刚度,减少变形中的作用,提出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高速铁路路基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程乾 《山西建筑》2006,32(11):273-274
通过土工合成材料在汾柳高速公路上陡边坡的应用,提出了土工合成材料在陡边坡中的作用机理、设计方法及配套施工要点,得出了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高速公路陡边坡具有自立稳定性高、节约土地造价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土与土工合成材料的拉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多功能化的施工材料得到广泛的使用。由于外界荷载变化或土体位移,因而容易与土体相互作用,通过土体和土工合成材料之间的拉拔试验初步揭示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工作性状。  相似文献   

17.
杨果  陈筠 《山西建筑》2010,36(16):273-274
通过土工合成材料加筋作用的室内试验,研究了土工合成材料对路基顶面塑性变形和应力消散的影响等作用机理,针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相关结论,以期促进土工合成材料加筋技术应用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砂土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62,自引:2,他引:6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 5种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为加筋材料 ,它们分别是针刺无纺土工织物、涤纶纤维经编土工格栅、玻璃纤维土工格栅、聚丙烯双向土工格栅和聚乙烯土工网 ,用三轴试验比较各种土工合成材料对砂土的加筋效果 ,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 ,可指导土工合成材料的优选和研究加筋机理 ,同时指出部分国产土工合成材料产品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分析论述了土工合成材料的特性、用途、作用机理、应用设计等内容。结合土工合成材料在连霍高速公路三门峡~灵宝段软基中的应用,总结了土工合成材料在解决软弱地基上修筑高速公路引起的地基承载力不足、沉降量过大、沉降不均匀等严重影响路堤路基稳定性的岩土工程问题的经验。土工合成材料在公路工程软基处理中,可起加筋加固、排水、隔离等多重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土工合成材料耐久性,即使用寿命一直是人们选择和应用土工合成材料所考虑的首要问题。用力学性能衰减规律评价其耐久性是最可靠的方法之一。通过室内外试验,尤其是对跟踪工程实例长达14 a 的试验结果以及国内外相关试验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土工合成材料力学耐久性的理论模型,并推算出土工合成材料在有40 cm 厚以上岩土严密保护的条件下,初始强度大于500N/5cm,使用年限至少可达50 a,大多数情况可超过100 a。并得出自然环境温度与土工合成材料耐久性密切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