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经皮肾活检确诊的老年(≥60岁)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结果肾活检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为常见(114例,占75%),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53.51%)、慢性肾炎综合征(30.70%)、隐匿性肾炎(8.77%)、急进性肾炎综合征(4.39%)和急性肾炎综合征(2.63%)。病理改变主要为系膜增生(48.25%)、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3.16%)、膜性肾病(11.40%)、新月体性肾炎(6.14%),轻微病变(6.14%)为主。继发性肾脏疾病占全部病例的25%,原发病以糖尿病肾病(28.95%)、急性肾小管坏死(23.68%)居多。以急性。肾衰竭为临床表现的23例患者的病理类型主要为急性肾小管坏死(39.13%)和新月体性肾炎(30.43%)。将本组患者与同期行肾活检的非老年组比较,在原发性肾脏病中,膜性肾病和新月体性。肾炎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IgA肾病的检出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继发性肾脏病患者中,本组以糖尿病肾病及急性肾小管坏死居多,而非老年组则以狼疮性肾炎(65.84%)和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14.01%)居多。结论老年肾活检患者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最常见,肾病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病理改变则以系膜增生最为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老年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及特点。方法 分析我院21例老年肾小球疾病患者病理类型特点,并与126例非老年肾小球疾病患者病理类型进行对照。结果 老年肾小球疾病占肾小球疾病发病总人数14.3%,男/女为1/1.1。其中主要为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占61.9%,其次为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38.1%。老年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衰竭为主,分别占47.8%和39.1%,其余为蛋白尿和/或血尿,占13.0%。老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所占比例依次为膜性肾病(50%)、IgA肾病(25%)和肾小球微小病变(25%)。老年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所占比例依次为系统性血管炎(38.5%)、多发性骨髓瘤致肾损害(23.1%)、狼疮性肾炎(23.1%)、肾淀粉样变(7.7%)和糖尿病肾病(7.7%)。结论 老年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功衰竭为主,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居多,其中系统性血管炎多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中膜性肾病占首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肾穿刺活检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行肾穿刺活检7 099例患者的病理资料,分为两组:老年及老年前期(≥50岁)组2 235例,非老年及老年前期(50岁)组4 864例,并将两组病理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的病理类型免疫球蛋白(Ig)A肾病(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增生硬化及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中,老年及老年前期组发病率明显低于非老年及老年前期组(P0.05);在病理类型膜性肾病(MN)、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PGN)中,老年及老年前期组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及老年前期组(P0.05),而非老年及老年前期组IgAN、MsPGN、FSGS、增生硬化及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发病率高;在继发性肾脏疾病(SRD)的血管性疾病所致肾脏病变中,老年及老年前期组血管炎相关性肾损害和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非老年及老年前期组(P0.05),系统性疾病所致肾损害中狼疮性肾炎(LN)和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病率均明显低于非老年及老年前期组(P0.05),肿瘤及代谢性疾病所致肾损害中老年及老年前期组糖尿病肾病(DN)和肾淀粉样变性发病率均明显高于非老年及老年前期组(P0.05),而老年及老年前期组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发病率明显低于非老年及老年前期组(P=0.016),感染性疾病所致肾脏病变中老年及老年前期组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发病率明显低于非老年及老年前期组(P0.001);小管-间质性疾病(TID)主要病理类型是慢性、急性、亚急性TID。结论行肾穿刺活检病理的肾脏疾病发病率老年及老年前期组低于非老年及老年前期组;老年及老年前期患者MN、MPGN、血管炎相关性肾损害、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DN和肾淀粉样变性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肾活检且年龄≥60岁患者72例临床病理资料,与同期356例中青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同时对获得随访的61例老年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和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老年组患者中男性比例较高(70.8%);肾病综合征、急性肾损伤(AKI)、初诊时存在肾功能损害、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中青组高(P<0.05)。(2)老年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膜性肾病最为常见(54.5%),其次为微小病变;而中青年组以免疫球蛋白(Ig)A肾病的比例最高(46.2%);老年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肾损害最为常见(36.0%),其次是感染相关性肾病;而中青年组以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性肾病比例最高(63.6%)。(3)老年组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类型中最常见的是膜性肾病,其次是微小病变,第三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获得随访的老年患者总缓解率为55.7%(34例),未缓解的27例患者中有11例临床死亡,均为非肾性原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肾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类型与中青年患者有显著差异;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是老年肾脏病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我院近3年来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病理类型以及不同年龄段肾脏疾病的构成比,分析慢性肾脏病分期、临床分型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行肾活检的慢性肾脏病患者2289例,对其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型、CKD分期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289例患者平均年龄(46.6±25.7)岁,男女比例1.22∶1;(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68.3%,IgA肾病最常见(占40.3%);继发性肾脏疾病占31.4%,狼疮性肾炎发病率最高(28.4%),其次是糖尿病肾病(19.7%);(3)年龄<18岁组患者以肾小球轻微病变最为多见(30.4%),年龄> 60岁的老年患者中以膜性肾病和糖尿病肾损害最常见;(4)慢性肾炎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37.9%).结论 慢性肾脏病好发于中青年,不同年龄段患者肾脏疾病的病理分型明显不同.原发性肾病中IgA肾病最常见,继发性肾脏疾病以狼疮性肾炎最多见.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IgA肾病以及糖尿病肾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为慢性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肾脏疾病和青中年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2年9月至2014年7月收住院的肾脏疾病行肾穿刺活检的2 516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按照年龄将其分为两组:老年组624例,青中年组1 892例。结果老年组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青中年组(P<0.05);老年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青中年组(P<0.05);老年组原发性肾脏疾病中膜性肾病最常见,其次是Ig A肾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糖尿病肾病最常见,其次是肾淀粉样变性和高血压肾损害。青中年组原发性肾脏疾病中Ig A肾病最常见,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炎;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狼疮性肾炎最常见。结论肾脏疾病病理诊断在老年人、青中年人之间不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与病理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1例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病理类型、治疗效果、并发症和预后等。结果 101例老年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原发性和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分别为79例和22例。7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中,44例有肾脏病理资料,前4位分别是膜性肾病、Ig A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22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糖尿病肾病17例,其次是狼疮性肾炎和显微镜下血管炎。联合应用中等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对病理诊断明确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1%。原发性和继发性老年肾病综合征的主要并发症均为感染、急性肾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结论老年肾病综合征中原发性所占比例较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以膜性肾病、Ig A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较为多见,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糖尿病肾病最多见。对于病理诊断明确的患者,联合应用中等剂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肾活检患者肾脏病构成十年对比分析   总被引:89,自引:0,他引:89  
目的 分析我科成人肾活检患者各种肾脏病的构成比例、10年来的变化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对在我科经临床病理讨论获得诊断的全部成人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断面对比分析 ,1990年 1月~ 1991年 12月共 2 14例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 15 2 5例。结果  (1)接受肾活检患者人数明显增加 ,年龄增高 ,从 (3 0 .6± 11.1)岁增至 (3 5 .2± 13 .9)岁 ,老年患者的比例从0 .5 %增至 6.8% ;(2 )急性肾衰竭 (ARF)比例明显增加 (7.5 %至 14 % ) ;(3 )疾病构成中 ,虽仍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为主 ,但所占比例已明显下降 (77.6%至 65 .4% ) ,继发性肾脏病及肾小管和肾间质疾病增加 ;(4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 ,IgA肾病所占比例明显增多 (16.9%至 47% ) ,占大量蛋白尿患者的 15 % ,肾炎综合征的 49.6% ,单纯血尿的 42 .3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无增加 ;(5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仍以狼疮性肾炎 (从 5 7.1%降至 3 9.4%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15 .4% )和紫癜性肾炎 (15 .4)为主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 (从 0增至 10 .2 % )及高血压肾损害 (从 0增至 6.1% )增多 ;(6)ARF中 ,重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比例明显下降 ,急性间质性肾炎 (多与药物相关 )、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和恶性高血压肾损害比例增加。结论 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行肾穿刺活检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217例行肾活检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等相关资料.结果 1217例患者行肾活检时的平均年龄为(30.86±13.41)岁,男性612例(50.3%),女性605例(49.7%).男性占本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N)的52.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SGN)的39.0%.肾脏病患者的高发年龄段为20 ~39岁(50.9%).本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610例(50.1%),其余分别为尿检异常型(Uab)453例(37.2%),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型(rGH)89例(7.3%),慢性肾衰竭(CRF)31例(2.5%),急性肾损伤(AKI) 12例(1.0%),高血压型(HT)11例(0.9%),急性肾炎综合征(ANS)8例(0.7%),孤立性肉眼血尿型(iGH)3例(0.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继发性肾小球疾以狼疮性肾炎(LN)为主要病理类型.本组患者中各临床分型均以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要病理类型,除系膜增生性肾炎外,肾病综合征以MN,Uab以IgAN为主要病理类型.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徐州地区最常见的肾脏疾病,男性、青壮年是高发人群,系膜增生性肾炎是最常见病理类型,肾病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病理类型及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PLA2R)IgG水平,为老年肾病综合征肾脏病理类型的非肾活检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6月在中日友好医院肾内科诊断为肾病综合征,并住院期进行肾穿刺活检的老年患者临床数据和肾活检资料。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250例,年龄平均(65.85±4.68)岁,其中男152例,女98例。(1)常见肾活检病理类型:膜性肾病154例(61.6%),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31例(12.4%),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20例(8.0%),IgA肾病11例(4.4%);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糖尿病肾病11例(4.4%),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5例(2.0%),淀粉样变性肾损害5例(2.0%)。(2)对比前后5年间肾活检病理谱变化,膜性肾病(由61.11%增至62.36%)、微小病变性肾小球病(由9.72%增至13.48%)、糖尿病肾病(由4.17%增至4.49%)所占比例略有增加,IgA肾病(由11.11%降至1.69%),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由11.11%降至7.30%)所占比例显著下降。近5年来,膜性肾病和肾小球微小病变病两者所占比例达到了75.9%。(3)86例原发膜性肾病检测了血清PLA2R抗体水平,其中44例(51.2%)阳性,肾小球微小病变病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患者血清PLA2R抗体均阴性。结论老年肾病综合征中以膜性肾病最常见,其次是肾小球微小病变病,且所占比例有增多趋势。血清PLA2R抗体检测对老年肾病综合征中原发性膜性肾病诊断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