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观察生津玉液汤对气阴两虚证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 SS)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3例p SS气阴两虚证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生津玉液汤治疗,疗程为3个月。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正常对照组入组后与治疗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IgG、IgM及IgA水平均明显升高,CD4~+下降,CD8~+升高,CD4~+/CD8~+下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IgG、IgM及IgA水平均下降,CD8~+降低,CD4~+、CD4~+/CD8~+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3~+无明显变化(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IgG、IgM及IgA仍升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CD4~+、CD8~+、CD4~+/CD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证p SS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生津玉液汤对其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海蛇药酒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外周血中CD4~+/CD8~+及IgA、IgM、IgG的影响,探讨其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治疗作用。方法设立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及海蛇药酒组,建立Ⅱ型CIA大鼠模型。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8~+值,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中IgA、IgM、IgG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D4~+/CD8~+值、IgM、IgA、IgG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与海蛇药酒组CD4~+/CD8~+值、IgM、IgA、IgG水平均降低(P0.05);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海蛇药酒组CD8~+值降低,IgM及IgG水平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蛇药酒可能通过纠正CD4~+/CD8~+的失衡而调节RA免疫功能紊乱,降低IgM、IgA、IgG水平,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及炎症反应,达到治疗RA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志兵  嵇冰  陈建华  顾凤元 《新中医》2015,47(3):203-205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西他赛+阿霉素+环磷氮芥方案(TAC)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另选取30例乳腺良性疾病术后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TAC化疗,观察组在TAC化疗治疗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总缓解率观察组为56.67%,对照组为2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化疗前,2组患者IgM、IgG、IgA、CD4+、CD4+/CD8+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化疗后,观察组患者IgM、IgG、IgA、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M、IgG、IgA、CD4+、CD4+/CD8+水平较化疗前有所上升(P<0.05,P<0.01)。对照组化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小板下降、胃肠道反应及白细胞下降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论:生脉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毒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6,(8)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苦参和白土苓)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9例完成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依据患者的意愿分为治疗组(复方苦参注射液)和对照组(未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1 d的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辅助T细胞(CD4+)、细胞毒T细胞(CD8+)水平和CD4+/CD8+比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 d,治疗组的NK细胞水平,CD4+水平和CD4+/CD8+比值与术前自身比较,和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增强肝切除术后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对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争荣  陈元美  林浩  林锦培  陈乃杰 《中草药》2019,50(12):2941-2944
目的从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角度探讨紫龙金片对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例肺癌术后患者按数字随机表分为2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术后常规支持治疗基础上第3天起口服紫龙金片(每次4片,3次/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等指标。结果术后第2天两组IgA、IgG、IgM、CD3~+、CD4~+、CD4~+/CD8~+与术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显著(P0.05),CD8~+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第14天对照组及治疗组IgA、IgG、IgM、CD3~+、CD4~+、CD4~+/CD8~+、NK与术后第2天比较均有上升,对照组NK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IgA、IgG、IgM、CD3~+、CD4~+、CD4~+/CD8~+差异显著(P0.05);术后第14天治疗组Ig A、Ig G、CD4~+、CD4~+/CD8~+、NK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肺癌患者手术后早期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状态,紫龙金片可以改善肺癌患者术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免疫功能恢复,增强机体抗肿瘤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味对晚期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晚期直肠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FOLFOX6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近期临床疗效,评价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近期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00%,对照组为3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的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IgA、IgM、IgG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IgA、IgM、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CD4+、CD8+、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CD4+、CD8+、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晚期直肠癌患者可以提高近期临床疗效,提升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规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基础治疗,常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组在常规规律血液透析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双侧各位1mL,隔日1次,疗程为8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8+、CD4+/CD8+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A、IgM、Ig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gM、IgA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显著低于观察组治疗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可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肺阳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免疫失衡的作用机制。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补肺阳方高、中、低浓度组、胸腺肽组,每组10只。采用烟熏加气管滴注脂多糖及二次造模的方法建立大鼠COPD肺阳虚证模型,解剖胸腺、脾脏,计算胸腺指数、脾脏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及血清T淋巴细胞CD4~+、CD8~+表达率,并计算CD4~+、CD8~+比值;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IgA、IgM、IgG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形态符合COPD,补肺阳方可改善其形态结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脾脏指数变化不明显(P0.05),胸腺指数低于空白组(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脾脏CD4~+/CD8~+值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除低剂量组外,其余治疗各组CD4~+/CD8~+值均高于模型组(P0.05),外周血CD4~+/CD8~+比值变化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IgA、IgM、IgG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治疗各组IgA、IgM和IgG水平均较模型组升高(P0.05,P0.01)。结论补肺阳方能通过提高模型大鼠CD4~+/CD8~+比值、血清中IgA、IgM、IgG水平,调节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改善COPD免疫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许坚  林琳 《辽宁中医杂志》2009,(7):1136-1137
目的:探讨健脾益肺冲剂对稳定期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6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肺冲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8、CD+4/CD8+水平,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健脾益肺冲剂能提高血清CD+3、CD+4、CD+4/CD+8水平(P<0.05),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P<0.05)。两组疗效比较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有效升高CD+3、CD+4、CD4+/CD8+、免疫球蛋白IgA、IgG,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肺冲剂对COPD稳定期患者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理确诊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化疗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后,治疗组CD4+、CD8+及CD4+/CD8+比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IL-2、IFN-γ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TNF-α较治疗前均降低,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7%低于对照组的93.33%。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化疗副反应,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生脉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所致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围术期使用生脉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所致机体免疫功能改变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黄芪复方对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的细胞免疫调节机制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d,静脉滴注,连用10天;对照组单用化疗。2组化疗方案、对症及支持治疗方法均相同,均以21天为1个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观察2组化疗前后CD3+、CD4+、CD4+/CD8+、NK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NK细胞与治疗前相比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能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解毒化浊汤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患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收集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解毒化浊汤治疗。检测治疗前后IgM、IgG、IgA、C3、CD4+、CD8+。结果:对照组的各指标治疗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gG、CD8+有所下降(P〈0.05),补体C3、CD4+升高(P〈0.05),其余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值比较,IgG、C3、CD4+、CD8+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IgM、IgA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浊汤能调节中度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证患者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不同中医证侯机体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免疫指标的关联性。方法:选择初次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和肝郁脾虚证患者各30例,动态观察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8+水平及IgA、IgM、IgG含量的变化。结果:肝胆湿热型患者CD3+水平在初次、随访8周和16周时均明显升高,与肝郁脾虚型患者相应数值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初次、随访8周和16周时CD4+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湿热组高于肝郁脾虚组。两组患者初次IgM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胆湿热组低于肝郁脾虚组(P〈0.05),随访8周和16周时两组IgM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D8+、IgA、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胆湿热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CD3+、CD4+、CD8+水平及IgA、IgM、Ig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郁脾虚组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清CD3+、CD4+、CD8+水平及IgA、IgM、IgG含量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关联性,相关免疫指标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依据;②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扶正抗瘤方对肺癌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5例肺癌初次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同时给予自拟扶正抗瘤方,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0天T细胞亚群(外周静脉血CD4^+/CD8^+)的变化情况;并观察在治疗16周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CD4^+、CD8^+、CD4^+/CD8^+2组治疗后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躯体功能和总体健康评分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抗瘤方干预静脉化疗肺癌患者能提高患者短期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补肾健脾消症方联合化疗治疗胃癌术后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肾健脾消症方对胃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和联合化疗组各30例,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观察化疗前后NK细胞活性、CD3^+、CD4^+、CD8^+、CD4^+/CD8^+比值,以及生存质量评分(Karnofky评分)情况。结果: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胃癌术后患者NK细胞活性、CD3^+和CD4^+显著降低(P〈0.05),而CD8^+明显升高(P〈0.05),致CD4^+/CD8^+比值降低(P〈0.01);2、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单纯化疗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CD3^+降低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化疗组NK细胞活性、CD8^+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在CD3^+、CD4^+、CD4^+/CD8^+比较上差异更为明显(P〈0.01);3、同组治疗前后比较,联合化疗组治疗后Karnofky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单纯化疗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比较,联合化疗组Karnofky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1)。结论:补肾健脾消症方可显著提高胃癌术后患者化疗过程中的细胞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加味玉屏风合剂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红细胞免疫指标(C3b、ICR、RFER及RFIR)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得力生注射液肝动脉灌注配合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XELIRI方案(伊立替康+卡培他滨)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得力生注射液肝动脉灌注。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生存质量(KPS)积分、血液毒副反应(白细胞计数及分级)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8.75%和43.7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对照组生存质量积分提高率分别为62.50%、37.50%,两组生存质量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多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治疗后白细胞分级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各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各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得力生注射液肝动脉灌注配合化疗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临床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的血液毒性,保护机体的免疫功能,为化疗起到增效减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与玉屏风颗粒联合应用,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在急性感染期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在非急性感染期加强护理,避免受凉,只单独匹多莫德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口服,总疗程3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统计复发次数。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判,同时检测两组患儿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及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IgA、IgG、IgM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较对照组升高,而外周血,细胞亚群CD8^+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联合玉屏风颗粒能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再发次数,减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