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赵俐 《广西中医药》2005,28(4):31-32
补中益气汤为李东垣《脾胃论》名方,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所致的诸多病症。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该方应用广泛,证属气虚气陷者,辨证使然,每获奇效,现举验案数则如下。  相似文献   

2.
补中益气汤源自李东垣《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是治疗脾胃病的经典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中气下陷及气虚发热等症。徐慧媛教授防治疾病多从后天之脾入手,而补中益气汤恰依后天之脾功能而立,故而被徐慧媛教授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拓宽了补中益气汤的应用范围,并取得较好疗效。现列举徐慧媛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之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3.
补中益气汤,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和气虚下陷引起的诸多病症,临证方面,用此方治疗虚劳发热、久泻、耳闭暴聋等症,病状虽异,但病机相类,应用之妙,重在辨证。  相似文献   

4.
补中益气汤为临床常用方,出自《脾胃论》,是李果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旨而制定,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方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气虚下陷及气虚发热等证。笔者运用此方治疗相关杂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向东 《陕西中医》2009,30(5):612-612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能,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诸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以此方为主,根据病情巧妙配伍,灵活加减,拓展了补中益气汤的使用范围,收到颇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脾胃气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脾胃气虚型便秘患者服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结果:48例患者,痊愈25例,显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7%.结论:补中益气汤是升阳举陷、培中益气之名方,临床以脾胃气虚、清阳下陷为辨证要点,治疗脾胃气虚型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张春梅 《光明中医》2011,26(4):813-813
补中益气汤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杲《脾胃论》,由党参、炙甘草、白术、当归、陈皮、黄芪、升麻、柴胡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临床常用于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气虚发热等症。笔者在治疗多种杂症过程中灵活应用补中益气汤取得良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气虚发热等证。运用恰当,每有良效,现举案例如下。  相似文献   

9.
赵文研  陈荣 《光明中医》2011,26(9):1887-1888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炙甘草、人参、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之症,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用。笔者临床用于妇产科疑难杂症,疗效显著。兹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0.
补中益气汤是金元四大名家李杲之代表方剂,主要用于脾胃气虚、气虚下陷。2006年,笔者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致发热5例,外感6例,疗效显著,现举典型验案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甘草、人参、当归、橘皮、升麻、柴胡、白术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常用于脾胃气虚、气虚下陷之证。笔者临证用治原发性高血压、便秘、痛经等证属气血亏损者,疗效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补中益气汤临证验案举隅安徽省淮北市中医院(235000)许成群安徽省淮北市人民医院王采甫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其功能益气升阳,调补脾胃。笔者通过实践认为:该方除治疗身热有汗、少气懒言等脾胃气虚之症外,用于治疗久咳、胸痹、头痛等,获效亦佳,现...  相似文献   

13.
补中益气汤出于李东垣《脾胃论》。其功用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中气下陷之证。临床上多用于脾胃病中气不足的虚证久病的治疗。笔者在祖国医学理论指导下,以补中益气汤为主组方,采用异病同治法,对于一些急重症进行治疗,辩证凡属上述病机者均可应用,常获良效。现举例如下:1 病例介绍1.1 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4.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治内伤脾胃之著名方剂.有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功.其温中而不伤阴,甘补而不呆滞的特性,使之被广泛应用.笔者于临床中,如遇病机符合气虚(不独脾气虚)之疾病,常以其加减应用,现举验案4则.  相似文献   

15.
郑雅兰  王素梅 《新中医》2002,34(3):70-71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炙甘草、当归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气虚发热等证。笔者临证加减用治其他杂症,亦获满意疗效,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党参、炙甘草、当归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气虚发热等证。笔者用本方加减治疗内科杂症,疗效满意,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7.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根据《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宗旨创立“甘温除热”理论具体代表方剂,主治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清阳不升等证。笔者就本方有调中固本,益气培血,升清举陷作用,运用妇产科病治疗,收效颇著。1崩漏赵某某,34岁,农民,1993年8月1...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疾病是当前多发病、常见病,是临床比较难治疗的疾病。中医药有很多好的方子,临床运用显示补中益气汤(丸)对前列腺疾病有一定疗效。补中益气汤(丸)出自《内外伤辨惑论》。古人云“损者益之,劳者温之”。其方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当前医生应当对应用补中益气汤(丸)治疗前列腺疾病重视起来,为治疗前列腺疾病探索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脾胃论》经典方,其功在补气升阳,调补脾胃,主治由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诸证。笔者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应用本方加味治疗多种疾病,有获良效,先略举几例,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人参、柴胡、升麻、白术、陈皮、当归、甘草组成,功能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治脾胃气虚、气虚下陷。笔者在临床中紧紧抓住脾肺气虚这一病机,辨证论治,获得满意疗效,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