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如今,是凡到过江苏的人,无不为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和村镇所陶醉。昔日多灾的土地为什么能变成宜人的乐园?这还得从治水说起。历史上,江苏的水旱灾害不堪回首。远的不说,以30年代前后为例。1931年长江,淮河、沂沭泗流域洪水并发,运河大堤溃决,从淮阴到场州,纵横三四百里,一片汪洋,仅里下河地区就淹没耕地1,330万亩,倒坍房屋213万间,灾民达350万人,淹死饿死7.7万人。1929年和1934年的大旱,洪泽湖、高邮湖、洮滆湖干涸见底,卤水倒灌内地百余里,受害地区,一次遭卤灾,几年寸草不生。为根绝水旱灾害,创造美好的生活,江苏人民从新中国成立  相似文献   

2.
江苏地处淮河和沂沭泗下游,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夺淮逼迫淮河改道,致使这一地区洪水没有出路,泛滥成灾。建国后,江苏人民积极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治淮斗争。新沂河、苏北灌溉总渠、三河闸等一大批工程陆续兴建,使淮河下游防洪能力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3.
自黄河夺淮以后,淮河下游的入海出路逐渐被淤塞,形成了洪泽湖,淮河被迫由入海改为入江。入海水道将是淮河在洪泽湖下游的一个直接入海的洪水通道。它是一项宏伟的工程。入海水道的修建将进一步提高洪泽湖与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有利于该地区的工农业发展。一、修建入海水道工程的必要性洪泽湖是淮河中、下游的巨型水库,库容130亿立米,上承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洪泽湖下游是苏北里下河、渠北和白马湖宝应湖地区。总计有3000万亩土地和  相似文献   

4.
顾志鸿 《江苏水利》2008,(10):15-15
射阳县地处淮河地区最下游、里下河人海尾间,东临黄海,是苏北沿海垦区,全县总面积2975km^2,耕地约10.44万hm^2,滩涂面积7.2万hm^2,是粮、棉的主产区。县境西高东低,河流纵横,里下河腹部地区排水主要通道四大港有三大港(射阳河、黄沙港、新洋港)横穿射阳县境。全年降雨年内分布差异很大,年平均降雨1072mm,年最大降雨1521.9mm(1972年),年最小降雨533.9mm(1978年);  相似文献   

5.
淮河,是新中国诞生以后第一条全面治理的大河,治淮的序幕从苏北一解放就开始了。经过三十五年持续不断、大规模地建设,淮河面貌巨变,苏北面貌巨变。治淮斗争的丰硕成果,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曲壮丽的凯歌。解放前的苏北,是“贫困”的化名词。祖祖辈辈生活在苏北的淮河人民,受尽了水害煎熬,年纪大一些的淮河乡亲,只要稍加沉思,那一幕幕惨痛的往事依然历历在目。最令人难忘的是一九三一年,淮沂沭泗洪水并发,吞没了里下河和徐淮广大平原。是年农历七月  相似文献   

6.
1 缘由 里下河地区地处淮河下游,北以苏北灌溉总渠为界,南以通扬运河、如泰运河一线为界.西为里运河,东临黄海,属于一个边界封闭的平原低洼水网区.  相似文献   

7.
一、前 言 洪泽湖是淮河中下游结合部的巨型平原水库,承泄淮河上中游15.8万平方公里的来水。洪泽湖大堤、里运河堤、灌溉总渠堤等是苏北里下河、渠北、白宝湖地区的重要防洪屏障。洪泽湖下游洪水出路历来不足。历史上里运河大堤曾多次溃决,造成里下河地区大面积毁灭性灾害。建国后,经过40多年的治理,排洪能力由800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13000立方米每秒~16000立方米每秒,防洪标准有较大提高。尽管如此,洪泽湖的防洪标准不足百年一遇,若遇  相似文献   

8.
刘勇 《中国水利》1997,(10):46-47
里下河并不是一条河,而是由淮河下游许许多多河网构成的一大片河网洼地的统称。它西至里运河,东到串场河,北至苏北灌溉总渠,南到新通扬运河,面积1.2万平方公里,有耕地1000多万亩,人口1000多万。  相似文献   

9.
邱沛炯  葛劲松 《治淮》1997,(10):19-21
今年7月中旬淮河流域中部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局部地区内涝严重,造成了较大洪涝损失。 一、雨情 从7月13日~20日,淮河流域发生一次强降水过程,暴雨主要集中在16~17日。13日淮河上游及沂沭泗地区降小到中雨,大别山区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14日淮河以南、里下河及沂沭泗大部分地区降中到大雨,局部大暴雨;15日沿淮淮南降中到大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中潢川日降雨量达221mm。 16日,除南四湖以西地区外全流域都降雨,洪汝河流域、沙颍河中下游及淮干上游降暴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省阜宁县地处淮河下游、里下河尾闾,县域面积1 439 km~2,人口112万,农业有效灌溉面积116万亩(1亩=1/15 hm~2,下同),县境内水网密集,射阳河、通榆河、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等流域性河道交汇融合、通江达海。阜宁作为水资源相对丰沛的地区和农业大县,近年以强化农业节水全过程管理为手段,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取得了明显的节水成效。2020年,  相似文献   

11.
1 地区概况 里下河腹部地区(以下简称本区)东至通榆河,西至京杭运河,南至通扬运河,北至苏北灌溉总渠,总面积1.17×10~4km~2,耕地面积62.3×10~4hm~2,人口867万人,是国家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属淮河下游地区。 本区四周地面高程3~5m(废黄河基面,下同),中间洼地高程1.0~1.5m,素称锅底洼地。高程3.0m以  相似文献   

12.
里下河水网区降雨径流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苏北里下河地区地处淮河下游,南近长江、东濒黄海、西临里运河、北靠苏北灌溉总渠,四周高、中间低。区内水网密布,河沟纵横,圩堤成群,属典型的水网圩区。为进一步探求现状工情、社情下本区域内的降雨~径流  相似文献   

13.
一、水情、雨情和灾情今年江苏省汛情主要发生在淮河流域,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降雨强度大。自6月19日入梅至7月8日,江苏省淮河下游地区累计面平均雨量396毫米,沂沭泗地  相似文献   

14.
《治淮》1991,(8)
今年入汛不久,淮河水系大部分地区连降大到暴雨,出现了淮河流域历史同期最大洪水。一、雨情受黄淮切变线和西南低涡云团及增强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暖湿气流的共同影响。6月12~14日,淮河水系大部地区连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淮河水系平均雨量为135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12、13日两天。本次降雨,洪汝河和沙颍河中下游,沿淮及淮河以南和苏北里下河地区,降雨在100毫米以上,其中洪汝河中下游,沙颍河下游及淮河中游沿淮地区降雨在200毫米以上,300毫  相似文献   

15.
李时岭  汪洁晶  浦庆  毛恺 《治淮》2023,(1):37-39
<正>一、引言盐城市地处淮河水系的下游、里下河地区的腹部,地势平坦低洼,淮河入江水道东堤、里运河东堤、苏北灌溉总渠南堤防洪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基本隔断了淮河流域的洪水与里下河区域的联系,避免了标准内淮河洪水对盐城市区的侵害,因此,防御里下河地区的区域洪水已是盐城市城市防洪的重点。串场河闸站工程是淮河流域重点洼地治理工程,本文结合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与周边地形地貌,总结了该工程建设过程中在勘察设计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地处长江、淮河流域下游,水旱灾害频发,水旱灾害防御调度任务繁重。基于长期的水旱灾害防御调度实践,归纳了江苏省水旱灾害防御调度的特点,总结了沂沭泗地区洪水特性、调度关联性和2020年洪水调度措施,以及江苏省江水北调地区水量调度分阶段要求、制定供水调度计划和2019年抗旱水量调度措施,提出了水旱灾害防御调度系统思维的内涵,反映了系统思维贯穿水旱灾害防御调度全过程,并就进一步提高调度精准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基础上延伸和扩大,江苏里下河地区现状由江水北调工程和东引工程进行水资源供给,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为保证北调供水目标,必须对里下河现状沿里运河和苏北灌溉总渠的部分灌区用水水源进行调整.里下河地区处于淮河下游,长期以来淮水可用而不可靠,加强里下河水源调整区淮水利用机率研究,对于进行洪泽湖水资源科学调度,实现节水节能和水资源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苏北里下河平原地处淮河流域下游,近几年来,洪涝灾害频频发生,2003年大涝、2006年大涝、2007年又一次大涝,损失巨大,本文就里下河区域洪涝的发展态势,对里下河区域洪涝治理遇到的种种难题和新一轮洪涝治理的基本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叶健 《江苏水利》2007,(11):14-17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位于淮河流域下游,里运河以东、苏北灌溉总渠以南、328国道及如泰运河以北、海堤以西,涉及盐城、泰州、扬州、淮安、南通5市17个县(市、区),面积21342km2,耕地约111.87万hm2,人口约1287万人(2006年)。以通榆河为界,划分为里下河腹部和沿海垦区两部分,其  相似文献   

20.
正12世纪前,淮河曾是一条独流入海的河流。12世纪,黄河频繁泛滥,干流夺淮入海长达700余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后又回归北流,但黄河携带的泥沙已将千里长淮下游河道抬高,淮河丧失了入海排泄的通道。每逢汛期,淮河来水入海困难,在洪泽湖及里下河一带滞蓄、泛滥,水旱灾害频仍。因此,疏浚淮河入海通道、根治淮河水患是淮河治理的重中之重。为整治淮河,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