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薇 《新闻爱好者》2011,(12):60-61
手机媒体开辟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领域,减少了媒介传播的障碍,快速地吸引受众的参与。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极大地迎合了受众快速阅读的心理,同时具备移动性、便携性等优势,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使手机媒体的移动阅读模式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更适用于零碎时间的浅阅读,因其贴身性、便捷性、互动性、移动性、私密性的特性受到高度认可。本文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传播特点,根据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体现了手机移动模式的优势及其面对的新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2.
康凌 《新闻爱好者》2011,(24):60-61
手机媒体开辟了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领域,减少了媒介传播的障碍,快速地吸引受众的参与。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极大地迎合了受众快速阅读的心理,同时具备移动性、便携性等优势,迅速成为现代社会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使手机媒体的移动阅读模式受到了大家的追捧,这种快餐式的阅读更适用于零碎时间的浅阅读,因其贴身性、便捷性、互动性、移动性、私密性的特性受到高度认可。本文阐述了手机媒体及其传播特点,根据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体现了手机移动模式的优势及其面对的新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以便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  相似文献   

3.
吴红晓 《传媒》2010,(12):6-11
"移动改变生活",这是中国移动-这家全球最大也是最挣钱移动通信公司的董事长王建宙面对外界概括移动行业时,常挂在嘴边的话.同时,这也是中国移动少有的多年未更换也没过时的推广广告.它阐述的是手机对人们现代生活方式的根本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李亚玲 《东南传播》2012,(11):28-30
当下手机媒体的发展已经渐趋成熟,此时再来重新对其进行本体性的探讨则更易认清其"真面目"。对于如何分辨手机的复杂身份,本文遵循手机的技术形态,将其划分为移动个人通信、移动个人互联、移动公共通信和移动公共互联四种传播形态,其中只有移动公共通信和移动公共互联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媒体"。  相似文献   

5.
陈建功 《传媒》2010,(12):16-17
所谓媒体,就是信息传播的载体或平台.从这个角度,手机怎么也和媒体沾不上边,因为媒体是面向公众的,而手机是通汛工具,私密性是它的第一特点.那么手机是怎么样成为媒体,甚至成为超越所有传统媒体的"智能媒体"的呢?  相似文献   

6.
手机媒体:尚未断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成 《传媒》2008,(7):19
"手机媒体"是近年来一个炙手可热的词.在传媒业界,传统大众媒体对手机媒体也逐渐由原来的被动防御变为主动进攻,因为它们发现,如果再不进攻,受众的注意力流失将无处补偿.手机也许是一个最具磁场的注意力集中体.  相似文献   

7.
从媒介形态看媒体移动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的传媒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群雄并起。随着手机、互联网、数字电视等新兴媒介的广泛应用,媒介整合愈演愈烈。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影片,与手机、无线上网等移动通信工具相互融合,呈现出新的媒介形态如移动电视、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视等,不断向小型化、移动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北京时间3月29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互联网研究部近日发布<移动互联网深度研究——之六:移动媒体:成长中的第五媒体>报告;报告认为受移动互联网普及和产业政策推动,移动媒体将向表现形式和内容承载更丰富的移动阅读、移动视频和手机上网演变.移动媒体的盈利模式主要包括基于内容的前向收费和基于广告的后向收费.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时代手机媒体内容形态发展态势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欣洁 《新闻传播》2010,(7):122-124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移动通信设备.并高速媒体化.成为新媒体时代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影响着媒介生态、更影响着用户的媒介选择。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对这一新兴媒体力量进行研究非常必要。我们尝试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新媒体时代的语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新兴技术语境与社会传播语境与手机媒体有一定的契合点。“弥合缝隙”的手机媒体在技术与社会传播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内容形态呈现出较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0.
李贞 《青年记者》2016,(11):79-80
当前手机媒体广泛普及,建构了影响广泛的移动舆论场,表现出诸多新的特征,极大地改变了当前舆论生态环境. 手机媒体移动舆论场的特征 1.舆论生成去中心化.包含着微博、微信、论坛和SNS社区等诸多网络功能在内的手机媒体的出现,一方面使广大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所见与所闻,在实现与他人分享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设置一系列的舆论议题等等;另一方面可以就他人议题发表自己真实的观点和看法等等,使受众观点成为决定社会舆论规模与走向的重要因素.诸如2015年发生的云南女导游辱骂游客事件、陕西华山天价米饭事件、四川资阳初中女生遭扒光羞辱事件等等,都是由网民率先发布信息,随后在其他诸多网民的关注、热议之下,形成强大的舆论态势.  相似文献   

11.
邓璇 《青年记者》2012,(8):65-66
从报纸到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个时代.在发展中,随着数字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异军突起,在传统媒体的市场空间中划分着自己的份额.在新媒体中,更是有一股强势力量——手机媒体,正在逐步开辟属于自己的“第五媒体”时代.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无线终端,WAP网络为平台的大众传播媒介.手机媒体的形式较多,早期以短信、彩信、手机报为主.2009年国内3G正式上市以后,手机业务变得更加丰富,手机电视、手机微博、WAP网站等都成了手机媒体的媒介形式.  相似文献   

12.
人类已经进入数字时代。在数字时代,手机是—个越来越被世人广泛应用的电子阅读显示器,并将逐渐成为人们未来获取新闻资讯的一种主要阅读终端。传播新闻资讯——手机的另一种功能新闻信息资源是现代社会的巨大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传播新闻  相似文献   

13.
智能手机进入人们日常生活后,由于拍摄功能越来越完善,使每个人都有成为摄影师的可能.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又为手机传播和阅读图片及视频带来了更多方便.因此,手机摄影已经成为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个新景观.本文认为,手机摄影应用比较多的领域,除了记录现实生活、传播新闻资讯外,从事艺术创作也成了新现象.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是中国3G移动通信技术商用的第二年。3G技术的成熟与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手机移动终端逐渐成为天然的媒介融合代表,并受到广泛关注。在3G时代和三网融合媒介环境下,手机新媒体的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15.
论手机媒体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发明手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语音通话 ,但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已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新媒体。手机媒体在中国的发展 ,不可能直接拷贝I-MODE模式 ;在现阶段发展的重点是手机短信 ;3~ 5年后随着 3G在中国的逐渐普及、相关法规的完善 ,手机媒体将实现网络化、宽带化。手机将成为随身携带的、交互式、多媒体的大众媒体 ,将创造一个巨大的媒体市场。  相似文献   

16.
历经短短的几年时间,手机媒体业已成为一种传播媒介,新媒体的不断演变,开拓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网络媒介融合的新局面。进入3G通讯时代,手机媒体在推动传统媒体发展的同时也必须在变革中求发展,在运营过程中找寻最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在此过程中,它也将逐渐完成从通讯工具向大众媒体传播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手机短信引导网站度过了冬天,一场平静已久的新媒体浪潮又拉开了帷幕。手机能否在下一次互联网竞争中笑到最后?  相似文献   

18.
马萌 《中国传媒科技》2013,(14):154-156
在技术创新一日千里的互联网时代,阅读介质的变革使人们的阅读习惯有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催生和培养出了大量"急躁"的受众。他们已无法如传统时代的受众那样安静、细致的阅读,且阅读内容日益浅近、表层化。他们生机勃勃,精力充沛,充满了言说的欲望,并急切的通过各种形式发表着形形色色、多元共生的观点。在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微型媒体出现之后,这些"急躁"的受众扮演了终极推手的角色,使之迅速发展、勃兴,蔚为大观。反过来,网络微型媒体又使既有的受众更加"急躁"。这种微妙的互动关系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9.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兰 《新闻记者》2015,(3):20-27
与PC时代的互联网传播相比,移动时代场景的意义大大强化,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场景成为了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的另一种核心要素。空间与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社交氛围是构成场景的四个基本要素。当移动媒体在内容媒体、关系媒体、服务媒体三个方向上拓展时,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信息流、关系流与服务流的形成与组织。此时,场景本身可能成为移动媒体的新入口。  相似文献   

20.
以移动网络运营商为主导的手机媒体发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比较了几种可能的手机媒体的运营主体的优劣势后,推荐了以移动网络运营商为主导的注重协同合作的手机媒体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