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非结构化P2P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参与共享资源的节点越来越多,且呈海量增长趋势.如何在海量节点、海量资源的情况下,对同一查询语义进行增量式查询,是一个重要而颇具挑战性的问题.提出了一个通用的近似依相关性大小的非结构化P2P网络增量式查询算法模型,该算法模型使得针对同一查询语义的增量式查询尽力优先访问与语义最为相关的节点,从而在完全分布式的P2P网络中获得类似Google[1]的依据资源相关性排序显示及其"下一页"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P2P网络中参与资源共享的节点日益增多,且呈海量趋势。如何在海量用户海量资源的情况下,查询整个P2P网络中的资源语义分布,计算网络中的所有语义聚类,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自组织P2P网络的语义聚类查询算法SCQASPNSR。该算法可高效计算整个P2P网络中的语义聚类,为研究网络中资源语义分布、进行有效的知识发现,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没有辅助机制的条件下,非结构化P2P网络资源定位技术的效率比较低,很难同时获得较低的查询延迟、少量的定位成本和较高的查询命中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语义聚类的P2P查询路由算法SOSC.SOSC算法通过直接用节点共享资源的关键词频率向量表达节点语义,各节点均试图与最相似的节点建立邻居关系,以及以指数衰减方式传递...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入语义的概念,通过计算结点间的语义相似度,构建了基于语义的P2P局部性网络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语义的推荐式搜索算法.该算法能根据搜索请求中的语义信息,把网络中的结点推荐给搜索源结点.系统实现表明,基于语义P2P的信息检索,能够减少搜索在P2P网络中的回路,从而减少P2P网络中的重复消息数量,提高了检索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一种P2P环境下基于用户行为的语义检索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志欢  肖明忠  代亚非 《软件学报》2007,18(9):2216-2225
受资源类型多样化、搜索复杂度的制约,现有的P2P文件共享系统中的搜索机制是基于文件名的关键字匹配,这种方法不能发现关键字与资源内容之间的深层关系,因此不能实现语义检索.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搜索方案,该方案建立在已有的搜索机制之上,利用用户的搜索行为和下载行为的规律自动发现关键字和资源间的深层关系,在底层的P2P网络上构建一个元数据空间以辅助搜索.该方案具有实现代价小、时间复杂度低、可进化和支持语义搜索的优点.在Maze系统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案具有较高的查询命中率和查询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非结构化P2P系统采用的是无确定目标的自由搜索协议,它具有搜索效能低,无可扩展性的缺点.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一种非结构化对等语义连接网络(简称NSP-SLN),实现一个基于语义相似度的查询路由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语义拓扑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7.
TBSN:一种基于分类层次的P2P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语义覆盖网络是支持基于语义的搜索、提高P2P网络查找性能和可扩展性的重要手段.现有的基于分类层次的P2P语义覆盖网络并不能充分利用分类层次所包含的语义信息,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类层次的P2P网络(TBSN),该网络充分考虑遵循某种分类层次的数据源的特点,能够利用分类层次所包含的语义信息,动态地将peer节点聚簇成不同的语义簇,语义簇之间根据语义关系建立相应的语义路由,从而形成了一种基于语义的P2P网络.每个语义簇由一个super-peer节点和多个peer节点组成,仅负责回答其语义子空间上的查询.查询根据语义首先被路由到可能有结果的语义簇中,然后转发给相关的peer节点,从而减少查询所涉及的节点和消息的数量,提高了网络的性能.实验表明,TBSN网络在查找性能和开销之间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同时较好地保持了语义簇之间的负载平衡和簇中数据之间的语义关系.  相似文献   

8.
一种有效的非结构化P2P网络资源搜索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结构化P2P网络资源搜索算法中冗余消息数过多、搜索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邻居-邻居节点的非结构化P2P网络资源搜索策略,该策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路由环路的产生,同时综合考虑邻居节点的活跃度和资源命中数,选择下一条邻居节点路径转发查询消息,将查询信息发往目标可能存在的区域,因此减少了发往网络的查询信息包数量,节省了网络带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减少大量的冗余查询信息,提高资源搜索的成功率,是一种有效的非结构化P2P网络资源搜索策略.  相似文献   

9.
面向用户需求的非结构化P2P资源定位泛洪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明  张玉洁  孟祥武 《软件学报》2015,26(3):640-662
在非结构化P2P网络中,如何对用户所需资源进行快速、准确定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P2P应用领域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相关的非结构化P2P资源定位算法在查准率、查全率和查询成本上难以同时被优化,这会造成严重的网络带宽负担以及巨大的索引维护开销.为此,提出一种面向用户需求的非结构化P2P资源定位策略(user requirements resource location strategy,简称U2RLS).该策略的创新点是:在原有非结构化P2P网络资源定位泛洪算法的基础上,融入用户需求、用户偏好、用户兴趣度等因素,首先进行用户资源子网划分;采用带有用户需求信息的泛洪和查询索引机制,对用户所需资源进行精确定位.该策略有效避免了因海量信息引起的网络风暴、信息重叠和资源搜索偏覆盖等问题,从而解决了查询节点盲目使用中继节点的现象.实验结果表明:面向用户需求的非结构化P2P资源定位策略U2RLS以其高搜索成功率、有限网络资源消耗和短查询时间响应等优势,能够显著地提高用户资源定位效率.  相似文献   

10.
提高资源搜索效率、提高网络的扩展性一直是P2P网络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分析现有的P2P网络资源搜索的算法及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作者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最近Query消息查询记录表、本地资源推荐路由表相结合的智能查询策略。能在保持原有搜索覆盖率的前提下,提高网络资源搜索效率,减少Query冗余信息,提高了网络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系统Qt P2P file-sharing System(QPS)是利用Qt开发的P2P文件共享系统。QPS采用P2P中的混合模式,此模式结合了集中目录式和纯分布式两者的优点,在实现上具有简易性,在共享度上具有很强的扩展性。QPS的最大特点是加入了策略。这种策略能限制一些用户只下载而不共享资源的行为。策略的引入是为了鼓励用户与其他人分享自己的资源,而不仅仅是索取。入策略的QPS不仅能比较有效的限制只下载不分享的行为,而且对系统的寿命也有相当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P2P流媒体技术,也称为对等网络(peer-to-peer)技术,简单地说,就是一种用户不经过中继设备直接交换数据或服务的技术。它将目前互联网的"内容位于中心"模式改变为"内容位于边缘"模式,将权利交还给用户。在这种架构中,每个节点的地位都相同,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双重特性,可以同时作为服务使用者和服务提供者。该文将为读者讲述在P2P流媒体技术的原理以及应用,希望能使大家对这种现阶段应用广泛,发展迅速的流媒体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资源搜索和共享是P2P网络中重要的应用,如何进行高效资源的查询是提高系统效率、增强系统可扩展性的很重要的技术问题。文中介绍对等网络的基本特征和一些主要改进查询策略,同时分析了这些策略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资源路由表的缓存策略,最后对此方法进行模拟仿真,证明该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非结构化文件传输系统的效率及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14.
P2P网络中节点在地址空间分布不均,负载能力大小不同,以及对Keys的访问量各异.这些特点导致了节点间负载分布极不均衡,需要引入平衡机制.针对结构化P2P网络特点提出的算法在搜集节点的负载信息过程中只消耗极少的额外网络资源,同时还通过重定位解决了虚拟节点带来的负面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数以百万计的网络用户使用P2P网络来共享文件。但在P2P网络中,蠕虫则感染了大量的漏洞主机,并对信息设施和终端系统带来巨大的破坏。该文分析了P2P体系结构内在的风险,阐明了P2P蠕虫所带来的威胁,并且列举了威胁P2P网络的3种非扫描类型的螭虫:被动式蠕虫,反应式蠕虫和主动式蠕虫。鉴于这种情况,该文提出了一种能够减轻P2P蠕虫威胁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P2P网络环境下,每个OLAP服务器上都有一套完整的数据解决方案。当OLAP服务器之间进行协同工作时,如何将Data Cube中的模式进行匹配以完成联合OLAP查询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对Data Cube中的维及维层次链进行了定义后,提出了一种维层次链的匹配规则,能较好地优化P2P网络环境下执行联合OLAP查询。  相似文献   

17.
P2P网络是一种基于对等实体的数据交换方式,在数据交换协作过程由于用户的未知性、动态性,使得另一方会面临很大的风险。而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都是基于授权在资源使用之前,应用于相对静态的系统中,对于属性值动态更改的系统不能很好地适用。首先对P2P传统的信誉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对影响信誉值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提出了一种比较准确全面的信誉值评估算法。然后从现今研究比较热的UCON模型出发,利用其属性的可变性以及授权的连续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P2P的动态访问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