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非线性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现代预应力桥梁结构受力复杂、非线性效应明显的问题,从理论上对其非线性仿真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在实体等参元中引入梁和板壳等理论,提出了用于复杂混凝土桥梁结构仿真建模的实体退化系列单元;从预应力筋的实际作用机理出发,提出了预应力效应分析的二阶段法;建立了混凝土徐变的三参数粘弹性模型,并推导了三维徐变效应分析的递推公式;从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及求解方法等三个方面对混凝土开裂及极限承载能力分析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了讨论。用三个算例分别对预应力、徐变及极限承载状态等的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更真实有效地模拟实际结构,客观分析预应力及徐变的三维效应,可以准确预测结构的开裂及极限承载状态,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探讨了有效预应力对大跨P.C.桥梁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针对不同的有效预应力水平,以一座典型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例,采用三维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其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空间分析计算和讨论.分析表明,有效预应力对大跨P.C.桥梁极限承载力有较大影响,其中,纵向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与竖向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的比例是影响桥梁极限承载力的重要参数.大跨P.C.桥梁结构设计时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动力分析建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将桥梁划分为梁段单元,考虑T形梁的弯曲、自由扭转、约束扭转变形以及桥梁局部构件(如横隔板等)的作用,由能量原理建立结构的单元特性矩阵。实践应用表明,本文提出了方法使用方便,适合于计算机求解,是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形梁桥结构动力分析的一种实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等效荷载概念在预应力结构的研究和设计中存在广泛应用.依据等效荷载的经典定义,对线性变换后预应力等效荷载是否变化进行论述,指出采用等效荷载法计算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在使用阶段的预加力反拱值时,应取用净截面刚度.针对工程界提出的一些观点,用解析方法证明直线、抛物线组合线型力筋的预应力作用仍可用等效荷载法计算,以及等效荷载法并不存在与预应力筋线型相关的局限性.为回答无粘结、有粘结预应力筋应力增长后等效荷载是否变化的问题,提出实时等效荷载的概念,建立了预应力混凝土梁实时等效荷载的计算方法.推导基于实时等效荷载的承载力极限状态平衡方程,并证明其与将预应力筋完全作为抗力材料的平衡方程具有等价性.最后,介绍了实时等效荷载运用于预应力结构非线性阶段变形计算时所体现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构造了简单的体外预应力梁的摩擦单元,摩擦单元位于转向块和体外筋之间的角平分线上,能模拟转向块和体外筋之间的有摩擦或无摩擦滑移。考虑混凝土、钢筋和体外筋应力-应变的非线性关系,采用梁截面弯矩-轴力-曲率的三折线模型,探讨了体外预应力梁的性能。对简支梁和连续梁的不同因素进行计算,包括不同摩擦系数、不同体外筋和钢筋面积、不同偏心距以及对称和非对称荷载形式。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简支梁和对称荷载下的连续梁,承载力的摩擦效应可以忽略,最大预应力增量和挠度的摩擦效应不宜忽略,最小预应力增量的摩擦效应明显;对于非对称荷载下的连续梁,承载力、最大和最小预应力增量以及挠度的摩擦效应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6.
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对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单调荷载及低周反复荷载的下受力全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程序设计中考虑了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轴力二次矩,铺固钢筋的粘结滑移,混凝土的裂面效应,材料的双切线模量以及预应力的特点(包括次内力,预应力筋的应变滞后及其对混凝土裂面效应的影响等)等多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典型算例表明,本文程序的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3个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加腋节点的传力机理以及预应力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通过量测节点内的箍筋应变,穿过节点核心区的预应力筋对节点核心区双向交替斜向受压混凝土有重要约束作用,改善了节点的抗剪能力。梁端水平加腋节点中预应力筋不穿过节点核心区时,只要在节点核心区配置适量的箍筋,保持节点后期的强度和刚度,也能够满足抗震设防要求。  相似文献   

8.
考虑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间的粘结滑移效应,结合组合式模型和分离式模型的优点,提出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空间组合式滑移模型。通过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单元交点处的虚拟结点,将模拟预应力钢筋和混凝土交界面的无厚度环形粘结单元嵌入组合单元中。粘结单元忽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间的径向相对位移,通过内、外表面的切向位移差值表征预应力钢筋的相对滑移量。基于位移有限元框架,根据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粘结单元各自的本构模型,由虚功原理推导出三者对组合单元刚度矩阵的贡献,建立了该空间组合式滑移模型的有限元平衡方程,并给出了有限元计算流程。在该模型中,预应力钢筋能以任意形式穿过混凝土单元而不需考虑其走向,网格划分灵活;对单个粘结单元而言,在平衡方程中缩减了2个虚拟结点的6个自由度,自由度数减少了8%。  相似文献   

9.
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技术由于具有显著优势,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桥梁加固中,本文针对冻融循环作用下预应力CFRP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耐久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12片加固梁试件的实验研究了不同次数冻融循环作用下预应力CFRP板加固梁的破坏形态和承载性能,分析了混凝土强度等级、冻融循环次数、CFRP初始应力水平等因素对加固梁耐久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历冻融循环后试件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冻融侵蚀对CFRP加固混凝土结构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加固试件的破坏模式逐渐由混凝土保护层剥离转变为界面剥离的破坏形态;冻融循环作用对预应力加固试件的整体不利影响要大于非预应力试件;混凝土强度为C60的预应力CFRP加固试件在冻融侵蚀作用下的退化要较强度为C30的加固试件显著。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锚下有效预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在施工张拉与运营养护全寿命过程中结构锚固端锚下有效预应力值,基于梁挠曲变形理论与简支梁受力特性,推导出简支梁桥锚下有效预应力计算公式,并提出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下有效预应力简便检测方法.以某40 m预制简支T梁桥为依托工程,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简支梁桥跨中挠度值与锚固端有效预应力值进行测量,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简支梁桥锚下有效预应力值,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简支梁桥锚下有效预应力计算公式能较准确预测锚固端有效预应力值,依托工程简支梁桥锚下有效预应力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最大仅为4.83 %,计算精度满足工程需求;所提出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锚下有效预应力简便检测方法可为桥梁全寿命预测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测量技术的探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安瑛  别永顺 《实验力学》1992,7(4):357-363
本文着重叙述了在预应力轨枕模型和拉压双应力桥梁模型上采用环槽法和盲孔法测量模型预应力的方法,以及有关的分析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一阶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建民  肖汝诚 《力学季刊》2004,25(2):297-303
本文建立了斜拉桥索力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其中以斜拉桥主梁和索塔的弯曲应变能为目标函数,以各斜拉索的索力为设计变量,结构的应力及索力为约束条件,采用一阶分析法进行求解,用以确定成桥合理状态的索力。在计算中,考虑大跨度斜拉桥各种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并列出了优化模型的具体表达式及优化过程中的关键求解策略。应用该法和空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分析了某千米级斜拉桥方案的合理成桥状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3.
索穹顶的刚度和承载能力都是通过施加预应力来获取的,预应力设计是对索穹顶进行任何其它分析的基础,所以它的找力分析(Force finding)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本文提出一种找力分析方法———不平衡力迭代法,它可以克服整体可行预应力法的一些不足:即使在索穹顶构件分组发生错误时仍可找到满足已知形状的预应力分布,并且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运算效率,算例表明不平衡力迭代法非常适合大型复杂索穹顶结构的找力分析。  相似文献   

14.
斜拉桥索力优化的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海  沈祥福 《力学学报》2006,38(3):381-384
提出了一种斜拉桥索力优化的实用方法-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斜拉 桥索力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以主梁和索塔的弯曲应变能为目标函数,斜拉索的索力为设 计变量,结构应力和索力为约束条件,计入大跨度斜拉桥各种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采用 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确定斜拉桥成桥合理状态的索力. 运用该方法对 某斜拉桥进行索力优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概念和现有的斜拉桥索力优化方法。然后基于序列二次规划(SQP)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确定斜拉桥成桥合理状态的实用方法,序列二次规划法。该方法通过建立斜拉桥索力优化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以斜拉桥主梁和索塔的弯曲应变能为目标函数,以各斜拉索的索力为设计变量,结构的应力和索力为约束条件,并计人大跨度斜拉桥各种几何非线性因素的影响,采用强次可行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优化求解,确定斜拉桥成桥合理状态的索力。运用该方法和空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分析了某斜拉桥的合理成桥状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中确定锚索预应力值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丽  周德培  杨涛 《力学学报》2002,10(3):317-320
在现有预应力锚索抗滑桩设计中确定锚索预应力值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上 ,考虑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在工作期间承受滑坡推力的变化 ,提出将锚索、桩及桩锚固段周围岩土作为一个整体根据长期作用荷载来进行锚索预应力值计算的方法 ,对于短期作用的最危险荷载则在锚索与桩的承载力设计中予以考虑。算例分析表明 ,该方法能使锚索桩长期处于较为有利的受力状态 ,从而提高了其安全余量  相似文献   

17.
为高效模拟空间效应显著的结构在关键局部的损伤,本文研究建立了以损伤分析为目标的空间网格多尺度模拟方法.首先基于变形协调法和内力平衡法,研究了空间网格多尺度建模中的跨尺度界面连接方法,对比分析了两种界面连接合理性.以三跨连续刚构混凝土箱梁在地震载荷下的损伤为分析案例,验证了空间网格多尺度模型在结构损伤分析中的可行性及其在计算效率上的优越性.分析结果表明:空间网格多尺度模型可以精确模拟结构的静力效应和动力特性;空间网格多尺度模型既考虑了结构空间效应,又可以高效分析箱梁结构局部易损部位的损伤演化过程,从而为空间效应显著的结构损伤分析提供了更为实用精细的计算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18.
杭州市文晖路立交桥主桥的空间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桥梁跨径不断增大,宽度也在不断加宽,受力条件愈来愈复杂,其表现的空间效应越来越明显,单纯的由平面分析很难反应桥梁的实际受力情况。运用实体退化单元对杭州市文晖路立交桥主桥(斜拉桥)进行了其三维空间分析,特别分析了主梁纵、横向的正应力和索塔竖向正应力。分析结果表明该桥的空间效应比较明显,在恒载作用下桥梁的受力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9.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prestressed beams on rigid supports to moving concentrated loads. The governing equation of the transverse vibration of a prestressed continuous beam under the ununiformly distributed load is analytically formulat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ffect of the prestressing. The forced transverse vibration of the beam under the ac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moving bodies 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substructures. In addition, the reaction forces at every rigid supports can be determined from the obtaine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numerical results for the prestressed and the non-prestressed beam is presented to show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stressing and the moving velocity of the bodies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beam. The calculating results are also examined and validated by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at a large ferroconcrete bridge in Vietn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