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丙烯酸丁酯(BA)作为聚醋酸乙烯酯(PVAc)的改性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阴/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采用半连续加料法制备了BA改性PVAc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当m(SDS)∶m(OP-10)=1∶(2~3)、w(复合乳化剂)=3%~4%、w(APS)=0.5%~0.7%、w(PVA)=6%~8%和w(BA)=20%(均相对于BA和VAc总质量而言)时,改性乳液的单体转化率为97%、固含量超过50%;当w(BA)=20%时,改性胶膜的吸水率为12.9%、Tg(玻璃化转变温度)降至17.5℃,说明其耐水性、耐寒性和柔韧性俱佳。  相似文献   

2.
以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壬基酚聚氧乙烯基醚(OP-10)为乳化剂和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并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和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作为改性单体,采用共聚法制备了一种环保型水性改性PVAc(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当PVA、AA、BA、VeoVa10、OP-10以及APS在PVAc乳液中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7%、4%、7%、16%、2.5%和0.3%时,相应PVAc乳液具有相对最好的综合性能,其耐水性相对较佳、黏度适宜且剪切强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丙烯酸酯改性PVAc乳液胶粘剂及其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AA)作为醋酸乙烯酯(VAc)的改性共聚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并以此作为木材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以粘接强度、吸水率和黏度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改性乳液的最佳单体配比为w(BA)=15%、w(AA)=3%(均相对于VAc质量而言);改性乳液的平均粒径为200400 nm,粒径分布较均一;引入BA和AA后,改性乳液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变化较明显,改性胶膜的热稳定性随改性单体含量增加而略有增大,当w(BA)≥5%、w(AA)≥1%时,改性胶膜的起始热分解温度比VAc均聚物提高了60℃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过硫酸钠作为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叔碳酸乙烯酯(VeoVa10)和丙烯酸丁酯(BA)作为醋酸乙烯酯(VAc)的共聚改性单体,采用先预乳化后半连续滴加法制备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探讨了搅拌速率、共聚单体配比、聚乙烯醇(PVA)和引发剂含量等对改性PVAc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VAc ...  相似文献   

5.
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聚醋酸乙烯酯(PVAc)作为常用的环保、安全型胶粘剂之一,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但由于耐水性较差而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以含功能基团的有机硅单体和第三单体(丙烯酰胺)作为PVAc的改性剂,合成了一种性能优异的改性PVAc乳液胶粘剂;探讨了聚乙烯醇(PVA)类型、有机硅及第三单体用量对改性PVAc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共聚反应的优选条件为w(引发剂)=0.45%(相对于总体系而言),w(有机硅)=2%~4%(相对于VAc单体而言),m(PVA-1799)∶m(PVA-1788)=1∶1;另外,通过调节m(PVA-1799)∶m(PVA-1788)比例及丙烯酰胺的用量,可以改变改性PVAc乳液的黏度。  相似文献   

6.
单组分聚醋酸乙烯D3级木工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乙二醛改性PVA(聚乙烯醇)为保护胶体、VA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乳液为种子乳液和VoeVa10(叔碳酸乙烯酯)为共聚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和酮肼(DAAM/ADH)交联体系合成了改性PVAc(聚醋酸乙烯)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当乙二醛改性PVA的缩醛度为15%、m(VoeVa10)∶m(VAc)=10∶100、w(VAE)=10%(相对于乳液总质量而言)和m(ADH)∶m(DAAM)=(0.5~1.5)∶1时,制成的单组分环保型改性PVAc乳液胶粘剂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粘接强度,完全满足欧洲DIN EN 204—1991 D3级木工胶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7.
以醋酸乙烯酯(VAc)为单体、歧化松香为改性剂、聚乙烯醇(PVA-1788)为保护胶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和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种子细乳液法制备了歧化松香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采用单体半连续滴加工艺,考察了PVA-1788、SDS、APS、歧化松香掺量以及反应温度对乳液聚合反应及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聚合条件是w(PVA-1788)=8%、w(SDS)=2.0%、w(APS)=0.08%、w(歧化松香)=4%(均相对于VAc质量而言)和聚合温度为75℃,此时,PVAc复合乳液的粘接强度为10.50 MPa、胶膜吸水率为15.6%、乳液粒径为331.1 nm和单体转化率为97.9%。  相似文献   

8.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叔-醋-丙(VeoVa/VAc/BA)共聚乳液,考察了保护胶体种类和用量、乳化剂用量、聚合温度和搅拌速率对该共聚乳液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保护胶体的醇解度和乳化剂用量对乳液粘度的影响最为明显;使用低醇解度的聚乙烯醇(PVA1788),当w(PVA1788)=10%时,乳液粘度最大;当w(乳化剂)>3%时,乳液粘度下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丁酯(BA)为聚合单体、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表面活性剂及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MPC)为增稠剂等,制备出一种低黏度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胶粘剂。考察了PVP用量对PVAc乳液胶粘剂的黏度、粘接性能、稳定性能及单体转化率等影响。结果表明:红外光谱(FT-IR)证实,PVP参与了VAc和BA的接枝共聚反应;适量的PVP可使乳液黏度明显降低;当w(PVP)=0.15%时,PVAc乳液胶粘剂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VAE[醋酸乙烯酯(VAc)-乙烯共聚物]为种子乳液、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叔碳酸乙烯酯(VoeVa10)为VAc的共聚单体、OP-10为乳化剂、己二酰肼(ADH)/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交联体系和叔丁基过氧化氢/甲醛次硫酸钠为氧化还原型引发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VAc/VoeVa10/DAAM共聚乳液;然后在反应后期加入后交联剂(ADH),得到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结果表明:当w(PVA1788+PVA1799)=3%、m(PVA1788)∶m(PVA1799)=1∶1、m(VoeVa10)∶m(VAc)=(10~15)∶100、w(氧化剂)=0.3%、w(VAE)=10%、w(OP-10)=2%、m(ADH)∶m(DAAM)=(0.5~1.5)∶1.0且w(DAAM)=2%时,相应乳液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稳定性,并且其涂膜柔韧性和粘接性能俱佳。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一种改性的聚乙酸乙烯酯 (PVAc)乳液,通过添加适量的BA、MMA和AA单体进行核壳共聚,用保护胶体聚乙烯醇后缩醛化和乳化剂改性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解决了通用聚乙酸乙烯酯乳液的防水性、防冻性及贮存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PVAc乳液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乙烯醇(PVA)为保护胶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醋酸乙烯酯(VAc)和丙烯酸(AA)为共聚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然后以PVA的型号、AA和APS含量、反应温度、搅拌速率和种子单体含量等作为试验因素,以乳液黏度作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制备PVAc乳液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当PVA型号为1788、w(AA)=1.2%、w(APS)=0.4%、w(种子单体)=6.5%、搅拌速率为120 r/min和反应温度为80℃时,PVAc乳液的综合性能优于市售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核/壳乳液聚合工艺,以醋酸乙烯(VAc)为主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改性单体、丙烯酸(AA)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交联单体,合成出一种玻璃纤维定型用的改性聚醋酸乙烯(PVAc)粘合剂。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为75℃、m(AA)∶m(VAc)∶m(MMA)∶m(NMA)∶m(BA)=1∶35∶7∶1.5∶12时,改性PVAc乳液既具有优良的粘接性能,又具有很强的粘接性、耐水性、耐碱性和弹性,并可赋予玻璃纤维良好的定型防腐功效。  相似文献   

14.
以马来酸酐(MA)作为醋酸乙烯酯(VAc)的改性共聚单体,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改性聚醋酸乙烯酯(PVAc)乳液,并考察了MA含量对VAc/MA共聚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w(MA)=0.3%~0.4%(相对于VAc质量而言)时,改性乳液的聚合稳定性、储存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良好;随着MA含量的不断增加,种子反应阶段回流时间延长,共聚速率变慢,最终合成的改性乳液黏度逐渐增大;当w(MA)=0.4%时,改性乳液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其粘接强度(9.70 MPa)比VAc均聚乳液增加了70%。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完全由扩散过程控制的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高固含量的聚醋酸乙烯(PVAc)纳米乳液。讨论了搅拌速率、反应温度、乳化剂种类及用量等对PVAc纳米乳液粒径、乳胶膜吸水率和乳液稳定性等影响,并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乳胶粒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当搅拌速率低于100r/min、反应温度为55℃和w(十二烷基硫酸钠SDS)=2%(相对于单体质量而言)时,可制得30%固含量、粒径为60nm左右的半透明PVAc纳米乳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