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制备载有幽门螺杆菌重组蛋白(BIB蛋白)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微球和PLGA-壳聚糖复合微球,优化微球制备参数,并分析两种微球在体外胃、肠液中的释放性能.方法 采用双乳化-溶剂挥发法(W1/O/W2)制备BIB-PLGA微球和BIB-PLGA...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吉非替尼为模型药物,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研究制备吉非替尼PLGA缓释微球。方法:选择O/W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微球,在单因素考察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观察微球形貌;差式扫描量热法验证吉非替尼PLGA微球的形成;考察吉非替尼PLGA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差式扫描量热法结果表明,吉非替尼与PLGA分子间作用力发生变化,以分子形式均匀分散在载体中。吉非替尼PLGA微球呈白色球形颗粒,表面平整,平均粒径为(10.35±0.32)μm,包封率为(88.44±1.26)%,载药率为(10.00±0.23)%;体外释药符合零级释放方程Q=0.769t-1.800 9,r2=0.980 8。结论:吉非替尼PLGA微球制备工艺稳定,在体外缓慢释放药物达5 d以上,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作用于脑血管重建研究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缓释微球并研究其性质。方法采用W1/O/W2复乳溶剂挥发法制作VEGF-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和载罗丹明B微球;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采用微量蛋白测定法测定微球中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对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进行研究;将用罗丹明B标记的微球注入大鼠颞肌组织,分别于第10天和第30天取颞肌组织行冰冻切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微球表面光滑无孔隙,粒径为4~10μm;微球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显示其平均载药量为(25.50±1.57)%,平均包封率为(85.07±0.15)%,累积释放率可达80%以上;微球在颞肌组织中可持续存在30 d以上。结论 VEGF-PLGA微球能稳定长时间释放VEGF,可用于脑血管重建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胸腺五肽微球并对其体外释放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复乳-液中干燥法,以聚乳酸一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成球材料制备胸腺五肽微球,并采用正交设计L9(34)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 制备得到的胸腺五肽微球形态良好,平均粒径为(28.34±0.68)μm,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8.42±0.06)%和(84.21±0.61)%,30 d的体外累积释放百分率在90%以上,体外释放的一级动力学方程为:log(1-Y)=-0.022 6-0.039 3 t,r=0.993 7,t1/2=7.085 d.结论 复乳-液中干燥法制备胸腺五肽微球工艺可行,重现性良好,有明显的缓释特性.  相似文献   

5.
获得rhEndostatin后,我们从体外研究其生物学活性并对它进行客观评价.在体外,rhEndostatin对内皮细胞HMEC、HUVEC 迁移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经病理学证实的晚期胃癌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采用恩度联合表阿霉素+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奥沙利铂(EOLF方案)化疗。对照组24例,采用单纯EOLF方案化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每疗程评价毒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57.7%,临床获益率为88.5%;对照组有效率为41.7%,临床获益率为62.5%;两组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获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OLF方案对晚期胃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联合恩度后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不良反应,提高耐受性,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设立对照组与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实验组(终浓度分别为50、100、150 ng/ml),采用MTT法来判定该抑制因子对人脑胶质瘤细胞有无抑制作用。结果对照组OD值为0.302±0.012,实验组的OD值分别为0.284±0.006,0.218±0.014,0.175±0.012,P值均〈0.05。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能够抑制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骨肉瘤是好发于青少年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目前的化疗效果不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近年来内皮抑素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受到重视,文中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骨肉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明确诊断为骨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即恩度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受益率、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2例骨肉瘤患者纳入本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受益率分别为100%和71.4%,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预期以外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恩度对骨肉瘤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药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肺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例接受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治疗的患者,在使用该药前针对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用时严格按照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的应用程序和方法做好药物的保管、配制、输注的护理,在用药过程中严格按要求调整输液速度,严格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作出处理和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4例接受治疗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使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只要护理得当,不良反应较轻,病人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0例,其中非小细胞肺癌l6例,胃肠道肿瘤11例,其他肿瘤3例,应用恩度联合化疗的方案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其中29例可以评价疗效,30例均可评价安全性。29例可评价病例中,CR 0例,PR 4例,SD 19例,PD 6例,客观有效率(RR)为14%(4/29),疾病控制率(DCR)79.3%(23/29)。生活质量改善者14例(48%),稳定者9例(31%),6例下降(21%)。出现G3/4级毒性反应5例,主要有白细胞、血小板减少等。结论恩度联合化疗对晚期恶性肿瘤有较好的疗效,毒性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不同内水相明胶浓度、不同微球挥干固化方法和不同pH值释放介质等对丙氨瑞林微球的体外释放趋势的影响.方法 由溶剂挥发法复乳法(W/O/W)制备丙氨瑞林微球,内水相分别采用0%、8%、16 %明胶水溶液,使用室温常压挥发和低温真空挥发法固化微球.体外释放实验中,采用pH-4.5、pH=7.0、pH=10.0三种释放介质,于第1、7、14、21、28、35天取样,残余法测定体外释放微球突释量及释放度,使用电子扫描电镜记录微球释放期间各取样点的微球降解程度.结果 有机溶剂挥发固化方法会影响微球的体外释放模式,含不同明胶浓度内水相的微球有不同的体外释放模式,微球中的丙氨瑞林在释放介质pH-10.0中释放速率最快,而在pH=4.5中不能完全释放,最适宜的释放介质是pH=7.0缓冲液.结论 不同挥发固化方法制备会影响微球的突释量,但对微球的整体体外释放趋势没有影响,内水相浓度对体外释放的趋势有影响,释放介质的pH值对丙氨瑞林微球药物的释放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制备出一种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的搭载克林霉素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缓释微球,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搭载克林霉素的PLGA微球,检测克林霉素-PLGA微球表面形貌和粒径分布,观察PLGA/二氯甲烷(P/D)与PLGA/克林霉素(P/C)不同投药比对微球包封率的影响;用适量的释放介质分散缓释微球后,37℃ 震荡,取各时间点的药液,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不同时间点的抑菌环直径大小评价微球体外缓释抑菌能力。结果: 微球的形体圆整、表面光滑、无明显黏连,且粒径大小主要集中在700 nm左右。当投药比为P/D=80/1、P/C=5/1时包封率最佳,为45.02%,包覆效果良好。微球在第 1~2天时体外抑菌效果最为明显,第3~19天呈现持续稳定的抑菌效果,在第20天时降至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论: 克林霉素-PLGA微球的制备工艺良好,其体外抑菌效果表现出明显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13.
紫杉醇PLGA微球制备及荷Hep-2喉癌裸鼠体内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1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制备紫杉醇缓释微球,并评估紫杉醇微球瘤内直接注射对裸鼠Hep-2移植瘤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溶剂蒸发法制备紫杉醇PLGA缓释微球,考察微球的体外性质,并对Hep-2移植瘤分别采用紫杉醇针剂腹腔内多次注射、紫杉醇针剂瘤内一次注射和紫杉醇微球瘤内一次注射治疗。结果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分别为1.53%、97.29%、42.72μm和0.95。药物体外释放30d累计释放达到53.53%。给药3周后,与生理盐水瘤内注射组相比,紫杉醇治疗各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明显减小(P〈0.05),肿瘤体积3倍增时间(TT)均明显延长(P〈0.01);低剂量紫杉醇微球瘤内注射组的TT明显大于紫杉醇针剂瘤内和腹腔注射组(P〈0.05);高剂量紫杉醇微球瘤内注射组的TT明显大于其它紫杉醇治疗各组(P〈0.01)。紫杉醇针剂腹腔给药组、紫杉醇针剂瘤内注射组、低剂量和高剂量微球瘤内注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5.99%,39.37%,47.83%和59.90%。PLGA空白微球不影响肿瘤的生长。实验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紫杉醇PLGA微球满足缓释长效的要求,肿瘤内直接注射该多聚物给药系统可提高紫杉醇抗喉鳞状细胞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多柔比星长效注射微球的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多柔比星(Dox)微球的体外释放特性及药物在制备工艺和体外释放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以乳酸-羟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材料,用改进的复乳法(W/O/W)制备载Dox长效注射微球;考察粒径大小、外观、包封率、载药量等理化性质;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了体外释放溶液中的药物含量,考察了微球的体外释药特性及影响因素;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了微球制备工艺和体外释放过程对Dox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微球球形圆整,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85 μm,包封率为95.1%,载药量为14.8%.随着PLGA浓度的增加,W/O体积比的减小,微球释放速度减慢,突释效应减小.制备工艺对Dox的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而Dox在体外释放过程中随着释放时间的延长逐渐有降解峰产生,10 d后降解峰面积占2.46%.结论:用复乳法制备载Dox微球,通过对PLGA浓度和油水体积比的调节,可以得到不同释放速度的微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复乳法的工艺因素对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微球形态与释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载牛血清白蛋白(BSA)的PLGA微球,评价内、外水相体积的变化对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内外形态,软件计算结构参数;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微球内蛋白的分布情况;考察微球体外释药行为.结果 内水相体积增加,微球内外孔洞、截面孔隙率增加,1d内的突释从12.68%增至56.58%,释药速度加快;通过包裹初乳形成复乳的外水相1(PVA溶液),其体积增加,微球粒径显著增大,平面孔隙率降低,突释从51.58%降低至约15%,释药速度减慢;外水相2(大体积PVA溶液)有促进微球固化的作用,其体积对微球的内外形态及药物分布无显著影响,突释随体积增加略有增加(16.34%至24.28%),释药曲线相似.结论 微球内外形态在载蛋白PLGA微球的释放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制备载紫杉醇(PTX) PLGA微球,探讨其理化性质及其体外抑瘤效果.方法 采用双乳剂挥发法制备PTX-PLGA微球,扫描电镜及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外观形态,测定微球径线.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PTX-PLGA微球载药率及其包封率.培养卵巢癌SKOV3细胞株,并设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PLGA微球悬液组、紫杉醇注射液组和PTX-PLGA微球悬液组,应用MTT法检测不同处理组在不同时间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凋亡形态.结果 PTX-PLGA微球大小均匀,表面光滑无粘连,平均直径为(2.00±0.19) μm,载药率约为5.68%,包封率为81.10%.给药72 h后药物浓度为1×105 mol/L时,PTX-PLGA组的卵巢癌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 本法制备的PTX-PLGA微球性质稳定,对卵巢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超声微泡的制备条件对粒径、包封率、表面形态等的影响,确定制备超声微泡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W/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制备超声微泡的最佳条件是10-羟基喜树碱(10-hydroxy-camptothecin,HCPT)25 mg,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1.875 g,初乳和外水相体积比为1:15,聚乙烯醇(PVA)浓度3%;此条件所制备超声微泡呈规则球形,表面光滑,电荷以-40~0 mV为主,粒径为500~1 000 nm,包封率为79.33%,载药量为0.478 3%,体外超声成像清楚.结论 优化制备条件,可制备出符合注射要求的超声微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制备多西紫杉醇(DTX)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复合微球,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和体外释放等性质的影响,以及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长效应.方法 以疏水性抗癌药物多西紫杉醇作为模型药物,采用单乳化溶剂挥发法(S/O/W)制备PLGA/nHA-DTX复合微球,对载药前后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和FTIR分析,并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和高效液相色谱对微球的载药量、包封率、粒径及体外释药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FTIR结果 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多西紫杉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PLGA/nHA-DTX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3.92%和88.7%,较之单纯的PLGA-DTX微球均有很大的提高.经过体外释放药物突释后,复合微球比单纯PLGA微球的药物释放慢.在第30 d时,复合微球和单纯的PLGA微球累积药物释率放分别为62.40%和72.70%.MTT实验结果 显示PLGA/nHA复合微球对癌细胞增长的抑制效果优于单纯PLGA微球和药物.结论 与单纯的PLGA-DTX微珠相比,由于纳米羟基磷灰石对多西紫杉醇存在较强的吸附作用,使PLGA/nHA-DTX复合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具有更好的药物缓释效果,抑制癌细胞增长的作用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GM-1 PLGA微球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涛  任先军  欧阳忠  郭树章 《重庆医学》2007,36(17):1736-1738,F0002
目的 探讨经蛛网膜下腔途径注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s, GM-1)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微球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9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微球治疗组)30只;B组(普通GM-1制剂治疗组)30只;C组(损伤对照组)30只和D组(正常组)4只,采用Nystrom法制备脊髓压迫损伤模型(50g/5min),于术后各时相点检测脑脊液中GM-1含量、脊髓功能变化及NF200表达情况.结果 A组大鼠脑脊液中GM-1含量、BBB评分、运动诱发电位及NF200的表达均优于C组,与B组相当.结论 经蛛网膜下腔途径注入GM-1 PLGA微球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采用W/O/O溶剂挥发法制备硫酸长春新碱PLGA微球,评估添加剂碳酸锌对微球形态及药物释放速率的影响。方法测定硫酸长春新碱在4种不同pH条件下的降解规律,选定适合药物体外释放最适宜介质条件。在微球制备过程中添加2种不同量(w/w5%、10%)的碳酸锌,对其和不添加碳酸锌的硫酸长春新碱PLGA微球进行表征及体外释放测定。结果碳酸锌可明显增加微球中药物的稳定性,36d的体外释放测定结果显示。添加碳酸锌的微球累积释药量都达到70%以上,而未添加碳酸锌的微球释药量仅为(54.2±1.1)%。添加10%碳酸锌对提高微球药物稳定性的作用优于5%碳酸锌。结论 添加碳酸锌对于制备硫酸长春新碱PLGA微球是必要的,能改善药物在PLGA微球内部酸性微环境中的稳定性,明显减少其药物降解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