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咽旁间隙感染有时可累及患部的血管和神经,偶尔可致命。分为前和后两个间隙的咽旁间隙,其局部解剖知识为准确诊断、保证正确治疗提供了资料。本文将不同的感染类型和各种引流方法加以讨论,其中包括一种安全的后间隙手术进路。解剖:咽旁间隙呈倒锥形,其底为蝶骨,尖为舌骨,前界为翼下颌缝,后界伸向椎前筋膜,并与咽后壁相通,内侧壁为咽上缩肌外侧面的颊咽筋膜,外侧壁包括复盖翼内肌、腮腺和下颌骨的筋膜。茎突将咽旁间隙分为与扁桃体窝密切相关的前间隙(肌间隙)和后间隙(血管间隙)。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颞肌筋膜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8例。方法 根据缺损大小和部位设计全部或部分颞肌筋膜瓣,将其转移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5例修复上颌骨缺损,2例修复下颌骨升支前缘及咽侧壁,1例修复上颌骨及眼眶。结果 本组8例颞肌筋膜瓣全部成活,缺损处组织充填丰满,病人可正常进食和言语,外观满意。结论颞肌筋膜瓣是口腔颌面部缺损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颊肌肌粘膜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10例.方法根据缺损大小和部位设计单侧或双侧,蒂在前或蒂在后的不规则梯形肌粘膜瓣。将其旋转修复不同部位缺损,6例修复舌、牙龈、口底、咽侧区,2例单侧修复翼下颌皱襞,2例双侧瓣修复口底正中缺损;结果本组病例肌粘膜瓣全部成活,l例近期有轻度开口受限,2周后恢复正常,口腔粘膜无明显修复痕迹及收缩现象。结论颊肌肌粘膜辨是口腔内软组织缺损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4.
颊肌肌粘膜瓣的应用解剖学研究王卫之,李跃,孙涌泉自1971年Cohen应用颊肌肌粘膜瓣修复口底部缺损以来,颊肌肌粘膜瓣已用于上下颌骨缺损、腭裂等多种疾病缺损的修复。本文对颊肌形态、颊动脉供应作了较为详细观察,现将18具(36侧)尸解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5.
位于颊部实质中的潜在筋膜间隙称为颊间隙。其内界颊肌及其筋膜,该筋膜向上附着于颧骨、下方附着于下颌骨,外界为颧肌、笑肌、上唇方肌、浅筋膜及皮肤。前界口轮匝肌,后界嚼肌前份及其筋膜。上、下界即为颊肌筋膜附着于骨膜处。间隙内充满颊脂垫(吸吮垫),其中有腮腺导管、面前静脉、面动脉、淋巴管、面神经分支等重要结构。通过颊脂垫向上、向后使颊间隙与面部其他间隙延续。颊间隙内的包块可来源于局部的各种组织,以及转移肿瘤、炎症、异物等,常需切  相似文献   

6.
颈阔肌肌蒂皮瓣及肌瓣在颌面外科的应用(附4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颈阔肌肌蒂皮瓣及肌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48例、肌蒂皮瓣26例,肌瓣22例,该瓣均成活。讨论关于颈阔肌肌蒂皮瓣的血供并无粗大的知名血管供养,但微细的血管丰富有众多的肌肉与皮肤间的穿通血管使皮肤血供得到保证,动脉供应主要来自面动脉、甲状腺上动脉和颈浅动脉的分支。颈阔肌肌蒂皮瓣的优点及适应症:该肌蒂皮瓣质地柔软与正常口腔粘膜近似,适于修复口腔衬里缺损,尤其适于颊、舌、口底及咽壁等切除后立即重建,应用方便,血运良好,成活力较强,操作简便,手术一次完成。颈阔肌肌瓣是良好的适应于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时软组织覆盖,尤其应用于人工颌骨如钛支架、碳素人工颌骨材料修复时该肌瓣增加局部血运和软组织厚度,恢复面部外形,获得满意效果。为了保证皮瓣的血运,术中应注意应用该肌的全宽度,肌蒂皮瓣连同胸锁乳突肌筋膜以增加厚度,皮瓣远端的皮缘与胸锁乳突肌筋膜作暂时缝合固定,以免术中皮瓣与筋膜脱离。操作要轻柔,隧道应宽大,结合不宜过紧,术终放置负压引流,鼻饲流食,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应用颊肌肌粘膜瓣修复口服癌术后缺损10例。方法根据缺损大小和部位设计单侧或双侧,蒂在前或蒂在后的不规则梯形肌粘膜瓣。将其旋转修复不同部位缺损,6例修复舌、牙龈、口底、咽侧区,2侧单侧修复翼下颌皱襞,2例双侧瓣修复口底正中缺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舌骨下肌筋膜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  15例口腔癌、口咽癌患者在常规行根治术后采用舌骨下肌筋膜瓣修复术后缺损 ,并对其进行 0 5~ 5 0年的临床随访。结果  15块舌骨下肌筋膜瓣全部成活 ,颈部取瓣切口采用常规颈淋巴清扫切口 ,术后颈部切口均一期原位关闭。结论 舌骨下肌筋膜瓣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具有成活率高、颈淋巴清扫切口不受取瓣影响、可直接关闭颈部切口等优点 ,但因舌骨下肌筋膜瓣组织量少、筋膜菲薄、术后有部分挛缩 ,故适用于口腔内小范围的缺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肌-皮-筋膜复合瓣在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the jaws,ORNJ)术后软、硬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7年7月间,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40例下颌骨 ORNJ患者,所有病例原发肿瘤均为鼻咽癌,排除鼻咽癌复发。以游离腓骨肌-皮-筋膜复合瓣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手术切除后的骨缺损,以皮岛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以筋膜修复口内黏膜缺损并充填软组织缺损的空腔,记录腓骨截骨、组织瓣存活情况,供区、受区并发症,术后开口度和余留牙咬合情况,对颌面部外形和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3~6个月,游离腓骨肌-皮-筋膜复合瓣重建下颌骨缺损均获成功。下颌骨截骨长度5.5~16.0 cm,切取腓骨长度7.5~17.0 cm。无1例发生严重供区或受区并发症,所有病例外形恢复良好,开口度1.0~3.5 cm,余留牙咬合正常。结论: 游离腓骨肌-皮-筋膜复合瓣能很好地即刻重建放射性下颌骨坏死术后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降低手术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升支截断式摘除面侧深区肿块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侧深区是指下颌骨升支深面、上颌骨后面、翼外板外侧、腮腺鞘前方的解剖区域,内有颌内动脉及分支、翼静脉丛、腮腺深叶、翼外肌、翼内肌、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等组织,与颅底诸结构、咽旁诸间隙关系密切,相互贯通。其间肿块组织来源比较复杂,早期症状常不明显,常规检查手段鉴别诊断比较困难,需用CT或MRI扫描作辅助诊断,手术暴露也不理想。根据陈日亭所著的《颌面颈手术解剖》中的描述,笔者对6例局限性面侧深区肿块患者行下颌骨升支截断式以摘除肿块,术中暴露理想,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咀嚼肌间隙     
咀嚼肌间隙(masticatorspace)是近年来英文文献上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根据PeterWardBooth(英国,QueenVictoriaHospital)、StephenSchendel(美国,Stanford大学)和Jarg-ErichHausamen(德国,MedizinischeHochschuleHan鄄nover)共同主编,1999年出版的MaxillofacialSurgery一书的解释,咀嚼肌间隙包括咬肌下间隙、翼下颌间隙、颞浅间隙和颞深间隙4个间隙,其外界为颞筋膜、颧弓和咬肌(massetermuscle),内界由翼内肌和翼外肌构成(见附图)。下颌支及其附丽颞肌将该间隙分为上方的颞浅间隙和颞深间隙、下方的咬肌下(submasseteric)间隙和翼浅(su…  相似文献   

12.
鼻唇瓣和颊粘膜瓣已在面中份重建中得到广泛应用,作者将两者结合,设计出以面动脉为蒂的新型轴型肌粘膜瓣,称之为面动脉肌粘膜瓣(FAMM),上蒂型或下蒂型均可。临床应用18例,仅1例失败。2例部分坏死。此瓣包括粘膜、粘膜下组织、少部分颊肌、口轮匝肌深层、面动脉和静脉丛,可用于修复口腔及鼻腔粘膜缺损。应用解剖面动脉为颈外动脉的分支,在嚼肌前缘绕过下颌骨下缘到达面部,其行程曲折,向上、前至口角外侧,位于笑肌、颧大肌和口轮匝肌浅层深面,颊  相似文献   

13.
颊全厚肌蒂推进瓣和扇形瓣修复下唇缺损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科采用颊全厚肌蒂推进瓣修复下唇缺损 ,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下唇缺损患者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1~ 81岁 ,其中唇鳞癌 2 8例 ,血管瘤 1例 ,外伤 1例。2 .修复方法 :①颊全厚肌蒂推进瓣法 :此术式由谢桂成等[1] 改进提出 ,如图 1定点划线 ,沿A、C线切开皮肤、肌肉 ,在其上缘连接一个三角形粘膜瓣 ,以备向外翻转与皮缘缝合形成红唇 ,并在粘膜下组织向龈颊沟剥离达下颌骨骨膜 ,顺骨膜向下颌缘分离。沿B、D、C线仅切开皮肤 ,在切口下缘真皮下血管网层下向下颌缘解剖分离。最后沿BE、CF将肌…  相似文献   

14.
李志来  罗永祥 《口腔医学》1995,15(3):129-130
本文介绍应用颞肌筋膜瓣整复颌面部恶性肿瘤切除后的组织缺损。通过6例患者的手术治疗和观察,证明以颞肌筋膜瓣整复腭咽侧,颊,口底部位的组织缺损,效果良好。作者认为,整复腭部组织缺损时,保留软腭后缘及悬雍垂的完整性,术后患者语音良好;涉及舌根部的腭,咽侧,磨牙后区组织缺损,要求组织瓣宽松,避免因舌运动而致伤口裂开;切除颊部病变组织,要求基底部平坦一致。作者还阐述了颞肌筋膜瓣的血供情况及其灵活多用的特征,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初步经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种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对44例血管化髂骨肌瓣和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两种骨肌瓣修复后对患者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的影响,对比供受区并发症的差异。结果:20例髂骨肌瓣,24例腓骨肌瓣均成活;二者在恢复面部外形与口腔功能上无明显差异,在移植骨长度上,两者有明显不同。结论:血管化游离髂骨肌瓣与腓骨肌瓣作为下颌骨缺损修复的常用方法,可以满足不同类型下颌骨缺损修复的需要,但根据两种骨肌瓣的特点,对于缺损长度低于8 cm,可优先考虑髂骨瓣,而缺损范围大于8 cm的可选腓骨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阐明颧颊翼咽鼻突义颌修复双侧上颌骨部分缺损前的外科准备。方法 对 1992年以来的 7例患者实施了修复前外科手术 ,所有病例均存留部分上颌骨颧突及颧骨上颌突 ,进行口鼻道成形术以利于义颌前方固位 ,必要时在腭部行就位道成形术以利于义颌后方固位 ,在颧颊部进行颧颊承力区成形术为义颌创建承力支持部位。结果 各类手术均获得满意效果 ,术后义颌修复使病人的外形和咀嚼及发音等功能均有所改善。结论 颧颊翼咽鼻突义颌修复以部分硬腭存留和软腭保持连续者修复效果较好 ,而且可利用颧骨上颌突和上颌骨颧突的残留部分提供承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腓骨肌皮瓣广泛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硬组织缺损修复,然而,其皮岛在口腔内常显得臃肿,特别是在牙槽区,不利于义齿修复。为寻找一种更适合的口腔衬里,本研究采用腓骨肌筋膜瓣代替传统的腓骨肌皮瓣,以避免后期牙列修复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方法 :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38例上、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患者行腓骨肌筋膜瓣修复,33例患者行常规腓骨肌皮瓣修复。对患者年龄、颌骨缺损类型、筋膜(皮)瓣大小、去除臃肿皮瓣手术次数、供区和受区并发症以及牙列修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筋膜瓣全部存活并黏膜化。筋膜瓣组牙列修复患者无需行额外手术去除臃肿组织,84% (32/38)患者行活动义齿修复,其美观和咀嚼功能满意。而肌皮瓣组仅52%(17/33)患者行活动义齿修复,其中10例义齿修复前需行手术去除臃肿软组织。结论 :腓骨肌筋膜瓣可提供一种理想的口腔衬里,避免了牙列修复前去除臃肿皮岛的手术;同时无毛发生长,患者口腔更舒适且有利于口腔自洁,并避免小腿植皮手术,减少供区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下颌骨肌瓣联合面颈胸旋转皮瓣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骨肌瓣联合面颈胸旋转皮瓣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下颌骨合并颊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下颌骨肌瓣联合面颈胸旋转皮瓣修复6例因难治性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缺损。结果:应用下颌骨肌瓣联合面颈胸旋转皮瓣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缺损,所有皮瓣均存活良好,未出现供区并发症。所有患者语言、吞咽功能良好,面部外形满意。随访16~24个月,平均20.6个月,患者病情均无复发。结论:下颌骨肌瓣联合面颈胸旋转皮瓣制备简单、快速,适合同期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清创术后下颌骨"L"形缺损合并颊部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胸外侧切口锁骨下隧道的胸大肌肌筋膜瓣修复口腔缺损,扩大传统胸大肌肌皮瓣的使用范围。方法:在传统胸大肌肌皮瓣基础上,将胸前壁切口改为胸外侧以增加美观;使用胸大肌及其筋膜替代皮肤,以减轻组织瓣的臃肿,改善血运,避免破坏女性乳房功能和外观;应用锁骨下隧道增加筋膜瓣的旋转半径,并对胸大肌肌筋膜瓣的血供特点、上皮化过程及锁骨下隧道的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肌筋膜瓣27例,26例成活,总成活率96%(26/27)。12例发生不同并发症,占44%(12/27),主要为筋膜瓣部分坏死脱落(5例)和口咽颈部瘘管(3例)。其中4例需局部手术处理(15%),无与锁骨下隧道直接有关的并发症。所使用方法可增加旋转半径5-8cm。筋膜上皮化在术后4周左右完成。结论:所介绍方法可明显增加组织瓣的旋转半径,有效地保存乳房的形态和功能,并使瘢痕位于相对隐蔽位置。该方法可有效扩大传统胸大肌肌皮瓣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应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经验。方法:根据32例患者下颌骨缺损的部位和特征,对腓骨肌瓣进行塑形,重建钛板固定,恢复下颌骨的形态和功能。结果:31例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获得成功,1例失败。结论:游离腓骨肌(皮)瓣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