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CT对下咽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局部活检病理证实的下咽癌40例。结果 主要CT表现:(1)病灶位置:下咽上区癌5例(12.5%),梨状窝癌27例(67.5%),咽后壁癌或环后癌6例(15%),混合型2例(5%)。(2)病变密度:平扫呈等或略低密度,增强扫描后明显不均匀强化。(3)梨状窝变窄或消失。(4)咽后软组织增厚:杓-椎距或环-椎距增宽。(5)喉移位及邻近结构受累。(6)喉软骨破坏(30%)。(7)颈部淋巴结转移(77.5%)。(8)食管及其他结构受累。结论 CT可较准确地显示肿瘤侵犯范围,包括喉软骨、声门旁间隙及会厌前间隙,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下咽癌主要须与喉癌鉴别,病变发生的部位、声门旋转移位情况、杓-椎距或环-椎距是否增宽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声门上型喉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的CT分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结合CT分区回顾性分析64例声门上型喉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CT表现及其特点。结果:64例声门上型喉癌并颈部淋巴转移。CT平扫颈淋巴结密度均匀或不均,增强淋巴结强化明显,呈环状强化及不均匀强化。Ⅰ区2例,Ⅱ区21例,Ⅲ区12例,Ⅳ区5例,无Ⅴ区、Ⅵ区、Ⅶ区淋巴结转移,其中Ⅱ区、Ⅲ区同时淋巴结转移14例,Ⅰ区、Ⅱ区同时淋巴结转移7例,Ⅰ区、Ⅲ区同时淋巴结转移3例。结论:声门上型喉癌易发生Ⅱ区、Ⅲ区颈部淋巴结转移,特别是Ⅱ区单发淋巴结转移最多见于声门上型喉癌,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对分区淋巴结清扫及调强放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牙龈癌的MS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评价CT检查在牙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牙龈癌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55~87岁,平均年龄68岁。18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CT扫描。对病变的部位、形状、密度及向周围浸润转移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病理类型均为鳞状细胞癌,下颌骨前牙区8例,下颌骨磨牙区4例,上颌骨前牙区5例,上颌骨磨牙区1例,18例均伴有颌骨溶骨性骨质破坏,15例伴有溃疡,侵犯颊部软组织1例,侵犯上颌窦1例,侵犯口底2例,同时侵犯腭部及上颌窦1例,7例伴有颌下及颈部淋巴结多发转移。牙龈癌CT平扫表现为上下颌骨牙龈区等或稍低密度不规则肿块,边界均模糊不清,内密度不均匀,浸润性生长。CT增强扫描后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坏死囊变区不强化,增强后肿块边界及轮廓显示清楚,呈分叶状,7例颌下区及颈部间隙内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 CT检查对原发性牙龈癌的形态、大小、密度及周围结构侵犯以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增强扫描对病灶显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CT扫描在声门上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CT对声门上癌的诊断价值及其在术前分期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的声门上癌的CT表现。根据CT征象对肿瘤进行分期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5例患者作了CT仿真喉镜(CTVL)成像。结果:肿瘤呈局部软组织增厚或团块状肿块。形态不规则。密度较均匀,增强后轻度强化;本组CT术前肿瘤分期(T)和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分别是87%和90%,评价周围结构受侵的准确性为83%-100%。CTVL能很好地显示肿瘤部位、大小及侵犯范围,并可从足侧观察狭窄远端及声门下区的情况。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声门上癌的侵犯范围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但对评价声事受侵和诊断正常大小的淋巴结转移尚有一定的局限性。CTVL是纤维喉镜的很好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5.
X线、CT诊断喉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喉癌的X线与CT表现及其对喉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0例喉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声门上癌8例,声门癌6例,跨声门癌6例,其中5例累及会厌前间隙和喉旁间隙,3例侵犯前联合,18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结论:CT在诊断喉癌及其浸润范围上较准确,优于X线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分析甲状腺恶性肿瘤征象以提高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甲状腺肿瘤病例35例,其中女性25例,男性10例,年龄13~72岁,选用美国GE公司Medical Systems螺旋CT机行颈部连续轴扫。结果 27例甲状腺恶性肿瘤为不规则软组织密度肿块,常密度不均匀,可伴囊变、坏死、出血、钙化,常有邻近组织结构侵犯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 CT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准确率高,对肿瘤分期、周边侵犯、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等方面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耿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9):1332-1334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表现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外科手术的应用价值,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喉癌的CT表现。对57例资料在工作站进行VR、MPR和CTVE后处理。结果:①57例中病变部位在声门区32例,声门上区19例,声门下区2例,跨声门区4例;CT清晰显示病变形态呈结节状、菜花状、不规则形及巨块形;②MPR冠状位和矢状位图像可沿喉腔长轴观察肿块与喉腔的关系。VR可显示肿瘤基底的范围和光滑度等情况;从三维角度观察肿块与喉腔的形态。CTVE可以从不同角度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肿瘤表面情况及喉腔狭窄程度。结论:CT检查对喉癌的检出和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三维重建技术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核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2例颈部肿块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15例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女9例,男6例,年龄20~38岁。4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瘤;3例为颈部淋巴瘤。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变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下、中组及颈后三角淋巴结与淋巴性肿瘤有区别。根据颈部淋巴结核CT扫描的形态,密度及周围脂肪间隙的情况,可反映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理改变。结论:CT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特征及周围情况,尚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儿童颅面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特征.方法 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颅面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的CT和MRI资料,7例患儿均行眼眶CT平扫、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其中5例行上腹部平扫,3例行腹部增强扫描.结果 7例患儿中6例多发,1例单发;多发病灶以颅眶骨交界为著.CT均表现为受累骨质呈虫蚀状破坏,骨皮质毛糙不整,骨膜下可见垂直针状高密度影,受累骨质周围见梭形稍高密度肿块,内见斑点、斑片、不规则高密度影;7例MRI平扫表现为正常骨髓信号被软组织肿块替代,肿块呈等T1、不均匀等、稍长T2信号;MRI增强扫描显示病变不均匀强化,其中4例伴相邻脑膜增厚、异常强化、破坏中断.5例上腹部CT平扫表现为单侧肾上腺区或腹膜后软组织肿块伴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肿瘤密度不均;3例上腹部CT增强扫描显示病变不均匀强化.结论 儿童颅面骨转移性神经母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具特征性,CT对针状骨膜反应和肿块内钙化斑的显示较MRI更具鉴别诊断价值,而MRI对病变范围及脑膜转移的显示优于CT.  相似文献   

10.
Waldeyer环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Waldeyer环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分析23例Waldeyer环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11例腭扁桃体淋巴瘤和3例舌根淋巴瘤均表现为边界清楚向咽腔内突出的软组织肿块。5例鼻咽和4例咽侧壁淋巴瘤表现为鼻咽腔或口咽腔内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病变范围较大,向周围呈弥漫性生长,无颅底和周围结构损害。CT和MRI可见淋巴瘤的密度和信号均匀,呈轻度强化,没有发生坏死和囊变,肿块与相邻结构界限清楚。23例淋巴瘤有15例发现颈部有淋巴结转移,5例鼻咽淋巴瘤中,3例侵犯鼻腔。结论CT和MRI能清楚显示Waldeyer环淋巴瘤的部位、形态、范围,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和周围组织的侵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CT平扫与对比增强扫描对下咽癌的诊断价值及下咽癌侵犯周围结构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下咽癌的CT表现,根据CT征象判断肿瘤的侵犯范围,并与喉镜相比较。结果奉组30例中,梨状窝癌16例(53%),咽后壁癌4例(13%),环后区癌5例(17%),混合性癌5例(17%)。CT还可观察到深部结构侵犯及淋巴结转移,而喉镜只能直接观察到病灶表面情况。结论CT较喉镜能更全面地显示下咽癌的部位、大小、侵犯范围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下咽癌的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脏螺旋CT双期或三期扫描表现,探讨其对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瘤、肝血管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经临床证实25例,均作螺旋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及部分平衡期和延迟期扫描,并分析螺旋CT多期扫描表现。结果:原发性肝癌动脉期明显强化而肝脏无强化,形成鲜明的对比,门脉期呈相对低密度或恢复到平扫时表现。肝血管瘤CT特征为动脉期呈边缘性环状、结节样强化,门脉期病灶边缘强化向中心强化并充满病灶呈高密度,平衡期呈等密度或低密度肝转移瘤表现多样化,周边强化或不均匀强化或不强化。结论:螺旋CT双期或三期扫描已作为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检查方法,并作为常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鼻咽癌的CT表现并评价其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48例经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鼻咽癌患者均接受了常规CT扫描,5例患者又经对比增强CT扫描。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在CT像上,鼻咽癌病灶表现为鼻咽壁增厚(40例),咽隐窝消失、变平(46例),鼻咽腔充填软组织肿块(8例),颅底骨质破坏(5例),合并颈淋巴结转移(15例)以及合并肝与肺转移(1例)。CT增强扫描显示鼻咽癌病灶呈轻微强化。结论 CT扫描能清楚显示鼻咽癌病灶的部位与范围以及邻近组织的受累情况,同时,它能早期发现颅底骨质破坏,颅内受侵以及淋巴结和远位脏器转移,因此,它在指导临床分期和采取适当的放射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的MRI影像特征。材料和方法:10例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瘤患者,其中男女各5例,年龄11-59岁。9例病灶位于颅内,其中3例有皮肤黑色素瘤切除史;1例位地颈髓。10例全部行MRI检查,其中4例增强MRI扫描,2例CT平扫。结果:9例MRI均表现为不均-短T1、短T2信号,并在T2WI可见低信号肿块影,另1例显示不均一长T1短T2信号。4例为不均一明显强化,其中1例沿软脑膜转换;2例CT平扫为血肿密度。结论:MRI显示黑色素瘤具有特征性,显示脑膜浸润的范围和程度优于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喉癌的CT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22例喉癌患者,男性18例,女性4例,全部采用GE8800 CT扫描。结果:确诊声门上癌13例(59.09%),声门癌4例(18.1%),跨声门癌5例(22.7%)。未见声门下癌。结论:CT全面地显示了肿瘤侵犯的部位、形态、大小,肿瘤向周围扩展的程度以及有无软组织及淋巴结的侵犯等。尤其对喉癌的早期诊断更有意义,能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CT对喉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喉癌患者76例,男70例,女6例。进行喉镜、X线平片与造影、CT扫描等项检查并分析比较。结果:间接喉镜、光导纤维喉镜、喉造影、喉断层摄片等对肿瘤的整体显示均不够满意。用高分辨率薄层加增强扫描观察,不仅可以看到喉腔内的形态变化。而且可以客观地评价肿瘤的大小、形态、位置、侵犯深部结构的界线以及喉软骨的破坏、淋巴结的肿大与转移情况。结论:CT是诊断喉癌比较理想的方法,还可以为其治疗、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制定放疗计划、估计预后提供可靠的依据,但需结合临床病史、喉镜、X线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MSCT对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方面的应用及意义。方法31例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全部患者的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均经ERCP、EST或手术证实。结果CT平扫与增强扫描清晰显示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的部位、形态、大小和受累胆管的形态与扩长程度,以及胆总管结石伴发的炎症性改变。多层螺旋CT诊断胆总管下端阴性结石定位准确率达100%,定性准确率达87%。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在诊断胆总管下段阴性结石方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CT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T对胃肠间质瘤(GIST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5例GISTs的CT表现和病理学特点,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CT能够准确显示所有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并能判断肿瘤对周围组织结构有无侵犯、有无远处转移。肿瘤发生于胃15例,十二指肠1例,空回肠10例,结直肠6例,肠系膜、网膜及腹膜后各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类圆形。35例GISTs中,低度恶性6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增强后多均匀强化;高度恶性29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多不清楚,20例肿块内有坏死、液化,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4例出现转移灶。结论:CT检查对于GISTs定位准确,为肿瘤恶性程度的判断提供依据,为GISTs的治疗方案及手术后或化疗后患者的随访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转移瘤CT征象。结果23例肾E腺转移瘤中10例为双侧,右侧5例,左侧8例。瘤体大小在1.5cm×1.2cm~12.5cm×9.7cm。23例的33个肿块均为实质性肿块,26个肿块小于4cm,为类圆形或椭圆形,密度均匀,边界清楚,其中5例增强扫描肿块呈均匀强化;7个肿块大于4cm,呈不规则形或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坏死、囊变,边缘模糊,其中2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结论结合临床病史,CT平扫与增强扫描能对大多数肾上腺转移瘤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冷冻消融治疗肺肿瘤的效果,并分析其治疗前后CT表现的动态变化。方法 4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恶性肿瘤(35例肺癌和8例肺转移瘤)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经皮靶向冷冻治疗。依据术中肿瘤病变的CT表现,将所有患者分为完全消融和部分消融两组,其疗效于手术当时和术后1,3,6个月以CT平扫和增强扫描进行了随访。结果 在完全消融的29例中,其病变区肿瘤消融完全,随访CT像上无增强表现,消融区病变随时间延长逐渐减少或消失。在部分消融的14例中,其消融区病变呈现各种不同增强形态,病变大小随时间延长而增减。结论 CT引导下经皮靶向消融治疗肺恶性肿瘤安全且有效。术中消融区是否完全覆盖病变区的CT表现,消融区病变是否强化,以及强化形态与时间,是判断冷冻消融疗效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